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

时间:2023-05-01 22:29:15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死海不死

死海不死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重点:列数据说明。

难点:目的一。

关键:同重点。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预习:

1.解词:

安然无恙: 怙息不悛:

执迷不悟: 谕告:

2.选择“死”的义项:

A.失去生命 B.不顾性命、坚决

C.不活动、不灵活 D.不通的。

E.指“干涸” F.固板

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这大概真是“死海不死!”(G、A)。

④这大概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审题、导入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

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4.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

四、板书设计:

【死海不死】相关文章:

死海不死教案04-28

死海不死教案01-23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04-27

作文揭开“死海不死”的秘密300字04-30

中国死海05-01

死海之旅作文04-27

死海之旅作文11-30

世界湖泊览胜-死海04-29

游中国死海作文11-04

愉快的中国死海之行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