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课吆喝(八年级

时间:2023-05-01 23:10:07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八课吆喝(八年级人教版)

    18吆喝

    萧  乾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    铁铉(xuan4)    囿于(you4)

    隔阂(he2)    饽饽(bo1)    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    吹嘘(xu1)    吆喝(yao1·he)

    小钹(bo1)    荸荠(bi2 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

   [4] 

【十八课吆喝(八年级】相关文章:

吆喝04-29

吆喝05-02

教案:八年级语文吆喝05-02

《吆喝》教案04-01

吆喝305-02

吆喝105-02

吆喝205-02

吆喝605-02

吆喝的作文02-26

《吆喝》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