- 相关推荐
《枣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
1 了解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知识,体会剧本通过人物动作和表情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刻画
人物性格的手法;
2 阅读课文,理解“枣儿”的象征意义,讨论剧本的思想内容;
3 培养阅读欣赏戏剧的能力,尝试课本剧的写作。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请同学们欣赏陶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然后说说人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
二“ 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新春佳节,合家欢乐,团团
圆圆是最让人快乐的事。可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的节奏加快,“回家”已成
奢望。
三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剧本:
读后请同学点评,探讨朗读技巧。
四 细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从而把握剧情,理解课文的象征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老人有三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第一次是他向男孩提起儿子叫“枣儿”,并说出“枣儿”一名的来历。第二次是向男孩谈起儿子只顾摘枣儿,撒尿都不知道,竟尿了老人一脖子,老人不但不嫌脏,还感到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第三次是说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有一回,放学,直往树下奔。老人以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枣树底下就
[4] [5] [6]
【《枣儿》教学设计2】相关文章:
《枣儿》教案04-25
比的教学设计204-25
直线 教学设计-204-28
2、《匆匆》教学设计04-25
春酒教学设计205-02
《海燕》教学设计205-01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2)04-30
新课教学设计204-25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05-01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