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恒山记》教案

时间:2023-05-02 10:49:50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恒山记》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恒山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恒山记》教案

《游恒山记》教案1

初中二年级教案:《游恒山记》教案,是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11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游恒山记》教案2

  内容预览:

  23.游恒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文字图片资料。

  2作者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二、检查字的读音

  风翳(yì)净尽无攀跻(jī)劳虬(qiú)松萦(yíng)回

  杰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级庑(wǔ)门

  穹(qióng)碑攀蹑(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辄(zhé)断折若堕(duò)洪涛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尽

  俯瞰(kàn)山麓(lù)龙山西亘(gèn)比肩连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 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 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 合作探究

  1、 速读课文,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作者登山示意图。

  明确:作者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 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 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写景顺序为:按照北-南-西--东的空间顺序来写景,并且是由远及近的。

  多媒体展示恒山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4、 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明确:课文第二段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这是写作者登顶经过的文字。

  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5、 小结:

  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作者的游踪,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祌。

  五、写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六、迁移拓展

  1、 查阅资料,探究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这种现象的成因。

  2、 利用图书馆,阅读整本的《徐霞客游记》,写好读书笔记。

  七、小结文言词

  1通假字

  还通环,转,绕。

  例句:还过岳殿东。

  2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峭:陡峭,这里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词用作动词

  室:屋子,这里是改成一间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像:雕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台中像群仙。

  3、古今异义

  但 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例句:但能钩衣刺领。

  于是 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转承。

  例句:于是石路萦回。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即飞石窟也。

  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

  译文:就是飞石窟。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例句: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宾语虎风口之松柏前置。

  译文:比虎风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状语后置

  例句:有一人飘摇于上。 状语于上后置。

  译文: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

  ③定语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语一重后置。

  译文:向北远看,隔着一重山。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推荐阅读《徐霞客游记》。

《游恒山记》教案3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本文的生字词较多,语句拗口,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要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

  运用板块式教学:五读、五说——全课由“读”与“说”两个板块系列相互交叉构成。

  课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指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徐霞客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初读课文。

  1.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徐霞客,教师补充。

  徐霞客,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生活于明末官僚政治极其腐、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为人清廉刚正。不愿在污浊的官场中生活,因而毅然抛开功名利禄,以在祖国壮丽的山川中寻幽揽胜为毕生乐事。他游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同时还以日记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质、水源、物产、民情及山川景胜都一一详记下来。

  《徐霞客游记》是他三十多年旅行勘察的记录,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在地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被作为文学珍品流传于世,清代人推崇“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2.学生读课文,老师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字音的认读与字义的理解问题。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发现。

  1.发现能够根据语境理解意思的词。

  2.发现可以用添字变双音节词的办法进行解释的词。

  3.发现古今异义的词。

  4.发现沿用至今的词。

  5.发现一词多义现象。

  6.发现词类活用现象。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译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顺畅。

  2.学生自读白译。

  3.翻译接龙(按号数一人译一句)。

  4.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三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要读出语调的轻重。

  2.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每段的段意,要求学生发言。

  (1)略写登山的时间和天气。

  (2)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

  (3)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

  (4)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3.学生根据第2第3段说说作者上山时经过的地方及山顶所见的景物。

  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在山顶上看见北山“崩崖乱坠,杂树密翳”,还看见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两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这些山都是相互连接的。

  4.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向游客介绍恒山。

  (二)第四个教学板块:读课文、品句子。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景。

  2.请学生用“……描写得好,写出了……”这个句式写出自己对某些词句的感受。

  如:“风翳净尽,澄碧如洗”这个句子描写得好,写出了作者登恒山那天的天气是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又如:“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写得好,写出了作者登恒山的'艰辛,表现徐霞客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

  (三)第五个教学板块:读课文

  说感受。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

  2.学生就“感受”进行发言准备。(可以是读了《游恒山记》的感受,也可以说自己登山的感受。)

  3.学生发言,师生相互评点。

  4.课堂小结:《游恒山记》是地理学家的踏勘记录,也是文学家的游记。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文章一步一景,移步换形,各种景物以及地名、距离都记录得极为准确、细致,表现了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同时,在写景之中寄托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做一张《游恒山记》的读书摘录卡。

  内容:1.作者简介

  2.词语积累

  读课文,说发现

  读课文,说译文

  读课文,说内容

  读课文,品语言

  读课文,说感受

《游恒山记》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游记文学史上,虽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大成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等佳作名篇,其内容也是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然而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属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均给予很高评价。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之间。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全文,借助书下的注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请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并划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各自口头翻译全文,将难译处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质疑,将做了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或老师回答。

  3.带着对全文的初步理解,齐读全文,并思考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4.概括各段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1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是导游,按照课文的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的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介绍。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一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的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是导游的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和老师介绍游览恒山的经过。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注意该同学讲得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在课本上将主要游览的景点做上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是“导游”的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线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进一步了解熟悉课文,感性地了解游记的一些特点。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山北“崩崖乱坠,杂树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下山从西峰到寝宫后危崖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隙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朗读全文,读后指导学生从部分语句中体会作者的精神,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例如“余时欲跻危崖,……始登其顶”,写出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材料。

  补充: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应试失败后,他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埋头于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考察生涯。经广泛阅读、独立思考,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讽,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怀疑,又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发出责难。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作为徐霞客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它将大自然之雨、雾、晴、晦的千姿百态,山、水、树、岩的万般安排,再现于徐霞客的笔端,处处融汇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和明代乔宇《恒山游记》,试与本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比较。

  板书设计

  游恒山记

  徐霞客

  出发时——时间、天气

  登顶中——亲历:望仙亭、虎风口、牌坊、

  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

  登顶后——亲见:崩崖、杂树、浑源州城、

  龙泉山、龙山

  下山时——从西峰至飞石窟

《游恒山记》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的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柳宗元石笔下的小石潭和苏轼眼中的庭院月色,今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

  (二)板书课题,作者。

  (三)朗读课文。

  ①自读一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②请四位同学分段朗读(指出生读错字音)

  ③听课文录音,注意句间停顿和作者感情。

  ④齐读全文。

  (四)理解文意。

  ①让学生对全文进行口头翻译,将难译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

  ②学生质疑,将做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提出。

  ③讲解练习三中难译句子。

  (五)理清全文思路。

  请学生概括各段的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上详写上登顶的经过

  第三段写上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后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介绍。

  2、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导游,按课文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发言。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诵读。

  请一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节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导游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们介绍游恒山记经过,其他同学注意听该同学讲的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做出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导游”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同学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对学生发言语气、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戏。

  结合课后练习一找出作者游览路线。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

  山顶上看见山北“崩涯乱坠,杂树阴 ”,还有浑源洲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舞台山,近处有龙山。

  下山 从西峰到寝宫后危涯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明确: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为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材料。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将苏省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

  ,其以日记体裁详尽纪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履所至,观察所得。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八)板书设计:

  游恒山记

  徐霞客

  出发时--时间,天气

  登顶时--亲历: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

  登蜂后--亲见:崩涯,杂树,浑源洲城,龙泉山,龙山

  下山时--从西峰至飞石窟

【《游恒山记》教案】相关文章:

游恒山作文08-08

游恒山作文04-18

游恒山悬空寺作文10-07

《游褒禅山记》教案01-23

游褒禅山记教案03-12

《游褒禅山记》教案04-25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02-26

游褒禅山记教案(转载)04-25

晚游六桥待月记教案03-12

《游褒禅山记》最新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