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备课教案

时间:2023-01-01 11:28:56 高中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8篇)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1

  为了做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个性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构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数学教学任务和资料,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的进度状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状况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带给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潜力。

  4、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以前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资料,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资料语言生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握状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潜力。

  总之透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2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了解在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刻画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

  了解柱坐标、球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变换公式。

  德育目标:

  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空间点的位置的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利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数学应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模式: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我们用三个数据来确定卫星的位置,即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经度、纬度。

  问题:如何在空间里确定点的位置?有哪些方法?

  学生回顾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_科_网]

  极坐标的意义以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原理

  二、讲解新课:

  1、球坐标系

  设P是空间任意一点,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连接OP,记|OP|=,OP与OZ轴正向所夹的角为,P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Ox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Q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点P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组表示,我们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球坐标系(或空间极坐标系)

  有序数组叫做点P的球坐标,其中≥0,0≤≤,0≤<2。

  空间点P的直角坐标与球坐标之间的变换关系为:

  2、柱坐标系

  设P是空间任意一点,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用(ρ,θ)(ρ≥0,0≤θ<2π)表示点在

  平面oxy上的极坐标,点P的位置可用有序数组(ρ,θ,Z)表示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柱坐标系

  有序数组(ρ,θ,Z)叫点P的柱坐标,其中ρ≥0,0≤θ<2π,z∈R

  空间点P的直角坐标(x,y,z)与柱坐标(ρ,θ,Z)之间的变换关系为:

  3、数学应用

  例1建立适当的球坐标系,表示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

  变式训练

  建立适当的柱坐标系,表示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

  例2.将点M的球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变式训练

  1.将点M的直角坐标化为球坐标.

  2.将点M的柱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0)的球坐标是什么?

  例3.球坐标满足方程r=3的.点所构成的图形是什么?并将此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变式训练

  标满足方程=2的点所构成的图形是什么?

  例4.已知点M的柱坐标为点N的球坐标为求线段MN的长度.

  思考:

  在球坐标系中,集合表示的图形的体积为多少?

  三、巩固与练习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球坐标系的作用与规则;

  2.柱坐标系的作用与规则。

  五、课后作业:教材P15页12,13,14,15,16

  六、课后反思:本节内容与平面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结合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但以后少用,可能会遗忘很快。需要定期调回学生的记忆。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探索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研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二)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基本不等式以及推导证明过程。

  课后作业:

  思考如何用三角函数单调性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的条件的探究,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

   难点

  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及标准圆方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半径。

  2、提问1:已知圆心为(1,—2)、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5

  一、教学目标:

  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向量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例题分析:略

  四、小结:

  1、进一步熟练有关向量的运算和证明;能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切实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

  略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直线的几何条件,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

  (2)圆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参数方程.

  3.复习方向向量的概念.提出问题:已知直线的一个点和倾斜角,如何表示直线的参数方程?

  (二)、讲解新课:

  1、问题的提出: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是,并且经过点P(2,3),如何描述直线L上任意点的位置呢?

  如果已知直线L经过两个

  定点Q(1,1),P(4,3),

  那么又如何描述直线L上任意点的

  位置呢?

  2、教师引导学生推导直线的参数方程:

  (1)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

  参数方程

  (为参数)

  【辨析直线的参数方程】:设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指从点P到点M的位移,可以用有向线段数量来表示。带符号.

  (2)、经过两个定点Q,P(其中)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点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这里参数的几何意义与参数方程(1)中的t显然不同,它所反映的是动点M分有向线段的数量比。当时,M为内分点;当且时,M为外分点;当时,点M与Q重合。

  (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应用,强化理解。

  1、例题: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1、求直线参数方程的方法;2、利用直线参数方程求交点。

  2、巩固导练:

  补充:1、直线与圆相切,那么直线的倾斜角为(A)

  A.或 B.或 C.或 D.或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直线与直线(为参数)垂直,则 .

  解:直线化为普通方程是,

  该直线的斜率为,

  直线(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

  该直线的斜率为,

  则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 。

  (四)、小结:(1)直线参数方程求法;(2)直线参数方程的特点;(3)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注意参数的意义。

  (五)、作业:

  补充: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的方程为y=3x+4则与的距离为_______

  【考点定位】本小题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基础题。

  解析:由题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故它与与的距离为。

  五、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7

  [学习目标]

  (1)会用坐标法及距离公式证明Cα+β;

  (2)会用替代法、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由Cα+β推导Cα—β、Sα±β、Tα±β,切实理解上述公式间的关系与相互转化;

  (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简单的三角变换,解决求值、化简三角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问题。

  [学习重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难点]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导

  [知识结构]

  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数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础。其公式的证明是用坐标法,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及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把两角和α+β的余弦,化为单角α、β的三角函数(证明过程见课本)

  2、通过下面各组数的值的比较:①cos(30°—90°)与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们应该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当α、β中有一个是的整数倍时,应首选诱导公式进行变形。注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是诱导公式等的基础,而诱导公式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特例。

  4、关于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用。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8

  第四课时: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来确定最值,解决有关点的轨迹问题

  过程与方法: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求最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求最值。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参数式来求解最值问题

  三、教学模式:讲练结合,探析归纳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参数简明地表示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将解析几何中以计算问题化为三角问题,从而运用三角性质及变换公式帮助求解诸如最值,参数取值范围等问题。

  (二)、讲解新课:

  例1、双曲线的两焦点坐标是。

  答案:(0,-4),(0,4)。学生练习。

  例2、方程(t为参数)的图形是双曲线右支。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判断曲线形状的方法。

  例3、设P是椭圆在第一象限部分的弧AB上的一点,求使四边形OAPB的面积最大的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所求的最值可以有几个转化方向,即转化为求的最大值或者求点P到AB的最大距离,或者求四边形OAPB的最大值。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时四边形OAPB的最大值=6,此时点P为(3,2)。】

  (三)、巩固训练

  1、直线与圆相切,那么直线的'倾斜角为(A)

  A.或B.或C.或D.或

  2、椭圆()与轴正向交于点A,若这个椭圆上存在点P,使OP⊥AP,(O为原点),求离心率的范围。

  3、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在原点,其重心恰是抛物线的焦点,求内接三角形的周长。

  4、设P为等轴双曲线上的一点,,为两个焦点,证明

  5、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

  解: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1+t)2+(1-t)2=4,得t=±1,分别代入直线方程,得交点为(0,2)和(2,0)。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利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来确定最值,解决有关点的轨迹问题,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正确使用参数式来求解最值问题,要求理解和掌握求解方法。

  (四)、作业:

  练习:在抛物线的顶点,引两互相垂直的两条弦OA,OB,求顶点O在AB上射影H的轨迹方程。

  五、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12-22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09-29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7篇)12-24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7篇12-23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8篇12-31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通用7篇12-27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合集8篇01-02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集锦8篇01-03

高中数学备课组长总结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