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技能目标:尝试探索将玻璃纸重叠让光的颜色发生变化。
情感目标:体验灯光晚会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活动难点:在动手动脑中,尝试让光的颜色发生多种变化。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手电筒的经验。
物质准备:
1、大小能覆盖手电筒的红、黄、蓝的玻璃纸;
2、各种不透光的布、纸若干;
3、每人1支手电筒,橡皮筋若干。
环境准备:
1、不透光的活动室;
2、欢快的背景音乐和灯光效果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引入,师幼跟随音乐入场。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一个特别的晚会,先跟随音乐进入会场吧!
二、基本部分:师幼探索光透过玻璃纸发生变化的现象。
1、介绍晚会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今天的晚会叫做灯光晚会,你想象中的灯光晚会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手电筒,幼儿用手电筒探索透光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手电筒和一些材料,用哪些材料能布置灯光呢?(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并记录。
教师:你有什么发现?哪些材料适合做灯光?
教师小结:原来透光的玻璃纸才适合制作灯光。
4、教师提供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引导幼儿发现变色现象。
教师:请你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制作灯光。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红色(黄、蓝)的玻璃纸,会变成红色(黄、蓝)的光。
5、师幼观看舞台灯光视频,激发制作舞台灯光的兴趣。
教师:我们来看看好看的舞台灯光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这样的舞台漂亮吗?你们想不想有这样的舞台?想不想亲手布置?可是我们只有三种颜色的光,怎样变出更多颜色的光呢?
6、幼儿再次操作制作灯光并记录结果。
教师:你们都制作出了什么颜色的灯光?(请幼儿上台展示)怎样制作出来的?还有不同的灯光吗?你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师幼小结:原来把玻璃纸重叠,能变出更多颜色的光。
7、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颜色灯光,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刚才你们都成功地制作出了灯光,你们还想要什么颜色的灯光?这次我们尝试用多种玻璃纸,制作你想要的灯光吧!
三、结束部分: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我们通过动手、动脑筋,让我们的灯光晚会特别成功,让我们在好心情中结束今天的活动吧!
活动总结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关于科学领域中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法,举办了一场关于灯光的晚会。
为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体现活动的最佳效果,活动初始,教师选择一间透光性比较差的活动室,并用泡沫垫把窗户封住,使得活动室变得黑漆漆。活动中,幼儿玩得很投入,能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尝试制作灯光,最终得出透光材料适合制作灯光的结果,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激发,让幼儿在操作实验中制作出了五彩缤纷的灯光。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使每个幼儿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玩中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卫生、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创设去海边游泳的情境,水果、饮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导自主选择、辨析,学会饮食卫生
1.创设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难忍,要购买水果、饮料。
2.出示水果,幼儿自主选择、辨析。
教师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两盘水果,(一盘洗过了的好的水果,一盘没有洗的还有点烂的)请几个小朋友挑选。
3.明确饮食卫生。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对夏天吃水果的认识,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三、模拟游泳情境,学习游泳安全知识
1.到达目的地,创设游泳氛围。教师扮演游泳教练,讲述发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儿重视。
2.教师播放游泳片,让幼儿明白准备活动的要领和安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A:游泳时的安全很重要,不能单独一人去游泳。
B:防止眼疾与眼痛
我们眼睛是很娇嫩的.,游泳池如果受到病菌或化学物质的污染,最易传染给我们的是眼病。在游泳时如不当心,有可能引起红眼病。为防止传染眼疾,游泳时最好戴上护眼罩,每次游泳后应用清水洗头、洗脸;如果眼睛痒痛,上岸后还可滴上少许眼药水或滴眼剂。
C:防止身体紧张抽筋
如果是刚开始学游泳,心里一定紧张害怕,加上水凉、泡在水里时间较长,都可能导致身体抽筋,一般以小腿抽筋多见。为防止紧张抽筋,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充分。饿肚子时、很累时不要游泳,因为在饥饿时容易出现低血糖。在低血糖或疲劳状态下遇到冷水的刺激,就容易发生抽筋。如果抽筋了,立即停止游动,千万不要慌乱,仰面浮在水面上。如脚趾抽筋,那就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用手扳住足指,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抽筋时,最好立即上岸,如果无法上岸,在自己处理抽筋的同时学会喊叫呼救。游泳馆游泳池的水温一般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到了11月份以后,水温将逐渐达到29摄氏度,26-29摄氏度这个温度最适宜游泳。
D:此外,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游泳时我们年龄小、体力弱,所以每次游泳的时间不能长。
E:防止耳朵进水
对于耳朵灌水的排水方法: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回家后请家长拿消毒棉花签送人耳道内轻轻将水吸出。
四、学唱儿歌
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现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学小朋友都要注意这些问题,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师生一起伴着音乐学唱儿歌。
附:儿歌
夏天到,火辣辣,小朋友们乐陶陶。
多喝水,慎饮食,出外活动要当心。
健康安全要牢记,养成生活好习惯。
活动反思:
随着暑假的临近,暑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小班的幼儿都很喜欢水,但对危险却没什么概念,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课件演示、幼儿讨论、故事欣赏等来完成教学目的,使幼儿认识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库中嬉水落水的危险;知道了在路上的井盖以及开放性水域无明显警告标志和隔离栏的地方危险性大;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让小班的幼儿在情景化的图片及故事中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与预防知识,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几次教学活动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安全工作细致化、常态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爬上距离地面60~90厘米斜放的木梯。
2.能克服困难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从中分享成功、体验快乐。
3.提高幼儿四肢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木梯、圈、轮胎、油桶、泡沫垫、自制树枝、玩具小鸟若干、大型攀爬架。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热身。
幼儿进行跳格子、过小桥、爬山坡、钻山洞、抬轿子等热身运动,为游戏做好准备。
分析
在开始部分,我设计了跳格子、过小桥、爬山坡、钻山洞和抬轿子五个趣味小游戏,意在通过跳、走、钻、爬和合力抬等动作练习让幼儿进行热身,做好游戏活动的准备。
2.合作探索,动作练习。
(1)幼儿自由探索爬山坡的方法。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爬山坡的不同方法,并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3)集体讨论验证,共同寻求既快又安全的方法。
①小组、个别的展示来验证。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你认为哪种方法又快又安全呢?
②幼儿借鉴他人的方法再次分散练习。
分析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告诉我们: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给了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自由探索爬山坡的方法,幼儿分别在矮一点的山坡和较高的山坡上练习之后,得出了爬不同高度山坡“既快又安全”的方法.并且互相展示和学习,之后再按照“既快又安全”的方法练习本领。这样反复多次的练习,既提高了幼儿手脚爬的技能,也使他们学会了怎样根据山坡高度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爬坡方法。
3.游戏巩固,情感升华。
(1)老师布置任务:帮小鸟安个家。
(2)幼儿合作搬运材料过障碍,到达攀爬架上。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3)幼儿利用搬运的材料合作搭建小鸟的新家,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合理地利用材料。
分析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高潮部分。我园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大型攀登架”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一直在考虑怎样在活动中将它好好地利用起来。“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为小鸟搭建新家的游戏情境,这样既能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锻炼幼儿的能力,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游戏给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大班幼儿仅仅能热情地参与游戏和展示自己的`胆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与同伴合作的精神与能力。于是我在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鼓励幼儿多人合作来共同完成搬运材料的任务。这时出现了有的孩子在攀登架中间递材料,有的孩子在上面接应的合作场景,这些都为幼儿的交往和合作创造了条件,也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了与人合作、成功完成任务的快乐。
4.分享经验,体验乐趣。
(1)分享经验,互相观察各组的鸟窝,把小鸟放入新家,体验成功的乐趣。
(2)随着音乐拍手唱《做个爱心小天使》的歌曲,结束活动。
分析
最后的放松环节,我加入了音乐的元素,目的是让孩子们都乐于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天使,使整个活动更加轻松、愉快。同时我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评价,因为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完成任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及时而又积极的评价,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信。
编辑:cicy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之中,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他们认为他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大班的孩子,也该学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了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在家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搞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活动准备
1、 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
2、了解父母的职业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
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
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让孩子学会感恩
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
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一点也不假。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的敏思苦想,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从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生在幸福里,长在甜蜜里,没有丝毫的苦可言,大人不管多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大人的苦和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应该这样做,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知道感恩父母。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让孩子们介绍父母;第二,让孩子们夸夸父母;第三如何报答父母;第四,表现好的孩子佩戴红花;第五,老师呼吁大家都要爱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交流,让同学们从新去认识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充满泪和汗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经过爱的回味,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蒙氏数学:
邮票游戏——不进位加法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适合年龄:
5岁以上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 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
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 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势。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初步能配合鼓声跟随竹竿跳出步伐。
2 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10根5米长的竹竿,小鼓一面,故事《妈勒和怪兽》课件。
2 《跳起来》和《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竹竿舞录像。
3 红、黄、蓝、绿小圆点,壮族男女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做律动《跳起来》。进行热身运动
教师:(师生用壮语问候)勒宝好!勒少好!老师好!我们再用壮话跟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我们听音乐,跳起来吧!助教播放《跳起来》音乐。(过门开合手,第一句歌词幼儿做师公舞的基本动作。第二句歌词幼儿跑去找一位好朋友撞屁股。)
(这一律动简单、有趣,幼儿发出了开心的笑声,为这节课铺下了壮族的特色和游戏的基调。)
二、讲述《妈勒和怪兽》的故事
教师:勒宝、勒少,黄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妈勒和怪兽》的故事,什么是妈勒?壮语里“妈”就是妈妈,“勒”就是孩子。(助教播放课件。)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壮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怪兽经常出现。抢走粮食,伤害人们。怎么办?妈妈和她的孩子想了很多办法赶走怪兽,他们发现怪兽都很害怕一种脚步声“咚咚,哒哒”,他们还发现敲竹竿也能吓走怪兽。于是,他们用怪兽害怕的脚步跳过敲打的竹竿战胜了怪兽。为了庆祝胜利,人们跳起了竹竿舞。竹竿舞于是流传了下来,丰收了、胜利了、过年了、过节了、高兴了,人们都跳起竹竿舞。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边讲述边做动作,加强幼儿对踏跳步的认识。)
三、观看竹竿舞录像,学一学动作,师敲鼓为幼儿打节奏
1 教师:竹竿舞是怎样的,你们看过吗?(幼儿:看过。)黄老师请你们看一段“三月三”歌圩竹竿舞的录像,小朋友要认真看哦,看完了我们还要学一学。可以吗?(助教播放录像,幼儿观看录像。)
教师:叔叔阿姨跳得好看吧?我们来学一学怎么样?
四、师生扮演妈勒。配合鼓声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
教师:我们来扮演勇敢的妈勒,我是“妈”妈妈,你们是“勒”孩子。我们一起去战胜怪兽,好吗?怪兽害怕什么呢?谁可以跳一跳?(教师请两名幼儿示范,教师尝试让第一名示范的幼儿脚步配上鼓声,发现很困难,教师放弃。)我们都来试一试。(全体幼儿园在妈妈身边做动作。)
1 教师示范,幼儿寻找舞步特征。(踏、跳)教师:刚才我们的脚步是怎样的?(教师发现这样问幼儿很久没回答上来,于是。教师把动作分解示范,幼儿才回答出踏、跳。)对了,妈妈来教你们让怪兽害怕的脚步吧。我们的脚步是这样跳的:一只脚先踏一步再跳起来,然后换另一只脚,踏下去再跳起来。踏一跳、踏一跳、踏一跳。
教师: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踏一跳、踏一跳。(全体幼儿围在妈妈身边做动作。)
2 引导幼儿发现舞步特征。
教师:有些孩子还没学会,为了让大家都学会这个脚步,妈妈请你们分清踏和跳两个动作谁是重的谁是轻的,幼儿很快就回答踏是重的,跳是轻的,教师于是再让幼儿踏跳体验轻重。
3 师生共同制作图谱。
我们画一画图。把这些动作记录下来好吗?踏是重的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跳是轻的我们用什么表示?(幼儿自由讨论。他们大都同意重的用石头表示,轻的用纸、羽毛、棉花糖、白云等表示。)教师在竹竿线上画下石头和白云。教师手指石头和白云,口念踏、跳,全体幼儿练习。(教师发现这一图谱不是很有效,很多幼儿根本没有看图谱。自顾自地练习。)
教师:孩子们,跟着妈妈去赶走怪兽吧。预备一起!
五、敢于尝试运用竹竿舞的基本脚步跳竹竿
1 尝试跳过静止的竹竿。
教师:孩子们,竹竿那边有只怪兽。现在是收获的季节,怪兽又出来抢人们的.粮食了,我们一起用脚步声吓走它好吗?准备好了吗?预备一起!(一次)
教师小结:你们这样的脚步是不能吓走怪兽的,为什么?(幼儿很快回答:我们的脚步不够整齐。)怎样使我们的脚步整齐?(幼儿回答这个问题很困难。)教师:咱们分组跳竹竿。孩子们看看你们鞋面上都贴着不同颜色的圆点,我们请红色圆点的孩子站第一排,黄色圆点的孩子站第二排,蓝色的站第三排,绿色的站第四排。红队先跳。黄队等红队跳到第二根竹竿时再跳进去……预备一起!(个别幼儿不明白如何分组,所以浪费了一些时间。教师也没有强调统一先出右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齐度。)
2 尝试跳过敲打的竹竿。
(1)幼儿尝试用踏跳步跳竹竿。
教师:这次我们的脚步比第一次整齐多了,只用整齐的脚步声。威力不够大,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敲打出让怪兽害怕的声音?(竹竿)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帮帮忙,她们敲竹竿,我们来跳,有人敲有人跳好吗?
教师:竹竿敲起来了,有妈妈在,孩子们不要怕,我们是勇敢的妈勒!预备一起!(竹竿敲起来后,幼儿有些害怕,比较乱。教师此时如果请个别幼儿示范跳过去,也许这节课会更精彩!)
(2)教师小结:这一次不够整齐,有些孩子看到竹竿敲起来了,就很害怕。竹竿敲起来了,跳过去时我们注意把脚抬高一点点,还是用踏跳步跳过去,孩子们,加油!
(3)分男女跳竹竿。
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的孩子是怎样跳的?我们先请女孩子,男孩子当评委。教师:女孩子跳得怎样?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好!(这一环节,想让幼儿分组休息,男孩的回答,让我对自己的提问效果产生了怀疑。)接着男孩跳女孩当评委。
(4)全体幼儿跳竹竿。
教师:这次我们男女孩一起跳过去,团结起来,争取一次就把怪兽赶跑好吗?有没有信心?孩子们群情激愤,昂首挺胸,表情凝重。
教师:怪兽被赶跑了,我们胜利了!耶——!(幼儿欢呼雀跃!)孩子们,刚才我们当了一回勇敢的“妈勒”。你们真棒!现在呀,每年“三月三”为了纪念勇敢的妈勒,庆祝丰收,人们总会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助教播放竹竿舞录像)我们壮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现在我们戴上帽子,挂上壮锦袋,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跳竹竿舞,好吗?客人老师请你们和我们一起跳竹竿舞。助教播放《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幼儿戴帽、挂壮锦袋时间稍长了些,这一环节有些听课教师建议是否可以提前。)
自我评价
1 基本完成目标。
2 扮演角色练习脚步,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3 图谱不是很有效,部分幼儿已学会脚步,故不看图谱,自顾自练习。
4 分组后,幼儿仍没能很整齐地跳竹竿,也许是教师在幼儿刚学会脚步的基础上就想让每组幼儿同时跳竹竿,为难孩子了,也许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不够好。
他评
1 图谱的石头和白云应在同一直线上。最好能区分左右。
2 需不需要图谱,关键取决于幼儿的学习需不需要。
3 踏跳步是两个不同的指令,而鼓声却是“咚咚,哒哒”,是否可以把鼓声改为“咚哒、咚哒”。
4 幼儿跳竹竿的节奏慢了些,加快可能更符合孩子特点,跳起来感觉也会轻松些。
5 提示统一先出贴有颜色圆点的脚(右脚)也许会提高整齐度。
6 跳竹竿时,没有个别幼儿表演是一大遗憾。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鲜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 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 宣纸 毛笔 颜料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做小鱼游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配乐)
二、 出示图画
1、 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交叉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
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 教师补画
三、 颜色匹配
1、 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别)
2、 教师
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 创编鱼网
1、 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 尝试让若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 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现在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 评价活动
1、 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2、 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不同的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长时间看电视会危害眼睛,造成视力下降。
2、了解造成视力下降的其他原因,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
3、学会关注自己的眼睛,愿意主动、积极地保护好眼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家长一同完成调查表。
2、彩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看视力统计表,唤醒幼儿的经验。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统计表,分析幼儿的'视力情况。
师: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检查了视力,哪些小朋友的视力不太好呢?
(2)教师和幼儿一同讨论视力不好有什么不方便,可以请视力不好的幼儿说说,也可以请爸爸妈妈视力不好的幼儿说说。
师:视力不好,眼睛看不清楚,会有什么不方便呢?如果你的视力不好,你会怎么想?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我们的眼睛非常重要,如果视力不好,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方便。
2、教师和幼儿一同讨论,了解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
(1)教师和幼儿自由讨论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
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呢?
幼儿可以自由地说出一些原因,如:看电视太多,看书姿势不正确等。
(2)教师和幼儿小结: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我们看电视太多、看书画画和写字的姿势不正确,都会使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
(3)教师出示调查表,和幼儿一同分析电视对眼睛造成的危害。
师:你经常看电视吗?看电视时间太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如果眼睛不舒服应该怎么做?你觉得小朋友看电视,每次多长时间比较好?
(4)教师小结:电视是我们的好伙伴,但是看电视的时间太长就会伤害眼睛。所以,我们看电视时间不能太长,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
(1)教师启发幼儿讨论。
师:我们还有什么保护眼睛的好办法呢?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宣传画。
师:我们都知道应该怎样保护好眼睛,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诉别的小朋友呢?(启发幼儿用宣传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教师和幼儿将完成的宣传画张贴在墙上。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目的
1、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
2、 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 《操作册》第27页。
活动过程
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
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 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2、 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活动目标很明确难度适中,大部分幼儿能听懂,学会自己操作,幼儿动手能力也比教强,学习兴趣浓厚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6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10-05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0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1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