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森林音乐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核心导读: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2、引导幼儿用跳跃、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感。活动准备:钢琴等。活动过程:一律动:《手腕转动》、《好朋友》、《母鸭带小鸭》。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泥娃娃》。
三、新授《理发店》。。
1、教师出示剪刀、梳子,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剪刀、梳子)知道这是谁用的吗?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用小嘴巴学一学。(咔嚓、咔嚓)
2、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理发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富有感情、准确清楚地演唱。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理发店》你们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还有谁听到了不一样的吗?那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吧!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
5、教师指导幼儿有节奏地随音乐念歌词。
6、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歌曲。
7、幼儿集体练习歌曲的演唱。
8、分组进行歌曲的练习。
9、分男女孩子进行歌曲的演唱。
10、全体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
四、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蝴蝶》
中班音乐活动:萤火虫。
中班音乐活动:精彩夏天。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杨柳青年画,感受并体验年画欢乐、喜庆的气氛,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习有序地观察、欣赏年画,能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点:
喜欢欣赏年画,感受并体验年画欢乐、喜庆的气氛。
活动难点:
有序的欣赏年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活动准备:年画《歌舞升平庆丰年》、投影仪;幼儿半圆围坐。
活动过程:
一、 以唱歌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伴奏音乐)与幼儿共唱歌曲《新年好》,提问:过新年的时候,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我们都做什么?
2、教师:"过新年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家里还挂贴年画呢!年画挂在家里更增添了新年欢乐、喜庆的气氛。"二、出示年画《歌舞升平庆丰年》,引导幼儿细致有序地欣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1、提问:这张年画上都画了什么?
2、引导幼儿从头到脚欣赏。
——"第一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什么?""她们的穿着打扮一样吗?"3、(出示整幅图)引导幼儿说图意,介绍年画的名字《歌舞升平庆丰年》。
4、教师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提问:看着这幅年画你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自己在画画时一定要画大,选择鲜艳颜色,均匀涂色,这样画会更漂亮。
三、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师:"今天欣赏的`这些画都是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在世界上特别有名。杨柳青人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年画真棒!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他们——杨柳青人真棒!我们小朋友应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四、活动结束:
"我们欣赏了这么漂亮的杨柳青年画,现在我就带小朋友去年画馆看一看其它年画是怎样做成的。"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跳跳中感受三拍子音乐的优美、舒缓,并大胆想象,用较匹配的动作表现旋转木马的动态。
2、体验与同伴在游乐园游玩的乐趣,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双层汽车开来了》、《杜鹃圆舞曲》;课件(游乐园、旋转木马视频);三角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看(出示幻灯一)
1、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些什么好玩的东西?
(老师对于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和提升)
啊,游乐园里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让我们乘着双层汽车出发吧!
二、复习歌表演《双层汽车开来了》
跟着音乐进行歌表演“双层汽车开来了”。关注幼儿扮演不同角色的动作。
三、律动:“旋转木马”
(一)欣赏音乐
1、幼儿欣赏音乐一遍
——先到什么地方去玩呢,请你们来用小耳朵听一听,猜一猜,老师可能要带你们去玩什么。(欣赏音乐“杜鹃圆舞曲”)
——你觉得老师可能带你们去玩什么了?(旋转木马)为什么?
——这个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的?(温柔的、舒缓的、优美的,就像旋转木马转动起来的样子。)
2、播放幻灯二,配以音乐。
——我们来看看,老师到底要带你们去玩什么。(旋转木马的视频)
——你看到的旋转木马动起来是怎样的?
(二)尝试用动作表演
1、播放音乐,幼儿做小木马动作。
——老师还是给你们刚才那段音乐,让你们的小木马动起来。
老师个别观察与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起来的动作。
2、欣赏同伴表演。
老师关注不同动作的孩子,并请他们来表演。
——她刚才是怎么动起来的?我们跟着她一起来动动看。
小结:原来,一上一下,就能让小木马动起来。但是,我发现,有的小木马动的快,有的动的慢,那怎么办呢,我请一个小乐器来帮帮忙。
3、用三角铁帮助幼儿掌握三拍子节奏。
——我们请三角铁帮帮忙,只要三角铁敲一下,我们就动一下,这样我们的小木马就好像在跳舞了。
4、丰富手上的动作。
——除了刚才的动作,手上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动作?手还可以放在哪里?你来做做看。
关注不同动作的孩子。
5、幼儿再次跟着音乐动起来,教师敲小铃。
——我们再来听着音乐动起来,看看哪匹小木马动作优美。
6、启发幼儿想出更多的脚上的动作。
——小木马除了一上一下的动起来,还可以怎么动呢?
老师观察引导:她一边旋转一边一上一下的呢;还可以走动起来呢。
讨论:发现有的孩子旋转起来头会很晕,怎么办?
7、欣赏老师表演旋转木马。
——看见你们表演了,我也想来表演表演了。
——我表演的好吗?我的小木马又能转又能一上一下。想不想跟我学一学?
8、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
——让我们的旋转木马一起转起来。
四、歌表演:双层汽车开来了
——时间不早了,游乐园要关门了。听,双层汽车又开来了,我们上车喽!
歌表演《双层汽车开来了》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歌曲。
2、借助敲鼓和锣两种乐器的动作,提示记忆歌词,体验鼓和锣对话的情趣。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二、活动准备
锣和鼓各一只,歌曲图谱一份,钢琴伴奏以及“小企鹅”和“小老鼠打喷嚏”的音乐游戏。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寒冷的冬天来了,小企鹅们都要出来活动啦!(师幼跟琴练声:小企鹅,鹅鹅鹅,摇摇摆摆爱唱歌,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师:哎呀,活动一下真舒服。让我们轻轻回座位休息一下吧!小企鹅唱得真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把谁引来了,瞧!(教师直接出示鼓)师:小鼓也想唱歌的,你听!(教师敲:咚咚)
2、熟悉鼓的节奏师:小鼓是怎么唱歌的?(咚咚)哦,我敲小鼓咚咚(教师随机出示图谱1)我们一起看图说,(师幼看图说)加上动作来试试。
师:我们的`小鼓除了会这样“咚咚”的唱歌,还会唱更好听的歌呢!小耳朵听好了(教师敲)小鼓是怎么唱的?(指名说)师:小鼓究竟是怎么唱歌的,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敲小鼓)师: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随机出示图谱2)让我们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师: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
3、熟悉锣的节奏师: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教师出示锣)小锣也想唱歌呢,听好了,(教师敲锣)小锣怎么唱歌的?(指名说)师:哦,我敲小锣锵锵。(直接边说边出示图谱3)看图试试,(看图说)拿起你的锣来敲一敲,(加动作敲)师:小锣还想唱歌的,你们看!(教师直接出示图谱4)谁会唱?(指名两个幼儿)真能干!我们一起看图试试。(师幼看图说)小锣拎起来试试(加动作敲、教师手指图谱)
4、鼓和锣合奏师:把前面的鼓也请过来一起试试。(看图说)小鼓手敲的真好听!(教师直接出示相同节奏谱5)让我们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敲一遍)师:真热闹,我们的鼓和锣还会这样唱呢!(教师边敲边说)|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它们是怎样唱的?(指三名幼儿,教师接幼儿的话后面说)师:让我们一起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两遍)谁来试一试(指名两个幼儿)师: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试试。(加动作试)
5、学唱歌曲师:老师还能把它们唱出来,你们信不信?听好了!(教师清唱一遍)好听吗?(好听)来点掌声啊(幼儿鼓掌)教师边教边唱一遍)师:让我们看着一起来试一试。(师幼看图唱两遍)好、让我们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弹琴,教师用点头、嘴形暗示,手指图谱)师:现在,我们把下面的节奏加上去唱,大家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教师边敲边唱)师:这一半小朋友愿意做什么?(鼓)好,你们做锣,我做指挥来一起试试。(教师注意手暗示)师:交换再来试试。(对半交换敲)
四、结束活动
师:敲锣打鼓真高兴!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听音乐“小老鼠打喷嚏”做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辩听音乐情绪的变化,感受并初步理解乐曲ABA的三段体结构。
2、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情绪变化,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学会在游戏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准备
1、课件《绿色的森林》
2、绿色的报纸,场地布置成绿色的树林。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前半部分,感受对比色,理解音乐游戏背景。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里有谁?
3、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办?
二、欣赏课件后半部分,感受音乐的性质。
4、幼儿听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对比
5、幼儿讲述音乐故事。
6、小兔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7、大灰狼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三、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段的结构,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情绪变化。
8、用手指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椅背上“行走”。
9、跟着音乐的节奏,原地踏步走。
10、创编大灰狼找小兔、生气、灰溜溜的动作。
11、根据B段音乐,模仿大灰狼的动作及表情。
12、幼儿连贯地完整表演。
四、游戏
a)幼儿穿上绿色的“衣服”做游戏,请若干自愿者扮演大灰狼。
b)幼儿随教师做游戏2—3次。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通过让幼儿自由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制作简单的节奏乐器,并进行演奏,充分给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来制作简单的乐器,并会用节奏 X X XX X 、XXXX XXXX 进行伴奏。
3、初步掌握轮奏及看指挥演奏的方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幼儿个人意志的发展,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目前,我们音乐教学中的节奏练习形式单一、枯燥,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我发现生活中,孩子们对各种不同质地的物品通过敲打发出的声音很感兴趣,并能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因此,我设计了本次节奏活动,《玩具恰恰恰》这首歌曲旋律明快、节奏感强,是我园中班早操音乐中幼儿最喜欢的音乐,孩子在做操时通过不同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等),已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特点。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这首歌曲让幼儿尝试用日常生活的'物品来为它进行伴奏,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独木桥,城门(进口处贴有节奏符号的标志),图谱、节奏卡、打击乐器。
2、自制乐器材料:罐子、钥匙、碟子、豆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以去“玩具国”为目的,在去的路上(小桥处、城门处)引导幼儿打出节奏 X X XX X,XXXX XXXX。
三、熟悉音乐并配器演奏。
1、出示图谱,请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
2、分析乐曲节奏。
3、请幼儿用响板、串铃、沙锤进行演奏。
四、引导幼儿自制打击乐器,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乐器。
2、幼儿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乐器,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用自制乐器演奏两遍。
五、随音乐做动作出活动室。教师小结,舞蹈《快乐舞》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9-13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_中班艺术教案07-01
中班音乐教案:苹果01-11
中班郊游音乐教案01-17
【热】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热】01-04
中班音乐水教案01-05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01-10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