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设计意图:
在游戏中复习6的组成,使幼儿手、口、脑并用一起锻炼,以幼儿喜欢、熟悉的卡通人物孙悟空送仙桃、七十二变、给叶宝宝找树妈妈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操作实践中掌握6的加法,通过游戏“开火车”进一步加强、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活动内容:
得数是6的加法。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情感目标: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一棵贴有数字5的树,一棵贴有数字6的树)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河里3条大鱼,3条小鱼,)写有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贴有车厢号码的火车车厢挂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6数字卡,“+”卡、“=”卡。
学具准备:每个幼儿6个桃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
边唱边跳自己改编的歌曲《十只小兔跳舞》入座。(小朋友坐成半圆形)
(小游戏)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6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5”。(打五的手势)
合:1和5合起来就是6。
¨¨¨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活动一:孙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动。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孙悟空、猪八戒¨¨¨
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
幼儿:孙悟空。
师:孙悟空来到学前5班,你们高不高兴呀?你们看他手里拿的什么呀?(桃子),孙悟空从花果山上带来了许多仙桃,他要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上都摆了6个仙桃,孙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摆一摆,6个桃子有几种分法?看哪个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儿操作。
师: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孙悟空,他是怎样分的?
幼儿:6个桃子可以分成1个桃子和5个桃子¨¨¨
师:小结6可以分成1和5,1和5和起来就是6¨¨¨
2、活动二:孙悟空变戏法
师:孙悟空说小朋友真聪明!他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朵白色的花?几朵粉红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请说出算式。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用手势交换1朵花和5朵花的位置)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部分2个黄苹果,4个红苹果),教法同上。
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我还可以变,孙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变出了鱼(揭开背景图河部分,3条大鱼,3条小鱼)教法同上,3和3数字一样,就不用换了。
3、活动三:帮树叶宝宝找树妈妈
花果山上的树叶怎么飘到这里来了,原来树叶宝宝和树妈妈走散了,叶宝宝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叶宝宝,好吗?我们看看叶宝宝身上有什么?原来有电话号码,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数就能帮叶宝宝找到树妈妈了。
幼儿操作,将树叶挂在相应号数的树上。然后请两名幼儿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游戏
游戏:开火车
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
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
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
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
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
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
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
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有什么关系呢?
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小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
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
三、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法。
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小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关时间的钟面。
3、讲述后提问:
1)、小明去秋游了吗?为什么没去成?
2)、他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了?
4)、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认识“钟表”反思
这学期来,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期间我也经历了从困惑到认识的一个艰难过程。学前教育,相对我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还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探索。新《纲要》十分重视在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那么我想:在我开展的“认识钟表”主题活动中是否亦体现了新《纲要》精神呢?
反思一: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兴趣
主题教学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对于主题的选择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为主。幼儿从了解、探索、计划、解决问题到知识的获得,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上。
我的主题内容是为上课拟定的。我挑选了一些我认为孩子应该了解以及孩子应该有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以自己平时的观察,对自己班上孩子的了解,能够得知哪些内容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但是,一个主题是否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兴趣?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对活动中不感兴趣的幼儿如何引导,还是顺应他们自身的兴趣,这是值得探讨的。我想,主要是由于幼儿人数多,我们活动开展的活动还是以集体活动为主,使得不能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兴趣需要。
反思二:在环境的创设方面还应该更加直观和生动,便于幼儿理解
在这次“认识钟表”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为了让幼儿直接简明清晰地观察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我设想采用音乐、图片和实物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辅助教学。但我采用时钟模型或挂钟作为认识时钟的教具,这样手拨模型钟不易掌握速度,精确性教差,幼儿观察的效果也不好,很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一点,为了“认识钟表”这个课题的开展,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各式材料,有电子表、机械表、秒表等等,可是孩子们就是不会看,不会区别电子表和机械表的不同,我真想上去直接告诉他们啊。他们的兴奋点早就被桌子上的小闹钟、小手表吸引过去了,他们早就开始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张宇成已经开始摆弄起来了,这时,我真想狠狠的批评他啊!
反思以后,我想,造成幼儿前后行为的不同,实际上是环境在起作用。教学的环境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设的,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的,因为成人知道这些钟表的不同,可是孩子们才不知道呢,所以才会造成幼儿不听老师讲课,自己摆弄起桌子上的“小闹钟”来。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幼儿教育是一种环境教育。
环境激发幼儿相应的体验,因此创设适宜环境首先应考虑到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有了经验,幼儿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如果把幼儿的成长比作建筑高楼,那么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地基,地基的性质、样式决定了高楼发展的规模。教师提供了一个环境刺激,幼儿首先寻找与这个刺激相应的经验,然后依照经验产生相关的反映,从而尝试用各种态度和方法来应对。无论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生成,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目标,环境就是为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服务的,它潜移默化地促使幼儿根据其原有经验做出判断,从而调整他的言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
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四、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习,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师:咦?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们它们几个呆在同一个房间,实在是太挤了,于是发生了争吵,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分家,好吗?首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4、小结:现在,请你看一看,现在每个房间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房间了,可是,刚刚我还是听到了争吵声,原来,它们还是觉得房间太挤,还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家,你们愿意吗?“看看红房间里的图形宝宝,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可是,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1)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图形宝宝分家的?分下来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
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六、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来进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活2113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5261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4102生兴趣。
3、了解多与少1653的相对性。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动物园门票每人一张。
2、幼儿人手一份10以内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去“动物园”游玩的形式,带领幼儿进教室。
点数9个小朋友。
师:我们要到动物园去玩了,请小朋友排队入场。请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记住要从小红旗那开始,看谁动作快。
①幼儿自主排队。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点数人数。
师:现在请男孩子来数一数女孩子有几个?记住要从小红旗开始。(男孩子数女孩子)再请女孩子数数有几个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续情境:练习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
(1)示范数10的数。
师:瞧,这是谁呀?让我们看看有几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动物园里这么动物,要请小朋友把它一个一个在排序板上排好队,排一个要大声数一个,看看你一共数到几个动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对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指导或帮助。
(4)评价——请几名幼儿点数自己的操作材料。
师:你的是什么动物?请你从小红旗开始用手指一边点一边大声的数给我们看一看有几个?数完后追问:你数到了几个?
(5)挑战:点数15以内的数。
动物园又来了许多动物,可是这么多数也数不清,谁愿意上来帮我数一数?
三、结束情境。
师:时间不早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请小朋友把动物放回笼子,来排队吧!
【活动反思】
《数数有多少》的目标是:
1、能收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课前所思:目标中是要点数10以内,小班幼儿对于情景化的游戏,特别喜爱,正好本周主题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动物园玩的经验,所以定位在去动物园的情景。
课堂实践:我带着15名小朋友进入场地后,以“进动物园要排队”的形式,让男孩、女孩排在分别排在小红旗后面,并且相互从小红旗处数数,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几个?”点数完毕后,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10的点数后,提出要求:请把这些玩具在小红旗上面排队,边排边数看看一共有几只?小朋友自主选择后,我个别邀请几位上前操作。最后以动物园要关门,请小朋友带好动物,跟随我出教室。
课后反思:整个环节可以说是没出什么乱子,小朋友井然有序并且操作的时候也都正确无误,似乎没有难处。而创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标!在第一个排队数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数。在小朋友操作的环节,我给予的材料都是10以内的数,但在点评时没有拿出10的整数;另外课后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战项目,让小朋友尝试。
这节课,考虑的还不算太全面,虽然达到了目标不过也不算太精细,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厉,考虑到位有突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三、四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总结互换规律, 锻炼积极思维。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水果、饼干)9的加减算式题2.练习题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9的组成: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
小朋友,听仔细,我的3球碰几球?
x老师,告诉你,你的4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个别、小组、集体)二、复习巩固9的加减一、二:开火车游戏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游戏,我的火车就要开。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你的火车几点开?
师:2+7=?你的火车9点开。.....(个别、小组、集体)三、学习9的`第第三、四组加减1.你们玩得真棒,现在我的火车要开到小熊的家去。
看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呀?(水果和饼干)2.看图片3.这些饼干有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请你把它编成两道9的分成题。
4.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两道分成题来学编9的应用题(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3十6=9、9-3=6、6+ 3=9、9-6=3、5.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6.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3+6=9,6+3=9。
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3十6=9,马上就想到6 + 3=9。同样看到9-3=6,马上就想到9-6=3。
7.看图片这些水果有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请你把它编成两道9的分成题。
8.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两道分成题来学编9的应用题(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4十5=9、9-4=5、5+ 4=9、9-5=49.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10.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4+5=9,5+4=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4十5=9,马上就想到5+4=9。同样看到9-4=5,马上就想到9-5=4。
四、幼儿操作练习。幼儿学数学P12五、幼儿互相检查练习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能唱数1~50;学习5和10倍数的跳唱练习。
活动准备:
1、准备豆子、大浅盘两个,小汽车或其他可供幼儿搬运的教具。
2、宽敞的场地,计时表或手表,1~50数字图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在教室较宽敞的地方摆放可搬运的教具。
2、教师告诉幼儿,要进行一个搬运工人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但要注意安全,而且要比赛看谁搬得又快又好。
3、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4、比赛开始,依照幼儿熟悉程度,教师可引导幼儿加快速度。
5、鼓励幼儿的表现,并让幼儿在体能活动后稍作休息。
(二)团体活动
1、准备两盘豆子,教师取其中一盘,另一盘放在一边,等待幼儿挑战。
2、告诉幼儿,教师会数数魔法,有谁要来挑战?
3、请自愿的幼儿拿另一盘豆子。由另一位教师协助主持数数比赛,
4、不论幼儿怎么数,教师皆以5的倍数快速计数。引发幼儿敏锐的观察与学习的动机。
5、教师与幼儿一起验算。
6、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老师数得比较快?问幼儿要不要学老师的`数数魔法。
7、教师以豆子(或图卡、磁铁等),引导幼儿以5的倍数计数。
8、当幼儿熟悉后,可以同样方式,引导幼儿进行10的倍数计数。
9、取出1~50的数字图卡,其中,5的倍数以同一种颜色表示;而10的倍数以另一种颜色表示。
10、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数字图卡排在黑板上。
11、请幼儿念出5的倍数的图卡:5、10、15、20、25、30、35、40、45、50。
12、再请幼儿念出以10为倍数的图卡:10、20、30、40、50。
13、反复练习,直到幼儿可以不用看图卡,就可以念出5与10的倍数。
14、依照一开始的团体游戏,进行幼儿间的数数比赛。
(三)操作活动
1、全班进行数数魔法比赛,由老师负责计时,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将5或10的倍数念完。
2、请幼儿取出图卡,排出正确的答案。
3、操作完成后,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愉悦的游戏情节,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形宝宝回家
2、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教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到图形王国里去参观,进图形王国要受门票,你们胸前都有一张图形门票,知道自己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吗?提问幼儿:你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教师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口。比如:有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提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教师: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提问:圆形长的什么样子?正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教师: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学习图形分类:
(1)圆形分类:出示圆形脸谱提问问: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引导幼儿每人找一个圆形,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小结归纳: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妈妈的宝宝
(2)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三、结束小朋友
图形王国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小汽车,从出口回家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排列数列的游戏中,深入理解序数和熟练掌握求数列中未知数的方法。(重、难点)
2、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探究数列的欲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对序数、正数和倒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具准备:
各种盒子、10种不同动物卡片、10种不同形状图形卡片、操作卡、作业单、笔、ppt
教学过程:
一、确定活动目标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小动物们为我们来进行队列表演,(10名小动物听音乐排队出场,站一排,先从左到右报数,再从右到左报数。)请一只小动物出列,他从左往右正着数排第几?从右往左倒着数排第几?他们在数学里就叫做序数。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
师:今天我们要玩在数列里找序数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就和小动物们一起去神秘的宝石森林探险,找更多的.序数。
二、探究新知
1、知道一列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顺序,求倒数顺序。
现在小动物们来到了宝石森林外,突然一只狐狸挡在他们的面前,我们听一听狐狸说了什么?
指令:知道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排第几,求它倒数排第几。
要求:认真阅读作业单上的内容,按内容要求进行边操作边记录。
个体探究
学情分析:
1、阅读作业单时总数和正数顺序会出错。
2、倒数顺序错误。
3、总数、整数的顺序正确,找到的答案也正确。
群体讨论:
讨论重点:在已知条件下,求倒数。
讨论策略:
针对学情1、2:请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针对学情3:教师给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找出正确的方法。
小结: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正数排第几,从左往右找到正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倒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右往左数,找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
一、题目
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心形、菱形、三角形信件若干,写有算式的信件若干,写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题卡(不同的形状、颜色、与幼儿人数相等),数字卡片,闯关的背景图6张。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并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森林邮局要开业了,可是邮局的'熊猫局长却告诉我邮递员还不够用,他很着急,让我帮他招收邮递员。欢迎小朋友报名参加,想参加的小朋友请举手。哇,这么多小朋友要参加,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可是到底要选谁呢?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看看谁的本领最大,谁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邮递员。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1)我们邮递员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信件,第一关就是查收信件。
①心形信件上午收到5封,下午收到1封,今天一共收到几封? 答:5+1=6
心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9封,送走3封,还剩几封? 答:9-3=6
②菱形信件上午收到3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几封? 答:3+4=7
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8封,送走4封,还剩几封? 答:8-4=4
③三角形信件上午收到6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几封? 答:6+4=10
三角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10封,送走2封,还剩几封? 答:10-2=8
(2)邀请幼儿做考官,设计题目请邮递员查收信件
一名幼儿做考官设计题目,其他幼儿列出算式并算出答案。
分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引导幼儿发现出题的方法。先收到,再收到就是加法;先收到,再送走就是减法。
(3)看算式写邮编
师:恭喜小朋友都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但一个合格的邮递员不仅要会查收信件,还要具备很好的分信能力,怎么分信呢?就是利用邮编来区分。小动物把邮编都写成了很多算式,你们来试着破译一下吧!看谁最快!
幼儿分组游戏,将信件的邮编计算出来后,再进行分类。
(4)请幼儿将信件送到小动物家,互相检查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邮编的算式,巩固加减运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1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太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感知数量关系间的互逆性。
根据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正确运用“一共”和“还剩”。
积极开动脑筋,自然大声地表述编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1、教具:算术题卡片若干。
2、学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6的组成。
黑板上写有6的组成的缺数分合式,请幼儿用数字把分合式填写完整。
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法。
出示算式卡片。谁知道6减3等于几?这个算式可以表示一件什么事呢?幼儿大胆表述。出示另一道算式卡片。3加3等于几?这个算式可以表示什么事呢?正确运用“一共”和“还剩”。
小组活动。
一 二组看实物图列算式。
三 四组看算式编应用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连接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和×××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案04-0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9-2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1-29
幼儿园大班《对称》数学教案12-27
幼儿园的大班数学教案02-02
(经典)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6-0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热】01-1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01-2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1-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