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22 07:18:25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小狗树林的图片

  乐曲《小狗与口哨》

  图谱一张、小狗录音

  活动目标

  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狗动作,并尝试合着音乐大胆表现。

  学习用身体动作合拍的表现乐曲的'节奏。

  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瞧!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录音:狗宝宝,你们好,我是小狗旺旺,我也有一个小主人,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经常带我去小树林散步,一边走一边还会吹着好听的口哨呢?

  完整欣赏乐曲。

  二、分段欣赏

  提问:好听吗?你再乐曲里听到什么声音了?你会吹口哨吗?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散步的时候可高兴了,瞧!它一边走一边还留下了小脚印呢?

  欣赏第一段请幼儿按着图谱学一学小狗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踏步走)请幼儿按不同的要求:

  ①不放音乐,看图走,和老师一起走。

  ②集体听音乐,一起看图走。

  ③幼儿自己听音乐律动。④请幼儿有感情,高兴的学小狗走路。

  欣赏第二段师:小狗来到了树林会干什么呢?

  幼儿学习按节奏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吃骨头、摇耳朵、打滚、点头……)先一种动作,然后加深难度两种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欣赏第三段。

  太阳下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请幼儿自己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踏步回家。

  三、完整表现

  狗宝宝,音乐好听吗?这首音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口哨与小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2)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小狗和小主人散步的情节。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规则,初步学唱歌曲。

  2.初步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演唱形式,体验歌曲与游戏结合的乐趣。

  3.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巩固猜拳游戏方法和规则。

  1.提问:你们会玩石头剪刀布吗?怎么玩的?怎么才算赢?

  2.幼儿示范,教师总结方法:石头剪刀布,布包住石头、石头锤剪刀、剪刀剪破布。

  二、在歌曲中开展猜拳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与歌词。

  1.幼儿在歌曲中自由结对开展猜拳游戏。

  2.提问:游戏时有没有听到歌曲里输的一方是怎么做的?(输的跟我走)

  三、学唱歌曲,尝试配很简单的动作。

  1.完整欣赏歌曲。

  2.师幼共同整理歌词。

  3.教师带动幼儿有节奏的念唱歌词。

  4.跟着音乐练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动作进行两两合作表演。

  活动反思:

  本首歌曲以猜拳这个幼儿熟悉的游戏为素材进行创作,节奏鲜明,情境丰富,幼儿活动兴趣十分的高涨。虽然通过游戏的开展和歌词的`练习,但是由于歌曲本身的速度有点快,幼儿跟唱起来有点困难!活动前应该要对速度做好调整准备,让有趣的歌曲能成为更适合小班的合适教材。

  小百科:“石头、剪刀、布”是猜拳的一种,两人玩,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发展到世界。游戏规则中,石头克剪刀,剪刀克布,布克石头。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接触谜语歌曲,能初步唱准曲调,唱清歌词;

  2、通过模仿洒水车的呼叫声以及游戏活动,感知洒水车的特点;

  3、能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游戏,控制自己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有关洒水车的知识

  2、洒水车幻灯片

  活动过程:

  1、音乐《蜜蜂做工》导入

  (1)老师带领幼儿模仿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飞去,最后飞到自己的.位置上;

  (2)小蜜蜂真勤劳,你还知道谁也是勤劳的吗?

  (3)还有一些勤劳的人,他们经常开着一辆车子在马路上洒水,他们开的是什么车子呀?(洒水车)

  2、感知洒水车

  (1)(幻灯片)看看,这些都是洒水车,你在马路上见过它们吗?

  (2)它后面背的大大的是什么呀?(大水壶)

  (3)大水壶里装的什么呢?用来干什么的呀?(浇马路)

  (4)洒水车还会唱歌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唱的吗?(嘟嘟嘟)一起来学一学。

  3、学习歌曲《洒水车》

  (1)念谜语熟悉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集体模仿洒水车有节奏的呼叫声

  (2)集体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学唱

  (注意唱准歌词,老师可以通过手势提醒的方法,重点帮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低音部分)

  (4)幼儿跟唱几遍后独立完整演唱数遍

  4、游戏活动《洒水车》

  游戏方法:洒水车司机在中间边开边唱歌曲,其余幼儿围成圆圈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洒水车司机做浇水的动作时面对司机的幼儿必须立即躲闪,司机如果自转浇水所有幼儿都必须跑回座位。

  游戏开始时由老师扮司机,游戏数遍后可由幼儿来扮演司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进活动室。

  2.引出歌词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都作了些什么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做对答的游戏,看我点点头,幼:大家点点头,让幼儿反复的练习说歌词)

  二、学习歌曲(乐幼教)

  1.念说歌词

  教师放音乐,与幼儿一起按照音乐的旋律有节奏的边练习念歌词边做动作。

  2.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得和我们做的动作一样吗?歌曲是怎样唱的?

  (让幼儿随老师一起小声的清唱歌曲)

  (2)引导幼儿反复练习2-3遍

  三、游戏

  1.师幼互动:在幼儿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师说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学习对唱的'方法,教师领唱幼儿对唱,每唱一遍将相同的动作变换着做,让幼儿模仿。)

  2.互动

  请一名幼儿领唱其他幼儿对唱。

  (要求领唱幼儿声音响亮)

  3.创造性游戏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仿编歌曲,边演边唱。

  (拍拍肩、跺跺脚、拍皮球、开汽车等。)

  4.请幼儿与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四、教师小结

  表扬表现好的宝宝,并随音乐学妈妈做动作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2、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茶壶、茶杯的.造型动作。

  3、通过茶杯、茶壶的角色扮演,享受同伴交流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茶壶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我是魔术师!看我会变!(变成飞机)

  我们一起变成飞机飞到教室去玩一玩!

  二、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坐下)

  1、引导性谈话:我好渴,怎么办?(喝水)有一样东西可以帮助我们!

  2、范唱歌曲:

  提问:谁来了?(出示茶壶图片)

  茶壶哥哥长得怎么样?(胖胖的身体、茶柄、壶嘴)

  小茶壶说了什么?请你听一听!(看图范唱两遍)

  3、学唱歌曲:我们听音乐唱给茶壶哥哥听!

  三、做身体模仿动作:

  1、用身体做茶壶模仿动作;

  2、尝试边唱边表演茶壶动作;

  四、创编茶杯动作,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用身体变成茶杯;

  2、教师做茶壶,幼儿做茶杯,进行歌表演;

  3、请几个表演好的小朋友与老师一同做茶壶进行表演;

  五、与客人老师互动

  客人老师也口渴了,我们变成茶壶,给客人老师倒茶喝!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本活动主要以歌曲演唱与表演相结合,注重幼儿演唱过程中的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歌唱的乐趣,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

  2、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PPT。

  (2)小鼓一只、音乐3段

  活动过程: 1、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师:“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们走到了哪里?(小桥)我们来听听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声‘咚咚咚’),小老鼠呢?(鼓声‘笃笃笃笃笃’),(继续播放PPT)它们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继续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来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过敲鼓中间节奏慢,小老鼠走过敲鼓边节奏快。)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师:“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刚才的故事里有谁呀?”(大象、小老鼠)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桥、小山、草地)

  ⑵让幼儿学大象(跺脚)和小老鼠(轻快踮脚走)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师:“大象在走过小桥(小山、草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谁来学学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样的呢”(敲鼓,两种方式多次轮流反复。)幼儿模仿。

  师:“为什么大象是这样(做跺脚动作)走路的?小老鼠是这样(做轻快踮脚走动作)走路的呀?”(请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脚步重,老鼠轻脚步轻)

  ⑶听鼓声,与幼儿一起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将故事重复一遍。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好咯,是谁来了呀?(敲鼓)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大象‘咚咚咚!’走过小桥,小老鼠‘笃笃笃笃笃’走过小桥。

  大象‘咚咚咚!’翻过小山,小老鼠‘笃笃笃笃笃’翻过小山。

  大象‘咚咚咚!’来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大象身体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体轻,所以走路快。

  3、跟随音乐,大胆表演。

  师:“我们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时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吗?请你听清楚,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了,什么时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乐,配班敲鼓。

  4.谢幕!

  师:“我们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们玩的可真开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大家再见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音乐是幼儿的表达形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无论是寄音乐于游戏当中,还是寓游戏于音乐当中,都要将这两个因素有效地结合,使音乐活动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与探索乐趣。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现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借助这两个动画角色,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整个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根据故事情节,来感受音乐中两段的不同音乐性质,能够创编小羊出来玩耍的不同动作,体验音乐带来的的快乐,最后通过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借助动画角色感受A、B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初步学玩音乐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

  2、创编小羊不同活动时的模仿动作,尝试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3、愿意参与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经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熟悉两个动画角色之间的关系。

  物质材料准备:

  1、喜羊羊胸饰若干

  2、灰太狼头饰若干

  3、音乐:“宾果”

  活动过程:

  一、融入“喜羊羊”游戏情境,产生兴趣。

  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主题曲小羊们,今天天气真好呀,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二、感受A、B两段音乐的不同,创编动作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A、B两段音乐的不同。

  (1)玩的可真累,快点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可是还有一些调皮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藏进了一段好听的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把他们找出来,好吗?”

  (2)你觉得哪段音乐是小羊出来的,哪段音乐是灰太狼出来的,为什么?

  教师小结:第一段音乐听起来比较快乐,高兴。所以是小羊出来的。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有点害怕,所以是灰太狼出来的。

  2、感受A段音乐,创编小羊的动作。

  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3、感受B段音乐,学会听到音乐进行躲藏。

  (1)喜羊羊会做很多事,很快乐!听,谁来了?

  (2)羊宝宝们,狼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学习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体验快乐。

  1、介绍游戏规则,听音乐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

  (1)小羊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欢快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就开心地做操、画画、切菜、跳舞,灰太狼来的时候我们赶紧蹲下躲起来,头和身体不能动,一动就会被狼抓走,等狼走了,我们再出来做快乐的游戏。

  (2)好,羊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师幼随音乐共同做小羊做事的动作)

  2、请部分幼儿扮演灰太狼再次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活动的快乐。

  (1)谁愿意扮演灰太狼?(请一名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扮演灰太狼)(2)我们又一次战胜了灰太狼,高兴吗?还有谁想当灰太狼?

  四、结束游戏活动,延伸游戏情境。

  “那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每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每实践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幼儿展开,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这一个小班音乐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正是因为《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两个动画形象深得孩子们的心,所以在活动一开始,当我一播放喜羊羊的图片,并告诉他们要去青青草原做客时,很容易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抓住了他们的心,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充满期待的看着屏幕,猜测着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

  在和孩子们跳过一小段律动后,我和孩子们玩节奏游戏,练习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但我的教学语言里没有出现“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些专业名词,我甚至没有说“我们要练习节奏”这样的话,因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是具象的,他们不懂什么是节奏,什么是节拍,但他们能够感受到节奏的不同和变化。所以,我用双管筒打击节奏,同时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现节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特点,潜移默化的在脑海中形成节奏型。游戏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节奏感,还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了他们敢于当众表现自己的勇敢品质。将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自然的渗透进来。

  再接下来的音乐游戏“爬山”中,我展示画面,将抽象的音阶和滑音用具体的画面展示出来,同时配以钢琴弹奏,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让幼儿双重感受,印象更深刻。

  接着,我和孩子们玩“躲避灰太狼”的音乐游戏,其实是让孩子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通过两段反差极大地音乐,感受不同节奏、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所表现的情绪的不同。

  整个活动,我都采用了游戏的形式,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每个游戏都符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游戏,乐在其中,与我配合的十分默契,我每提问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会积极回答,个别孩子的答案很独特,显示出其丰富的想象力。我相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是在愉快地、主动地学习,他们确实成为活动的主体,而我作为教师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当然,活动中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在游戏中,有几个幼儿表现得较拘谨,在大家自由舞蹈、自由表现时,这几个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不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游戏时,显得较被动。可能是,我只顾看到大部分的幼儿积极表现,而未顾及到这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相比较别人应该是融入游戏角色较慢一些,我应该对他们进行更深一层的引导。总之,在活动中,还是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要顾及到每个孩子。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宝宝不怕冷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唱唱、做做的过程中,初步学唱歌曲。

  2、知道多运动就能使自己不怕冷。

  活动准备:

  音乐及伴奏

  活动过程:

  1、师扮演北风爷爷,抛出问题: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带着雪花姐姐呼呼呼地来做客啦?

  (北风北风呼呼呼,雪花雪花飘飘飘)

  2、下过雪,又刮风,天好冷啊!动物宝贝们,你们害怕吗?

  学唱歌曲:

  (一)熟悉旋律:

  1、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怕冷呢?(放两遍伴奏,幼儿自由想办法)

  2、你们的办法可真多,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把自己变暖和。(放两遍伴奏,教师按节奏带领幼儿根据幼儿回答做动作)

  3、北风爷爷出场:我的寒风要来啦,哇,你们个个冒着热气呢,这位宝宝刚才没动哦,要被吹成冰娃娃啦,更猛烈的寒风来啦,不想变成冰娃娃的'快快动起来。

  (二)熟悉歌词:

  1、师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动动身体。(两遍)

  2、北风爷爷:哇,你们谁也不怕我,看来我得另外找找怕冷的宝宝。

  3、完整学唱。游戏:帮助兔宝宝。

  (三)北风爷爷:哈哈,找到啦,你们瞧!(播放Flash)

  (四)你有办法帮助兔宝宝吗?

  (五)好,我们在小兔家门口,用歌声来告诉她。(小兔小兔,你听好:师带领两遍完整演唱)

  (六)小兔听见了,瞧,她正在窗口张望呢,来,我们再来一遍。我们一起来叫小兔,出来吧,小兔,只要你多运动,就不会感到冷了,也不用害怕北风爷爷啦。

  (七)小兔出场,一起游戏,再唱一遍。

  结束:

  北风爷爷:哈哈,你们都是不怕冷的孩子,都是好样的,来,我们一起去找找哪些宝宝还需要帮助吧。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最新10-18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音乐教案06-29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10-12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10-11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9-22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09-20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09-21

小班音乐蝴蝶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