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音乐活动设计:唱歌的大雨和小雨带评析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针对现在夏末秋初的一个明显季节特征“秋雨绵绵”、“天气易变化”的情况而选择了“雨”作为活动的入脚点。教参书中提供了和雨有关的音乐素材,但我认为我选择的“大雨和小雨”更符合我班幼儿的现状。而且这一音乐版本速度较快,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歌曲形象的趣和美也可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不断提高。
2、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难点在于幼儿如何把握歌曲的节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体现自然现象与歌曲形象结合的趣、美。
2、幼儿自主表达对雨的感受,初步了解下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音乐磁带、电脑。
(三)活动过程:
1、我们的雨点朋友。
自主表达对雨的感受。(哇,下雨啦,春天可是个多雨的季节)
你们喜欢下雨吗?追问:雨天的时候你喜欢做什么?(小结:雨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有时让人烦恼有时又让人喜欢。)
除了你们,还有什么也喜欢春天的雨滴?(提升:雨水滋润了植物,让草变得更绿,花开得更艳;雨像清洁工,把城市洗涤的更干净……)
雨声真好听。(你们听到过雨点落下的美妙声音吗?)
小结:雨点就像一位演奏家,有时发出……有时发出……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自主表达对雨的感受,鼓励幼儿能大胆地表达,激发幼儿对雨的兴趣,让幼儿在放松的氛围下学习唱歌。)
2、听听雨点朋友的歌。
分辨大雨和小雨不同力度的雨声。(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
听音效:怎样区别是大雨还是小雨,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幼儿自由使用像声词)
看图听音效,自由表达声势动作。(幼儿用动作表现对大小雨的感受)
大雨小雨来唱歌。
欣赏:大雨和小雨是怎样唱歌的?(哗啦啦、淅沥沥)
再次欣赏:大雨和小雨唱的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歌曲很快、大雨小雨很快乐)
(评析:通过欣赏歌曲、体验歌曲让幼儿有信心把握好这首歌曲。在这一环节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即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同时也引出了难点。)
3、唱唱雨点朋友的歌。
轻轻跟唱。(喜欢雨点朋友吗?轻轻地跟着唱)
根据大小雨的不同,尝试用强弱力度演唱。
大雨和小雨唱歌有什么不一样?(歌词不同、唱的力度不同)
为什么唱大雨时重重的,而唱小雨时却轻轻的?(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唱不同力度)
录音对比:是大雨和小雨在唱歌吗?那么应该怎么唱?
分角色对唱。
讨论:大雨、小雨分别唱什么?
分角色对唱。
模仿大小雨动作边演唱歌曲。
(评析: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把话筒和录像连结在电脑上,通过话筒录下小朋友的歌声,并用录像、拍摄下幼儿歌唱时的情况,然后用电脑把该程序放出,当孩子们听到自已歌声,看到自己的表演时,变得异常兴奋和惊奇。这样既激发了和歌唱的兴趣,还促进了幼儿整体歌唱水平的提高。增强幼儿歌唱时的自信心)
三、活动后反思
歌唱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与文学、美术、音乐等息息相关,不仅在人的视觉上产生美感,而且给听觉也带来享受。所以人们非常喜爱歌唱这一艺术形式。孩子更不例外,这是孩子们纯真的天性。在歌唱教学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歌唱教材。这些教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作品所独特魅力与优势,即要选择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能深受幼儿喜爱的作品,幼儿初次接触《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时,就被它形象生动、富有韵味的歌词所吸引,产生学习欲望,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歌唱教学不仅是要求幼儿会唱歌曲,而是让幼儿通过音乐作品把握作品情感内容和思想内容,让儿用整个心呼应作品的形式与意境,体验艺术本身的魅力与力量。
【大班音乐活动设计:唱歌的大雨和小雨带评析】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02-16
大班音乐青蛙唱歌教案02-27
青蛙唱歌大班音乐教案02-15
小班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03-01
小班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02-20
小班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01-21
大雨和小雨小班音乐教案09-16
小班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09-16
大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