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认识11~20各数
教材分析:
11~20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体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摆一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摆一摆,想一想,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同时,学习本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二是数的认识的拓展。为了让学生较全面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
学情分析:
10~20各数学生能数出来,但是对于它们的组成不了解。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的数的简便性,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地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
教具学具:
10根一捆的小棒和10根散开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火眼金睛,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有多少?
生1:图中有水果、小棒、正方体、圆球。
生2:水果有11个,小棒有10几根,正方体也有10几块
师:说的真不错,那到底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物体的个数超过10的时候,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老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
师:张老师这里有一些铅笔,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有多少根?
师:指名学生来数一数。 师:你猜对了吗?
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大家一下子看出铅笔有多少根?
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先数出10根,十个一是10;捆成一捆,一个十是10。因此,10个一就是1个十。
学生操作:自己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
(1)师:现在,您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多少根?(11根)你是怎么知道的?(一捆是10根,还有1根,合起来就是11根),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如果现在让你自己摆15根小棒,你会怎样摆?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己开始摆小棒,并思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现在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根?(16根)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现在摆出19根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说一说再添加1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数的顺序
(1)补充上面没有涉及到的11~20的各数,并齐读一遍。
(2)看着直尺上的数,从0数到20,20倒数到0。再从7数到13,20倒数到11。
(3)13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4在15的( )面,14小于15;15在14的( )面,15大于14。
(4)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还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既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
三、练习延伸
1、数一数73页的学具各有多少?
2、读一读。20 13 15 18 11
3、翻书游戏:比一比,看谁翻得快。找出数学书的第7页、12页、18页、20页。介绍好的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11~20各数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数?你能用从这之间选一个数,说一句话吗?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11~20以内的数?找一找。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说出空间中物体的左右位置。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注:请学生事先以小组的'形式,围圈而坐。)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跟我做”。 请你跟我这样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学生一边跟着说,一边跟着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左与右”。
[通过游戏的形式,复习左右。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左与右。同时,在游戏的氛围中,可以进行自我纠错。]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1. 出示题1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课题)
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书)
2. 出示题2
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请个别同学回答。
3. 出示题3
师: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独立完成后核对。
4. 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师:碰巧小胖也在过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会看到什么呢? 小组讨论。
小结:与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师:那么小亚呢?
小结:与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在学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与右,并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础上,请学生介绍P8题1的图中每个人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坐着谁?从而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后来说出小胖、小亚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作铺垫。然后来到大街上找左与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学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亚。]
三、设疑问难,总结交流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与在街上”,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左与右。
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
[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索,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24点游戏活动中,经历“玩”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混合运算的指示,解决点游戏中的血算是问题。
3、感受与同伴玩中学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一幅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数学课你们都带来了什么?
你们可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能抽出任意两张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吗?哪两个数字相乘得24?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大家想玩这个游戏吗?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好吧,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自学算24点游戏的玩法。
谁来说一说/
生:就是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下面我们就来算24点。(板书课题)
二、幸运第一关――对对碰
1、三八二十四
师:我出8,敢从你的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
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
师:我还出8,敢拿出两张牌跟我碰成24吗?
生:……
师:你们都是凑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诀碰成24的。
2、四六二十四
你能自己出一张牌,让全班同学和你碰成24吗?
生:4
3、其它方法
12数字宝宝也要来算“24点”,你能让它算出24点吗?
三、幸运第二关:三张牌
1、7、6、3这三个数能算得24
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
②同桌商量?
③集体讨论(板书方法)
④同桌互相说
2、2、3、4这三张牌怎么想?
(过程同上)
3、9、8、3这三张牌呢?
(过程同上)
4、3、5、9这三张牌呢?
(过程同上)
四、幸运第三关——四张牌
1、12 5 8
①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
②小组讨论。
③集体讨论(板书方法)
2、4、5、7、8
(过程同上)
3、3、1、7、9
(过程同上)
4、5、5、9、3
(过程同上)
5、
五、比一比
1、提要求:每个小组每人抽一张牌,放在桌子上,算出24点,先算出的拍一下手,说出你的方法,对的就能得到4张牌。谁得到的牌最多就是冠军。
2、分小组比一比
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讲讲你算“24点”的好方法吗?
集体交流
其实玩起来也很方便,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我们谈了很多体会,有了许多办法,我相信你准能赢你的爸爸妈妈。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昨天老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二)教师提问
1.你为什么马上能想到还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三)教师谈话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相关的量是很多的,例如总价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和
数量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新授教学
(一)成正比例的量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路程(千米)
1 :90
2 :180
3 :270
4 :360
5 :450
6 :540
7 :630
8 :720
1.写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并计算比值.
(1)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2) 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3) 360比5可以吗?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多少?4小时对应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这一组题中上边的一列数表示什么?下边一列数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师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板书:
(4)路程比时间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这组题中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如何相关联的?举例说明变化规律.
3.小结:有什么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0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2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13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