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2 11:58:09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童话激趣,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的中间(25.6),再跳到2和5的中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

  师:(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数点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观看动画:

  1.(动画)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它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4.00)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4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二)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山羊快餐店从一个客人都没有,到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兴隆。这是为什么呢?

  (生说)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回来后,快餐价格的具体变化。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归纳:

  小数点向左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时,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填书本上40页的试一试 )。

  试一试

  小数点向右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

  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 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实践应用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综合应用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85 2850 0.0285 0.00285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扩大__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___移动___ 位。

  3、小山羊要去进货,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你能帮它过河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

  六、教学反思

  1、创设快餐店的情境,为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台。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乐意继续探索下去。

  3、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搭建了学生联想的舞台,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认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观察、发现、归纳等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情感目标: 通过与日常社会与周围环境的运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

  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读一读下面的速度

  80千米/时 45米/分 96千米/秒 140千米/时 2. 学生交流(做一做): 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你步行绕一圈大约用( )分钟,你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速度=路程÷时间)

  3.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谁跑得快(二)”。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对速度单位的读和写这个难点也进一步进行复习巩固)

  (二)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1. 出示媒体:

  (1)猎豹奔跑的速度是2250米/分,7分钟能跑多少路程?

  (2)绵羊奔跑的速度是3米/秒,跑774米需要多少时间?

  A、学生独立练习。

  B、反馈:口述数量关系及算式。

  C、小结: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2. 填表P11:

  路程

  376千米

  476米

  时间

  9秒

  2小时

  12分

  速度

  340米/秒

  8米/秒

  60米/分

  (1)学生独立练习 (2)反馈:(注意单位)你是怎样算的`? (通过填表练习使学生巩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际运用

  1. 填表:

  速度

  时间

  路程

  骑自行车

  9分

  1080米

  驾驶摩托车

  50米/秒

  500米

  人行走

  67米/分

  1小时

  2. 应用 (1)甲船4小时行驶80千米,乙船6小时行驶96千米,哪条船行的快?

  (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7:00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60千米/时,这辆汽车是在什么时刻到达乙地的?

  (3)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千米/分,是一辆公共汽车速度的4倍,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A. 学生独立练习

  B. 反馈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说明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

  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

  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五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书包等的时间,写己每天的作息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除了教材上选择的素材和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更丰富的材料,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时间观念获得更充分的体验。

  3.本单元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正确、熟练地分析、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练习课。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复习。

  (1)补充问题训练:

  ①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2人,______?

  ②花瓶里要插10朵花,已经插了4朵,________?

  (答案如下:①全班共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②还有几朵花要插?)

  (2)补充条件训练:

  ①__________,大米比面粉多5袋,面粉有多少袋?

  ②小红家养了4只白兔,_________,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

  (答案如下:①食堂运来25袋大米。②5只黑兔。)

  (3)解题训练:

  ①班里买来30张彩纸,比白纸少12张,白纸买了多少张?

  ②商店有红气球18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5个,黄气球有多少个?

  (答案如下:①30+12=42张 口答:白纸买42张。

  ②18+5=23(个) 口答:黄气球23个。)

  教学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复习,为下一步练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好知识上与心理上的准备。

  2.练习。

  (1)解题训练:

  ①商店里运来45筐芹菜,运来的菠菜比芹菜多30筐。运来多少筐菠菜?卖出50筐菠菜,还剩多少筐菠菜?

  让学生读题,试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可做如下分析:菠菜比芹菜多30筐,就是比45筐多30筐,菠菜的数量是较大数,芹菜是较小数,求菠菜多少筐就是求较大数,用较小数加上差,即用45+30=75(筐)。又知道卖出50筐,求还剩多少筐就是求从整体中减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应该用减法:75-50=25(筐)。

  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

  答案:45+30=75(筐) 75-50=25(筐)

  口答:运来75筐菠菜。口答:还剩25筐菠菜。

  ②操场上跑步的比打球的多6人,打球的.有28人,跑步的有多少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14人,跳远的有多少人?

  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订正:

  28+6=34(人) 34-14=20(人)

  口答:跑步的有34人,小学数学教案《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练习课》。 口答:跳远的有20人。

  ③幼儿园买了64件玩具,分给小班35件,剩下多少件?又分给大班18件,现在还剩多少件?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64件玩具是整体,分给小班35件是一部分,求剩下多少是求另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当做整体,又分给大班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列式是:

  64-35=29(件) 29-18=11(件)

  口答:剩下29件。 口答:现在还剩11件。

  ④妈妈昨天上午织袜子47双,下午织袜子46双。昨天一共织了多少双?今天织了98双,比昨天多织多少双?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订正如下:

  47+46=93(双) 98-93=5(双)

  口答:昨天一共织了93双。 口答:比昨天多织5双。

  (2)补充中间问题训练:

  ①商店有毛巾25包,又运进20包,_____?卖出45包,还剩多少包?

  ②小明做了15道练习题,比小丽多做2道,_______?小丽比小华少做7道,小华做了几道?

  ③停车场上有大汽车40辆,比小汽车多12辆,_______?又开来小汽车18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

  答案:①商店现在有毛巾多少包?②小丽做了多少道练习题?③小汽车有多少辆?

  教学意图:通过两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审题与分析能力。

  3.提高练习。

  (1)儿童商店有红气球30个,黄气球25个,花气球的个数与黄气球同样多。三种颜色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可做如下分析:花气球的个数与黄气球同样多,就是也有25个,求三种颜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就是把红气球、黄气球和花气球这三部分数量相加。

  答案是: 30+25+25=80(个)

  口答:三种颜色的气球一共有80个。

  (2)商店上午售出洗衣机12台,比下午少售出3台,全天共售出洗衣机多少台?

  此题可以做为思考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可做如下提示:求全天共售出洗衣机多少台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分别到哪里去找?

  教学意图:通过这两道提高练习,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习两步应用题进行渗透,同时也可加深学生对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