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 1×4= 2×1= 5×2=
4×4= 5×5= 3×5= 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 6×1=6)
(4) 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
(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 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2=12)
(2) 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4= 1×6= 4×6= 3×5=
2×6= 3×6= 6×3= 4×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6的乘法口诀就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的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
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即相邻的口诀的积相差6。这样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基础。
在组织练习时,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记口诀外,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摆一摆,唤起学生的表象、相关联的题组等,指导学生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遇到过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因此有关几乘以6的题目,没有设例讲解,而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对比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解决,最后进行混合练习,使练习内容有坡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新课
(一)圆的形成过程
1.教师叙述:体育课上,教师和明明做游戏,老师固定在操场中间不动,为了保持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不变,明明拉紧一条绳子开始走动,形成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什么图形?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
(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
(2)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
(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2)比赛:我给同学们10秒钟时间,请你们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看谁画的多?同时还要说明半径的`长度.
(3)学生反馈:你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说明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
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
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五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书包等的时间,写己每天的作息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除了教材上选择的素材和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更丰富的材料,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时间观念获得更充分的体验。
3.本单元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课.(练习十一第7~12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
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
1.口算.
老师拿着许多口算卡片,由学生抽签答题.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直接说得数.
3.一支钢笔6元钱,田老师拿了54元钱,可以买几支钢笔?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
1.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作业,将得数直接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组评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2.练习十一第10题.
练习前,先让学生看一看题,想一想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这道题是商一定,而被除数变了,当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独立完成,将得数直接填在课本上.
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
1.练习十一第7题.
(1)电脑显示第7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
(2)让学生根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
问题一: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如果3人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讨论)
问题二:如果现在有6台,你打算怎样安排?
第二个问题中的总人数没有变,仍然是24人,有6台电脑,问题是几人合用一台电脑?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讨论,互相学习.
2.练习十一第11题.
(1)电脑显示第11题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
练习十一第9、12题.
教练创新
课后作业指导
练习十一第9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寻找信息数据,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再解决问题.第12题:可以让学生将得数直接填在书上,要求学生在1.5~2分钟的时间完成.
补充习题及解答
被除数36 63 1614
除数96 38 9
商 898 25
(1)如果只买帽子,可以买几顶?
(2)如果只买鞋,可以买几双?
[解答:3.36÷4=9(个) 4.45÷9=5(排) 5.(1)36÷6=6(顶) (2)36÷9=4(双)]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课件欣赏)
三、小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计算
⑴某毛纺厂有男职工25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
A.女职工有多少 人?
B.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
C.女职工比男职工多几人?
(B、C两问要让学生思考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说说分析的思路)
⑵养鸡场有公鸡12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32只,
A.有母鸡多少只?
B.公鸡、母鸡共有多少只?
(让学生试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二、创设问题情景
每年的“六一”节前怡园小学生都要向山区同学捐书,今年大队部对三、四、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如下:
三年级说:“我班捐书36本。”
四年级想了想说:“我班捐书的本数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大声说:“我班比三、四年级捐书的总数少8本。”
你们知道五年级捐书多少本吗?
三、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确。
3、汇报、板演。
36*2=72(本) 综合算式:36+36*2-8
36+72=108(本)
108-8=100(本)
学生说理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如:36*(1+3)-8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三年级捐书的本数看作一份数。
四、应用及变式
1、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多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⑵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少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⑶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2 倍。花金鱼的条数比红、黄金鱼总数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⑷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少3 条,花金鱼的条数比黄金鱼的2 倍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让学生每两题一比较。
2、列式计算
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
五、课堂作业
课本练一练的第3-5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