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1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
教学准备:
活动角、纸扇、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 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 2、三角板对比的
板书:直角等于90度
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 生回答后,板书 :锐角 小于90度
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 生回答后,板书 :钝角 大于90度
2.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
快来打声招呼吧!
3.读一读,平角、周角。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 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角
你们想当魔术师吗?
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让学生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板书:画平角。让学生也跟着画平角,齐读两遍平角的特征。
2.学习周角
我还会变呢,翻动平角纸,这又是什么角?说理由。画上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两个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周角,听!同学们好 我是周角,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
讨论: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生按顺序展示后,教师板书:1周角=4直角=2平角=360
定义:有四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让学生试着用活动角转动周角,画周角,然后,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齐读周角的特征,再齐读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三、进一步感受平角、周角。
1.伸出一条胳膊。旋转平角、周角。同桌互相转,展示转。学生评价。
四、补充钝角范围
师:老师有个问题,180度,360度都比90度大,但他们不叫钝角,再平角上展示活动角,活动角的一条边,在0度90度区域形成的角是锐角,在90度180度形成的区域形成的角是钝角,请学生说一说钝角比谁大?比谁小?
生回答后, 板书:而小于180度。
五、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周角、平角。
互相说,展示说,评价。
六、巩固练习.
1.游戏,用纸扇摆角,同桌说角,老师摆角,考同学说角
2.判断:⑴平角是一条直线,⑵周角是一条射线,⑶一个周角等于四个平角,
3.抢答题:⑴从小到大排序:直角、钝角、平角、锐角、周角,⑵从大到小排序:直角、钝角、平角、锐角、周角。
4.再出一个难一点的题:(要求说清理由)
1=752=? 3=? 4=?
七、总结
你们知道了平角、周角,现在让你扮演角色,平角、周角,做个自我介绍吧!
板书设计:
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比90角小 比90角大 1平角=2直角=18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2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探究怎样把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和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渗透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时,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渗透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再看看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多长(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要想准确地表示它的长度,需要进行测量。
2.量一量。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
(2)汇报结果。
组1:黑板长2米多。
组2:量出2米后还多出36厘米。
组3:量出是2.36米。
3.交代学习目标,引出新课。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探究新知
(一)探究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36厘米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
3.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在探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4.归纳学生的方法。
(1)多出36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即1米=100厘米,1厘米=米。36厘米=米,也就是0.36米。
(2)在把36厘米转化成0.36米的过程中,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
5.师生共同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根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先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6.尝试练习。
12克=千克=( )千克
500克=千克=( )千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4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
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
二、自由讨论、学习新知
1、教师用卡片出示例
0.7,0.19
2、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
3、议一议: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三、巩固新知
1、同桌相互读数。(课堂活动第2题)
2、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
3、练习十三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
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
4、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5、指导练习。
(1)第9题。
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
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10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明白每个小数位上的数代表着什么。
四、拓展提高
1、练习十三第1、2、3、7、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思考题:第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
(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
(2)3个0都读出来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读一读。
3、课后作业:第11题和第13题。
回家请父母帮忙,与父母共同完成。
五、课后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
0.7读作:零点七
0.19读作:零点一九
3.08读作:三点零八
103.503读作:一百零三点五零三
读整数部分时按整数读法来读,读小数部分时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2——P3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用三位小数表示······
2.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4.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的读、写基础,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决定利用正方形、正方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沟通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前交流:
“昨天跟大家一见面我就发现,咱们班的同学思维特别的好,表达也非常的清晰、完整,而且学习习惯也特别的好,你看现在各个做的多好,眼睛都看着老师,真棒!”
今天,苗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上课之前,让我们先到数的世界看一看。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
好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xx米,这是一个什么数,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不陌生。从简单回顾到“你还想知道什么”?从已知到未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理解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0.1、0.01,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0.1。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研究整数时是从几开始的吗?(1)师:从1开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数,一位数所在的数位是xxxxx,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再大一些的计数单位有xxxxxx,这些计数单位就像数的根一样,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借助这些根让我们对数有了深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小数,你认为应该从几开始?生:从0.1开始。
师:真是一群有见解的孩子!(你真是一个有见解的'孩子)
师:(出示正方形)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是什么?用哪个数来表示?师:你能这个正方形表示出0.1吗?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们的意义相同,也就是说1和0.1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它1011就是0.1,0.1表示的就是。 10101 0.1)(相等的)1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板书:
(2)借助直观,认识0.01。
师:我们继续平均分。(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
师:现在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出分数百分之一,)师:“能说说为什么吗?”师:那用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0.01)
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百分之一表示,也可以用0.01表示。那么我们就说1=0.01 1001就等于0.01。 100
(3)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小数意义的学习做好铺垫。师:“既然能取这样的一份,那可不可以取这样的多份?好,那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是我继续领着大家学?还是同学们试着挑战一下自己呢?课件出示合作提示
师:动手之前,请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提示,谁来读?生读。
师:对于这个合作提示,大家都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师:“好,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吧,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同桌合作,填写作业纸,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师:我们根据1/10=0.1和1/100和0.01得到了这样的两组数,仔细观察这两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像这样的,小数点右边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小数点右边有两个数字的呢?
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真强。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吗?分母是10的分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推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4)由形到体,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师:刚才我们利用正方形得到了这些小数,如果把正方形换成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x(十分之一也就是0.1x)x那2份呢?你是怎么想的
师:一份是0.1,2份就是2个xxxxx,也就是0.2。师:那5份呢?0.7呢?
师:那你们觉得这些小数的根是谁?生:0.1。
师:就是那1份,十分之一也就是0.1。师:那两位小数的根是谁?生:0.01。
(课件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
师: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8份呢?25份呢?表示多少个0.01?
师:那这一份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就是两位小数的根。
设计意图:从“形”到“体”,让学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有了前面的铺垫,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这些根其实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2.认识0.001。
师: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把这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平均分成100份,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把它平均分成xx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6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
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能把这些小数分一分类吗?(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2.导入新课。
师:展示学生分类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根据同学们这种分类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了解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黑板等物体的边长。(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分组汇报)
(2)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
(3)教师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因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①课件出示米尺图。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指一指每一份所对应的位置。
②根据分数的意义,1分米=米,米也可以用0.1米表示。(板书:1分米 米 0.1米)
③启发学生:(指3分米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3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引导学生说出:3分米 米 0.3米)
④(指7分米处)你们能说一说这里用整数、分数、小数分别怎么表示吗?(引导学生说出:7分米 米
0.7米)
⑤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
生2:我发现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⑥教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①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3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7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教师出示的习题进行分组讨论。(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 米 0.01米3厘米 米 0.03米 7厘米 米 0.07米)
(3)认识三位小数。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01-1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01-20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02-1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7篇01-16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02-05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