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也会带来强烈的内心震动。不能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与感恩。禁忌往往被赋予神秘的光环,只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与害怕感。本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旨在通过绘本“獾的礼物”的讲述与角色扮演创造故事氛围,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鼹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过程中理解獾死后带给人们许多精神礼物,值得大家去怀念它。
活动目标:
1. 关注情感体验,适度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情绪体验。
2. 学习用感恩、祝福的心来面对亲友、宠物的死亡。
活动准备:
绘本《獾的礼物》、相关课件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故事「獾的礼物」◎「獾的礼物」 文?图 / 苏珊?巴蕾 译 / 林真美 出版 / 远流出版公司◎内容摘要:
有一只年纪很老的獾,是许多动物们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还常常告诉朋友们在他死的时候不要为牠难过!
有一天獾没有出来跟大家说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土拨鼠觉得好孤单,他把毯子都哭湿了。大家都不知道没有了獾要怎麽过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和獾有关的事情。土拨鼠最会剪纸,他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学会剪纸的;青蛙也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学会溜冰的。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想起獾以前教牠们学东西的事情。而且他们还常常利用自己学会的`事情互相帮助,这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不再伤心哭泣了,反而一讲到獾都会很快乐,想要谢谢獾,留给大家这麽好的礼物!
二、讨论与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本来很难过、很伤心,后来为什么会变快乐了呢?
(因为想到獾以前教他们学会好多东西,很感谢獾!)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会希望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伤心、很难过?还是希望他们过得很快乐呢?
3.你曾经有过面对亲人死亡的经验吗?那时候你有什麽感觉?
你会用那一种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伤的方法一直流眼泪?
◎还是去想他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的事情,并感谢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故事「獾的礼物」。
2.若时间不够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动物们对獾的想念和感谢之处】,让小朋友练习说出感恩的话语。
四、延伸活动:「好友的感恩」人若总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贵,实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能懂得感恩身边亲友的好,尤其是身边的同学喔!
1.可全班或分组进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为感恩的对象,其他小朋友轮流说出对他感谢的话。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导小朋友想一想:该位小朋友对自己的帮助是什麽?
3.若没有或想不出来,可由老师先分享,并鼓励小朋友继续努力观察,下次再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天中午,我带幼儿一起午睡,在脱衣服时有小朋友的叫声“啊,好疼”,问其原因,是因为在脱毛衣时,由于起了静电,所以感到疼痛,还有在玩滑滑梯时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与问题,我创设了这节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孩子们了解这一现象, 特设计了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摩擦起电的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启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知道物体摩擦后会起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2、 加深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
活动准备
每组放两个小筐一个筐内有塑料尺、塑料笔、铅笔、竹筷、铁棒、绸布、碎纸屑、线手套;一个框里各种的纸屑,如:小硬纸板块、碎皱纹纸屑,自作的小蝴蝶。每个幼儿一个自制的小章鱼
活动过程
一、擦一擦、吸一吸
1、今天,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向幼儿介绍小筐里的各种材料及物品)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2、 根据幼儿在操作中的发现,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样做才能让小纸棒把小纸屑吸起来(幼儿有目的的操作、探索)
3、 提问小朋友说说哪些小棒可以把碎纸屑吸起来,你是怎样做的?(请做到的小朋友上台来掩饰一下,并讲讲自己的想法,再让大家试一试可以么?)
4、 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和绸布摩擦后可以吸起碎纸屑?(幼儿思考、讨论)
总结:告诉幼儿: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塑料尺、塑料笔、和绸布摩擦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5、请小朋友再试一试,塑料笔和尺还可以和哪些东西摩擦产生静电,吸起纸屑
让幼儿探索发现:用丝绸、手帕、、衣服、头发来摩擦塑料尺和笔都会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并知道小硬纸板吸不起来的原因。
二、做一做:彩蝶飞舞
1、教师将自制的小彩蝶发给幼儿,请幼儿想想办法,怎样才能使它飞起来呢?(幼儿操作、探索)
2、幼儿上台演示自己操作的方法,大家看看哪种方法会让蝴蝶飞舞的更好
小结:当塑料笔或尺经过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所以,小彩蝶会飞起来了。
三、魔术表演:小章鱼
老师为小朋友请出“小章鱼”,然后为小朋友变魔术,猜一猜,为什么小章鱼会贴到身上呢?请小朋友来试一试,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
小结:当小章鱼经过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所以,小章鱼就贴到身上一起跳舞了。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带着自己的小章鱼到科学角或校园里去,看看我们的章鱼还能吸到哪里去继续探索摩擦起电的乐趣。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便我能够改进!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不足之处:
1、开始部分,我的语句组织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没听清我的问题,所以一时孩子没摸到头脑,后来我是又经过引导后,孩子渐渐的明白,并能自觉操作了,方法也越来越新颖、有趣,很让人欣慰!在语句方面以后要加油!
2我可以将“小章鱼”这一环节可以放到开始部分,这样更能调动起孩子的激情;
3、碎纸屑我是准备了一个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实验后,弄的到处都是,以后在做实验时我要先
讲清规则,让孩子有意识些,这样也不会弄那都是了;
4、如果我下次要讲的话,我一定会准备的更充分些,让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加油!
本次上课的优点:
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活动,整堂课还是比较轻松、活跃的;
2、每做一个活动都会有小结,孩子掌握的比较好的,课下后幼儿还能继续探索摩擦起电的乐趣,让我很开心!同时家长的反应也比较好!所以,我们以后还会多上这样的实验课,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
2.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培养幼儿真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绪。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恐龙的类别
2.ppt制作:恐龙的面具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蛋图片,引起兴趣。
1.看图片提问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2.你们知道恐龙长的什么样吗?
让幼儿充分讲述自己对恐龙的.理解。
二、了解恐龙的类别
1.课件演示:恐龙的类别
陆地恐龙
剑龙
三角龙
棘背龙
空中恐龙
翼龙
无齿翼龙属
海边恐龙
薄片龙
克柔龙
沧龙
2.幼儿讨论:
恐龙的牙齿什么样?
它吃什么食物?
它有什么本领?
是卵生还是胎生?
3.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
四、探讨:恐龙为什么不见了
1.现在还有恐龙吗?恐龙为什么不见了?
2.认识恐龙化石。
3.恐龙是怎样消失的?
教师:关于龙龙的灭绝有很多种说法
(1)地球气候突变,恐龙无法适应;
(2)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上尘土飞扬,终日的尘土挡住了阳光,使植物不能光和作用,
使恐龙没有食物,饿死。
(3)由于地壳运动,使得气温大大下降,冰雪覆盖大地。
这样作为冷血动物的恐龙,挡不住寒冷环境的侵袭,慢慢死亡,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恐龙为什么会在地球上灭绝呢?这个问题一直为科学家们所思考与研究。
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地球上的生命,好好保护大自然!
五、制作恐龙面具
1.课件演示:恐龙面具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面具进行制作。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能复述故事内容并会划指朗读。
2、认读词语:森林 聪明。
3、培养幼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字卡 大字挂图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兔乖乖》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吧,(请个别幼儿讲述)今天森林里又上演了一出相类似的新剧《狼和七只小羊》
二、教师第一遍讲述故事,提问故事主要情节。
1、羊妈妈是怎样交待小羊的。
2、狼是怎样骗小羊呢?请小朋友学一学大灰狼沙哑 、 细细的声音(教师指导朗读)。
3、小羊是怎样识破大灰狼的`诡计呢?
三、认读新词:森林 聪明 (集体 小组 个别)
四、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并示范划指朗读(大字挂图)
1、教师示范读。
2、幼儿分角色朗读。
3、幼儿互换角色朗读。
4、情感教育:如果我们平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陌生人来敲门你要怎么做?
五、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六、游戏猜一猜: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将以前学过的字宝宝的字卡一起放在黑板上,小朋友蒙住眼睛,然后老师抽出一个,请小朋友看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开火车:教师和小朋友拿着字卡玩开火车,念到:谁的火车开起来,我的火车开起来,森林站到了请森林下车。
七、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并尝试在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根据画面信息仿编。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音乐活动过程:
一、引出散文诗,激发兴趣——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散文诗,我先不告诉你们诗里说的是谁,念一段请你们一起听一听,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念散文诗)——你觉得它是谁?为什么?
——散文诗又没有说叶子,你从哪里听出来是说叶子的事情?
——你们猜对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再欣赏一遍。(PPT图片)小结:看来,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叶子,我带来的这首散文诗就是关于叶子的,叫《一片叶子的猜想》
二、观察画面,理解散文诗——让我们再来感受一遍散文诗《一片叶子的猜想》,仔细听散文诗里面把叶子猜想成了什么?(配乐完整欣赏)1.隐身城堡——飞蛾的隐身城堡?隐身是什么意思?飞蛾在哪里?为什么飞蛾会隐身?除了说它是隐身的城堡还可以说它是隐身的什么?如果是绿色的树叶会让谁隐身?
小结:黄黄的树叶是枯叶蝶的隐身城堡(衣)。那么绿绿的树叶可能是……2.柔软的摇篮——叶子上面有什么?为什么这时候的树叶会猜想成摇篮?柔软的是在说什么?除了说它是柔软的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摇篮?
小结:卷起的树叶把飞蛾宝宝的茧紧紧地包裹,软软的叶子,就像是柔软的、舒服的、可以做美梦的摇篮。看来猜想的时候加上好听的词散文诗就更美了。
——可爱的'盛水的小碗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树叶可以是盛水的小碗?你觉得它会成为谁的盛水的小碗?
3.盛水的勺子——如果是小蚂蚁(小牛)来到这个盛水的树叶前面你觉得它会把它当成什么?(叶子,可以是……)小结:盛水的叶子是小绵羊喝水的小碗、是小蚂蚁……。虽然画面上没有看到有小动物,但是我们可以看着叶子猜想出来,同一片叶子不同的小动物来可以有不同的猜想呢。
过渡语:那么,叶子还可以有哪些猜想呢?
三、解读画面,想象仿编散文诗——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能不能给你们启发。
1。共同仿编(鸟巢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时候的叶子可以猜想成什么?
——会说好玩的话、好听的词以及猜想画面中没有的角色吗?
小结:叶子可以是……2。分组创编——我还带来的好多的叶子,每张叶子上有着树叶猜想的秘密,请你们一起去看一看编一编散文诗。记得把好玩、好听的词以及没有的角色都可以猜想进去哦,三个小朋友一组,等一会我们来分享。
3。交流分享——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编的散文诗吧!——这里有一张会说话的魔毯,地毯上每次只能站一个人,不要争抢,也不要让它空着。
这样吧,我来读开头,让我们伴着动听的音乐把散文诗《一片叶子》继续下去。
三、结束,引发继续猜想——一片叶子只是一片叶子,一棵树上的一点儿,我们还可以试着去想象,叶子还能变成什么……附: 它就是它,(叶子就是叶子)每一个春天,当黄鹂开始鸣叫,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这里,它就冒了出来。(叶子就冒了出来)它是枯叶蝶的隐身城堡,它是飞蛾宝宝柔软的摇篮,它是可爱的盛水的勺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将物体按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的规律进行排序。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积木,雪花片,笔,彩纸,剪刀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寻找图片上的规律。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东西,请你们猜一猜我可能跟你们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哦,其实我今天要跟你们来玩一个排一排的游戏。
2.首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这个是什么?(太阳)这是一个红红的太阳,那请你们看看这个太阳上的光芒按什么规律再排呢?(长短长短)你们看出来了吗?我们来说说看,一根长,一根短,从上面开始说。 (一根长,一根短,一根长,一根短.....)这个太阳好看吧。如果这个一根长一根短随便排排,那这个太阳还会好看吗?(不好看)所以它有规律,你们发现这个长和短是几个一组的,一长一短,一长一短?(2个一组)你们来看看是不是?一长一短一长一短,2个是吧,而且还是间隔排的。
3.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张图片,这是什么?(栏杆)仔细看好哦,这个栏杆上的颜色有什么规律呢(红蓝红蓝)一根红一个蓝接着看一根红一个蓝,一根红一个蓝,它们又是几个一组的?(2个一组)如果这个栏杆红的归红的,随便它一会红一会蓝整齐吗?(不整齐)
4.再来看看最后一张图,这是什么地方?(花园)这个花园有圆圆的花坛,长长的凳子,我想问问看这个花坛和凳子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一个凳子,中间有个花坛再接一个凳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从花坛开始,一个花坛一个长凳一个花坛一个长凳,你们猜猜看接下去会是什么?它是两个一组一个花坛一个长凳是吧?
5.教师小结:这几张图片告诉我们,栏杆有规律了就好看了,因为太阳的光芒也有规律都是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一长一短一长一短,栏杆呢一红一蓝一红一蓝,花园里一个花坛一个长凳,一个花坛一个长凳,它们都是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的。
二、提供材料,按规律进行排列。
1.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点东西,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材料也来按这个规则排一排,行吗?一定要像图片上一样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的。但是作为大班的.孩子我是有规则的,听清楚:1.随便选材料在自己的位置上排列。2.必须按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有规律的排。行不行?有问题吗?好,再想想第一个规则是什么?第二规则是什么?然后排在哪里呢?
2.幼儿找材料排列,教师指导。
3.排出来真好看,有没有都按两个一组的规律来排呢?谁来说说看?彩纸是谁排的?你是怎么排的?(一个红一个粉)我们帮她一起来检查一下(一张红一张粉一张红一张粉)有规则吗?再来检查花片,我们一起来说(红蓝红蓝)是不是一个一个间隔,两个一组的?她选的是花片按照颜色来排的,花片还有吗?你怎么排的?(一白一红)接着我们来说说别的?这是什么?(水杯和笔)谁排得?(一水杯一笔)同意吗?他选了几种材料?(2种)但是也可以2个一组一支笔一个水杯一支笔一个水杯也可以这样间隔。真了不起,一种材料可以按颜色,两种材料可以按照它的名称来说。
4.剪刀还没有说过?谁排得?(一把粉一把蓝一把粉一把蓝)怎么样?同意吗?如果接下去排应该是粉剪刀还是蓝剪刀?我再想啊,如果今天我没有粉剪刀,只有蓝剪刀,那应该怎么排呢?能按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吗?请幼儿示范(一把朝上一把朝下)如果不能朝上朝下,你们还有办法吗?(一把左一把右)这样也是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的,还有办法吗?怎么样才能两个一组?(一把开一把合)嘴巴一起说(一把开一把合一把开一把合)如果还有一把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进行平均分配,感知平均分配的简单规律并能初步运用于生活中。
2、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一体机。
2、圆形若干、记录纸、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导入活动
“上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来将圆形饼干分成了2份和4份,今天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做客,可是只有1块饼干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
二、幼儿操作,进一步了解二等分、四等分。
1、一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幼儿讲述,教师操作课件)
问:谁来告诉大家1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师幼小结:可以先把一块饼干四等分后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拿到的就一样多了
2、两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
“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请你们从盘子里拿出两块饼干,分给操作板上的小朋友,看谁分得快。”
问:
(1)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2)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呢?(讨论不同分法)
师幼小结:我们可以把每块饼干二等分或四等分后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
三、自由探索将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3块饼干,要怎么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才会一样多呢?”
幼儿操作,记录结果,教师以实物投影仪展示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出平均分的方法
师幼小结:3块饼干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可以用两块饼干进行二等分,一块饼干四等分的方法,也可以用每一块都四等分的方法来分。
四、探索口香糖的分法
1、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饼干吃完了,我这还有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演示PPT
2、5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现在有几个口香糖,口香糖比小朋友多,这又要怎么分?”
师幼小结:口香糖比小朋友多,我们可以先一个一个分,再把剩下来的进行等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试试5个口香糖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请你们回家去想一想。”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二等分、四等分为基础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中我以给小朋友分食物为主线贯穿活动始末,“分饼干”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一个圆形饼干的四等分为基础拓展到多个圆形的平均分配活动,,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6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2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3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0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