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

时间:2024-01-25 16:18:08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1

  “十一”是祖国的生日,到处都呈现着“喜洋洋”的景象。比如红红火火的灯笼,随风飘扬的彩旗,五颜六色的气球,到处涌动的人群等。孩子们跟着大人在这七天长假中肯定也感受到了这一浓浓的气氛。于是我便选择了大班的音乐欣赏《喜洋洋》。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欣赏活动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我想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怎样教”两者之间如何融洽。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一节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喜洋洋》。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点

  1、教材分析:本节活动是大班上学期艺术上的一节课。《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纲要中所提出的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那么对于大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2、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抒情的风格特点,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培养幼儿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1)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优美,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及节奏特点。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难点:感知第一、三乐段与第二乐段的不同。

  4、教学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及录像带、彩笔、画纸、彩绸、打击乐器

  二、精选教法,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教法:

  1、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并表达独特感受与见解。

  三、暗授教法,让幼儿主动欣赏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音乐欣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大班孩子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以及纲要提出的“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

  2、融合绘画、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这些方法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议议、做做,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利势导,因人施教”,达到教学目的。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兴趣引入

  在歌曲《恭喜恭喜》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活动室,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表演完,引导幼儿谈话:我们这儿过节都有什么活动?过节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①过渡语: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吗?(播放一段没有声音的闹元宵的录像)

  看后提问:(1)你看到电视上人们在干什么?

  (2)人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你能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心情很高兴?

  (3)这段节目少了什么?我们为它配上异端音乐听一听好吗?

  ②完整欣赏乐曲

  欣赏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③教师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适合在热闹的场所播放。想一想,这么欢快的音乐,除了闹元宵,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播放?

  (这一提问设计在这儿,是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为下面的想象创作进行铺垫。)

  3、分段理解,想象创作

  ①欣赏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一边拍手、拍肩,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提问: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快还是慢?

  ②欣赏第二段:这一段和第一段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人们在干什么?

  ③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和第几段一样?

  ④分段欣赏完,请小朋友从三段中任选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完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过渡语:过一阵子,我们幼儿园要邀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我们用这首乐曲排个节目欢迎爸爸妈妈,好吗?喜欢跳舞的小朋友请拿起彩绸,喜欢伴奏的小朋友请选择乐器,我们一起跳起来。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喜洋洋》伴奏。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喜洋洋》音乐、ppt、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

  2、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师: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说说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2)师:这是一首很欢快、热闹的的乐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听辨乐句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出示乐句节奏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

  (2)师:你觉得这个乐曲,能分成几段?

  (3)师:听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表达也不一样,这个音乐是ABA式的三段体,第一段感觉很热闹,像一群人在敲锣打鼓,第二段很舒缓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听辨乐句的节奏。

  (5)师:这里有两条乐句的节奏,一条是A段的,一条是B段的,你们来听一听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6)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节奏型、

  (7)师:不一样的节奏型,打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呢?

  (8)看图谱,配乐演奏身体部位的节奏

  3、听音乐尝试用乐器分声部演奏

  (1)、出示乐器和节奏型,自主配乐练习。

  (2)师:咱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奏。

  (3)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

  (4)师:乐队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活动延伸

  尝试不同的配乐方式演奏乐曲。

  附节奏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喜洋洋】相关文章:

喜洋洋大班音乐活动教案03-12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03-10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01-27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01-03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01-05

《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03-06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07-21

《喜洋洋》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喜洋洋音乐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