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题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旧知.
(一)解答下面应用题
1.挖一条水渠100米,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列式:100÷5=20(米)
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
列式:
教师提问:上面这两道题研究的是哪三种的关系?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回答:上面两道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三量关系,已知工作总量和工程时间,求工作效率.
3.挖一条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100÷20=5(天)
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 ,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 (天)
师生小结:上面3、4两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问题.已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9.
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教师提问:
(1)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样分析?怎样解答?
30÷(30÷10+30÷15)=6(天)
(2)把上题的一段公路完成60千米、90千米、30千米、24千米等如何分析解答?
60÷(60÷10+60÷15)=6(天)
90÷(90÷10+90÷15)=6(天)
24÷(24÷10+24÷15)=6(天)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果都相同)
(4)为什么结果都相同呢?
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变了,但数量关系没有变;工作效率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它们的商也就是工作时间不变.)
(5)去掉具体的数量,你还能解答吗?
把这段公路的长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 ,乙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 .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段公路的( )
列式: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3.归纳总结.
4.小组讨论: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数学书P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
(游戏)要求:一定发生的就立正,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
(1) 太阳从东方升起
(2) 明天要上学
(3) 地球绕着太阳转
(4) 明天会下雨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举例: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始,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学例1
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 ?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情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 你怎么想到是
追问:2表示什么, 1呢
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2、同步体验。
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肯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 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况,摸到红球是1种情况,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三、迁移和提升。
自学例2,并集体讲解
“试一试”
“练一练”
四、实践与应用。
1、”非常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语文中的数学问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稳、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3、练习十八1-2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本课时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用“凑十法”进行口算的开始,为了学好本课时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重视新课前的铺垫孕伏。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复习数的组成和10加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顺畅。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从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一填。
2.在( )里填入适当的数。
( )+10=13 10+5=( )
10+( )=12 11=1+( )
14=10+( ) 17=10+( )
3.9和几能凑成10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胜利小学在开运动会,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的同学每人发一盒饮料。
(1)提问: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有几盒饮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3)你会计算这道题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很快算出答案。(板书:9加几)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出来。
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预设 生1: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数,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摆9根小棒,然后接着往后数,数一个数摆1根小棒,数到13时正好摆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小棒里拿出1根,与前面的9根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从9数到13。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凑十法”。
4.课件演示“凑十法”,学生仔细观看。
5.动手摆小棒,亲身体会“凑十”的过程,然后填写下面的思维图。
6.总结“凑十法”。
(1)计算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较小的加数分成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凑成“十”,再与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2)顺口溜总结: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7.反馈练习: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1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实践应用
完成教材90页2、5题。
全课总结
在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把“凑十法”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当中。
布置作业
教材90页1、3、4题。
板书设计
9加几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大数的读写及用四舍五入法将大数按要求凑整。
2.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将大数按要求凑整。
3、能根据生活实际的需求将一个数用合适的方法凑整。
教学重点:
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法。
教学难点:
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体会四舍五入是最常见的凑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领探究
1. 复习读写和四舍五入法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5次人口普查,这就是我国近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能读懂相关的信息吗?
①复习大数的读写读出1953—20xx年全国人口数这些数都比较大,读这些数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四位分级)写出1953—20xx年上海人口数
②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表示上海总人口、全国总人口的数量时做不到很精确,这时就需要用凑整的方法取一个近似数,你学过哪些凑整的方法?将上海人口数凑整到整万数。
2. 揭题: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四舍五入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凑整方法,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关于“大数与凑整”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一:去尾法
1. 出示:小胖和小胖妈妈去商店买衣服,正好赶上商场服装优惠促销,小胖发现原先的价格都变成了相邻的整十数。
自学提问
(1)用“四舍五入”法行吗?为什么?
(2)原价198元的套装优惠后的价格是多少?
(3)这种凑整的方法叫什么?(提问分星级+独立思考+求助讨论)
2. 小结:不管尾数是多少,全部舍去用“0”来占位,这样的凑整方法我们叫“去尾法”。
3.跟进练习:制定其余服装的优惠价格。
(二)探究二:进一法
1. 出示:妈妈带小胖去服装店买T-SHIRT,小胖的身高是143cm,可是商店里的`T-SHIRT 只有140cm和150cm两种尺寸。
自学提问
(1)小胖应该买哪种尺寸的T-SHIRT?为什么?
(2)像这样的凑整方法叫什么?
(3)与我们刚才学的“去尾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2.讨论汇报。
3. 小结:不管尾数是多少,去掉尾数向前进一位,这样的凑整方法我们叫“进一法”。
(三)探究三
1.练习:学生当场编题将按下列要求凑整。四舍五入法 去尾法 进一法
2.比较这三种凑整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结:这些都是数凑整的方法,不同的是,“四舍五入”法是需要看尾数最高位上数的大小,而另两种方法是无需看尾数的大小,直接“进一”或“去尾”的。
三、感悟探究
(一)基础练
1. 下面用哪种方法凑整更合适?
(1)小亚有480分的积分,每200分可以换一个奖品,最多能换几个奖品?
(2)某商店有85根雪糕需要装盒冷藏,每个盒子只能装10根,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3)小明体重35kg,一部电梯的载重为1000kg,这部电梯最多能乘像小明这样体重的小朋友多少人?
(4)某工地有垃圾86吨,一辆卡车每次运8吨,需要几次才能运完?
2.178025用“去尾法”凑成整万数是(),用“进一法”凑成整万数是(),它们相差()。由此可见,用“去尾法”凑整,数字总是变(),用“进一法”凑整,数字总是变()。
(二)综合练习选择
1. 按去尾法在万位上凑整得7□8078≈740000,则□中可填()。
①1 ②2 ③3 ④4
2. 74590≈75000,它是按()规则凑整成整千数的。
①四舍五入或进一法
②四舍五入或去尾法
③进一法
④去尾法
(三)即时反馈练习
1. 书P90、91页最后一题。
2. 按“进一法”在万位上凑整得8□3068≈830000,则□中可填()。
①1 ②2 ③3 ④4
3.一桶纯净水重19千克(含桶重),一辆载重2吨的小货车最多可以装多少桶纯净水?
20xx÷19=105(桶)5(千克)答:最多可以装105桶纯净水。
(四)拓展练习
1.某个数,经“去尾法”凑整成整千数后为72000,这个数最大为(72999 ),最小为(72001 )。
2. 某个数,经“进一法”凑整成整千数后为72000,这个数最大为(71999 ),最小为(71000 )。
3. 某个数,经“四舍五入法”凑整成整千数后为72000,这个数最大为(72499 ),最小为(71500 )。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种不同的凑整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将数进行凑整。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四年级(下册)教材教学了折线统计图,本单元继续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复式统计图里一般同时表达两组数据,它们有共同的主题,各反映一个内容,分别画成两条折线,便于人们根据折线的形态以及两条折线的位置关系,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获得需要的信息。例题和习题选择宽广的题材,让学生充分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它的应用价值。
1、巧妙地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凸现特点。
例题先用两幅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青岛、昆明两个城市3年各月的降水量,引起对折线统计图的回忆。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这些问题仅在一幅统计图里找不到答案,需要把两幅统计图中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比较,逐月计算两个城市降水量的相差数,才能找到答案。在学生感觉这种方法非常麻烦的时候,教材把两幅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巧妙地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三个问题,逐步教学复式统计图的知识。
第一个问题是识别复式统计图中表示两个城市各月降水量的折线,引导学生看懂复式统计图里的内容。在一幅统计图里,用两条折线表示两组数据,为了便于区分,例题把一条折线画成实线,另一条折线画成虚线,用图例说明两条折线各表示哪组数据。教材没有把这些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带着“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这个问题看统计图,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这些知识,理解把两条折线画成不同形式的线的原因以及图例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比较两个城市的月降水量,找到降水量最接近的月份与相差最多的月份。在复式统计图上比较这些内容,不需要计算,只要观察表示同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距离最接近,降水量最接近;距离最远,降水量相差最大。显然,在复式统计图上进行比较比在两幅单式图上比较方便得多。这是复式统计图的优点,也是例题的教学重点。教材让学生在活动和思考中获得这些体验,明白人们为什么制作复式统计图的道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三个问题是开放的,继续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描述现象,提出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重视发展统计观念。
练习十三配合例题,看重进行三个方面的练习。
(1)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1题和第6题都是画图练习,要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在图上描点、连线。在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时,已经进行过这样的练习。制作复式统计图要注意两点: 一是两组数据要一组一组地在图上画出来。如第1题,先依次描出表示七天最高气温的点,并连成折线,再画出表示最低气温的折线。如果两组数据同时画,容易发生错误。二是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要严格遵照图例的规定画,不能弄错,更不允许别出心裁。如果第1题把表示最高气温的折线画成虚线,最低气温的折线画成实线,对照图例,就闹出一天里的最高气温低于最低气温的笑话。如果随心所欲,把一条折线画成红色,另一条折线描成蓝色,那么别人对照图例,就无法分辨两条折线各表示的数据。
(2) 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
统计活动不能停留在数据的获得和呈现上,其价值更体现在对数据的利用上。关于这一点,在前几册教材中已经相当重视。本单元一如既往,第2、3题都是看图回答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在统计图里收集信息,比较数据,分析状态,作出判断。这两道题紧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比较同一时间的两个数据的大小,如1999年我国固定电话的用户比移动电话的用户多,3年移动电话的用户比固定电话的用户多;二是从两条折线的形态分析两个事件在发展态势上的差异。如表示移动电话用户的折线明显比固定电话用户的折线陡,反映出1999年到3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比固定电话快。明园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话机和计算机情况统计图里,表示电话机数量的折线从1年起保持水平状态,反映出从这一年起各个家庭里都有电话机;表示计算机数量的折线从1年起逐渐变陡,反映从这一年起拥有计算机的'家庭快速增多。
(3) 联系课外活动应用统计知识,培养统计观念。
小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初步的,表现为对统计活动有兴趣,能应用习得的统计知识开展统计活动,能通过收集、分析数据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现象。第4、5题为此而设计。第4题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记录水仙花球20天里根和芽的生长变化情况。不仅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还鼓励学生做一做这样的实验。综合数学和自然两门学科里的知识与活动,感受数学是人类活动的工具,是人们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一种语言。第5题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记录的两架模型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其中有每架飞机的飞行高度从逐渐上升到保持平稳,再到逐渐下降的过程信息,可以对这两架模型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各个时刻的飞行高度进行比较,从而对它们的飞行情况进行。让学生又一次感受统计能描述客观世界里的一些现象。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初步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特征;
2.结合商品的价格,进一步认识小数;
3.能正确读小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小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丰富学生数学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米尺,纸条课前收集商品的价格单、课前测量的身高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在量一量中,认识小数
师:米、分米、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米
下面这些是什么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像1、2、4、100这样的整数,还学过像这样的分数。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数?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老朋友间的关系,来学习一些新知识。
2.认识小数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师: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
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
3.初步理解0.1的含义
师: 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
米就是0.1米,你现在知道“0.1米” 在哪儿了吗?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 1分米
就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4.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
你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吗?
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0.9米表示什么?在哪儿呢?
5.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小数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了吗?
小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
6.比较小数的大小
在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有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想办法给他们排出名次。
小组内讨论:怎样比较这四名同学的成绩?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发表意见,交流,然后分组汇报。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如何清晰地界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应该形成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二,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一、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已经有很多研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谈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普遍化、特殊化、类比、猜想和检验、画一张图、建立方程、倒着干等。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德江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尝试和检验、画图、操作、找规律、制表、从简单的情况人手、整理数据、从相反的方向思考、列方程、逻辑推理、改变观点等11种。加拿大的某套数学教材中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分为10种,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地呈现如下:
我国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材,不再以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内容为线索,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所学运算体现的数量关系为线索,以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线索。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图示、列举、列表、找规律、从简单情况入手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教材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从四年级起集中编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安排学生学习摘录与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明晰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
二、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三个阶段
教师不但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还要思考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策略。
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是基于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首先是作为学生感受、体会、反思解决问题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不仅仅是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 问题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即基于解题的经历,形成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进而通过反思和提炼,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认识、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要经历潜意识阶段、明朗化阶段、深刻化阶段。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1.走出潜意识阶段
对学生来说,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楼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策略的认识,在以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已经初步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但并不一定关注到了解决问题时隐藏在背后支撑解决问题的策略,即学生对策略的认识处于潜意识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关注具体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处于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状况,缺乏应有的思考。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认识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可先呈现问题,让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获得一定的经验;再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回顾性陈述交流,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化隐为显。在回顾性陈述时,学生可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提出不同的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
2.步入明朗化阶段
学生对某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策略明朗化。如:呈现新问题后,组织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应用策略的意识;解决问题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随着解决问题策略的初步应用以及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就逐步浮出水面并凸现出来。这里要指出的是,在教学新的解决问题策略时,不能排斥学生应用以往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不是小猴子掰玉米,喜新弃旧,而是在不断整合、应用不同策略的过程中,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并在新的问题中主
动、综合、灵活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3.走向深刻化阶段
在学生比较充分地感知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师要安排一定的练习,对相关策略进行集中强化,以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策略的认识更深刻,逐步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即使到了巩固、深化策略的阶段,教师仍不应急于对学生的策略作出评价,而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不同的策略,优化自我的策略。为了深化学生对策略的认识,教师可在学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特点,适用哪些情况?还可采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不同策略之间有无一定的本质联系?学生不断地经历这样的思考,就能对策略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就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策略,有助子在解决问题时走出无从下手的沼泽地;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对策略的认识、理解与掌握。教师要充分认识策略的意义,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学生形成策略的规律,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聪明娃娃,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聪明娃娃。有信心得到吗?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 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三、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3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校对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都改写成乘法算式。
谈话:刚才我们求9张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写加法算式麻烦,现在你们会怎样列式?
4.(出示第69页试一试的跳绳图)
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出示:
(1)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 正在跳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3) 甩绳子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谁能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 1×4= 2×1= 5×2=
4×4= 5×5= 3×5= 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 6×1=6)
(4) 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
(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 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2=12)
(2) 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4= 1×6= 4×6= 3×5=
2×6= 3×6= 6×3= 4×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6的乘法口诀就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的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
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即相邻的口诀的积相差6。这样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基础。
在组织练习时,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记口诀外,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摆一摆,唤起学生的表象、相关联的题组等,指导学生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遇到过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因此有关几乘以6的题目,没有设例讲解,而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对比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解决,最后进行混合练习,使练习内容有坡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7-13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