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08-25 16:24:28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在幼儿跟教师在做韵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你们看,路旁的花都开了!……风吹来了……树枝在摇晃……小兔来了……小老鼠来了……河里看到了小鱼……天空中有小鸟在飞……小马跑来了……袋鼠跳着过来了!)大森林就在前面,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儿吧!来!找了地方坐下来。

  2、感受音乐的性质。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森林里许多小动物听说有小朋友要来,还带来乐曲迎接我们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听着这段优美活泼的音乐来和小动物跳个舞吧!

  (3)出示地图图形谱,在图上指认起点和终点,用语言描述地图。

  师:刚才有小动物提醒我说,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们还特意送来了森林地图。你们看,这就是森林的入口,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走到这里,就走出森林了。

  (4)第三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在给我地图时,还特意关照我,要小心路上会有大石头或大树桩之类的障碍物。那大石头和大树桩在哪儿呢?小鸟让我们听音乐来找。在音乐里出现很强的重音的地方就表示有障碍物。现在接让我们一起来听,假如你听出来了,就拍手告诉我,好吗?

  (5)第四次欣赏音乐,师生共同寻找音乐的强音。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找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到后老师在地图上用标记来表示,小朋友仍用拍手来表示好吗?

  (6)第五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穿过森林,来到危险的地方,我们就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7)第六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在我们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们要向解放军叔叔一样进行演习。我们用自己的小手指在自己的腿上走路,听到强音就知道有危险,我们就要停下来,摆一个你喜欢的造型,好吗?

  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现在已经把森林里路上的危险找到了。可是森林里还有更危险的呢!刚才小兔说,森林里住着一只老狼,因为它整天住在森林里,所以对那里的路很熟悉,就是闭着眼睛也能在黑森林里走来走去。据说,那只老狼的耳朵可尖了,而且它特别喜欢躲在那些障碍物后面竖起耳朵仔细听,不过那只老狼的眼睛却不怎么好,假如你站在它面前,没有声音,而且一定不动,他就根本看不见你。所以这是一只笨老狼。于是住在黑森林两边的聪明人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每次跟在笨老狼的后面走,让笨老狼带他们走出黑森林。

  问:你们敢不敢跟着这只笨老狼走出黑森林呢?跟在这只老狼后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4)第三次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你们表现的非常不错,跟着笨老狼穿过了黑森林,真是聪明又勇敢的好孩子!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家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

  太阳是孩子十分熟悉而且喜欢的事物,每天户外活动时都能在操场上晒到太阳,孩子们对太阳有了许多的感性经验。而且,每天点名前,我们也都会说一说当天的天气情况。有时候,天阴沉沉的,孩子们都说太阳不出来、阴天一点儿也不好,孩子们都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另外,孩子们喜欢唱歌,他们在歌唱活动中能体验到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跳跃地演唱每一句句末的象声词。

  2、通过图谱提示理解记忆歌词,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一幅,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练声:向太阳问好。

  “太阳升起来了,今天的天气好晴朗。太阳给了我们光明、给了我们温暖。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向太阳问个好吧!”

  “太阳看见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听见这么有礼貌的问好,它想给你们唱个歌了。听一听,太阳唱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教师清声范唱歌曲,“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随乐范唱歌曲。“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一一出示小图片,教师念出歌词)

  3、掌握跳音。

  小鸟是怎么唱歌的?(出示跳音卡,认识跳音符号)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树叶是怎么唱歌的?强化:汉字上面也有什么符号,那我们应该怎么唱呢?

  大海、小朋友怎么唱歌呢?(跳音部分连起来唱一唱)

  三、看图谱学说歌词。

  1、出示一张不完整的.图谱。

  “这首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太阳升起来了》。老师这里有一张图谱,我们可以把这首歌记下来!”

  “老师先把跳音部分填进去,其它空白的地方请小朋友来填。”

  “谁出来了,谁开始唱歌?这些小图片应该放在图谱的哪一块呢?”

  2、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请幼儿填补图谱。

  3、有节奏地集体朗诵歌词。

  四、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跟着琴声把这首歌来唱一遍。”

  2、提醒跳跃地演唱歌曲每一句句末的歌词。

  3、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我们换种方式来唱,老师唱小图片,你们唱跳音部分。”

  “女孩子来唱小图片,男孩子来唱跳音部分。”

  五、延伸活动。

  “除了太阳升起,小鸟唱歌;风儿吹来,树叶唱歌;海浪涌来,海水唱歌之外,还有谁也会来唱歌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想一想,把他们编到这首歌里去,一定非常好听!”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天气阴沉沉的,看不见太阳。于是,我直接导入和太阳打招呼,让孩子们在歌唱活动之前亮一亮嗓子。在练声时,我用手势指挥暗示连贯与跳跃,为后面的学习作一小小的铺垫。

  我拿到这首歌曲,首先针对自己的孩子在词曲方面作了一些修改,把旋律编得更为优美,把歌词改得更为易懂。在设计这个活动中,我考虑了以下两点,在活动后我也觉得比较成功的就是:

  1、结合图谱。

  我把整首歌曲分成三部分图片,实物图片、汉字图片、最后一个结束句是简谱。这首歌曲一共有五个乐句,那么我在图谱上面划分为五行三列。我不仅从内容出发,还兼顾美观,最上面是歌曲名称,并加上景物装饰,显得这幅图谱既美观又大方,更大的作用是让孩子从中理解歌词的意思。

  2、难点前置。

  在定位重难点时,我把跳音作为难点,并作为本次活动的一个知识点,使活动有深度,音乐活动就应该有音乐元素。在感受歌曲后我带孩子们掌握跳音,让他们先观察跳音符号,通过“像什么?”来形象地进行观察,并告诉他们名称,再让他们用跳跃的感觉去学一学、唱一唱。我觉得孩子们在这部分掌握得非常好。

  总之,整个歌唱活动环节清晰、过渡流畅,活动充分体现出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的完整性。幼儿的主体性表现在师幼互动中,面向全体;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在歌曲的名称,活动的延伸等等。

  在活动的点评中,众多老师也一致认同我的这两点设计策略。指出不足的一点是最后的一句结束句,他们认为把简谱改成五线谱,这样的话,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阶的高低变化,我也是表示赞同。

  在活动中,我班天意的表现一直非常好,举手回答问题也特别积极,就是在演唱歌曲时,他那爱表现的性格使得他的声音异常突出,使得歌唱的声音很不和谐。在平时的歌唱活动中也是这样,我也经常提醒他轻轻地、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当然,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我觉得发生这种个别的现象也是教学中很常见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关注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材料准备:《清明》图片,

  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二、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三、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四、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二、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3、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四、活动结束。

  “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活动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势。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然音进行唱歌,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也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了?(出示丁丁)

  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们知道他最喜欢做什么了?

  丁丁今天还带来几张图画,请小朋友帮忙看一下,画得怎么样?

  二、通过图片理解歌词

  1、幼儿观察后集体讲述 “请你们看一下,画了些什么?画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说:“我们把丁丁的故事编成几句话来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来学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练声: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丁丁,现在我们一起来相互问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师。(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蔡老师你好)

  2,节奏练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耳朵能帮助我们听辩各种不同的声音,现在我就要来考一考你们的耳朵能不能准确地听辩出我拍的节奏,而且还要把我拍的节奏一模一样的`拍出来。你们能行吗?好,请小朋友仔细听。

  a,学生听辨老师拍的节奏并拍出。

  (1)×× ×× │×× ×│

  (2)×·× ×× │×× ×│

  a,提问:刚才我们拍的节奏一样吗?我们一起来拍一下。

  b,出示两条节奏的卡片,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c,老师讲解节奏的不同点。

  d,幼儿唱一遍两条节奏,并拍一下节奏。

  b,幼儿做节奏的游戏:把节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词下面,幼儿听老师弹的琴声是哪一条节奏,如果是符点的就站起来拍手。

  3、欣赏歌曲(教师范唱一遍)

  现在我们就把丁丁这个故事,配上音乐一起来听听,感觉怎么样?

  4、幼儿学唱歌曲。

  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唱的时候注意音乐中的符点。

  三、在学唱基础上提高演唱要求。

  1、、给音乐起名字。

  小朋友我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讨论后起名字)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丁丁是个粗心的人,那么你们说做事粗心马虎的话,会有什么后果?(会被别人笑,还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对了,那么在这首歌曲中,丁丁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笑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听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举手表示。

  2、幼儿听歌曲举手表示笑声。

  除了笑声,老师还听到一个声音,是什么?为什么要加这个声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对,就象我们小朋友看到了这样的画也会觉得很奇怪,所以要说“咦”,你们能不能来学学它的口气?能不能吧后面的笑声一起加上吗?

  3、幼儿练习唱最后一个乐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来唱,表现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绪)。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变换多种形式教幼儿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声、集体演唱等)。

  小朋友,你学了这首歌后,你会不会象丁丁那样粗心?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象丁丁那样的,一定会做个做事情细心,认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个好朋友,去帮助丁丁修改图画。(找朋友音乐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 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识方位并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相应的动作。

  2、乐意与同伴合作探索与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教室。

  二、引导幼儿学会看图并进行游戏。

  (一)师:小红和小兰也想和我们做游戏,大家来看看,他们在圈上玩的是什么样的游戏?(出示图1)师带领幼儿逐一观察图谱并做动作。

  请幼儿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着音乐玩一次。

  (二)游戏一:相同方向转圈。(图2)1、师:

  1、我们来看看小红小兰带来了什么样的游戏。

  2、他们在玩什么样的游戏?怎么站的?他们的 方向呢?

  2、请幼儿扮演小红小兰站在内圈、外圈上。

  3、跟着音乐前四句玩一玩(重点是在走的时候要走到 下一个 点,避免有的小朋 友丢了朋友。)4、出示(图3、4、5、6)交待玩法。

  5、请幼儿和着完整的音乐做游戏。

  (三)游戏二:"剪刀、石头、布"

  1、师:小红小兰想让游戏更好玩,来看看怎么玩的。(出示图7贴在图6上)2、在歌曲的那一部分玩的"剪刀、石头、布"?

  3、教师和幼儿玩"剪刀、石头、布",问:输的怎么惩罚?打平手怎么办?

  4、请幼儿和着音乐玩游戏,在音乐最后一句提醒幼儿玩"剪刀、石头、布"的 游戏。

  (四)游戏三:相反方向转圈找朋友。

  1、师:小红小兰想让游戏更有趣,我们看看怎么玩?(把图8贴在图2上)2、师:有什么变化?谁变了?

  3、请幼儿和着音乐玩相反方向转圈的游戏。

  三、延伸:变换走的`动作游戏

  1、师: 谁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请幼儿模仿有趣的走法。

  2、请幼儿站在圈上和着音乐玩有趣的走的游戏。

  3、师:你们还有这么多有趣的走法,我们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数张谜语造作图片

  重点:愿意通过问答的形式歌唱谜语歌

  难点:模仿歌曲中描写动物外形习性的歌曲进行创编并歌唱。

  过程:

  一、开始部分: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歌曲回答出谜语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歌,请你们仔细听,猜猜看歌里唱的是谁呢?

  1、 教师边出示图边唱: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锉锉锉锉锉,你们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清唱1―2遍)

  2、 师:你们猜出了吗歌里唱的是谁(人,小兔子,大灰狼)

  3、 师: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小动物还真不少。歌里面有一句我觉得最好听你们听(老师随琴唱),你们能用这一句把你们的答案告诉我吗?

  4、 请两名幼儿试这回答。师提问:你猜的是什么?你可以怎么回答我?(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各种发法,将动物的名称填到歌词中去)

  5、 幼儿集体唱各唱各的谜底

  师:现在请你们一起把你们自己的谜底唱给我听,你猜的是什么,那你就要唱?先听我来问。

  6、 随机点幼儿请幼儿回答

  师:脑袋圆圆的,脑袋大大的动物还有吗,请你再想一个,如果我提问后点到你,你就要站起来完整唱着来回答我

  二、换谜语:幼儿通过谜语游戏,了解基本特点,及熟练歌曲的问答结构的歌唱

  师:下面我的歌词要变了,你们猜猜这次我唱的是什么小动物?

  1、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长长的

  2、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并完整的唱出答案

  3、师:你们真聪明,我的歌词又换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开像扇子

  4、请一名幼儿回答问题部分

  师:你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小动物吗,唱出告诉我好吗?

  5、幼儿一起唱歌回答

  6、连续猜两个谜语:牙齿尖尖的,皮肤皱皱的(请一个幼儿个别回答)

  身上有座山,能够驼东西

  三:不看图片听老师唱歌提问

  师:小朋友怎么这么厉害,对了刚才我用图片在提醒你们,现在我不用图片了,听好了。

  1、请幼儿猜两则谜语:腿儿粗粗的,牙齿尖尖的;身上有口袋,走路跳、跳、跳。

  四:自己尝试按节奏创编

  师:我肚子里准备的小动物都让你们猜出了,你们自己能编个谜语让大家猜猜吗?

  1、请你们先想想,全体幼儿在音乐下自己自由创编一次

  2、提醒策略: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什么样子?

  可不可以加上小动物的叫声呢?

  3、请一名幼儿上来创编

  4、教师加以整理完善,幼儿一起歌唱回答

  5、表扬完全是自己唱出提问部分的幼儿

  五、结束部分:商量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动物狂欢节

  活动的生成原因及背景:

  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仍然侧重于“双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唱歌、跳舞学的能力,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而今,音乐教育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美国音乐教育家穆赛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给予我极大的启示。于是我在音乐角投放了音乐形象生动明显的乐曲《赛马》、《小白船》、《真假娃娃》等,留意孩子们对这些音乐的反应,注重搜集捕捉来自孩子们的信息。我惊喜的发现他们对音乐的反应是不由自主的。就连平时音乐活动中不积极的孩子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随音乐或快或慢,或高兴或悲伤,或真实或诙谐地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虽然每个孩子的动作不同,但从表情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大致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其间,音乐象根无形的指挥棒,混合着空气调控着我及每位孩子。

  捕捉到的信息:

  a、大班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能力。

  b、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已经接触、感受到了一些生动、明快的音乐形象。他们对这种宽敞的活动形式,思维方式,无限放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感兴趣。

  设计思路:

  这首曲子是一首世界名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曲调转换对比强烈,易于幼儿理解、感受,并运用不同肢体语言动作来表达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情感,并引领幼儿展开想象,在游戏中感悟音乐元素,感受优美音乐所带来的意境美。

  活动目标:

  1、感受和体验音乐中不同节奏,不同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并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内涵。

  2、体验在音乐变化时及时控制和转换自己的情绪、动作,培养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狂欢节》CD,多媒体课件

  2、动物头饰、森林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分段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初步用身体动作,语言表现音乐形象。

  1、森林里举行动物狂欢节啦,瞧,蹦蹦跳跃的袋鼠,调皮灵巧的小鸟,慢慢走路的乌龟,还有各种可爱、憨厚的动物们踩踏着或重或轻的步伐,好快乐的前进着,第一个出场的是骄傲尊贵的………(音乐开始)

  师幼围坐成半圆,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引导(激发幼儿产生继续倾听的愿望)

  2、小朋友们刚才听到哪些动物走来了?

  师:它们怎么来的?学一学,做一做

  幼儿:自发表演自己喜欢的音乐形象。(师幼一起互动为后面的自发表演打好基础)

  二、音画合壁,进一步感受、体验音乐,师幼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课件与音乐、同步播放,进一步感受音乐。

  ① 你们听到音乐、看到出场的动物,让我们学学它的样子,看看谁最像?

  ② 老师与幼儿一起学小鸟,乌龟等,并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

  ③ 你想当狮王、小鸟、小兔还是大象呢?

  师:大狮王邀请我们去森林里参加动物狂欢节,可是要我们随着刚才的音乐,边表演边去,我们能不能做到呢?

  2、颠倒音乐播放顺序,让幼儿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形象,并更准确的记忆音乐。

  大象一小鸟一小兔一狮王

  ④ 逐段分析音乐,表演音乐,师身心投入地融入表演动作并带动幼儿投入其中。

  ⑤ 师:这些动物中谁走路最快。

  师:谁走得最慢?谁走得最轻?谁的步伐又是最重的?

  (这样通过对比,让幼儿充分理解不同轻重缓急的音乐可表现不同动物形象,还可帮助幼儿记忆音乐的不同节奏,不同情绪,不同旋律)

  三、身临其境,分角色投入表演

  1、教师带幼儿自选角色并戴上头饰,按音乐形象顺序走入事先布置好的森林,去参加动物狂欢节。

  师:现在我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听到音乐后按顺序排队走进大森林

  幼:戴头饰

  师:看看谁的耳朵最灵,可不能听错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师幼表演

  2、听音乐,按自己的角色随意做合适的动作,随大狮王到室外去做游戏。

  点评:

  这是将经典音乐具体作为幼儿欣赏的游戏活动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可是将游戏自然渗透在音乐教育的情境中,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参与音乐活动,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根据许卓娅教授一种全新音乐教育的评价理念,价值第一,情境第二,策略第三。我将试用这样的理念来评价活动。

  首先,通过这个活动目标,设计者主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理解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强弱,并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感受到音乐的美,体会音乐的乐趣,真正做到呼吸音乐,让音乐动起来,幼儿表现欲得到了释放,感受理解力增强了。

  其次,在本活动中,设计者先创设了极具审美的音画合壁的意境,帮助幼儿从听觉,视觉运动觉来欣赏理解音乐,然后创设森林环境,让幼儿做森林的主人去参加动物狂欢节,这使幼儿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发生了质的飞跃。展现了一幅极具动感的大自然境界,这使人们深切感受到:理想的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是以审美感动为基础。

  本活动最大限度地留给幼儿想像的空间,教师主导地位体现的恰如其分,始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多么享受这个音乐,多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多么享受因走进音乐而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舞蹈——《小篱笆》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习小篱笆舞蹈的基本动作。

  2,通过新的学习,能够跟随老师完成基本动作。

  3,乐意跟随音乐跳舞。

  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小篱笆》,热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课吗?舞蹈课。那么在上舞蹈课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热身!"

  二,播放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三,钢琴《小篱笆》,让幼儿熟悉音乐。

  师:"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小朋友一个舞蹈,现在,请小朋友听听这首舞蹈的旋律。"钢琴弹奏《小篱笆》。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音乐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篱笆》。我们之前有学习过小篱笆的歌曲,小朋友们还会唱吗?那么,老师表演一遍小篱笆的舞蹈,小朋友们可以跟着钢琴唱小篱笆,为老师伴奏。"

  四,教师剖析动作,幼儿学习动作。

  1,教学重点:

  锻炼幼儿手脚的协调性,幼儿能跟随音乐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儿回忆动作。

  师:"老师表演完了,那现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刚刚跳舞用了哪些动作?"

  请幼儿回答。师:"哦,我刚才做了这个动作,那么,老师刚才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小朋友们在唱小篱笆的哪句歌词?是'青青的草儿发嫩芽'这句歌词对不对。那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像不像小草在发芽啊?那我们都来学习一下小草发芽这个动作好吗?首先,小草还没有发芽之前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两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体的前面,放低一点。然后,小草开始长大,我们的两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长大的时候,小草很高兴,于是它就边摇边长,我们的手,也要左右摇,来试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现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发芽了,小草发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是不是,好,那么我们把它连起来做一遍。"教师边唱歌词边做动作。

  师:"那么,你们还记得老师做了其他什么动作吗?"

  3.教师有顺序的教导幼儿学习动作。

  师:"我们刚才学了几个动作,现在,老师要把整个舞蹈的动作交给你们。"

  1x8 前奏: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摇的同时踮起左脚,反之亦然,身体左摇右脚踮起。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手微微张开。同时压腕。

  师:"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手摇的时候,左脚要踮起来,往左手要的时候,右脚也要踮起来。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手,也要张得稍微开一点。同时,我们的手掌往下压,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师这样。压完,回来。好,我们来试一下。"

  1x8 双手举上头顶,身体左右摇晃,脚随身体踮起来,向右摇踮左脚。两只手是随身体的摇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摇摆。方向与身体一致。

  师:"现在我们来学第一句歌词的动作,小朋友们还记得第一句歌词吗?'微风吹进小篱笆',那么,我们是怎样用动作来表示微风的呢?双手左右摇。老师也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示微风的。不过,老师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摇的时候啊,身体也在左右摇晃,你们还记得刚刚学的前奏的动作吗?身体是怎么摇的?我们这个身体的动作和刚刚的动作时一样的,只有手的动作改变了,身体往左边摇的时候,手也往左边摇。我们来试一下。跟着歌词再来一遍。"

  1x8 双手高举,一手高一手与身体成九十度角,脚尖踮起来,往高举的手的那一边转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着双手在头顶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师:"那么,第二句歌词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家的?老师是这样表示的,把我们的手伸到头的前面,然后两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们的手臂不可以张得太开,太开就不像一个家了。稍微的开一点点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还要蹲下一点,不要蹲的太多。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还有一个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把手伸起来,右手伸的高一点,左手伸的低一点,同时开始转圈,从举得高的那只手那边开始转,但是,要脚尖踮起来转,这样会转的更好看,在转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看着我们举得比较矮的那只手。来我们转一下试试。跟着歌词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双手高举,呈120度角,同时抬头向上看。后四拍,双手交叉放在胳膊上,头向右倒两拍,再向左倒两拍。

  师:"下一句歌词'太阳出来天气暖',好,我们来表示太阳出来了,让我们把双手高高的举起来,举得开一点,同时头也要向上看,看太阳出来了。接着,我们把手收回来,在身体前交叉,要两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时,头向右边倒,然后向左边到。我们把这两个动作做一遍,再跟着歌词做一遍。"

  1x8 双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摇动,身体同时一起左右摇摆,身体与手摇摆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双手张开手腕内侧部分贴在一起同时停止身体和手的摇晃。

  师:"再接下来一句歌词是'轻轻地草儿发嫩芽',这句歌词的动作我们刚刚已经学过了,我们来回忆一下,再跟着歌词做一遍。"

  1x8双手平伸在身前两只手提压腕交替进行。双手从身体的中间开始移到右边,在移到左边。同时左脚脚尖点地四拍,再右脚脚尖点地四拍。

  师:"'野外的小河流水啦'这句歌词中,小河流水你们会用什么动作表示?我用这个动作,把手伸起来,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一只手的手背向下压,这两只手不能同时做同一个动作,接着,把手背向上抬的手向下压,另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就这样,一直做这两个动作,都练一练。做着两个动作的同时,手慢慢的向右边移动,同时左脚踮起来,脚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后手由右边移向左边,同时右脚放下,左脚踮起来。我们做一遍,跟着歌词再做一次。"

  1x8 双手屈伸于胸前,手掌向前,双手保持一定的距离左右摆动并慢慢的往下移动,同时身体左右摇摆,与双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盖慢慢蹲下,后四拍膝盖慢慢伸直。

  师:"'篱笆的积雪融化啦'我们来学一学这动作,小朋友们知道擦玻璃的动作吗?把手伸到和我们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对着老师,你们只能看见手背,然后双手左右摇摆,两只手要有一些距离,然后慢慢的往下移动。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身体也要左右摇摆,我们的双脚并拢,膝盖慢慢的蹲下,再起来。我们来做一遍,跟着歌词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举,左手低举与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张开,转动手腕,同时左脚点地八拍。后八拍右手高举,左手低举,手腕转动,右脚点地。

  师:"'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这是最后两句歌词。动作也和简单,我们来学一下。把我们的右手举高,左手举得低一点,,张开我的五个手指,然后转动手,同时左脚踮起来,像我们之前做的一样,这样做八拍,然后,缓过来,左手举高,右手低一点,同样张开手指转动,这时我们踮起的是右脚,这样再做八拍。好我们连起来,跟着歌词做一遍。"

  4.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跳一遍舞蹈

  师:"好,我们把整个舞蹈都学了下来,那么,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们要把歌词唱出来。"

  5.让幼儿单独跳一遍舞蹈。

  师:"小朋友们很厉害,那么你们能够自己跳一遍吗?老师不跳,就你们跳。"

  6.让幼儿自由的寻找对象跳舞

  师:"现在,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来一起跳这个舞蹈,看一看是谁跳的根更好。"

  五.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这个舞蹈啊,那么你们可以跳给其他人看。"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鼓上的小动物

  一、游戏目标

  1.让幼儿感知音的轻重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小动物在鼓上跳跃的形象,训练幼儿思维的独创性。

  二、游戏准备

  打鼓一个,黄豆若干。

  三、游戏规则或玩法

  1.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1)鼓面上放一些黄豆,老师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黄豆变化。

  (2)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强、弱击鼓,重点感受:音强则黄豆跳得高,音弱则黄豆跳得低。

  2.幼儿学做小黄豆,听音乐的强弱跳动,老师敲鼓提示。老师让幼儿表现音乐轻重及动作有创造性的幼儿示范表演给大家看。

  3.鼓励幼儿想想,除了黄豆会在鼓上跳,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在鼓上跳?怎样跳?造型、动作怎样?

  (1)一名幼儿击鼓,其他幼儿创编小动物在鼓上跳,并能表现出轻、重音及动物独特的动作,音乐一停,即定格某种动物造型。先让一名设计者带领全班幼儿听音乐表演。

  (2)教师评价:请刚才表演有创新的幼儿击鼓,其他幼儿继续创编动物在鼓上跳舞。

  (3)请幼儿三人、四人、五人成一组设计不同的动物跳的动作,鼓一停,即摆出各种造型定格。

  四、游戏评价

  目标实现

  程 度

  内容适合

  程 度

  活动设计

  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

  性”表现

  存在

  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评价

  √

  √

  √

  √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tracy编辑)

  大班音乐教案--花儿朵朵开(公开课)

  活动背景

  随着春天的来临,“花”成了幼儿关注的焦点。在“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中,大家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花,了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参观了花市、花园后,幼儿不仅认识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态深深吸引。幼儿试着用各种材料制作花,欣赏关于花的各种歌曲,还在班级里开起了自己的花店…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个性化地表达对花的情感,提升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与向往,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花儿朵朵开”。活动中融入了流行音乐与经典的音乐段落,借助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达花开放时的美丽。

  活动目标

  1.在“种花”“开花”的音乐情景中,能伴随音乐的变化用舞蹈动作大胆地表达表现。

  2.进一步感受春天里花儿朵朵开放的美丽多姿。

  活动准备

  与主题相关的经验(略):多媒体课件、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进入情景。

  一、种花

  1.听赏A段音乐,引出“种花”。

  师: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来。因为花仙子送给他们一包珍贵的礼物――一各种各样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们赶紧拿着这包花籽来到街心花园,他们到花园里去干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听赏A段音乐。)

  2.听赏教师歌唱,感受A段乐曲“种花”的欢乐。

  3.幼儿跟随A段音乐表现种花。教师先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种花的动作与各种节奏;师生随着音乐展开对话。(我在这儿种了一朵“××”花。)

  二、开花

  1.听赏B段音乐。

  师:暖暖的春风轻轻吹,春雨沙沙地浇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种子发生了变化。(教师弹奏B段音乐。)

  师:你从音乐里听到花种子怎么了?

  2.幼儿表演花种子生长、开花的过程。

  3.欣赏多媒体,进一步感受花种子随音乐的变化生长开花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变(结束后请幼儿交流“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4.幼儿结伴表现花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变化进行表现。

  5.分配角色,合作表现B段音乐。

  师:谁会帮助花种子长大、开花?(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主题经验,并用舞蹈动作表现。)

  师:(结语)花代表着美丽,象征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个人幸福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1、音乐欣赏活动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小动物的形象比较适合幼儿的品味,能加深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老鼠它给人以一种好动的感受,幼儿他本身就具有好动,好模仿的特点,活动也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以往的音乐欣赏活动,基本是论幼儿反复听音乐,了解其结构为主,这无意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配以故事、形象生动的画面,直观而形象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对活动过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根据老师的讲述,初步理解"玻璃瓶里的小老鼠"的内容

  2.听辩音乐ABA段结构,能根据音乐创编出小老鼠跳舞,吃东西,着急的样子发展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3.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己的动作。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片、铃鼓。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随教师听着欢快的音乐进场。

  (注:带给幼儿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欣赏故事,并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你们知道猫最爱干什么?(抓老鼠)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老鼠的故事。"

  (注:小朋友对于猫和老鼠并不陌生,而且还比较感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玻璃瓶里的小老鼠》

  提问:"小老鼠在草地上干什么?它们看到了什么?小老鼠怎么会钻到玻璃瓶里去的?小老鼠为什么会钻不出来?"(注:《玻璃瓶里的小老鼠》这个故事比较有趣,幼儿第一遍听这个故事会感到好奇,因此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配以画面。

  教师出示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注:运用多媒体教学富有吸引力,能够让幼儿紧紧的跟着活动思路走。)

  三、要求幼儿听辩音乐ABA段结构。

  教师:"老师给这个故事配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后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乐曲有几段?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1.欣赏乐曲

  (注:这里音乐出现,让幼儿初次感受乐曲的旋律。)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ABA段。

  教师:"第一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就用小老鼠做游戏的图片来表示,第二段就用小老鼠钻进瓶出不来的图片来表示。"

  (注:形象的图片更加能够帮助幼儿形象记忆。)

  3.结合图片再次欣赏。

  四、根据音乐创编出小老鼠跳舞,吃东西,着急的动作。

  1.幼儿创编出小老鼠在草地上做游戏、跳舞的动作。

  (注:这一环节,让幼儿边听音乐边创编动作。一方面让幼儿再次感受A段音乐,另一方面,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学会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己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把小凳子反过来当作小瓶。"

  3.幼儿在"瓶子"里创编小老鼠吃东西,着急的动作。

  4.听到铃鼓声表示瓶子破了,小老鼠从小凳子里跳出来,做跳舞动作。

  (注: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做到面向全体,同时也让幼儿感受了B段音乐,体现了教育的连续性。)

  五、合着音乐完整的进行表演。

  (注:进一步完整的熟悉乐曲,要求幼儿适当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和情感。)

  六、结束部分

  放小猫的音乐,引导幼儿说一说小猫来了该怎么办。

  活动反思:

  这节语言活动是学而乐中的一个故事,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幼儿游戏活动方案。通过活动,能过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故事里的对话,发展了语言,启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整个活动主要围绕重点,突破难点。从幼儿的表现上看,本次活动的目标还是达到了,只是对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是有待加强。

  教学过程中第一部分我改变以往故事教学的教师一人说,幼儿听,而是先让幼儿对这个故事有个自己的猜想,并且鼓励幼儿说跟别人不一样的,体现独创性。没有听故事内容之前,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想想,猜猜,说说,故事的内容,使幼儿对本次故事活动有个耳目一新的感觉,虽说幼儿不习惯这样,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给幼儿树立了自信:瞧,我也可以猜故事,说故事,编故事。

  通过幼儿边猜边说边看,理解故事的内容,哦,原来是这样的,同时说,谁和故事里一样,他们就会有种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和故事里的不一样我们更应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且鼓励他们的想法。

  通过层层推进,幼儿已经能复述整个故事内容,不仅开动了脑筋,还从故事里学习了规范正确的语言。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第二大部分是游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满足了想说的欲望,创造了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果让我再重上这一次这节课,我会鼓励幼儿更大胆地说,大胆地演,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快乐每一节课,开心每一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奥尔夫10-15

幼儿园音乐大班教案02-28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6-14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03-05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07-06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07-06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7-05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01-08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