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1
教学目的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特征: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意见。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作者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
2、品味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探究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背诵。(学生先根据内容层次试背,再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略)
三、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忠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四、研习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出示投影:
(一)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下愚”,称唐太宗为“明哲”?
(二)能否将“臣闻”改为“臣以为”?
(三)能否删去文中“承天景命”一句?
(四)能否将“诚能见可欲”改为“是故见可欲”?
小结: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委婉谦虚。
2、多用比喻,生动形象。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谈谈其表达效果。
对偶句: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排比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小结: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则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成武》“垂拱而天下治。”)
小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金”“字字有出处”“事事有依据”
(强调积累下列成语:局安思危、戒奢以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纵情傲物、载舟覆舟、长治久安、竭诚待下)
六、延伸拓展。
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明确: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七、课文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八、作业布置。
1熟练背诵全文。
2请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篇目,谈谈你对文学史中烛之武、邹忌、触龙、魏征等论辩艺术的感悟,他们的才能何在?说辩技巧何在?成功的奥妙何在?
3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不断提高说话技巧,有何借鉴意义?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3
《谏太宗十思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
2、当: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3、景:承天景命(大)
4、董: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5、克:克终者盖寡(能够)
6、作:将有作(建造,兴建)
7、牧:则思谦而自牧(养)
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慎)
9、黜: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
10、简:简能而任之(选拔)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不要)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动词,养生)
2、信:
①信者效其忠(形容词,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信用)
④忌不自信(动词,相信)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动词,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动词,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动词,请求)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要求)
4、治:
①文武兼用,垂拱而治(动词,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动词,治病)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惩治)
5、当:
A、dāng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动词,对着,面对)
②当场(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动词,掌握,主持)
④各当时而立法(动词,适应,相当)
⑤当高罪死(动词,判断)
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动词,应当)
B、dàng ①安步以当车(动词,当做)
②岂非用赏罪当邪(形容词,适合,得当)
6、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目的,来)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来)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7、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语气词,表反问,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语气词,表反问,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词,表反问,呢)
8、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介词,"为……所……",表被动)
9、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副词,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③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句首语气词,不译)
10、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示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示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示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表示假设)
四、词类活用
1、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
2、下:则思江海下百川(名作动,居……之下)
3、宏: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①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②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①古义:放纵情感。②今义:尽情)
3、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①古义:"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当作。②今义:认为)
4、虚心: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①古义:使心虚。②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六、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开始做得好的实在太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4、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相关文章: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03-10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1-19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05-2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3-09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4-25
‘教案’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4-28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汇总8篇04-27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锦集九篇05-04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5-03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范文集锦6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