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5 12:41:3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精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精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孙悟空的新式武器”(软棒)的多种玩法,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反应的灵敏性。

  2.训练幼儿弹跳、前滚翻、抛接、协作拼摆、攀爬的能力。

  3.体验用废旧材料自制玩教具进行游戏的乐趣。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5.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教学准备

  1.师幼用毛线、扣子、布头或海绵等废旧材料自制的武器(软棒);地毯(或海棉垫子)、呼啦圈、音乐。

  2.孙悟空、小猴简易服饰;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孙悟空和小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教师扮演孙悟,幼儿扮演小猴,相互进行情景对话,引出主题。

  2.出示新式武器(软棒),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其特点,引发活动兴趣。

  3.启发幼儿探索发现:新式武器(软棒)可以怎么玩?

  注:以“大王”带领“孩儿们”到天空中游玩的故事情节贯穿活动始终。

  二、巧妙诱导,拓展思维

  1.登云梯。幼儿排成一列纵队,一边说口令“武器武器变变变,云梯云梯就出现,变!变!变!”一边将“武器”(软棒)变成云梯:排头将软棒横放在自己脚的正前方,双脚跳过再跑至队尾;第二名幼儿跳过第一个软棒,间隔一定距离横放下自己的软棒跳过后再跑至队尾。依此类推,将所有软棒放置成梯子状,然后“登云梯到天空”。

  2.拼摆太阳光,做前滚翻练习。幼儿两人一组相互协作,一边说口令“武器武器变变变,太阳光芒就出现,变!变!变!”一边将武器(软棒)均匀放置在“太阳”(呼拉圈)周围,呈放射状。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指导幼儿做前滚翻:外圈幼儿先往外翻跟头,里圈幼儿再往外翻跟头;然后,里圈幼儿先翻回,外圈幼儿再翻回;最后,里圈外圈幼儿一起往外翻跟头。

  前滚翻(翻跟头)动作要领: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坐好。以儿歌“两手前撑垫前蹲,低头团身向前滚,像球滚过稳站起,动作要领牢记心”教幼儿练习、掌握动作。

  3.变乾坤圈儿:教师与幼儿一边说口令“武器武器变变变,乾坤圈儿就出现,变!变!变!”一边将武器(软棒)两头系起成圈状,游戏中变成哪吒的乾坤圈儿作为赶跑乌云的工具。进行抛接练习,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三、点拨引路,自由表现

  1.建花果山(利用软棒拼摆图案)。幼儿自由结伴,相互协作,一边说口令“武器武器变变变,花果山就出现,变!变!变!”一边用武器(软棒)建造花果山。启发引导幼儿攀爬上“山”,在“山”上进行抓尾巴游戏活动。

  攀爬要领:手脚着地,膝盖离地。

  2.建房子(利用软棒摆图案)。幼儿相互协作,一边说口令“武器武器变变变,一座房子就出现,变!变!变!”一边拼摆出楼房,进行点数并游戏。

  3.引导幼儿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变石头猴——变原形(猴子)——隐身。

  四、灵活多变,情感提升

  1.将武器(软棒)变成爷爷奶奶的拐杖,培养幼儿爱的情感,满足表现欲望,激发表演兴趣。

  2.以“摘仙桃”的游戏训练幼儿的'弹跳能力。

  3.抬花轿:两幼儿一组,一边说口令“武器武器变变变,花轿花轿就出现,变!变!变!”一边将软棒变成花轿并协作抬花轿。

  最后以抬花轿送爷爷奶奶下山为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借助于自制的孙悟空的新式武器“软棒”,活动之间环环相扣,发展目标渗透其中。通过系列愉快的游戏活动引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喜爱,在有趣的活动中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并养成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4、引发幼儿学习龙的兴趣。

  5、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介绍讲述、争论等几个环节能充分感受到龙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雄壮、威武的美,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我们是“龙的传人”,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具有一定的自豪感。在参观环节中,孩子的参观目的不明确,只停留在 “看”上,导致在接下来的介绍讲述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思”的不够、“讲”的不透的现象,思维的局限导致语言的不流畅和贫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动,当发现一个幼儿能生动的讲述龙的外形及本领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形成生教生、生学生的学习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现场的表现及时了解其兴趣点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龙”的话题,在孩子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孩子的思维调动的不够,论证的不够有理有据,有点抱着观点干着急的模样,此时我应该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三个观点,而不该草草收场,在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龙是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龙很勇猛、爱帮助别人”……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自己属龙而高兴自豪。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用笔去表现龙时,由于整个活动有充分的视觉感受,并在龙的外貌上有充分的交流,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用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来形容,整个活动要注意加强引导孩子思维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使用叠词,培养幼儿爱看书、喜爱读书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说“我喜欢在……”的句式。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1、《我喜欢》大书一本,小书人手一册。

  2、大书事先用纸遮住。

  教学过程:

  1、简单谈话,引出话题: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还要说说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什么,喜欢住在哪里?……”让幼儿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2、教师小结: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上面提到了一些刚才小朋友没提到的动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这本书好吗?

  3、学习阅读故事“我喜欢”。

  (1)先读题目,然后展开第一页,请幼儿观察图中有什么,它喜欢在哪儿干什么?由此学习句式:我喜欢在……

  (2)重点学习词语:“飘来飘去”,请幼儿例举还有什么可以用飘来飘去形容。

  (3)用同样方法学习故事中的每一句话和一些叠词,并向幼儿介绍一些不常见的动物的生活习性。

  (4)最后一页向幼儿提问:“这本书”是指哪本书,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由此说出这本书的颜色鲜艳、丰富,动物形象可爱,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所以喜欢这本书,培养幼儿对书的爱好与兴趣。

  (5)师生一起边指边读书。

  延伸活动:

  巩固学习叠词,游戏方法:老师说第一个字,请幼儿组成一个叠词。如:推——推来推去;让——让来让去;滚——滚来滚去;摇——摇来摇去;晃——晃来晃去等。

  活动反思:

  教师在组织幼儿谈论有关动物习性、行为特征的话题时,他们非常积极,纷纷用肢体语言来表示自己对动物的认识,逐步了解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喜欢在哪里活动,喜欢做什么,喜欢怎样生活?教师还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整理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小动物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从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孩子常见的东西为工具,以孩子身边的实物为对象,设计了《学测量》这个活动,让幼儿用各种测量工具来学习测量身边的事物,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体会到数学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用各种工具学习测量。

  2、认识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选择适合的工具去测量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尺、回形针、牙签、毛线等人手一份,测量作业单人手一张。

  重点领域:

  计算

  设想和意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三兄弟呢?

  二、认识测量工具,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请幼儿说说可以用哪些东西来测量?

  2、教师介绍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讲解测量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记录方法。

  3、教师分配任务,幼儿自由操作。

  4、小结。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测量什么的?用什么工具测量的?

  三、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请幼儿讨论: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有的多出一点,有的不到了一点,这样该怎么来记录。

  2、回到三兄弟分土地这一点。问:他们的土地是圆形的,我们应该用什么什么工具来测量?

  四、活动延伸。

  表扬鼓励幼儿的表现,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故事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认识各种测量工具,通过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测量,每个幼儿都能大胆的运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

  第三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知道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通过测量三兄弟的土地,让幼儿明白在测量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工具,这样才会更方便,更有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2。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四张桌子,每一张桌子上滚动的东西都相同;各种薯片桶,露露瓶,乒乓球等。

  2、硬币、长方形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玩一个寻宝的游戏,我的宝物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滚动。

  (二)幼儿玩准备的玩具,教师参与活动,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三)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动,并示范给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一)让幼儿再次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根据特征逐一排除,最后找到球体。

  小结:最后,我们找到的宝物是球,总结球体特征。小球会滚动,放在地上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不管从哪个方向看上去都是圆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球体。

  三、根据特征找出圆柱体

  (一)你们找到了第一件宝物,还想找出第二件吗?它两头都是圆,从上到下一样大,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请小朋友到教室的“牛牛餐厅”去找一找。

  (二)老师总结圆柱体的.特征,两头都是圆,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到下一样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圆柱体。

  四、游戏“玩一玩,变一变”

  分组操作:

  1。把许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把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3。把橡皮泥变成球体。

  五、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玩的很高兴,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球体的物体?

  让幼儿找一找。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猜猜、说说,理解图书中的内容,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感受绘本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小狮子在各种环境下的心情与感受,懂得感恩的感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乐意精读画面,大胆猜想,尝试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

  感受小狮子在各种环境下的情感变化,懂得感恩的感情。

  活动准备:

  《温情的狮子》绘本书 故事课件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情渲染,激发兴趣。

  1.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对吗?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谁来告诉大家,请你来说一说。

  联系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亲情的感受。

  二、看看、猜猜、说说,理解故事内容。

  (一)哆哆和狗妈妈的生活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 (PPT1)

  2.狗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呢?(PPT2) 他的身体长什么样?它叫什么?

  3.狗妈妈怎样照顾哆哆呢?幼儿自由讲述——看图讲述。(PPT3)

  4.(ppt4)播放《摇篮曲》,教师朗诵

  5.你们心里觉得幸福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6.现在的哆哆长成什么样子啦?谁来说说看。狗妈妈怎么样了?(PPT5、6)

  7.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哆哆愿不愿意离开狗妈妈?

  8.小结:哆哆觉得虽然妈妈老了,可是和妈妈在一起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了。

  (二)哆哆离开以后的故事

  1.(PPT7—PPT9)哆哆和狗妈妈发生了什么事?狗妈妈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到了晚上,哆哆会想念妈妈的什么呢?(PPT10)

  3.哆哆做梦梦到狗妈妈,它的心情怎样,从哪看出来的?它会怎么做?

  (三)哆哆和狗妈妈相遇

  1.(PPT11—PPT14)哆哆做了什么事?

  2.哆哆的速度怎样啊?那又是什么力量让他飞起来的呢?

  3. 什么叫做奄奄一息吗?看看狗妈妈的样子,请你说说看。(PPT15)

  4.分开那么久,如果你是哆哆,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5.就在它们抱着对方的时候,警长来了,它下了什么命令?(PPT16、17)你看到开枪了,此时你想对警察说什么?心情怎样?

  6.(PPT18):图上画的什么?

  在讲述中,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无形中渗透阅读方法。

  根据图片信息的交流,让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大胆讲述哆哆的成长经历,感受哆哆在各种情景下的情感和心情变化,既让幼儿学会关注画面细节,增强阅读意识,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完整欣赏,感受故事主人公的情感。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叫《温情的'狮子》。(PPT19)

  2.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最感动?

  3.小结:我们应该学习哆哆这种有情有义的精神,去回报爱我们的人。

  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体验哆哆和胖墩的情感牵挂,懂得要学会感恩。

  四、延伸活动:

  1.将《温情的狮子》投放在图书区供幼儿活动时观看。

  2.在家中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温情的狮子》。

  3.让幼儿在家中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学反思:

  《温情的狮子》这一绘本,就讲述了一个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故事。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柳漱嵩先生所作。讲述的是一只失去亲生父母孤苦伶仃、成天打着哆嗦的小狮子在狗妈妈的养育下健康成长,最后成为马戏团里的大明星。可是他念念不忘狗妈妈,直至用生命保护她。在善良的狗狗的关爱下,本是凶悍的狮子,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我读到这本绘本时就想到我们大2班的孩子在看了这本绘本之后能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又能不能学会如何爱别人,以及怎么样回报别人的爱?带着这么多的疑惑,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一绘本《温情的狮子》。

  带着之前的疑惑,我们翻开了这本书第一页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狮子?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小狮子很可怜。尽管孩子们不认识字,但是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很细致,他们可以从狗妈妈以及小狮子的表情中发现他们的特点。在看到图片狗妈妈在喂小狮子喝奶时邱老师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孩子们就觉得这个狗妈妈这是一个善良的妈妈,有爱心的妈妈,对小狮子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爱。故事逐渐展开,孩子们也随着故事慢慢的紧张起来。接下来狗妈妈与小狮子分别的场景,邱老师也分别以围绕狗妈妈和狮子哆哆的心理的提问,让幼儿深入场景进行猜测与表演,来体验他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心情。

  大班的孩子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见解。在最后的结局中作者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班的孩子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和狗妈妈已经死了,他们被猎人送到了别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会飞,带着狗妈妈飞到了别的安全的地方,然后永远一起生活在一起;有的小朋友认为狗妈妈为了救小狮子牺牲了自己,不管哪种结局,都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眼睛、耳朵、鼻子这些器官的主要作用,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2、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练习:眼睛和耳朵的作用。课件-乐趣练习:鼻子和嘴巴的作用。

  2、音乐:如果感到幸福。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题。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眼睛)

  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鼻子)

  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天天在一起,永远不见面。(耳朵)

  小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眉毛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通叫做五官,如果一个人长得好看,我们就说这个人五官端正、眉清目秀。

  二、让幼儿了解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课件: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课件:鼻子和嘴巴的作用

  1、相互观察五官,并说出它们各自的样子(丰富词汇:五官)

  2、小实验:哪种感官能帮你

  请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识别糖水、盐水、白开水、酱油、食醋、香油等,了解眼睛、耳朵、鼻子的功用。

  小结:五官对我们人体真是太重要了,哪一个器官出了问题,人都会很不舒服。

  三、教师讲述故事引出角色游戏“动物诊所”。

  教师扮演狮子医生,在给小动物治病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五官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1、眼睛里迷进了灰尘或沙子,千万不要用脏手去揉,要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地擦出来。

  2、不要往鼻孔里塞异物,也不要随便挖鼻孔,遇到灰尘时要用手把鼻子捂住,要学会正确的擦鼻涕方法。

  3、引导幼儿讨论:

  不要把异物塞入耳朵,不大声对着别人的耳朵喊叫,遇到很大的声音时要把耳朵捂住,如果耳朵里飞进了小虫,要用光亮或浓香的物品把小虫引出来,如果耳朵里进了水,可单脚侧身跳让水流出来。

  4、眼睛进入灰尘或沙子、鼻子出血、时该怎么办呢?

  丰富幼儿经验,互相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我来抢答。

  1、吃饭以前要干什么?

  2、吃完饭必须喝口水干什么?

  3、什么时候必须刷牙?

  4、眼睛里进了灰尘应该怎么办?

  5、用手挖鼻孔好吗?应该怎样擦鼻涕?

  6、遇到灰尘或难闻的气味时应该怎么办?

  7、鼻子出血了怎么办?

  8、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喊叫对不对?

  9、爱生气的孩子好不好?爱发脾气的孩子好不好?

  教师评议比赛情况,为得光荣花多的队鼓掌。

  五、歌表演:如果感到幸福。

  【教学反思】

  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兴趣是求职的发动机,只要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在这节健康活动中我遵循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摒弃枯燥的说教,创设实验操作、知识抢答、举表情牌判断正误等环节,使幼儿的学习动机在 “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知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大班孩子开始能根据食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我觉得这一特点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活动中,我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孩子有这方面的经验、知识,讨论起来才热烈。作为老师,要捕捉孩子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及时提升,切实促进幼儿情感智能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桥”并不陌生,他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桥,搜集过许多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形状、结构,发现桥墩都是圆柱体的。为了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最适合做桥墩的原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用广告纸做成的各种形状的柱体上摆放不同书里的书本,通过讨论、比较记录、探索等方法获得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探索并发现直筒形状不同承受力有不同的秘密。

  2、探索各种纸筒的承受力,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纸做的三棱柱、四棱柱、圆柱若干;书本若干(辅助材料);幼儿人手一张纸、记录表。

  经验准备:幼儿有折纸、搭积木等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试一试,探索让纸张站立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纸可以绘画、可以折飞机等,如果你有这张纸,你想用它来干什么呢?

  师:老师现在就给你们一个任务,看看能不能让你手中的纸站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其用折、卷等各种方法进行尝试。

  (评析:让软塌塌的纸张站起来,这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引发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他们在此环节中跃跃欲试,乐此不疲,为后面的活动积累了经验,做好了铺垫。)

  2、想一想,尝试纸张顶书的本领

  师:纸除了卷成圆柱纸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来,还可以变成什么形状也能站起来呢?

  师:我的这张纸站起来力气可大啦,能把老师手上的这本书顶起来!

  师:你们站起来的纸能顶起一本书么?试试看。(幼儿探索)

  小结:薄薄的一张纸,小朋友把他卷一卷、折一折、变一变就能顶起一本书。

  (评析:让幼儿探索纸的多种站法,在站起来的纸张上摆放书本,在这样的操作与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使幼儿的探索兴趣更浓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结果更有效。)

  3、比一比,感知圆柱力量的大小

  探索一:在三种不同形状的纸筒上摆放书,比比谁的力量大

  1、探讨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数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1】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教师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书,请幼儿说说书的什么部位放在纸筒上会比较稳;一边摆一边数数,待放到最后一本时,请幼儿说出三棱柱纸筒上顶起了多少本书。

  【2】幼儿实践,发现秘密。

  师:这还有许多三棱柱纸筒,谁的力气大,小朋友们去试一试吧。

  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顶的书多,有的小朋友顶的书少?(引导幼儿发现将书的中心部位放在纸筒上会更加稳定,同时操作时还要注意轻拿轻放。)

  (评析:本环节既给了幼儿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探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书本数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点,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大胆质疑能力。)

  2、探讨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数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师: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听说三棱柱力气大,心里可不服气了,到底谁的.力气大呢?我们试试就知道了。

  师:小朋友在纸筒上摆放书时一边摆一边数,并把结果记录在纸筒标记的下面,记好后再选另一个形状的纸筒摆放。听清楚了吗?

  幼儿探索在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书,通过比较发现圆柱纸筒顶的书数量最多。

  小结:刚才,我们在同样大小纸张变成的三棱柱纸筒、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书,通过比较发现,圆柱纸筒上顶起的书数量最多,圆柱纸筒是大力士。

  (评析:每人一张记录表,提醒幼儿在不同的纸筒摆放书本时要及时

  数一数、记一记,做到记录及时、有效、准确,便于幼儿观察、对比、分析,提升幼儿的探究兴趣,不断获得比较科学的结论,促进了活动目标的达成。)

  探究二:在三个圆柱纸筒上摆放书,探索纸筒的不同摆法及承受力大小。

  师:这儿有三个圆柱纸筒和许多书,怎样摆放力量大?两个好朋友一组去试一试。

  小结:三个圆柱纸筒在一起,可以顶起更多的书,如果摆法发生变化,顶起的书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评析:从一张纸到一个纸筒、从一个纸筒到三种不同形状的纸筒,再从一个圆柱纸筒到三个圆柱纸筒,层层递进的操作材料,不断增加的探索难度,促使幼儿之间两两合作,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循序渐进,兴趣盎然,对纸的承受力的发现和认知也随之逐步深入。)

  1、摆一摆,体验圆柱组合的神奇

  【1】一人挑战

  师:一个圆柱纸筒力量大,三个圆柱纸筒力量会更大,现在我要用五个圆柱纸筒接受更大的挑战。怎样摆放,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能站小朋友吗?

  【2】全体挑战

  师:这儿有许多圆柱纸筒,还有一块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个小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个奇迹。

  (评析:当思维被调动之后,幼儿创造的灵感源源不断,操作活动也从手部动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摆一摆、站一站、试一试等动作的变化带动了探索范围的变化,新的科学概念在探索、实践、验证中悄然建构。)

  3、看一看,了解圆柱功能的运用

  【1】欣赏桥墩照片

  师:科学家发现了圆柱力量大的秘密,造出了很多雄伟的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链接生活经验

  圆柱的作用有很大,桥墩的建筑都需要圆柱来帮忙,生活中哪儿还用到圆柱呢?

  【活动反思】

  1、巧用素材,发掘价值

  桥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物,幼儿对“桥墩都是圆柱体”这一现象感兴趣。本活动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充分发掘其隐含的教育价值,既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又符合【指南】【纲要】的精神。

  2、设置情境,体验快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必须结合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玩”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体验快乐。我从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引申与放大,创设了充满趣味、不断深入、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讨论探究、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的柱体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学道理。

  3、自主操作,挺升经验

  该活动通过想一想、试一试、比一比、摆一摆、看一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有趣有意义的操作、尝试、猜想、比较中逐步学会主动探究问题、总结经验,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的目的,并实现系统性、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要求,自主获得纸筒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小百科:圆柱(cylinder)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相互平行的圆形(底面)以及连接两个底面的一个曲面(侧面)围成的几何体。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6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2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3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0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