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案

时间:2023-02-24 09:20:03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音乐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音乐教案(14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

  3、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 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 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声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赵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的共鸣,第一课时注重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受到美的感染。第二课时进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受到启迪,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让学生也感到演唱形式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唱歌《乡村花园》。

  2、了解欧洲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及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自然地演唱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

  重点遇难点:

  1、通过学唱《乡村花园》,使学生了解欧洲各国民间音乐风格,激发学习兴趣。

  2、学会歌曲《乡村花园》。注意连续出现的附点音符。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录音带、CD、VCD。

  教学过程:

  1、采用关山沟州各国著名建筑,讲述风土人情的办法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观赏欧洲各国著名建筑风景点照片时,采用对比法,说出格建筑的特点,它们与我国著名建筑如人民大会堂、前门、上海东方明珠塔(没去过的`可以布置课前查找图片)等在建筑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2、播放《乡村花园》的教学录音带,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与音乐风味,而逐渐进入到艺术气氛中去。

  3、提问与讨论,谈探所听歌曲的基本情绪,以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

  4、随录音学唱乐谱。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附点音符节奏。

  5、教师通过范唱或用琴带唱等方法应到学生唱准乐谱。

  6、填词演唱。

  7、结合练习讨论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用“天真活泼而风趣”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8、分小组讨论演唱形式,并分别表演唱。

  小结:

  课后记:歌曲基本学会。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4

  一 、教学内容

  唱歌课《樱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日本相关音乐知识:如都节调式、日本筝、及歌舞伎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樱花》,尤其注意4、7的音准。

  (2)、利用所掌握的日本都节调式音乐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

  3、情感目标:对日本的音乐及民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能够学习日本的樱花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樱花》。

  2、掌握并能运用都节调式。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古筝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好,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王老师,虽然是第一见面,但是大家不用紧张,因为我今天是来给大家当导游的,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是亚洲的某个国家,但到底是哪个国家呢?请大家通过一组幻灯片来猜一猜。(播放轻音乐《樱花》)

  生:讨论回答。

  师:你从哪些方面断定这是日本呢?

  生:富士山、寿司。。。。。

  (二)、新授

  2、师:如果我们把伴奏音乐换掉,你们再来欣赏。(引出日本音乐的风格特点)

  3、师: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日本风格呢。我们一起来视唱一下这首曲子的乐谱。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1)、调式

  (2)、节奏

  (3)、情绪

  师:关于调式,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在这里,大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1)、构成音有哪些?

  (2)、乐句内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如何?

  师:解释音与音的关系。

  以西洋七声音阶为例12345671,七个台阶上住着七个音符,这些台阶是不一样高的,3到4,7到1之间的台阶是其它台阶的一半,所以是半音关系。其他是全音关系。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叫做2度,1到3叫三度。半音关系的两个音我们叫做小二度,全音关系的我们叫做大二度。1到3都是全音,所以我们叫做大三度。

  从一个音到她相邻的音走了一级叫做级进,两个音就是级进关系,如果隔一个则称为跳进。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师:这首乐曲就是日本的民歌《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象征着纯洁、美丽,它还素有七日樱花之说,这样短暂而绚烂的形象正好符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国民从小被灌输危机意识,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最精彩。我们一起来用“啊”来模唱一遍旋律,注意声音要充满向往和虔诚。(钢琴伴奏)

  (三)、拓展

  4、师:传统的调式就要由传统的音乐演出形式来演绎,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能、歌舞伎等形式。 它们大都是集歌、舞、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歌舞伎乐形式。(播放视频)

  师: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吗?据说,日本的'传统音乐又很多是从中国隋唐音乐演化而来的,而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尤其是日本的圣德太子(574--622)摄政时期开始,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曾先后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来,其中每个使团都设有音乐长、音乐生,他们在我国学习我国的音乐,并且又把我国的音乐带回到日本,从而使我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对日本的音乐产生很大的影响。隋唐时期我国传入日本的音乐内容,主要有唐乐、伎乐、散乐三种。唐乐是唐代宴会时使用的音乐,即我们所说的燕乐或俗乐,它们流传到日本以后,被改造为日本的雅乐。散乐与伎乐随着雅乐的兴盛开始从宫廷流入民间,后来与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结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乐剧,即能乐。

  (以上关于日本传统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的关系,可以省略简要点到即可)

  5、师:除此之外,日本的传统乐器也深受中国民族乐器的影响,比如日本筝。我这里就准备了日本筝的祖先——古筝。让我们一起随古筝演唱一下歌曲。

  更改:

  1、增加学唱次数,并适当的运用指挥手势。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绪及演唱欲望来适当的增加学唱遍数。

  (四)、创编

  6、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我们来点有难度的,运用都节调式特点进行4小节的旋律创编。

  (分小组进行,选其中两组展示)

  1. 要仔细检查学生创编的旋律,及时更正书写错误等。

  2. 将学生创编成果中比较优秀的全体来视唱,并且可以当成《樱花》的前奏或间奏。注意课堂生成的特点,并积极运用这种生成。

  (五)、总结

  师:通过本次日本之旅,我们收获良多,而且还很有民族自豪感,因为古代日本的很多传统都源自中国,但是同学们,在当今社会中,你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身边有多少东西都刻着日本的影子呢?

  生:科技产品、汽车、相机等电子产品。

  师:这真是两千年河东,两千年河西,日本人正是推崇这种“即使短暂,也要盛开这一瞬的绚烂。”的樱花精神。这种信念通常会体现在他们生活、处事之道中,自古如此,久而久之便培养出了日本人特有的不惜一切力求向上、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1、 以上总结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来即兴发挥,尽量的减少题外话,直接总结樱花品质。

  2、 可以让学生在樱花歌曲中离开教室。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分析

  《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也是整个单元中惟一一首要求学生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1—8小节,由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流畅、抒情之感。歌曲的第二乐段:9—16小节,由于第三乐句的音调出现了变化,旋律音程出现大跳和向属调的离调,给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觉;第四乐句再现了第一乐句的属材,并略作变化,使全曲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完满的结束。为了使歌曲留给人们的感觉更完美,作者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加用了高音区的装饰音,像是模拟小鸟儿的歌唱,使歌曲更富于诗情画意,意境深远。本节课除了唱好歌曲《渴望春天》而外,还有两项教学内容: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和欣赏配乐散文《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2、能力目标: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鼓励学生大胆的为歌曲《渴望春天》创编打击乐的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

  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电子琴、CD机(盘)、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窗外春天的景色。

  要求学生观看窗外的景色并回答问题:

  1、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绿);

  2、那种树已开花(樱花)。

  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望春天》。 ㈠新授引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窗外的景色并回答了问题,说明现在已进入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渴望春天》(板书课题)。播放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为背景音乐,师生齐声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㈡歌曲范唱

  1、范唱:教师轻唱歌曲《渴望春天》,听完这首歌曲,你们从歌词中知道了哪些有关春天的特征(树林穿上绿衣,紫罗兰开放,小鸟歌唱,青草地上跳舞,布谷鸟,夜莺等)。

  2、学生自由谈

  3、相关知识:为什么我们这里3月4日樱花已开放,春天已经到来;而歌曲中却说“亲爱

  地五月给树林穿上绿衣”?(提示学生根据曲作者家莫扎特的祖国奥地利和我们湖南两地之间的`纬度有差异,所以两地之间进入春季的具体时期不同,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回答)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随电子琴唱词(体会这是一首旋律清新欢快,充满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

  3、难点突破: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概念和强弱规律的变化。

  4、情感体验,激发兴趣: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我们中学生也象春天一样美丽,现在正处于打基础,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演唱好这首歌曲的兴趣。

  5、分组齐唱: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齐唱这首歌曲。教师对各组进行鼓励性的点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思考与创作──为歌曲创编打击乐。

  ㈠思考:弱起小节和正拍起的强弱规律有何不同?

  ㈡创作:(为歌曲创编打击乐)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强拍双手击掌一次)。

  2、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齐唱《渴望春天》

  ㈠学生边轻轻击掌边歌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认识到了热爱春天、热爱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认真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五、结束课业

  在歌曲《渴望春天》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

  我在这节课中采取师生双边互动方式,不是看所有学生对这首歌曲都能唱到什么好的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非流行歌曲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起码的音乐知识有所了解,是否对自己编排的打击乐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审美,在审美中提高。从这些方面衡量,这节课较成功。课题《渴望春天》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地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二、教学重难点:

  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

  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讲授新课:

  师: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

  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

  生: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聆听(教学光盘)

  3、视唱歌曲旋律。

  4、随琴单旋律演唱。

  讲解:(1)“X.X”、“__X”节奏。

  (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主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5、填词,有感情地演唱。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

  6、学习长调、短调

  师:比较银杯是长调,还是短调?

  生:回答。

  7、师: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学习和理解,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情感上有了更多了解。让我们再用优美、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学生齐唱。

  四、课后小结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3、音乐知识——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的旋律形态

  教学目标:

  1、自信而有感情的演唱《牧歌》

  2、了解蒙古民歌的旋律形态,认识民族乐器马头琴及其音色。

  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和当地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过程:

  (一)唱歌教学《牧歌》

  (1)播放歌曲《天堂》片段引入问题。

  (2)问题:这段音乐描述的是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3)导语: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蒙古草原上的音乐。古诗有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8页,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首先,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民歌《牧歌》。

  (4)播放歌曲《牧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从歌词中找出描绘颜色和景物的词,想一想,歌词描绘了多少景物?表达了歌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教师随伴奏范唱《牧歌》,或根据条件播放《牧歌》,学生小声跟唱。

  (6)教唱歌曲《牧歌》两遍。并演唱《牧歌》简谱。

  (二)欣赏教学

  1、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播放录音,学生聆听,并思考问题:

  (2)这首《牧歌》与原先播放的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能否听出这首歌是用什么乐器来伴奏的?

  (3)师:《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由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无伴奏合唱可以说是合唱的艺术形式之一。

  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的不同声部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相同,但在表现力和表现的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听起来,更易于感受到蒙古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2、欣赏蒙古族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

  (1)带着问题欣赏《辽阔的草原》

  (2)问题:这首歌的节拍是怎样的?边听音乐边尝试击打节拍试试。你能找到节拍点吗?

  (3)介绍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4)文字介绍:蒙古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

  形态。长调民歌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

  (5)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长调不仅是一种歌曲,而且是牧民的生存方式,是他们构成牧业生产劳动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长调的话,一个人不可能在那样一个辽阔的环境里面长期生存,也不可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平和。

  短调是光绪二十八年,扎萨克图旗、镇国公旗招垦、官垦放荒后,这两个旗由纯牧业经济逐步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民歌出现了长调和短调民歌并存同进的格局。

  (6)播放几首音乐让学生辨别长调和短调。同时思考问题,请你用语言来形容一下蒙古族民歌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a.柔美婉转

  b.富有动感和舞蹈性

  c.粗犷豪放

  (7)欣赏腾格尔《苍狼大地》片段,想一想,蒙古民歌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舒展、悠长的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以播放不同地域的民歌作对比。

  江南——草长莺飞,温柔似水的水乡,音乐柔情婉转。

  云南——山清水秀,音乐清亮,甜美。

  (8)师:艺术是时代与环境的产品,一定的`地域环境孕育具有个性的地域艺术。蒙古民歌粗犷、豪放,节奏舒展,悠扬。他产生于“天苍苍,野茫茫”的环境中。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使其音乐更透露出一种豪迈,苍凉的内在品质。(地广人稀,在狩猎、放牧、驯马、套马等生产活动中喊叫沟通)

  3、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谈谈听后的感受。

  (三)问题:

  1、蒙古民歌按旋律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种?其中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的是()。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的是()。

  2、蒙古民歌粗犷、豪放,节奏舒展,悠扬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下列民族乐器中哪一项是蒙古族的?

  a.冬不拉

  b.二胡

  c.马头琴

  d.葫芦丝

  4、它是合唱的艺术形式之一,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的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合唱形式是什么?

  (四)小结:这节课通过欣赏学习歌曲《牧歌》,我们了解了蒙古民歌的特点以及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对这些特点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同学们对我国的草原文化产生了兴趣的话,我们下节课接着探讨!

  (五)下课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当兵的人》

  难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准确时值的把握。

  三、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四十五分钟,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中唱的是谁?播放《游击队歌》听后回答(唱的是游击队员、神枪手----),他们的战斗生活是怎样的?(艰苦),但是他们的是?(乐观向上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表扬。

  2、师:这些游击队员、神枪手在现在我们称他们为?(解放军),说的最通俗一点就是“当兵的人”板书课题那现在和平年代,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二)、寓教于乐

  1、播放《当兵的人》学生完整聆听歌曲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当兵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歌中表达了解放军怎样的情怀?学生回答有难度的`话可以提示(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生回答出(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遍歌曲(只放第一段歌词),思考一下:歌唱家是怀着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听后小组讨论一下(慷慨激昂、饱满有力、积极向上、豪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3、这首歌曲属于进行曲体裁,(介绍进行曲)听着这首具有阳刚之气的歌曲我也想唱一唱,你们想听吗?()听后你们要回答我哪几句唱的饱满有力,那几句连贯抒情?

  A、1—16小节高音区有气势刻画了当代军人高大威武形象。B、后16小节中低音区舒展亲切发自内心的倾诉

  4、听了我的演唱,你想不想也唱一唱?下面就让我们用步伐踏着节拍,随录音来跟唱一遍歌曲,并感受一下哪一句使你最激情?(唱唱自己喜欢的乐句)并引导学生感受“咱”字的力度处理(有弹性而有力的声音要有先声夺人之势)

  5、通过刚才的演唱你感觉有把握不准的或者不好长的地方吗?解决难点:休止符、切分音、附点音符------

  6、下面你们能不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把当代子弟兵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豪迈心声唱出来?(随老师琴声演唱歌词)给予鼓励表扬

  7、我们来学唱第二段歌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8、我们来和歌唱家比赛好吗?比一比谁唱的最豪迈,谁唱的最抒情!体会着歌曲的情绪,用饱满有力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随琴演唱)

  (三)、才艺展示

  1、体验小小指挥家(44指挥图示)

  2、体验小小歌唱家

  (四)、拓展

  想不想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感觉?同学们应该见过军人行进中的步伐吧?有谁愿意上来秀一下自己?模仿齐步走、正步走

  (五)、课堂

  通过学习《当兵的人》你有什么收获?或是什么感想?想法?说一说听一听()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时也会遇到小小的挫折,我们要学习当兵的人那种乐观、振奋的,以积极进取的投入生活。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所以整堂课的设计我首先淡化了教学活动中的那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的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渗透与整合,并把相关的知识技能融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最佳效果。

  【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内容。它是一首新疆民歌,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生动,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有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通过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还可以培养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更加热爱青春、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的意识,所以上好这节课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恰当的速度、情绪、音色,自信的演唱《青春舞曲》,并能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3、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乐器、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4、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

  【教学重点】

  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自信的演唱《青春舞曲》。

  【教学难点】

  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的开展。

  【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青春舞曲》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都比较熟悉这个旋律,学唱难度不太大,所以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音乐小先生”和“自导自演”,以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音乐创作活动的积极性,以区别于老师教、学生跟着唱的常规教学设计。此外在教学上还将使用视听结合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激励评价法等,在学法上我采用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作表演等方式开展教学,构建一节开放、互动而又有活力的新型音乐课堂。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简单的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多媒体播放《大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做好情感铺垫。

  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有人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

  生:《大坂城的姑娘》、新疆

  师: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她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大家还知道有哪些新疆歌曲?

  生:(《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等。教师进行即兴演唱。

  【设计意图】教师的即兴演唱能把学生带到新疆歌曲美妙的意境之中,点燃学生学唱新歌的激情,同时也让学生对新学期音乐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服感。)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另一首动听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二、感受歌曲学唱新歌

  1、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板书: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2、教师范唱,学生击掌伴奏。

  3、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能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吗?(唱完后,教师评点、点拨)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传统民族唱法的《青春舞曲》,以教唱法学习歌曲,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而且对歌曲旋律的难点部分要给以正确的引导。

  4、以组为单位进行唱歌比赛,推荐出较棒的学生当“音乐小先生”带领大家一起唱歌。(多媒体伴奏)

  【设计意图】“音乐小先生”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传授知识的乐趣,成功的乐趣,但教师不应该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把自己置于参与者和服务者的“地位”,把一切“教”的活动落实在“学”的活动中,有心做孩子们的合作伙伴、观众,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教”与“学”的快乐,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5、教师进行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及时进行德育渗透,珍惜青春,不虚度光阴。

  【设计意图】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及时的进行德育渗透,可引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作者介绍

  师:有个人特别喜欢新疆民歌,他是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700多首作品,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青春舞曲》的作者——王洛宾。这首歌就是他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哪位同学还了解并会唱一些新疆民歌?说给大家听听,也唱给大家听听。(向学生介绍王洛宾的代表作《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我参与、我体验、我快乐)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想跟老师一起学学吗?

  播放维吾尔族舞蹈影碟,观看“微颤”、“绕腕”、“托帽式”、“移颈”等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再一次感受新疆舞别具一格的独魅力。并和学生一起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师: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做好吗?(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跳得棒极了,你们能把舞蹈动作带入歌曲中吗?请同学们分组表演,然后自我评价哪组表现最好。(多媒体伴奏)

  1、采用“自导自演”制,分小组进行讨论、创作。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自己当导演,小组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音乐创作表演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每个小组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用集体的智慧来展示各自小组的魅力。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战胜自己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张扬个性的空间。

  2、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可随机用乐器配合表演)。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音乐课堂发展学生可塑造的各种能力及潜力。

  3、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教师评价时,除对表现好的学生或小组给予鼓励性的表扬外,还要对某些表现不够完美的学生或小组给予鼓励性的表扬,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活动,实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歌舞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青春舞曲》的曲调欢快、活泼,歌词也寓意深刻。我们一起朗诵一遍歌词,看看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学生读完后各抒已见)

  四、重温歌曲感悟青春

  师:美丽富饶的新疆令我们神往,优美、欢快的新疆歌舞令我们陶醉。歌舞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青春是什么?青春是靠你我共同来谱写的一曲永恒的乐章。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希望同学们把握青春,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共同来唱响属于我们的青春舞曲吧!”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齐唱歌曲,再度感受《青春舞曲》的旋律、意境和内在的哲理,并说出本节课的结束语。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

  (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

  (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通过对巴赫生平的了解,主要作品的欣赏,及对作品的略要了解,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PowerPoint制造的教学课件、钢琴、音响。

  教学难点: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领略巴赫的音乐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 聆听音乐进入课室。

  二、 复习:月光奏鸣曲、g小调交响乐、小步舞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梦幻曲。(经典的音乐作品百听不厌,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音乐家,让新课自然而然的导入。)

  提问:

  1、你喜欢哪位作曲家 ?(让学生自由表白自己的观点)

  2、这些音乐家都敬重哪位音乐家?(让学生思索。)

  导出新课内容音乐之父——巴赫。(学生对巴赫的了解不多,不明白为何它能被尊称为音乐之父,然而让学生聆听他们所熟悉、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拉近学生与音乐之父的距离)

  3、巴赫是谁?竟让众多的伟大音乐家向他折腰?(学生思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 导入新课

  老师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歌德堡变奏曲主题》音乐的烘托下介绍,在空气中凝造出一份高雅的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1、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685年3月21日生于音乐世家。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巴赫在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但是他非常勤奋学习,成为巴洛克音乐巨匠,古典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被后人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贝多芬说他像“大海”,歌德评价他的音乐是“仿佛听到创世之初上帝和自己的对话”。

  2、音乐家和科学家都一致认同巴赫的音乐是人类最复杂,最有智慧的音乐,所以,1977年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 飞船带着巴赫的音乐向太阳系外飞行,以期接触外星文明。(播放飞船发射到太空的震撼场面,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微点评:

  课例点评:这节课渗透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确实不容易在一节课内完成!然而谭丽女老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充分运用音乐的力量,挖掘音乐的内涵,并且尊重学生的心智特点,挑选其中能引起学生共鸣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无形中已经拉近了学生与巴赫的距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反思:

  当今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培养音乐兴趣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本质——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创作性的教学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这堂课,看题目会觉得初中学生接受不了;看内容会觉得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过难;看上课的形式,也许有点单调,没有表演成分,朴实地向学生传送音乐的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生命力。然而上这节课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使命。

  完成这节课是基于:

  1、我希望我对巴赫的热爱能通过我的教学象管子一样流到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步入音乐的花园里享受美,让巴赫的音乐成为他们精神财富中的一部分;

  2、我坚持“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教学理念, 巴赫的音乐却只有学习钢琴的学生才有机会接触他的作品,然而我的学生多数没有接触钢琴学习,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在我的教导中了解这位音乐之父,感受音乐里的生命力,改变他们对古典音乐是过时的偏见,从而,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在整理大量的巴赫视频资料过程,我没有低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接受审美的挑战的能力和意愿,力求拉近学生与巴赫的距离。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歌曲《牧歌》

  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和基本常识;了解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和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想像力、鉴赏力和探索兴趣。

  3、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牧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牧歌》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蒙古音乐的风格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丰富的想像力和鉴赏力。

  教学方法:

  1、教法:视觉图像法、设置疑问法、启发引导法、评价激励法。

  2、学法:聆听法、小组活动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短片(课件)

  2、选择与本片内容相符的项:

  A、蒙古族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

  B、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C、有敬水、敬火的习俗

  D、回族

  二、新课

  (一)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课件)

  欣赏前,把学生分组,让他们用蒙古风景或历史人物为自己命名,如:“草原英雄队”、“千里铁骑队”等。

  提出问题:(课件)

  1、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没有伴奏,有不同人声组合,比单旋律原民歌表现力丰富。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的感受

  (1)、作品营造了什么场景?

  营造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辽阔景象

  (2)、作品揭示了人们什么心情?

  揭示了草原人们愉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播放乐曲](课件)

  (二)学唱歌曲《牧歌》

  1、聆听范唱一遍。

  思考: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课件)

  宽广、悠长、深情,表现了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及人们无限的热爱之情。

  2、学唱歌曲

  1)跟老师学唱谱子,并找出乐谱中旋律相近的小节,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旋律与节奏更准确地把握。(课件)

  2)跟琴唱歌词。要求学生轻声唱,唱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学完后,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跟伴奏唱,鼓励学生创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男女生合唱”、“女生唱男生哼鸣附和”等,也可加上打击乐器。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一遍。

  4、补充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课件)

  蒙古族民歌大体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长调民歌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

  (三)、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1、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比较有特色的乐器,因琴头上雕刻马头而著称,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课件)

  2、播放《万马奔腾》。(课件)同时让学生想一想乐曲的.情绪、节奏、旋律怎样。简单谈一谈。

  三、创作与探索

  1、播放歌曲《草原赞歌》。(课件)

  2、分小组进行表演,可以选用上打击乐器。

  四、课堂小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蒙古草原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蒙古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热爱草原,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蒙古草原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表达了蒙古人们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热爱之情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关蒙古草原的信息。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3

  【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案过程】

  (一)组织教案: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案情景。

  (三)、讲授新课:

  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讨论:★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听赏再现部。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

  5、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布置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4

  一、教材说明: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是一堂器乐欣赏课。从探索与深化教材改革这个层面而言,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呈现的方式均与以往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比较简洁、明了、新颖,贴近现实。在教材呈现的方式上,文本只选载了必要的谱例,与之相关的少量插图、配画,以及音乐小博士的提示语。去掉了概念化的讲授音乐知识的文字和作品简介的文字,给师生创造性开展欣赏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设想:

  本课音乐欣赏课,意欲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印象、熟悉主题、交流讨论、小组评价等教学活动。创设“自主、创作、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人人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内容说明:

  本课以《七彩的管弦》为切入点,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欣赏专题:

  第一个专题是《乐队巡礼》。这个专题有两个教学内容,其一,听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其二,结合学生对该曲的直接体验,简介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有关的乐器,进一步感受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有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色特点这两个知识点,应在听赏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它。

  第二个专题是《美的遐想》。本专题安排了《日出》、《乡村傍晚》两首不同风格的管弦乐曲,作为课内的欣赏作品,其目的是让学生随着旋律的思绪,展开丰富的想象,领略运用音乐描绘的《日出》、《乡村傍晚》的景色,体验欣赏标题器乐曲的韵味与乐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相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乐特点。

  2、在欣赏《日出》和《乡村傍晚》的活动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联想到的景色,让大家分享。

  五、教学重点:

  在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和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体验用音乐来描绘《日出》和《乡村傍晚》的韵味。

  六、教学难点:

  引导、启发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美与鉴赏音乐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及文字简介、音像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曲)

  2、思考: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乐曲?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二、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

  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结合管弦乐队演奏图来认识乐器的分组)

  2、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

  聆听各乐器的声音,感受其音色特点。

  三、欣赏管弦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听赏《日出》第一乐章《大峡谷》

  1、观赏日出(影片)

  2、听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日出》

  (引用大峡谷有关的风景画加入文字音响,让学生专注聆听音乐——想象与联想——配画。)

  3、听赏《日出》后,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可从历史、地理、图画、音乐、音色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

  A、听完这首乐曲,给你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谈谈它有何特点?

  B、大峡谷位于美国的什么地方?

  c、请为这首乐曲配上一副图画。

  欣赏《乡村傍晚》

  1、观赏《乡村傍晚》的图画

  2、听赏《乡村傍晚》的音乐

  分乐段赏析:

  A段:开始是一支悠长缓慢的曲调,清新而优美,宛如悠扬甜美的牧笛声,请问: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B段:这段音乐有何特点?仿佛让人联想到了什么?

  c段:请谈一谈对这一段的感受和体会。

  四、探究课题

  你能为自己的家乡傍晚配上一段音乐吗。

【七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08-25

七年级音乐教案春之声12-02

七年级音乐教案(通用12篇)05-25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2-08

《音乐与绘画》教案-小学音乐教案09-29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音乐教案07-28

音乐教案-音乐接龙09-29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3「人教版」12-08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2「人教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