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7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1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 12-6.2-3.8 7÷0.25 5.6×1.01
1.7+0.4 3+3.3 5.4-2.5-1.47 2.8÷0.8
(1.25+0.36)×0.2 0.99+1.8 2.56-0.37
500×0.001 3.2÷1.6 3.9+2.03 7.5×2.5×4
0.36÷12 0.75×4 4.9÷3.5 1.2×0.4+1.3×0.4
2.14-0.9 6.25×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一块长方形稻田,长200米,宽150米,合多少公顷?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卡片口算.
1公顷=( )平方米4公顷=( )平方米
20000平方米=( )公顷70000平方米=( )公顷
二、学习新课.
1.引入.
教师提问:(1)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教师叙述: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教师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教学平方千米.
教师叙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它的面积是100×100=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也可以说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
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呢?
(1000000÷10000=100,被除数和除数各划去4个零.)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从上面可以看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前面我们学过平方米与公顷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我们把这些土地面积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2平方千米=( )公顷8平方千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30000公顷=( )平方千米
2.综合练习.
(1)8公顷=( )平方米4平方千米=( )公顷
30000平方米=( )公顷9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3400公顷=( )平方千米
(2)在下面○里填上>、<或=.
3公顷○2900平方米200公顷○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
3.课后练习.
(1)了解本区或本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5平方千米=()公顷300公顷=()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12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3)3公顷○2900平方米200公顷○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
板书设计:
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3
教学内容:
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
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布置活动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卡片上记录了关于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的一些建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4、活动开始
每个小组选择1—2个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全班交流总结:首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其次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评议。鼓励学生指出发言小组的不足与错误,并给予补充或更正。最后,教师针对全班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测量的方法,我们要注意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实际测量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简单、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儿歌引入:
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学们都熟悉这样一首儿歌吧: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学生汇报: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1、妈妈和淘气比年龄:
学生初步体会妈妈年龄和淘气年龄的关系:
淘气1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淘气2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
如果淘气的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怎么表示:
2、摆图形:
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出示图形: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摆a个呢?
生发现寻找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寻求规律的必要性。为了简洁、清晰地表示规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表摆任意的三角形。
生列式:师强调a×3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练习:试一试:
第一题:回到刚开始的儿歌,老师再添两句。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第二题:哈雷彗星这道题是难点,学生容易错,让学生说出为什么。
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计算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
练习第三题:
还可以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练习第四题:
四、总结: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万
10000000000 = 100亿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6
平行与橡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教材按这样的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先教学平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再教学垂直,从生活中选取两条直线子昂叫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垂线,学会画垂线,并结合相互垂直的关系,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机器应用。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在情境中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抽象中形成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教材从生活中选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现象作为认知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以此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页的例题分三步呈现,首先呈现一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勾画出两条边,这些勾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根据3张照片中的彩色线条分别画出3组直线,从现实情境和具体物体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对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这3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开数学思考。第42页例题的呈现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在这样的实物和图形的反复转换中,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2、强化操作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
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第40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道例题都是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或垂线之后安排的,都不是叫曹指导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想办法画,在画的活动中继续体会胡下岗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内涵。
3、注重知识的应用与解释,体会认识的价值。
教材选取了大量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知识对相关现象作出简单的解释。如穿过马路的最短路线、怎样从大街边上把自来水引到小明家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进行解释与应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与垂线等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作为教学重点。此外,本单元安排了大量较为复杂的操作活动(需借助多个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图活动有画平行线和垂线等,测量活动有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而在此之前,学生的作图和测量机会不多,经验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7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例1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例2认识图形的旋转;例3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例4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例5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以及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这是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经历从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初步感受图形运动的结构美,体验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关键:
1.教学图形的平移时,要将着力点放在确定平移的距离上。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充分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图形旋转的概念,为进一步探索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重点:
1.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2.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六、教学难点:
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七、教学方法与措施:
1.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置认知起点。
2.紧扣图形运动的最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探索画运动后图形的方法。
3.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
八、课时安排:
1.平移 1课时
2.旋转 1课时
3.轴对称 1课时
4.练习 1课时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01-15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11-08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01-13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精选20篇)08-30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15篇)01-15
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01-28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汇编15篇01-15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集合15篇)01-15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4篇01-14
数学单元备课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