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1
初中二年级教案:古诗苑漫步,是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6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古诗苑漫步2
初中生活,学习任务异常繁重,我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学习之余,我常到古诗苑漫步,放松放松神经,从中获得了许多快乐。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西塞山前的盛春,白鹭飞翔,桃花缤纷,落在水中随波流去,鳜鱼正肥,一鱼翁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走进古诗苑,我听见:山村的夏夜,鸟惊、蝉鸣、还有稻田里一片蛙声,编织成一支醉人的'乡村夜行曲。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姑苏城外的秋夜,霜天残月,江畔红色的枫树,江中渔舟的点点火光,绘制成一幅精美的枫桥夜景图。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走进古诗苑,我看见:北国的冬日,万里冰封,天女散花,把整个世界打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天国。
夜大雪歌(陆游)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啊!在古诗苑漫步,来到一个美丽的水亭边,我忘却了回家的路: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亲爱的朋友,经过一天的紧张忙碌,你可想出去漫步?假如你没有好的去处,那么我告诉你:古诗苑,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古诗苑漫步3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绚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1、诗歌赏析。
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绚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同学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喜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考虑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发明效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确立项目:
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需参与;书法绘画可由局部有专长的同学参与;音乐与舞蹈视同学而定;每人必需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2、分组并推选出组长。选出活动主要筹划人(或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
3、组建评委(包括教师与同学,最好能聘请兄弟班级的同学和其他任课教师参与)
4、教师指导:
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对小组长和总筹划进行必要的培训。
【课时布置】
1、活动全过程四周。
2、效果展示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总筹划提交活动计划;安排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1、可上网检查“中华诗词”有关内容。
2、诗词编辑。
⑴ 体例:书名、前言、目录、入选诗词20篇(题目、正文、注释)、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赏析、评介、编后等。
⑵ 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作家、流派(实际主义,浪漫主义)、时代(朝代)等分类。
(注:入选的诗篇可根据自身的喜爱,尽量广泛涉猎)
3、诗歌朗读要扎实有效地训练,所选篇目不宜太短。
4、书法绘画可联系有关老师与专家请求指导。多出作品,以便选优参赛。
5、所有同学都要尽可能大量地阅读。阅读的面要广些,理解的层次要深些。不只要参考他人的评介,更要有自身的创见,为写作提供素材。
阶段性效果交流(两周后)
二、总筹划实施督导
1、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并就页面设计、装潢、打印等问题商讨具体意见。
2、诗歌朗诵:在小组内热身、选拔,确定参赛名单。
3、书法绘画:可将自身的创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们欣赏,请他们提出意见,选择优秀作品参赛。
4、作文:作文交流,选出上佳作文准备展示。
三、最后准备(一周)
1、完善活动效果。
2、筹备课堂效果展示。
四、总筹划主持筹备
1、推选主持人,以节目主持的形式进行效果展示。
2、落实参展作品。
3、布置展示程序。
4、展示过程演练。
五、效果展示
六、主要程序
1、诗词编辑:
⑴ 作品展示,资源共享。
⑵ 评选:根据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设计、页面装饰等,由评委确定等级。
⑶ 报请学校展览。
2、诗歌朗诵:
⑴ 优秀选手进行诗歌朗诵。
⑵ 评选:由评委评出三甲。
3、书法绘画:
⑴ 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展示。
⑵ 评选:评委评出等级,推出优秀作品报请学校展览。
4、作文:
⑴ 获优作者宣读作文。
⑵ 自由评析。
5、筹划人总结:
七、活动小结
通过这别具一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中华诗词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不只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且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全面展示了同学的才气,培养了同学的才艺。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置,作品的欣赏和评析,诗歌理解和朗诵,诗意的绘画和书法以和撰文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提高了独立考虑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的意识。这些对他们持续发展以至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几乎退居幕后,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同学自身筹划,自身完成,自身总结的,同学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将大大地提高他们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将大大地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古诗苑漫步4
在古诗苑中游览了一些时日后,让我领略到了诗仙李太白的天马行空的想像,还有他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使我体会到了各位大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更在其中亲眼目睹了常娥仙子那神秘面纱下的美丽面庞;有观览了四时那无限美好的风光。令我受益匪浅。——题记
我来到古诗苑,在这里游历四时,看过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春天;观过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天;赏过那“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天;望过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冬天。
我驰骋于春夏秋冬之时,也曾遇到过全国各地的著名大诗人。他们爱国:杜甫杜子美望着那首都为瓦砾,遍地草木丛生的景像,不禁有感而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很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们更思乡。王维独自遥望远方,念着久别的亲人叹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更有举世闻名的诗仙李太白。他的诗歌,确如王世贞所说,是“以自然为宗”的。李白的自然诗风是由深秀、明丽、清真、圆转、朴美、新奇等六大美学特点构成。此六大特点皆“以自然为宗”,相互联系,结为一体;体现了李白自然诗风是多样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也是灵活性和技巧性的统一。李白自然诗风的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是豪语、快语、醉语、仙语、率语、口语六种。总之,娴熟畅朗,多样灵活的创作技巧和驾轻就熟、水到渠成的语言功力的结合,就是李白不假思议的自然诗风。
说到诗仙,就不得不说起他笔下的明月。李白的一生以他辉煌的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在众多诗篇中所咏诵的明月更是出神入化。竟无一篇诗意相同,更无似曾相识之处,千人一面之感。多姿多彩,绚丽斑斓。形成一个灵动逸趣的世界。
例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古诗苑漫步5
一.教学目的: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写作编辑诗歌赏析。
三.教学难点: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
合作探究赏析评价
五.学法指导:
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
六.教具使用: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外活动两周。
2、课内活动一课时。(成果展示)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一)课外活动阶段
第一周
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
b.诗词编辑:
c.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d.分类编排:
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朝代:古诗和现代诗
e.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
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
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
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
(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
1、古诗词的编辑:
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
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
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
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活动说明:由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若得一等奖的小组,其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成绩都是5分,其中由小组长视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酌情加分减分,给小组长更多的权利,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及促进其他同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成绩算做期末考核的一个部分。
古诗苑漫步6
中国的诗歌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为后世留下了一条璀璨而又夺目的星河,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星辰。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愈发耀眼,其本身也更值得品味琢磨。
翻开诗歌的厚书,这其中有描写雄浑壮阔的大漠风光,有抒发离愁别绪的送别诗,有忧国忧民的'感时之作,等等。然而最能让人找到情感上共鸣的还要数那些古诗中的乡村。
古诗中的乡村有淳朴得民风,走进陆游笔下的山西村,能感受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气氛,也是在这乡村中,诗人悟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哲理。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热情好客,还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不舍。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千年前乡村中人其乐融融和乐美好的生活图景。
古诗里的乡村有远离喧嚣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烘托下,我们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闲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远离世俗。乡村是隐逸人的理想家园,没有了官场的勾心斗角,阿谀献媚,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舒适。乡村也会勾勒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令人痴醉。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古人心中所向往的世外桃源。
古诗中的乡村也有压迫与剥削。昏庸的统治者会把想要满足的奢侈全部加到劳动人民身上。也就有了“足蒸暑土气,力尽不知热”的辛劳,“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的无奈之举。“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人”的同情更是折射出百姓之苦。此时的乡村是封建社会对贫苦百姓剥削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
回望古诗中的乡村,如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随着历史的车轮徐徐展开,见证了兴衰荣辱,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为中华文化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用心行走在古诗之间,用灵魂感受古诗中乡村里的那片独特芬芳……
古诗苑漫步7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是一个亡国之君,我对不起大唐!”李煜这样想着,自己罪孽的历史又涌上心头。由于自己的昏庸无道,使有着几百年辉煌历史的唐朝盛世断送在自己手里。由于贪生怕死,自己投降了宋朝,成为世人的笑柄。而今,虽然能够苟活于世,但自己的良心却受到了极大的谴责。此时,李煜心底泛起了一种莫名的哀伤。
远处,一声凄厉的鸦鸣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李煜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每一层台阶,来到了西楼。此时已经是秋天,而李煜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衣衫。他的目光里,充满着向往与悔恨——望向长安。头上的月亮像一把镰刀,又细又长,发出清冷的光,照的人不觉寒气透骨。李煜不由得打了个冷颤,一回头,看到院子中一棵梧桐树,树叶已经泛黄,有的正随风飘落,在空中飞舞,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极了,但是却被锁在这深墙大院之中,忍受着孤独的折磨,对自己的美丽,也只能孤芳自赏,何其悲哉?回头想想,自己的处境不也是这样的吗?被锁在宋朝这个“金笼子”里,欲出不得,是怎样的一种苦,怎样的一种痛啊?!
李煜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目光又望向长安,悠悠的乡愁,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但,家在哪里?国在哪里?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是一场梦,一场被自己亲手打破的美梦!李煜靠在栏杆上,呆呆的看着,就这样看着,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然而,他的心里早已波澜起伏!对自己的痛恨,对国民的愧疚,对故乡的怀念,紧紧地揪住了他的心。他忘不掉,也不想忘掉,即使那一双双充满怨恨的眼睛让他心惊胆战,让他万分痛苦,他仍然选择了记住,因为那一段充满血腥,充满污秽的肮脏往事正是激励他改过自新的最大的动力!由于那触景而生的思国之情,他立志要重新做人,然而,他并不知道,上天并没有给他机会。
那声鸦啼,否定了他的一切。李煜的身影,亦在那声鸦啼中,变得越来越远。
古诗苑漫步8
《说文》:“诗,志也。”“志,意也。”《史记》:“诗,言意。”诗是借吟咏表达心意的文学体裁与表现形式,读诗可从意象和意境两方面入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意(意念)和象(物象)的融合,是作者主观思想和客观物象的统一。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即“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古人讲究“立象以尽意”,注重为情选景,追求物我皆忘的境界,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遵从内心的引导,这使得意象在蕴含创作意旨、寄托内心情感、暗示深刻哲理之余,彰显出作者强烈而鲜明的主观色彩。内心潇洒、超然的陶渊明选取“菊”“南山”来表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仕途失意、困窘的.王维选取“水”“云”来表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从容。作者为表达一种情感而选取特定的意象;表达同一种情感,不同人因不同性格又会选取不同的意象。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人好用诗来抒情达意。不得志时浅唱“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思亲念旧时醉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旷达时高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抒情达意的载体,那什么是诗歌中的意境呢?
诗歌意境是指诗作中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是作者的内心和外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情调和境界。高明的诗人通过一系列特选的意象构成特定的意境。赏析诗歌意境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着手,品味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句子中,诗人用“东风”“残花”“春蚕”“蜡烛”等意象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道出了相会无期的离别之恨、缠绵浓郁的相思之苦。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诗人用“沉舟”和“千帆过”、“病树”和“万木春”形成对比,营造出乐观、进取、豁达的意境。
诗是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文体,以物象为体,以意念为神,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意象和意境的内涵,并以此为起点,才能深入掌握读诗、赏诗、品诗甚至写诗的技巧,才能在名篇佳作卷帙浩繁的诗的国度徜徉、含英咀华、向古人“取暖”。
【古诗苑漫步】相关文章:
古诗苑漫步初中作文800字(通用38篇)03-25
漫步04-27
游园博苑作文09-01
漫步的作文08-26
雨中漫步11-27
江畔漫步04-26
参观南通博物苑作文09-11
游天下玉苑作文07-15
游丹江大观苑作文11-09
王穉登《虎苑》研究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