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快与慢》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23-05-05 14:54:52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快与慢》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快与慢》第一课时教案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度状态。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测量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学生回答:(1)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2)比一比,用相同的距离,看谁跑得远。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用来表示什么?(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2、速度的概念

  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v=s/t速度=路程/时间)

  4、速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师边讲解边板书两速度公式之间的换算关系。

  1m/s=3.6km/h1km/h=(1/3.6)m/s

  5、课堂巩固练习(写出换算过程)

  54km/h=m/s15m/s=km/h

  720km/h=m/s0.6m/s=km/h

  三、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P25例一,观察计算方法与小学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板书解题过程,强调计算格式。

  课堂练习

  一物体在10min内通过600米,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四、本课小结,作业。

  阅读例题,预习速度公式的应用。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快与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v=s/t。

  4、速度的单位:km/hm/s

  5、速度的测量

  六、教学后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快与慢》第一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2.3快与慢教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05-0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07

第一 二章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05-01

沪科版八年级 第三节 快与慢 练习05-0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精选12篇)01-07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章 第三节 快与慢》教案04-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03-23

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05-01

沪科版八年级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3课时)04-30

沪科版八年级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一课时)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