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习铺垫
(2)揭示课题
(3)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4)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5)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
教材简析: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本节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
2.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3.能正确解答分数工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几张。
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3.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每天修25米,几天修完?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8,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过这组题,复习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定具体的数量应样表示,为学习用分数解答奠定基础。)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审题后,根据条件问题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讲算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3、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甲乙合做60件产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们要几天完成?
60÷(3+2)=12天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加工80个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80÷4=20(个)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加工一批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1÷4=
(把工作总量看作“1”)
(2)一项工程,甲单独修建,需要4天完成,乙单独修建,需要8天完成。
①甲队独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②乙队独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③两队合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小结:刚才这几道题中,工作总量所以用“1”表示,因为工作总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而工作效率是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实质上是单位时间完成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小黑板)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12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审题后,想:这道题需我们求什么?你可以根据哪个关系式来解答?
(2)学生尝试做,并同桌交流。
(3)反馈说明。
1÷(+)=1÷(+)=1÷=4(天)
(把工作总量看作“1”,两队的工作效率就是+。)
教师:如果不把工作总量看作“1”,而是看作2、3、5、10……结果会怎样?
学生任选一个数列式计算。
小结: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不过看作“1”是最简捷、最常用的。
2、练一练。
(1)填空。
①甲做一项工作需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3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
②一项工程,甲队独做需要36天完成,乙队独做需要45天完成。两队合做,一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 )天可以完成。
(2)修一条公路,甲队独做需10天,乙队独做需15天,甲乙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全班练,抽学生写在投影片上,同桌互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结:四人小组讨论。刚才练的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么解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工程问题。(出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变式练习
打印一份稿件,甲单独干要10小时,乙单独干要12小时,丙单独干要15小时。
(1)甲、乙、丙三人合打1小时,完成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2)三人合打一小时后,还剩下几分之几?
1-=
(3)甲、乙、丙三人合干,几小时可以完成?
1÷(++)=4(小时)
(4)甲、乙两人合干5小时,可以完成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5=
(四人小组交流,想想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2、看书,质疑。
四、教学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来解答这些应用题的?
五、作业:《作业本》P70[67]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主题图、例1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师: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学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学生:东南西北。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一)。
[点评:让学生在拍手活动中复习已学过的方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做好准备。通过课件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教师: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会看地图的学生举手) (课件中“内蒙古自治区”整块闪动)
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
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看了电视后知道的。
教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美丽的大草原(课件出示)。我们再来看看地图下方的海南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海图片)这里有蓝色的大海,气候温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儿去过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吗?
学生: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海南”有个“南”字。
教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中国的许多地方在命名的时候确实考虑到了方向这个问题。
学生2:南和北是相对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北)想一想,地图的左边、右边是什么方向呢?
学生:左西右东。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从书上看到过,况且我爸爸也告诉过我。
学生2:因为西藏在我国的西方,西藏在地图的左边,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学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国的东方,被称为东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够从生活中积累知识。人们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今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了。(板书:东、西)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教师将黑板上的东西相连,南北相连,做成十字形方向标,学生快速记忆地图上的方向。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②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
[点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用课堂活动的中国地图,抓住内蒙古、海南、上海和西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其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怎样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方位的体验。]
2.理解运用
(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北”字。
教师: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地图的上方就是北方)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在面向地图,看地图的时候,只要看见方向标,然后就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来判断方向了。
(2)教师: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教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 (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因为观察地点不同,以草坪为观察点,岗亭在草坪的东面;以新华书店为观察点,岗亭在新华书店的北面„„
教师:物体所在的方位是相对的,观察的地点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第(2)小题,然后再集体订正。如果学生有难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标。
[点评:学生根据自己介绍、发现、总结的知识来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了迁移和实践运用,并采用互相说一说的方式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2题。(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代替军舰,更形象直观。)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法的现实意义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伊始,先安排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引导学生重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在比较多少时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掌握这种方法,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样,都要用减法计算。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吗?
预设
生:我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师(演示课件):是这样摆的吗?大家觉得这种摆法怎么样?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摆的)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量的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方法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
生1: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①摆一摆:用圆形纸片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②分一分:将小华的圆形纸片分成两部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多少。
③说一说:图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12-7=5(个)。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生:“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3)明确比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没有小雪套中的7个,能确定小华套中的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吗?
小结:把小华套中的12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个,所以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
2+9= 3+8= 4+7= 5+6=
3+9= 4+8= 5+7= 6+6=
4+9= 5+8= 6+7= 7+6=
5+9= 6+8= 7+7= 8+6=
2.( )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1:11-5=□.
①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因为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12-4=□.
①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3.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11-3=8→11-8=3 ……
11-2=9→11-9=2 ……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口算,竞赛.
3.练习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分级讨论交流,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必要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4、5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1.课件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
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三)出示图片
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2.出示学生写法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01 002 003 004 005
001 002 003 004 005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课间休息:播放歌曲《小猫钓鱼》
四、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小熊举重)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 给大家看看?
(二)出示图片:怎样数得快?
教师: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活动题目:在0、1、2、3、5这5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集体交流.
分析与参考答案
一个数是不是与众不同,要看选择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与众不同,下面只是几种不同的说法:
0与众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个数都大于1;也可以说1的起笔和收笔是重合的,所以0与众不同;
1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是处于两个双数中间;
2与众不同,因为有两个数比2小,有两个数比2大,2处于中间位置;
3与众不同,因为在3个单数中,3处于正中间的位置;
5与众不同不同,因为0、1、2、3这三个数都是一笔写成,而5是用两笔写成;也可以说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个数都小于3;还可以说前面四个数中,相邻两个数都相差1,只有5与3是相差2;因此5的确与众不同;
从上面的解答来看,一道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说明
这个探究活动的答案还有很多种,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都应该算正确.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7-13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