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千手观音”视频,激情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文章
学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把握字词。
踌躇( )磐石( )头颅( )下颏( )深邃( )含蓄( )
2.引导学生以“客人“的身份,给大家叙述一下自己拜访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过程。
(友情提示:注意表达的角度,要把主要事件表达清楚。)
参考示例:女佣给“我”开门——女佣给“我”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我”见到贝多芬——贝多芬与“我”谈话——贝多芬与“我”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贝多芬给“我”讲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四、探究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1.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品味对贝多芬进行描写的语句,明确描写的角度。
示例1: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示例2: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示例3: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洁的。
示例4: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
示例5:课文第9段。
2.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第9段,明确描写人物的技法。
明确:6-7段属于轮廓式的描绘,从身材、服饰等方面展开描写。
9特写:对人物脸部特征进行描写。
这样不同层次的描写使人获得对人物的整体印象。
3.齐读。再次感悟人物形象。
4.引导学生透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速读课文,用文中的词句填空。
贝多芬是一个的人。
答案示例: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5.仿写,深入认识人物性格。
例句: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任长霞)
合作仿写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五、比较阅读
《音乐巨人贝多芬>>与《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一下两篇文章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异同?讨论交流。明确:共同点:都有人物语言描写,都表现了人物为了科学或者艺术事业献身的.精神。不同点:《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主要运用了典型的劳动场景描写来衬托居里夫人的顽强毅力和为科学献身的的精神。而《音乐巨人贝多芬》有对人物的典型的外貌描写和典型的语言描写。
六、总结
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和人生感悟。
七、推荐阅读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贝多芬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2
教学设想:要“避免将语文教学引入‘研究语言’的误区,丧失‘学习语言’的本质规定。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课内外大量的言语作品中感悟出语言的规则,并学会用这些规则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本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地反复阅读,揣摩学习语言。
教学目标:
一、 体会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学习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
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二、 揣摩语言,深入了解贝多芬精神品质。
三、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学习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说概括的话。
1、 给的段落标上序号。
2、 概括说说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
三、仔细研读,说了解的话。
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按要求说话。
1、 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
“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简单随便”。写出了贝多芬:一心追求艺术,不注重物质生活。
2、 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写出了贝多芬作为常人:别人来采访,并希望了解他时,会感动得流泪。
四、比较阅读,说经验的话。
比较阅读课外关于贝多芬的描写和课文中6—9段,归纳总结外貌描写的经验:以形传神,写出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五、仿写阅读,说评价的话。
仿照范例,给贝多芬的`事迹和精神,写一段评价性的话。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六、作业:课外阅读《贝多芬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3
教材分析
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又是一篇描写人物的传记。作者抓住贝多芬的性格特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各有侧重地描写他的肖像、行动和语言,让读者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了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并穿插了确切的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将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学习本课要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贝多芬有所了解,多数同学也喜欢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指导学生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更多地是关注他的内心世界,展示伟大人物的“平凡”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苦恼与不幸,进而体会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3、揣摩文中有关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近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本文写作技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小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记叙线索,概括记叙的主要事件。初步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2、体会课文中的出色的肖像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变化,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3、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自己解决本课的生字词,熟读课文;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资料短片。
(让学生初步认识贝多芬,为阅读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2、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节选),请学生初谈听音乐后的感受。
(学生没有深入研读课文,不可能有较深的感触,教师加以点拨,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二、整体感知
(一)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标出生字词。
2、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记叙的主要事件。
小组讨论明确: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记叙的主要事件是:“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3、进一步感知〈〈音乐巨人贝多芬〉〉
(1)“主播”行动:畅读全文。读准,读顺,读出情味。
(2)“记者”报道:细说过程。明思路,概事件。
(3)“专家”点评:漫谈感受。言之成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初识课文,我发现了――――――――――――――――。”
“初识课文,我看到了――――――――――――――――。”
“初识课文,我感受到了―――――――――――――――。”
三、研读赏析
合作小组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或者是喜欢的句子。组内讨论,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把小组内讨论的问题和结论向全班同学汇报。同学们可以集思广益,从而比较全面的把握课文的重难点的句子。
教师准备:
1、投影出示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比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以及双耳失聪的时间,其侄子情况,其演奏会盛况。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3、如何理解“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中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5、“听我心里的音乐!”指的是什么?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四、小结: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超越——领悟
再次听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学生畅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引用傅雷的名言导入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肯死,并且他还重造而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自己,而且为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上节课我们已经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得?(出示贝多芬画像)
二、品味赏析,体会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一)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的肖像描写的句子。
(二)品析这些肖像描写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不单单是外表和外貌的简单描述,而是从肖像描写中展示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
(三)投影出示学生自己的写作片段(肖像描写片段):
我很调皮,很可爱。长着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齿,多可爱啊。
请一学生对比作者对贝多芬的描写,分析以上片段的不足。
联系《一面》中对鲁迅的肖像描写,进一步体会肖像描写的以形传神。
黄里带白的脸,瘦的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让学生自己总结:
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
写人物的外貌要反映人物个性。
(四)实践:五分钟人物速写
选取全班同学进行肖像描写,五十至一百字,不提及姓名。让大家根据描写说人物,师生进行点评。
三、评说人物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贝多芬。(根据肖像描写,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性格进行概括,进行评议,进而认识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畅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二)教师从贝多芬人格魅力和抓特征描写外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两方面作总结。
五、布置作业
1、将课堂练习人物速写整理出来,写在作文本上,不少于100字。
2、课外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
课后反思:
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字,感悟贝多芬不朽的精神魅力。通过文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感悟人物性格,学习作者写作手法,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与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不懈斗争的精神。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人的心灵,不禁让人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遭遇到命运的沉重打击,但他没气馁。生活中,教会学生要坚强的面对挫折。本课的教学中突出了写作手法的教学,通过文本中精彩的肖像描写引导学生感悟贝多芬的精神境界,并联系学生以往作文中的肖像描写片段找出其问题之所在,在学中悟,在悟中用,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对于课本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提供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有继续钻研的习惯,如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课外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1。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
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
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1》。)
②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③(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
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2、品读赏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教师准备:
①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②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③"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体验反思,人物速写
1、体验反思:
①请同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
②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③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2、人物速写:
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3、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走近音乐,走近大师
1、走近音乐:
再次倾听贝多芬的音乐,展开想象,畅谈感受,写下心灵随笔
2、走近大师:
①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②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6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与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知识链接: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预习检测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丧()失深suì()
chóu()躇喧xiāo()níng()重pán()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喧嚣: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2、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
(3)在文中圈画描写贝多芬的精彩语句和你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自主学习:
一、展示“预习1、2”成果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3”
(二)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
小组合作探究:
走进贝多芬心灵,感受贝多芬形象。
1.读完全文,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他的什么精神?
2.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课外作业:
P99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方法。
2、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自主学习:
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
2.跳读课文,圈画出这些语段(指刻画贝多芬形象的语段),反复诵读,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小组合作:
认真品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弄懂这些句子的含义,最后和全班同学交流。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淌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外作业:
课后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7
一、倾听音乐,激情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为要用耳朵来聆听音乐、谱写乐曲。
可是,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2、分析幻灯片的内容。
他是谁?——贝多芬。看过他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创作时间表,你会发现什么?——贝多芬最辉煌的作品,都是在他罹患耳疾、逐渐失去之后创作的。对此你们有何感想?
3、引用学生作文中的话,引入正课。
上周末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作文:我心中的贝多芬。很多同学写得不错。其中有一位同学的作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什么也听不见的人,却能用音乐展现出这样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现出这样纯洁高尚的理想,这真是奇迹,怎能不使千千万万人为之感动呢?”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作家何为一道,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
二、了解内容,整体把握
1、自读交流。
首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4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内容,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2、整体把握。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2)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来访者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来访者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来访者谈话——贝多芬与来访者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三、品读赏析不同视角塑造人物形象
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书中哪些语句谈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
——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不拘小节。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
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客人眼帘。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客人眼中贝多芬的形象。请找出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探究几个难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影视等各种资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便进一步了解人物。让学生学会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
(2)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网络课件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3)通过对课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4)通过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的热爱。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名人单元)中,学习本课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刻画人物的写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
五、[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用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来说什么最重要?那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什么最重要呢?生:耳朵。师: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而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却在他耳聋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命运》交响曲。
(二)新课教学:
1、"贝多芬"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很熟悉,而对于这个人,大家也许是"对面不相识",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课件来了解贝多芬。
2、教师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
3、学生打开"影音资料"和打开"语文网站链接"下的几个网址,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4、打开"质疑探究",学生将在课文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表在BBS公告栏中,同学老师帮助答疑。
5、我们这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贝多芬外貌的语句。打开"性格分析",请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个他的性格。接着分析本文的外貌描写的'特点。(作者不单纯是外表和外貌的简单描绘,而是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给我们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打开"外貌对比",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师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
7、学习用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写作。打开"人物速写"作5分钟片段作文,刻画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选三作同学的作品屏幕广播,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点评,论其写法的得失。
(三)课堂小结: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抓住特征来描写人物外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也学习了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去战胜他们。
(四)布置课外作业:
1、将人物速写整理出来,写有作文本上。
2、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3、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9
教学过程:
一、[播放交响乐]导入课题: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你对贝多芬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二、展示学习目标[ppt展示]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了解字词预习情况[ppt展示填空题]
四、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2.去拜访的客人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贝多芬的情况的?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贝多芬的倾诉。(过渡)
五、学习本文描写,了解人物性格。
1.看彩页插图“贝多芬像”,仔细观察,并听语音描述[播放制作好的朗读录音]
回到课文中,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这一段是什么描写?(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技巧指导]
2这一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
外貌描写时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
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手法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比喻、夸张等。
小结:贝多芬的性格(抑郁、坚忍无比、不屈不挠)齐读一遍
2.外貌只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客观的描绘,要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展现。课前预习同学们找出了感悟较深的语句,老师将它们进行整理展示出来。[指名三名学生朗读]来看看,透过这些语言,我们看到怎样的贝多芬?
分小组讨论,每组任选一句,理解并回答。(选择—思考—讨论—交流)
小结:(孤独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追求自由、献身音乐)齐读这三句话。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学习本文精彩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了解了贝多芬的性格和他顽强的精神。现在让我们来一次拓展演练。
3.外貌描写活学活用
以吴老师为描写对象。
三、五句话即可,看同学们写得像不像我,能否做到以形传神。
请几位同学来交流交流。
六、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请同学们从这首曲子里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七、音乐中总结:贝多芬是伟大的,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更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的人。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去战胜他们。
八、课外作业:
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与命运抗争的人还有很多,请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历,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上传到班级博客中。
教学反思:
网络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很多老师将自己精心打磨过的教案设计或者课件上传到一些教学网站上,供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下载、浏览学习。甚至有一些名师在网络上开辟了教学博客,面向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为他们传授经验,解决疑问。我们平时备课时,要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网上的优质资源,让上课的内容精彩起来,让互动的形式丰富起来。其次,学生课前预习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上网查找资料,提前为上课听讲做些铺垫。另外,学生有些作业,有些感想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其他同学分享,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3、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激昂的《命运》钢琴曲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兴趣盎然专注地倾听,沉思遐想。)
播放《命运交响曲》。
师追问: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交响曲是什么曲子吗?
(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或者你对它的作者了解吗?请大家谈一谈
生:(略,这里只要学生说出就给予肯定)
出示贝多芬名言——
师:同学们了解大师的情况还真不少。……我们了解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成就和坎坷的命运,现在我们来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的怎样的?(出示幻灯片,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3课,简介作者及贝多芬(幻灯片),看看课文注释1,要记住的是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我们请四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点生)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生字词。
生读(师适当评价)
出示生字词
重荷(hè)荷,负担。凌乱不堪(kān)堪,能忍受。
杂乱无章下頦kē怜惜lián女佣yōng
深邃(suì)邃,踌躇(chóuchú)犹豫。磐(pán)石磐,大石头。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围绕什么内容来写的?)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那么,文中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主要写了那几件事呢?请同学们快速的自由读课文,思考一下,前后排同学可以相互讨论。(出示幻灯片)
客人访问过程:“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假如你是女佣,你怎样概括那天发生的事呢?(点两个学生,看谁说的简洁、完整、流畅。)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形象,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
提示:分别从肖像的刻画与语言的描写中去挖掘。(生自由发言师点拨)
详见课件——
外貌(6——9段):两处描写,一是远处,一是近处,也就是先概括后具体、逐渐描绘了贝多芬的形象。
教师总结: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其貌不扬、极不讲究,可作者在描绘时,以形传神,显示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气质。
作用:为下文更好地写贝多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作了铺垫。
师:不仅仅是在外貌方面,在语言方面的刻画也极为突出的表现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生分析贝多芬的语言析形象)
总结: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2、品读赏析:
刚刚我们在分析贝多芬形象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呢?或者文中有哪些句子你不能理解,请提出来,我们来一起探讨。
教师准备:
①“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②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他却跟人世远远的隔离了……;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③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一个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是需要火山喷发式的激情的,作为一个音乐巨人,贝多芬更是需要。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④"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贝多芬以他的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自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走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出心里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⑤"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⑥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以集中表现克里斯多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里斯多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里斯多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翰·克里斯多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
(四)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出示幻灯片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傅雷: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师:这是名人对贝多芬的评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一代音乐大师的身上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生自由发言)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挫折和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启示着我们,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不能被苦难打倒,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
(放短片)
2.文中6——9段作者用传神的外貌描展现了一个人的个性和精神气质,那么我想请同学们试着学习运用文中肖像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自己最熟悉的同班同学,不必交代姓名,写完之后全班交流,由大家猜一猜,看你描写的对象是谁?然后我们集体评议,看谁写得最传神。(生写师语言指导)
写作指导: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了解了这位伟人,他是伟大的,亦是平凡的。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思,他用音乐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他对生命的诠释,我们不仅要学习贝多芬的精神,也要学会欣赏他的音乐……
3.拓展延伸:
a.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月光》《田园交响曲》等
b.课外了解一些中外著名的音乐家,听听他们的作品。
如:理查德·克莱德曼(法国)《水边的阿狄丽娜》《梦中的婚礼》
林海(中国)《琵琶语》《远方的寂静》
班得瑞(瑞士)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创作的一群爱好生命的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等等青年才俊《月光水岸》《清晨》
久石让(日本天王配乐家)《天空之城》《always with me》
阿炳《二泉映月》
c.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
课堂实践遇到的问题:
1、关于“客人是怎样拜访贝多芬的?期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这两个问题,学生混淆二者,概括的回答了拜访的主要混淆二者,概括的回答了拜访的主要事件,而不是客人拜访的过程。
2、学生在分析贝多芬外貌描写的时候,通过“拖着已失效的助听器”分析出贝多芬的生活窘迫,教师应如何看待此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图是贝多芬不拘小节的学者风范。
3、学生在找外貌描写的句子的时候,未能找出“有力的大手”这一句,只看到了该段的动作描写。
4、学生在描写自己同班同学的时候,有的同学没有突出描写对象的个性,以致其他同学并未猜出所写是谁,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当堂再观察描写,突出其独特的个性和精神气质。
5、有的学生对文中几个难懂的句子仍未能理解。
6、此次教学内容未上完,课堂节奏有点慢,一是由于学生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未把握好时间。
教学建议:
1、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改变备课预设问题的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就依学生发言为准。
2、讲课内容要有主次,45分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只要完成即是成功。
3、课件可分章节,设置目录。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1
法国作家梅里美说得好:“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自己去补充。”我马上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艺术,觉得教学艺术也和诗一样,颇有相同之处:教师讲课也只能讲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传统观念课堂教学不应该讲通讲透,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留足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奋其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甚至觉得有些课文,教师可以只讲五分,滔滔不绝,把教材上和教参上的知识和盘托出,这本来就是越俎代庖的错误之举,犯了艺术上所说的“直露”的毛病,我们要花的功夫应该是在设计和点拨上面,时而煽情,时而理智地引导总结,因此,我觉得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下来学习主篇文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们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要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个学生的个体获得充分地发展,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这个案例就本着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采访、学生互相之间设疑解疑,仿写,赏析音乐等等,它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自主地合作、探究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二)、以读为本,运用各种朗读法,欣赏品味文章。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语言比较地生动传神,也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话,不可能光靠着语言的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生多次的朗读来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品味这些语言,教师灵活地运用快速阅读、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的内涵,在读中培养朗读能力。
(三)、在实践中去体验文章深厚的情感。
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法真实,也可以类比式的仿真体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本案例运用“盲人画家画牛头”的游戏导入就是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盲人失去视力的痛苦,从而联系课文体会到失去听力的贝多芬,将面临怎样的灾难。这时候,学生对贝多芬的.崇敬之情绝对不会只是浮于表面的,他们对“伟大”这个词会有新的体会的。
(四)、赏识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发展
欣赏音乐等活动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特别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但是正是这给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想利用巨大的反差(遭受如此大的打击与挫折,却能创作如此震撼人心的惊世名作)效应,强化教学效果。之所以选择《命运交响曲》,是因为从古至今,贝多芬这个名字就始终与古典音乐等量齐观,他的才能和他的坚毅精神以一种独一无二的音乐方式结合在了一起。特别是这首人人皆知的贝五,即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又名“命运”。虽然这交响曲欣赏水平要求极高,我也不是想上成专业的音乐鉴赏课,但是我觉得这么好的音乐虽然不能决定和改变什么,但它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怎么能随便放过这样一个好时机?这时,老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手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各具特色,都有一定的道理,可真让老师刮目相看”等等。这样就能全员参与积极提高。事实上我的学生也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讨论游戏等活动,特别是我们班的郁军同学,虽然是弱智学生,但他在这样宽松热烈的气氛下,也勇敢地表现了自己。
总之,这案例本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思想,运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游戏、讨论、赏析中得到了自己的真切体验,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验老师,我也试着阐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希望通过尝试,可以走出一条可行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道路。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贝多芬生平。
2.欣赏文中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学习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3.体会音乐巨人贝多芬刚强勇毅、坚韧不屈的个性;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欣赏贝多芬的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刚强勇毅的个性特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趣味导入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法指导
讲授指导,交流指导,点拨指导。
一:趣味导入: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问:从音乐中你听出了什么?这首交响曲的作者是谁?——贝多芬。谁来说一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2、你还听过他的其他作品么?
答: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还听过他的《致爱丽丝》,《月光曲》。
你认为这样的作曲家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然而他伟大的成就背后却伴随着悲惨的命运和一个不屈的灵魂。他8岁登台表演,20岁成为钢琴家,28岁患上耳疾,忍受了29年的病痛折磨,50岁是完全失聪。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包括我们刚听的那首《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个音乐家,他敢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于命运抗争融入音乐之中。他在28岁的时候开始听不清楚声音,一直到57岁逝世,其间有二十多年的时光全是处于半失聪的状态,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在这时期完成的。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我们要真正的认识贝多芬不仅仅要熟悉他的音乐,更应该了解他和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在平常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形象,看看这样的贝多芬是不是和你想像的一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
重荷:hè沉重的负担,荷,负担。
深邃:suì深奥。踌躇:chóu chú犹豫。
沉郁:低沉郁闷。锁闭:封锁、闭塞。
2.“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什么?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写了三件事:“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自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句子:
(1)“你们竟敢到兽窝里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第2段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
(3)第22段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教师点拨:
(1)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自喻老狮子,别人感觉他很可怕,难以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令贝多芬吃惊。
(2)一棵树能和大自然交流,能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而他呢?
(3)这一题较有难度,火山——比喻贝多芬,熔岩——创作激情,他虽然耳聋,他仍撑着创作的激情,写出对事业的热爱,与命运斗争的决心。
(4)音乐正是贝多芬生命的象征,正是贝多芬的全部,已在贝多芬心中成为永恒!
三、学习外貌描写:
在学习文章描写手法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描写手法”。
1.什么是描写?描写分为哪几类?
描写,描,描绘;写,摹写;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人物、景物的具体状态。描写是记叙文等文体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快速浏览,找出文中关于贝多芬的描写手法有哪些?——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品读外貌:
(1)速读勾划: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外貌描写。请你找出文中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段落和句子,这些句子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是有顺序的:先写身高、两肩,再写衣服、手、头和面部(由整体到局部);写面部先写脸,然后写头发、眼睛、嘴、下颏,(由上到下)。
(2)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对照文字看描写是否形象。
(3)提问:如此传神的外貌描写,体现了贝多芬的什么性格特点?
——表现出贝多芬刚强勇毅、坚韧无比、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他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吗?
(1)善于观察;
(2)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
(3)要有一定的描写顺序,如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等;
(4)一定要用描写而不是描述。
注意:成的外貌描写是神形皆备,以形传神的,切忌脸谱化、千人一面。(肖像描写:身材,衣着,细节,外貌)
三、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可以通过外貌细节等方面来体现,文章在描写贝多芬先生的外貌的时候也有相关的性格描写,你能不能找出来?
四、小试牛刀:
仔细观察下列三幅人物图画,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对图中人物进行外貌描写,50字左右。(学生现场写作练习,教师点评)
五、提问环节:
1.你对这篇文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2.最后,老师提一个问题,看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掌握情况。
提问:文章标题为什么要叫“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是巨人吗?他身高只有158cm呀。
——因为他音乐成就高,而且他面对命运的摧残顽强不屈,坚韧无比,这是精神的巨人。此标题表现了作者对贝多芬的崇敬之情。
五、课外拓展:
阅读两则材料,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某中学15岁女生一向成绩优秀,后因考试成绩下降,被老师指责几句,就喝下农药自杀。
材料二:
江西赣州人张立勇,现任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组委会主席。为减轻家境负担,高二辍学,曾做过建筑工人、搬运工。1996年6月——20xx年10月在清华大学第15食堂从事厨师工作。在清华做厨师期间,坚持自学英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先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考试,考出了630分的高分。他曾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建筑工地、劳教所等开展200多场公益演讲活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待,被称为“英雄神厨”。
教师寄语:命运往往垂青那些勇于拼搏,勇于抗争的人。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贝多芬那么宽阔,但我们也要像贝多芬那样,用肩膀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使命!作业设计
(1)以《由贝多芬想到的》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随感。(500字左右)
(2)假如你是小记者,请你对文中任意一个人物进行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他(她)将如何回答?写一篇采访词(500字左右)。(二选一)
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手——大而有力——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脸——愁苦和力量的音乐
头发——火一样蓬勃
透出眼睛——深邃凝重不可逼视鼻子——长而笨重嘴——紧闭下颏——方形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作者要刻画的贝多芬先生,是一个“能挑得起生命的重担,能弹奏美妙的音乐,有着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仅仅采用外貌描写是不够的,因此文章的作者还采用大量的语言对话描写,以求呈现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贝多芬形象。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在贝多芬说的这些精彩的话中最能触动你的是哪一句?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3
编辑点评:
《音乐巨人贝多芬》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耳聋后生活中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文章以客人的访问为顺序,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的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3、揣摩文中有关语句,说出其深刻含义。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重点:文中人物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资料链接
何为,笔名晓芒、夏奈蒂等,著有《第二次考试》成为当时中学语文正式教材,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文字发行世界各地、《织锦集》、《临窗集》、《小树与大地》、《闽居纪程》等散文集多部,其中《何为散文选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5.初步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贝多芬:
课前热身自主学习
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门槛()深邃()下颏()磐石()
喃喃()喧嚣()模仿()囚室()
2.根据拼音写汉字。
tú____劳流máng___含xù____ péng____勃
gé____绝头lú_____踌chú___倒méi____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架对放的大钢琴。惹人注目:
⑵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凌乱不堪。凌乱不堪:
⑶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坚忍无比:
二、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课堂展示大显身手第一课时一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录音,以此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交流查阅到作者何为和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2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一)复述故事情节
(二)理清文章思路(提示: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
(三)、文中共写了几件事
(四)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试用“的贝多芬”这个句式表达。
四、从课文中找出贝多芬的语句,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说出其作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五、合作探究
1、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在班上提出来,同学们互相解答。
1“你们竟敢到狮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怎样理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4“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引申开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5分析理解并且讨论20小节和27小节
品读赏析:
2、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六、总结、体验反思:
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2、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3、要求学生选择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要求从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然后全班进行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贝多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阅读方法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或者1、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重点]:目标2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电教设备]:多媒体
[教 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 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解词的掌握情况
2、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四、出示目标
五、达成目标
(一)整体感悟: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解释说明)
3、文中贝多芬的那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小结
(二)重点研读
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 )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师导入: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写作练习: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六、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七、布置作业:
按照预习的要求,预习14课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法指导: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2、读写结合法: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思,遥看大师:
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遐想。追问:听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刚才我们与大师贝多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说明: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通过听,激发学生想象和阅读的兴趣,自然的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走近大师
1、快速阅读课文,读完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几件事?
2、再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说明: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环节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三)局部品味,触摸、评价大师
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现在我们再由外表到内心对贝多芬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1、划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这些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个性?
2、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明确:由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贝多芬的哪些语言触动了你的灵魂,请谈谈你的感受。
在20节、22节、24节、27节等处
4、再请学生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让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课文和自己旧有的知识来谈。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说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四)拓展延伸,摹写小我
1、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那几点?
明确:要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与众不同之处,以形传神,忌脸谱化)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2、写作:《猜猜他是谁》为题,写一个班内人物,重点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交流。
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5)回顾课文,与大师平等对话
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边听边写《贝多芬,我想对你说》,写出一两句有独特见解的话。相互交流。
说明:以音乐为背景,加以评论,便于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板书设计:
衣着 整体
头发 蓬乱 上
形 外貌 头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嘴 紧闭 下
神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说明:此板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总体评价:此教案注重学法的培养,使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自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2-05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3-20
音乐巨人贝多芬12-08
音乐巨人贝多芬语文教案01-09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03-18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选15篇)03-3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选15篇03-27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03-27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03-27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选1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