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欢迎大家分享。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
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
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
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例外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例外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铃鼓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化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例外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3
【设计意图】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此活动重在让幼儿学会辨别该句的节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演奏中注重培养大班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欣赏、熟悉乐曲,然后师幼共同观察图谱,让孩子比较自主的学习表现曲目的节奏,进行小小的律动,最后通过奥尔夫乐器演奏曲目,达到全班幼儿分工、合作演奏的目的。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模仿动物,身体小律动等方法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特点,创编歌词。
2、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XX XX |X—|”。
3、提高观察图谱,分工、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咿呀咿呀哟》音乐。
2、节奏图,完整图谱、水彩笔一支。
3、手摇铃、打棒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
随音乐《咿呀咿呀哟》进场
师: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草小花都发芽了,让我们去森林里快乐的玩耍吧!
二、倾听音乐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森林里,可是这儿怎么一个小动物都没有啊?哦!原来它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藏在了这首好听的音乐中,我们再来听一听都有谁?
师:音乐里都有谁?
这段音乐里藏了这么多动物,你们的耳朵真灵!
三、感受音乐
(一)节奏练习
1、师:除了动物的叫声以外,老师还发现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谁刚才听出来了?
师:原来是“咿呀咿呀哟”,你们听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觉得你们很聪明,要考一考你们,(出示节奏卡),看谁能用小手拍出这个节奏?”(师幼一起拍一拍,学一学)。
2、师:老师还把音乐里的小羊请了过来,它要和你们打招呼:“我是一只小小羊,咩咩咩咩咩。”请你也做一种小动物,像小羊这样用叫声给大家打招呼。(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二)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1、师:你们唱的这么好,小动物就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谱,我们跟着音乐找找“咿呀咿呀哟”,找到了要像刚才一样拍拍小手哟。(教师随音乐用笔沿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哟”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2、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图谱里的哪一部分表示“咿呀咿呀哟”呢。(师幼共同认识图谱,比如锯齿线是为了突出节奏,有的地方是在休息),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听一听,找一找吧,师幼共同跟着音乐律动。
师: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刚才的动作,你还想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你们想到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这次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演这段音乐。(再次欣赏音乐,幼儿离开位置,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也可以是各种不同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四、乐器演奏。
师:大家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森林里决定举办一次演奏会,请你们做小小演奏家,我们先来把我们的乐器宝贝请出来。
(出示打棒,手摇铃,教师简单介绍,请幼儿学习演奏“咿呀咿呀哟”的节奏)
师:第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演奏一次,我拿打棒,和拿打棒的小朋友一起来演奏“咿呀咿呀哟”前面的节奏,“咿呀咿呀哟”的时候请你们来演奏。(提醒幼儿有的地方是休息的,及时鼓励幼儿)
师:互换乐器,请小朋友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看着图谱来演奏这段音乐,拿打棒的小朋友先打前面的节奏,手摇铃的小朋友演奏“咿呀咿呀哟”,如果没有轮到你,那么你的小乐器是休息的,小耳朵仔细听,我们来试一次。(教师根据图谱,引导幼儿演奏)
五、结束环节
师:你们都是很能干的小小演奏家,合作的这么好!演奏会结束了,现在我们要做动物园里的小兔子,回家休息了,全体起立,小兔子们竖起自己的耳朵,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回家吧,教师收乐器,活动自然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4
一.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 __︱X __︱X __︱X __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X X︱__ __︱__ __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X —︱~~~︱X X︱X X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习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㈣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5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我班幼儿也曾对打击乐器中的响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极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节奏感。
动名活称:
《看星星》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2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初步掌握节奏 音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节奏音型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一间宽敞明亮配有钢琴的大教室知识经验:会唱看星星
物质材料:
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小龟和小猪头饰各一个,《看星星》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带上饰品: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幼儿:小猪和小龟
老师: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月亮真圆,我们出来赏月
喽。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着天上说: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 小兔乐呵呵地望着天空说: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
小狗说:我要问你明天天会晴?
二,复习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配合钢琴,带领幼儿熟悉已学歌曲《数星星》二遍 三, 引导小朋友们用身体打节奏
1小朋友们跟老师随音乐用自己的小手打节奏
2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身体其他部位打节奏
3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自己身体打节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脚,拍肩等
四.引导幼儿用打击乐打节奏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2全体幼儿由教师引导随钢琴练习打击乐
五,全体根据指挥进行打击乐合奏
1教师指挥,小朋友们集体进行乐器合奏
2演奏完毕,教师点评
3提醒小朋友带上微笑
活动延伸:
设置一个星星图画区角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
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
活动准备:
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
二、肢体律动
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
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
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
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
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
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
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
三、寻找太阳
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
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
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
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
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
四、乐器感应
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
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铃鼓敲奏节奏。
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
收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8
设计意图:
猫和老鼠使幼儿常见的小动物,为了让幼儿知道它们两个是大自然中一对天敌,了解在以前的时候,猫主要是以老鼠为食物,更进一步的明白猫是对人类有好处的动物,老鼠则是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坏东西。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幼儿的思想认识,有爱憎分明的意识和勇气。并通过游戏强化身体机能。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主观意识和能力,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2、增强了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参与活动中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猫的头饰若干老鼠卡片若干小宝粮食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地场,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并和幼儿一起布置好场地。
1、游戏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见过猫和老鼠吧,都非常喜欢可爱的小猫,同时你们也知道知道老鼠是个坏家伙,它吃我们的粮食,咬我们的衣服。但你们知道猫和老鼠的关系吗?幼儿回答———不知道,那么老师告诉你们,在以前的时候,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是吃喝被吃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儿一起回答———好!并且我们看看今天谁能捉到老鼠,捉到的最多。
2、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
先把幼儿分散到场地上,部分幼儿扮演猫,戴上了猫的头饰,部分幼儿扮演老鼠,戴上了老鼠的头饰,扮演猫的幼儿在场地的中间闭眼下蹲表示睡觉,扮演老鼠的幼儿偷偷地将粮食运往洞里,当听到猫来了的信号时,扮演老鼠的幼儿们立即跑向老鼠洞,扮演猫的幼儿赶紧的去抓未进洞的老鼠,在游戏中,老鼠只能那一小包粮食。被捉到的老鼠站在场地边上,游戏进行完一圈后,变换角色在游戏。
教师和一个幼儿示范游戏的过程,其他幼儿认真看。
3、幼儿开始游戏游戏
将全班幼儿安排好,各自有自己的位置后,游戏开始。
4、游戏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统计被捉老鼠的数目,对优异者表扬鼓励。
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1、语言导入。
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2、引入活动主题。
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都想试试吗?那就找几个小伙伴打开电脑,看着画面一起试吧。
二、分组尝试配音
1、幼儿分组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三、分节探究
1、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表述语言。
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想到的对白展示一下?
2、评价幼儿语言表述情况并引导幼儿动脑解决配音中出现的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说角色语言最好?
(2)怎样解决画面换了,角色语言还没说完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配音与画面要同步)
(3)怎样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我”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说,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4)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
四、分角色配音
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五、配音展示并表演
1、 部分小组进行配音展示
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那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2、欣赏教师配音。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
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反思与分析:
1、选材新颖
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给无声的动画配音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非常浓郁。
2、紧扣目标
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孩子有个较好的配音环境,我将动画片段重新制作,输入电脑让孩子自己操作,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干扰较少的环境,同时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中,引导孩子们创编更丰富的语言,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4、注重分层引领
作为语言活动,重点在解决“听”“说”的问题上,考虑到孩子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创编角色语言时,对能力强的孩子侧重评价其语言能力,让其他的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如当某小朋友配音很精彩时,我会说“他的配音不快也不慢,当画面结速束他的配音也完成了!”“我能听出这是一只生气的猫。”对能力弱的孩子则侧重引导,通过这种引导,充分调动孩子的创编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考虑不周的现象。
2、活动中,可能关注活动流程多,关注孩子需要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加强、提高。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9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 咚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当 —
汽车:嘀 —
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狮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④ 狮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儿童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赵丽 君 │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奥尔夫音乐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了。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英文单词:snail、tree,学习童谣。
2.欣赏音乐《小星星》,感知音乐的.节奏。
3.学习辨别音的高低。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学习单词
1.这是谁?蜗牛在干什么?
2.学习单词:snail、tree
二、出示图谱、学习童谣
1.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朗诵。
2.学习朗诵童谣。
3.边拍节奏边朗诵。
三、音乐欣赏、感知节奏
1.倾听音音乐。
2.跟随音乐,幼儿自由玩泡泡,可以拍可以吹。
3.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拍手。
4.请幼儿将拍手处换成乐器进行演奏。
四、听辨声音、辨别音高低
1.老师在钢琴上弹高音、低音,幼儿倾听辨别。
2.老师弹琴幼儿自由动作,当音乐停止,老师弹高音时就做高人走,弹低音时幼儿做矮人蹲下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
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了解不同节奏的组合。
2、在合作与配合中,感应两个声部的口技节奏叠加。
3、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精气神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做人态度。
活动准备:
电脑--U盘接音乐《中国功夫》、打棒:6副、沙蛋/沙球:6副活动过程:
1、问题引入"中国特色"暖身:
2、体态律动:中国功夫的"精气神"3、歌曲教学:
三种绝技的分别展示,与口技教学在音乐中的连贯训练兵器(乐器)的.选用两种兵器(乐器)的音色与节奏叠加相互交换兵器(乐器)收兵器(乐器)4、总结与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篇14
活动目的: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心情表情。
2、听辨音色,查找出乐器。
活动预备:
挂图圣诞帽一个手摇铃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兴奋,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习各种表情的'变化。难过、生气、欢乐、担忧……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难过、难过、无奈的表情。
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快乐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交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同学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教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查找音源
快板:教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交换语词唱歌
〔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教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查找音源
快板:教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交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嬉戏
道具:触摸袋手摇铃沙球
触摸袋嬉戏
〔1〕教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教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
同学: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
〔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渐渐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相关文章: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01-11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01-08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02-13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03-18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11-06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热)05-10
大班奥尔夫音乐吹泡泡教案12-04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15篇01-08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