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15篇(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1
“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
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板书:估算)
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怎么去估算?
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
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4:估算有什么用?
生5:估算用在哪里?
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
课件:
生:选A。
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
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
汇报并板书:
生1:300×6=1800小估
生2:400×6=2400大估
生3:350×6=2100中估
生4:300×7=2100大小估
生5:300×6+300=2100凑、调估
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
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
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
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2.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
2、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
(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三成五”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七成 二成五 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
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4.出示例2。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37.4×(1-15%)
=37.4×0.85
=31.79(吨)
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3.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知道了“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了有关“成数”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30%。
(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 )的(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75% 60% 42% 100% 95%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摆、算、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情况。
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问题。(揭题)。
二、展开。
1、师: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相同情况。想一想: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
2、试一试:要求摆得出,还要说得明白。
交流:有哪几种?为了方便表达,最大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归纳:三种不同包法:
A面重叠(上下叠);
B面重叠(前后叠);
C面重叠(左右叠)。
3、师:现在研究6个相同情况。2个有三种不同摆法,6个有几种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几种吗?
生:6、7、8、9、10、12种等。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人一组,边摆边思考,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合作学习:
(1)小组摆、交流。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向同学们推荐了同学中作记录的学习方法。并问:为什么要记呢?
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
(2)大组交流、汇报。
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
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能不能将问题简化,比如以两个一组作为一个整体,将两个A面重叠(上下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转化为3个长方体的包装问题了,可以有几种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
师: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怎样考虑?。
生:哦,我明白了!还可以将两个B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又有3种包法。
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
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
师:先把2个小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那么6个小长方体就可以看作3个大长方体。2个小长方体间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个不同长方体的包装问题。这种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简单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的表面积较大,因为重叠部分面积最小;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叠、AB、A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叠部分面积较大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小。
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
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
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包装都考虑节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师:分小组,互相观察带来的其他物品,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
四、小结。
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包装这一小问题,学问可不小。
小学数学教案4
单元教学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约3教时
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授课日期__年__月__日__星期__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课型: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电子秤上显示的数据和售货员的话,提出疑问怎么会不一样?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数,复习整数求近似数。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情境图,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数是多少?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现场操作展示在多媒体PPT中,插入函数能在播放时在方框里输入学生汇报结果,能及时将学生的想法展现在课件上)
2根据汇报结果,分别具体探讨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后的近似数。并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3、强调取近似数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组探讨1与1.0的精确度
5、引导通过线段图理解保留一位小数是1.0,小数末尾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6、总结: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数?独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组中交流,找不同说原因。
(三)巩固练习
1、选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1)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①一位 ②两位 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①分 ②百分 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两位小数
0.256 12.006 1.0987
(2)精确到十分位
3.72 0.58 9.0548
(选两组,整组4人一起在电脑前讨论后,将本组答案用电脑操作展现在课件上放映呈现给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数
4、拓展题
四、全课总结
1、数学课将结束了,你有哪些收获?在哪方面还需努力?
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73页的知识,打开课本,认真看一看课本,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大声地朗读出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表示近似数的时,0不能去掉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并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个。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除法等式的分类,提高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因数倍数的含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难点】
准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身上挂有一些除法算式的小羊,让学生通过计算结果,将不同的小杨送回家个不同的村庄。并向学生思考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着重观察整除的这一类式子,并指出这类式子中的某对数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引出今天的内容《因数和倍数》。
(二)探索新知
让学生小组讨论整除这一类式子都有什么特点,根据特点总结: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学生独立思考 20÷10=2 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20÷2=10 呢?能说 20 是倍数吗?从而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再提问:0 能当除数吗?
通过问题引出,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0)。
(三)课堂练习
问题:让学生尝试写一下 2、3、5 的倍数,以及任一个 20 以内的因数。并思考倍数写的完么?因数写的完吗?你有什么发现?
(四)小结作业
小节采用发散性问题,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多媒体展示一些数,将这些数填到对应的热气球中,热气球的要求分别是 36 的因数和 60 的因数。
四、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定义: 练习
特点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准备: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3)出示第2小题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之前所学分数的意义作为基础之外,学生还在前一课时明确了整数乘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课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要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就可以了。】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例2“做一做”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学具盒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让学生观察,说说从下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视图。
接着追问: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试一试,再看一看。
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摆法。
集体交流:你能找到摆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是正确的。
小学数学教案10
一、观教材编排体系
(老师们,我想首先对人教版教材关于统计这块知识的编排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展望。)
各册的目标定位:
一年级目标:
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会用画正字或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并学会以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二年级上册目标:
继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以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二年级下册目标:
1、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下册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二、本册教学内容编排思考
我认为本册的教学内容有三大看点:
看点一: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略:例1(教学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1)是在前面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用单式统计表表示,再引出复式统计表。
(2)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第3问,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祥细说明:例1中出现了复式统计表,它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熟悉的检查身体的情境(如上页图)。首先统计学生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和现在的体重情况,并把数据填入单式统计表中,然后提出:如何在一个统计表里表示呢?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设计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可在观察的基础上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用正字记录法,本册教材中没有再出现提示,在学生收集两年的体重数据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在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根据统计表回答的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统计表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如,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化建议等,从而明确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2、做一做安排的是对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人数的统计,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在复式统计表中给出了一个班级参加四种课外小组活动的人数,其余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本班或其他班级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讨论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看点二: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
略:例2(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通过统计某路口20分钟过往车辆的数量,使学生经历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的过程,并学习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法表示数量,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2)没有条件进行现场统计的学校,可通过放录像或做游戏的形式进行统计,统计时注意用画正字记录,便于用1格表示5个单位。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不是整5的数据,可在条形图上方把数据标明,条形图位置要基本准确。
(3)回答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第4小题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
教参详细说明:例2是在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某路口过往车辆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使学生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如上页图)。从数据来看,当在一条比较宽阔的马路上统计20分钟后,所得到的数据比较大,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每个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呢?太麻烦了,怎么办呢?这是例2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材中虽然给出了过往车辆的数据,但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现场收集,也可以用播放录像的'形式让学生记录、采集数据。在记录数据时,教师要明确要求用正字记录法,对得到的数据,教师可有意识地加以整理,便于用一个表示5辆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例2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提供的素材把统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如有条件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而加深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看点三:注意渗透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预测的思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么一个细节,在例二中一共有四个问题,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是:
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这在以前是不曾出现的。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我认为这是一种知识上的递进,它通过一步步的培养学生对统计的结果提出问题,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预测,逐步让学生明确统计的结果带来的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统计不仅可以呈现事物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还可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情况,指导以后的工作。不论国界和所从事的工作,一些基本的统计观念却是人们普遍应当具备的。
英国的PeterHolmes在1980年提出统计观念表现在5个方面:(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记录与表示;(3)数据的提炼;(4)数据与概率的关系;(5)对数据进行解释并作出推断。
统计观念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2)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3)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我想本册比较关注的就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对此的安排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3、4题,让学生根统计结果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比二年级近视的人多,根据一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生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学的时候可让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使学生明确根据统计图表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测,以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三、课时划分建议
(1)可分三课时
课时一:106页的例一和108页的做一做
课时二:109页的例二和111页的做一做
课时三:112、113页的练习二十二
(2)各课时目标
课时一:1、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方法。
2、探索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3、让学生感知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课时二:1、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1格表示5个单位)。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合理的预测。
3、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决策作用。
课时三:1、通过练习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
2、进一步掌握简单复式统计表填写和一1格表示5个单位的统计图的绘制。
3、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起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3.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4.注意让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有待认真深入思考后写)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
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
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指导同学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同学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
二、归纳整理.
(一)启发同学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量的计量?
教师板书:
长度 质量 时间
面积
体积(容积)
(二)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1.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个长度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个面积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
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讨论: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都是100?
师生归纳:面积单位是根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0.
3.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思考: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
教师说明: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都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计量时做到准确无误.
4.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一枝铅笔长176( ) 一个篮球场占地420( )
一张课桌宽52( )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 )
一间教师的面积是48( ) 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 )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长?
(三)复习质量单位.
1.启发同学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填写下表)
2.练习.
①10麻袋大米约1( )
②l个鸡蛋约6.5( )
③1棵白菜约2.5( )
④1名六年级同学体重是40( )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
师: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忽然它看见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围有许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老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师:这只小蚂蚁又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香甜的香蕉呢,请小朋友自己去帮助小蚂蚁,好吗?你可以看提示(2)
师:这只小蚂蚁的胃口可大了,它还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虫和脆甜的鸭梨呢!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人可以商量商量蚂蚁该怎么走,然后再画出来。(展示不同的方法)
4、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5、综合练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及练习一的4~7题。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积与因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归纳,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做一做
老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老师:元旦节,老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老师的购物清单吧!
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
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老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老师巡视,算完后。
老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
(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2.5×4.8是怎样算的,
老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板书:计算方法
老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老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教老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22.32÷1.2
老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像这里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老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
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把除数转换成整数)。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老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验算的方法)
老师:小数乘除法的验算与整数乘除法的验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时练习: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三、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
老师: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试试吧!
(巡视,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指名说简算依据。)
老师:看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板书:运算定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3、13题。
四、复习取近似数
老师:既然是元旦节就要有节日的气氛,老老师准备用彩带布置家。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40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7.5米。
(1)需要买几卷彩带?40÷7.5=5.333(卷)≈6(卷)
老师:5.333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板: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老师:这里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板书:取近似数:进一法)
(2)一卷彩带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8×6=19.08(元)≈19.1(元)(板书:四舍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个花环,40米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花环?
40÷1.5=26.666(个)≈26(个)(板书:去尾法)
老师:取近似数就有三种方法,同学们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哟!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五、混合运算
老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这么快就把清单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老老师这也有两道题目想请你们帮忙算一下,好吗?比比看谁算的快。
4.6+5.4÷0.27 3.2×25 ÷8
(学生汇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老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再算
老师:看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1__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分析:领先的运动员与最后的运动员相遇时,两人跑完了2个3km即6km,所以两人的相遇时间可以用两人跑的总路程6km除以两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时离返回点的距离可以3km减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领运动员跑的路程减去3km求得。(10分钟,100m)
七、小结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谁来说说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八、作业:教材第113页第1题(2),练习二十五第3、5、6、16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因数→整数计算方法先,再,最后
除数→整数一看、二移、三对齐
运算定律
小数乘除法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四舍五入法
近似数进一法
去尾法
小学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千米”
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
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100米有多长,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长度吗?
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刚才我们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你能说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吗?
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
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教学例1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出示:4千米=()米
让学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个大,就是由大的换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们学习的思考方法,这道题我们要怎样思考呢?
教师指导学生想思考过程
提问:1千米=()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学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这道题是把小的长度单位变成大的,又因该怎样想呢?
根据书上的提示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书上。(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填在书上,指名回答,并说出思考过程。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理清题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这条路要划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这道题目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
3.做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先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时还学会了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五、作业布置
课作:
练习十六第3.4题
家作:
1.练一练第1题
2.练习十六第2题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习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任教的三年级(2)班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学生面对“比总数不公平”的情境,能够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的建议,但没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平了?”。退一步说,就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是否就能直接与“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画上等号?细微的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又表征着学生怎样微妙的思维差异呢?
事实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是“先求总和,再除以人数”。而这一心理运算对学生而言,其直观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终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又是如何成为这组数据的代表的,其意义的“联结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很难直接建立。由此可见,仅仅从“比较的维度”揭示平均数的意义,潜藏着学生难以跨越、且教师也很难察觉的认知障碍与思维断点。
于是,教师将备课的思维焦点再次落到“数据的代表”上来。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平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便有了本节课的尝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建立意义
(一)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1.谈话:
(1)上个星期,于老师和体育来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看谁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赛结果?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请你判断一下,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课件分别依次出示来老师和于老师三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2.提问:
(1)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为什么?
预设: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三次投篮的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小结: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比较谁的水平高我们经常先把总数算出来,看总数谁多。
(2)观察观察数据,还有别的办法很快地比较出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吗?
预设:直接将两位老师每次投篮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提问: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结:如果每一次投篮的数量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一次的成绩作为我投篮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问:选择哪个数量来代表来老师的投篮水平呀?那于老师呢?方便不方便?
【设计意图:创设“1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精心设计数据,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
(二)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1.谈话:不过,我可不服气,就找了一个理由:你是体育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结果来老师还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问:
(1)你们说于老师再投一次的话,会不会对我目前投篮的成绩有影响?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师最后一次投篮的结果?(课件出示于老师第四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我这次1分钟投了几个?我太高兴了,我为什么高兴呀?你们认为来老师会同意我的观点吗?
(4)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几个?
a.谈话: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请你试着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或者在图下面写一写、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b.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预设:从第四次投的7个中拿出3个分别给前3次各1个,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个。
谈话:你这个办法可真好!这样一移实际就是把几次不相等的数匀乎匀乎,看起来每次都一样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有个名字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的过程,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强化平均数“匀乎匀乎”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问:还有同学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的个数。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3+3+3+7=14(个)16÷4=4(个)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了4个。
谈话:实际上就是把于老师四次投中的个数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书:先合后分)
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了,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3、3、3、7的平均数是4。
提问:再来看看,来老师水平高还是我水平高,这种情况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数来比较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投篮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不公平。这时就需要用平均数作为几次投篮个数的代表来反映投篮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活动2【讲授】二、深化理解
提问:
1.那你们觉得于老师要是再投一次的话,这个平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2.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个,你们觉得于老师投篮的整体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你可没算,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诉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4.那我要想让我的投篮水平再上涨一点儿,你们觉得我得投几个?算算我投篮的水平上涨了没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5.要想让我投篮的整体水平上升点,你觉得我这次得投几个才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统计学的意义后,进一步设计活动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活动3【练习】三、拓展提升
(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1.估计平均数(课件出示)
提问:
(1)不能算,直接看,有这样5个数据,估计一下平均数可能会是几呢?
(2)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数是5呢?平均数可不可能是2,为什么?
(3)真的是5吗?你怎么知道是5?用计算的方法会算吗?怎么算?
【设计意图: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平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判断直条所在位置(课件出示)
提问:
(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第五个数据如果我也要画一个直条,它会在这条红线上面?还是在红线下面?请同学们用投票器进行选择。
(2)来选一个代表,谁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在红线的下面?
【设计意图:变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数逆求部分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问:
(1)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觉得可能吗?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个人都是160厘米吗?
(3)既然李强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据这个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过160厘米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平均数的意义进行推理判断,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
2.平均水深(课件出示)
(1)提问:
a.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2)谈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真实的情形吗?(利用课件,呈现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3)小结:虽然平均水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条小河水深的总体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处的深度。看来,平均数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发生危险,今后我们还会研究中位数、众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平均数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意图:处理这一题目时,教师适时呈现小河的截面图,并标注出5个距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学生仍能借助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东东下水的危险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悟到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时存在的局限性,适时提出今后还要学习其它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水平的统计量,做好统计知识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