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6-06 07:21:59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 感受歌曲中的不同节奏(断奏与连奏),即兴创编歌词,合奏。

  2 . 在群体活动中愿意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增强创造力、反应力,注意力。

  重点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活动准备:

  ppt《小猪睡觉》,各种打击乐器,小猪扮演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再过几天,小猪噜噜的生日就快到了,他准备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它的生日party,你们想去吗?(想)

  现在和王老师一起去他们家,看看噜噜在干什么?

  (播放幻灯片小猪睡觉的情景)

  二、幼儿根据不同的节奏,进行动作创编。

  1.师示范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糟糕了,小猪在睡觉,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叫醒呢?

  (捏一捏,拉一拉,推一推,压一压)

  结合《伊比呀呀》音乐,师示范做相应的动作。

  2.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中的断奏法并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很棒,我们看一看小猪醒了没?

  (播放幻灯片小猪睡觉的情景)

  3.师示范做指挥家,激发幼儿即兴表演的兴趣。

  师:现在王老师做指挥家,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把小猪叫醒好吗?

  (1)师与幼儿共同为节奏配肢体节奏

  要求:分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 教师示范。 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

  (2)请个别幼儿做指挥家,用不同的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3)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锻炼并发展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

  师:你们表演的太棒了,小猪这会儿应该醒了吧?

  (播放小猪睡觉情景)

  4.分组进行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愉快心情。

  (1)幼儿分四组,自由商讨选一种方法进行表演。

  (发声,敲椅子,跺脚,拍手等动作)

  师:小猪醒了吗?(还是没有醒)

  (2)运用乐器,根据音乐伴奏集体共同合作表演。

  师:我们看一看,小猪有没有被美妙的'音乐声打动醒啊?

  (小猪醒了)

  活动延伸:

  师:我们一起把小猪叫出来吧!(小猪,快出来)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在这千千万万种节奏中,有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却没有。即使是同一事物,其节奏也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意义。 因此,我在编配节奏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节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通过本节课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更能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节奏不是单一的,以后还要加强练习,例如: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节奏、自然界中都有哪些节奏等,为幼儿日后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孩子们对雨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辨别,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着探索的欲望,本主题实施时正值盛夏,而夏天的雷雨是孩子们最能直接感受的气候特征之一。歌曲内容来源于生活,为幼儿所熟悉,为幼儿结合经验理解歌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歌词中的拟声词“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雷雨声在音乐中的震撼力。大班幼儿对歌唱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自己熟悉的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教师提示下也能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感受歌曲旋律,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夏天会下雷雨的气候特征,积累一些避雷的方法,使幼儿进一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并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好切分音,用跳音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的声音唱“轰隆隆”。

  2、能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学习用不同动作表现闪电、打雷和下雨,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物质准备:

  彩虹图片;录制打雷的声音;《夏天的雷雨》音乐。

  经验准备:

  活动前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夏季雷雨时的`景象。

  活动建议:

  一、谈话交流,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提问:播放打雷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生活中,什么时候会有雷声?夏天的雷雨是怎样的?

  二、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特点,初步理解歌曲。

  1、提问:歌里都唱了什么?

  2、可用教师问一句,幼儿答一句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3、帮助幼儿发现歌曲的特点。第一段用提问的形式,第二段是用回答的形式。

  三、播放《夏天的雷雨》音乐,引导幼儿采用跟唱的形式学习歌曲,重点唱好切分音。

  四、请幼儿分成男女两组,采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用跳音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的声音唱“轰隆隆”。

  五、请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小鸭嘎嘎》,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

  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唱准附点节奏。

  活动难点:

  尝试分组演唱,并能快速准确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鸭嘎嘎》音乐,PPT课件,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幼互动,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水中游来小鸭子

  (1)、(出示PPT图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浴缸大吗?请你学一学。

  (2)、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鸭)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它摸上去什么样?眼睛大吗?学一学。

  2、小鸭嘎嘎叫

  (1)、欣赏歌曲第一段师:我喜欢小黄鸭可爱的样子,我还喜欢它什么地方呢,这回要请你们的耳朵来帮忙听一听了,这首歌会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问:我为什么喜欢它?你们会洗澡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小黄鸭一起洗澡吗?因为这个浴缸太大了,我一个人洗很孤单,小黄鸭陪我洗澡,还陪我玩水呢!你们喜欢玩水吗?怎么玩?来,学一学。

  (2)、重点练唱小鸭叫声(附点节奏)师:刚才你们玩水的时候,来了两只小黄鸭,还记得小黄鸭的叫声吗?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请你听一听吧!

  (师分别演唱两只小鸭的叫声,幼儿听辨并练习附点节奏,并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

  (3)、学唱歌曲后一部分师:我的小鸭还有本领呢,快来找找吧!

  ①师逐句弹唱唱后一部分。幼儿倾听并找出小黄鸭的本领。

  ②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添加象声词。

  刚才你们听到“我会游”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唱”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声音?两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样吗?请你学一学怎样吹出向上和向下的'声音呢?

  ③幼儿随乐表演唱。

  3、小黄鸭合唱队(1)、齐唱练习师:(出示PPT图片六只小鸭)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黄鸭,这六只小鸭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黄鸭和唱队”,今天它们是来演唱《小鸭嘎嘎》这首歌的,可是他们还不会唱呢,你们会唱了,你们来教教它们,好吗?

  (2)、分组演唱小鸭子合唱队要去沙滩上演出,他们要分成三组,一组唱游泳的,一组唱唱歌的,一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表演吗?请你自己选一个队加入吧!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迷路的小花鸭

  二、活动背景:

  随着幼儿园艺术教学改革的进程,新的歌唱教学的理念已逐步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来的是幼儿园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节性传统优秀歌曲的机会很少,而这些老的儿童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内容丰富,如同讲述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

  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歌唱教学"迷路的小花鸭",尝试用制作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学习歌词,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唱歌,并从歌曲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以及歌曲表达的'不同感情,在学唱的基础上,能根据图谱,使用欢快和慢柔的声音表现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尝试创编第二段小朋友送小花鸭回家的歌词及小花鸭、鸭妈妈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尝试以音乐剧的形式对歌曲加以表演;

  3、产生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律动音乐;

  2、小鸭子、鸭妈妈图片,乌龟、兔子图片;哭脸、笑脸图片;

  3、有关对迷路及自救的方法;

  五、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活动室,营造音乐气氛

  1、播放音乐《小鸭嘎嘎》,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活跃气氛;

  2、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节奏做律动;

  (二)、播放"小鸭子迷路"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哭声:幼儿走到位置上时,教师把手放在耳朵旁,做神秘的表情:听!什么声音?这时突然响起哭声,吸引幼儿注意力;

  2、教师:谁在哭?(出示小鸭子图片)

  3、小花鸭为什么哭了?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欣赏歌曲第一段,学唱第一段歌词

  1、让我们现在就来听听,小花鸭它到底为什么哭了吧!

  2 、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第一段,提问:歌曲里唱到了谁?小花鸭到底怎么了?

  3、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就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妈妈!

  4、师生共同演唱第一段歌词;

  5、出示图谱:每一个×下面表示一句歌词。"这是鸭子的嘴巴,表示什么意思呢?你们刚刚听到老师在这个地方唱了什么?"(嘎嘎嘎,嘎嘎嘎)"鸭子在哭着谁呢?"(叫妈妈)(幼儿学唱第4、5、6句)

  6、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池塘边,柳树下),请幼儿贴图片;

  7、师生看图谱一起演唱歌曲第一段,校对图片贴的对不对;

  8、小花鸭迷路了,她是心情会怎么样?人难过的时候,声音会很快还是很慢?老师带来了两种小动物,分别是小兔子和小乌龟,该用哪一种动物表示这段歌词的速度呢?为什么?

  9、师生共同用慢柔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创编第二段歌词

  1、提问:小花鸭迷路了,请你们猜猜这时有谁看见了呢?

  2、看见了迷路的小花鸭,会怎么做呢?(用一个动作来表示)

  3、抱着小花鸭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那他们会怎么唱呢?(啦啦啦,啦啦啦)

  4、房子代表什么意思?眼睛呢?

  5、共同演唱第二段歌词(播放第二段歌词课件,校对,体验创编的乐趣)

  6、猜猜这段音乐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声音来表现?(贴笑脸和兔子的图片)

  7、请幼儿讲述第二段音乐讲述的故事;

  8、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用不同的声音和速度来表现。可以分角色演唱;

  (五)、音乐剧表演

  1、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下子就把这首歌曲学会了,还自己编了歌曲,我们来夸夸自己吧。

  2、这首歌曲还可以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请你们来说说看,这个故事可以怎么讲?

  3、我们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给大家看看好吗?(教师当叙述者,请几名幼儿分别当小花鸭,鸭妈妈,小朋友,引导幼儿创编各角色的对话,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六)、律动,结束活动

  1、小花鸭终于回到了妈妈的身边,真开心,它邀请我们和它一起跳鸭子舞来庆祝一下;

  2、天色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小花鸭再见!

  3、带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故事情景和自己的亲身经验充分的表现出了歌曲的鲜活形象。

  2、活动前续编可以更充分,玩编一编、画一画的活动感受伤心、互助和关爱。通过图片、CD等感受离开成人是危险的。

  3、通过续编过程和活动中充分的理解歌词使幼儿很容易的过渡到歌曲的表现。活动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4、不同轮唱形式使每个幼儿充分表现和感受歌曲的不同形象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圣诞音乐教案11-23

中班《秋天》音乐教案08-26

中班音乐插秧教案09-17

《袋鼠》中班音乐教案10-09

中班音乐教案:雨声12-16

中班音乐的活动教案07-18

中班清明音乐教案03-26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教案11-20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