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时间:2024-06-12 13:22:23 初中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华]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2、能用分式表示简单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释简单分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3、能分析出一个简单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4、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分式的值。

  学习重点

  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学习难点

  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教学流程

  预习导航

  一、创设情境:

  京沪铁路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全长1462km,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如果货运列车的`速度为akm/h,快速列车的速度为货运列车2倍,那么:

  (1)货运列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

  (2)快速列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

  (3)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快速列车比货运列车少用多少时间?

  观察刚才你们所列的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式子与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合作探究

  一、概念探究:

  1、列出下列式子:

  (1)一块长方形玻璃板的面积为2㎡,如果宽为am,那么长是

  (2)小丽用n元人民币买了m袋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 元。

  (3)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度。

  (4)两块面积分别为a公顷、b公顷的棉田,产棉花分别为m㎏、n㎏。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产棉花 ______㎏。

  2、两个数相除可以把它们的商表示成分数的形式。如果用字母 分别表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那么 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呢?

  3、思考:

  上面所列各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通过对以上几个实际问题的研讨,学会用 的形式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感受把分数推广到分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分式的概念:

  4、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其中分子为被除式,分母为除式,分数线起除号的作用;

  ② 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这是区别整式的重要依据;

  ③ 如同分数一样,在任何情况下,分式的分母的值都不可以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分式分母不为零是隐含在此分式中而无须注明的条件。

  二、例题分析:

  例1 : 试解释分式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2:求分式 的值 ①a=3 ②a=—

  例3:当取什么值时,分式 (1)没有意义?(2)有意义?(3)值为零。

  三、展示交流:

  1、在 ____________中,是整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分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

  2、 写成分式为____________,且当m≠_____时分式有意义;

  3、当x_______时,分式 无意义,当x______时,分式的值为1。

  4、 若分式 的值为正数,则x的取值应是 ( )

  A. , B. C. D. 为任意实数

  四、提炼总结:

  1、什么叫分式?

  2、分式什么时候有意义?怎样求分式的值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2

  一、 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 2、实际应用型 3、方法多变型 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对“代数和”加以体会)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发现法: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形成合作的意识,产生合作的愿望。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給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索、讨论,确定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拓了思路,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是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大自然中的数学,萌生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愿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有关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3) 2、9-(-5)

  3、-28-(-37)4、(-13 )+0

  5、(-29)+(-31) 6、(-16)-(-12)-24-(-18) 7、1.6-(-1.2)-2.5 8、(-42)+57+(-84)+(-23)

  从四排学生中个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6、7、8、题。

  通过比赛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评判,对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要有信心,要有高昂的斗志。通过练习,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特别是减法法则,加深了印象,这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二、新知探索:

  1、 出示引例1: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得出两种算法:

  ① 4.5+(-3.2)+1.1+(-1.4) ②4.5-3.2+1.1-1.4

  =1.3+1.1+(-1.4) =1.3+1.1-1.4

  =2.4+(-1.4) =2.4-1.4

  =1千米 =1千米

  教师随之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引导、规纳、总结可得出: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代数和“的含义。这里不要求出现“代数和”的名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让每一个学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其中例1是教材P109的例3,例2是一道补充的题目,这两个题目都是菱形判定方法的直接的运用,主要目的是能让学生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并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这些题目的推理都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程度好一些的班级,可以选讲例3.

  四、课堂引入

  1.复习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2.问题

  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3.探究

  (教材P109的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通过演示,容易得到:

  菱形判定方法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

  (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4

  一、教材、学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当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当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没有多媒体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流程

  1、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小学里已经学过,有印象吗?能回忆起来是怎样的一个图吗?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分成几部分),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32)

  射击 4 12。5%

  球类 8 25%

  水上项目 8 25%

  力量型项目 9 28。125%

  田径 2 6。25%

  体操 1 3。125%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田径)

  引入设计说明:

  1、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别于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统计图。

  2、出示课本学生快餐营养成份统计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问、第二问学生回答;

  第三问先说明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课本上有摩天轮图(学生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向学生介绍,用事先准备好圆纸片对折,再对折,把圆分成相等四部分,这个直角就是圆心角。

  这样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

  还有奔驰汽车的标志,把圆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圆心角为120。

  总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请一个学生回答第三问。

  3、做一做,P152,第(2)小题后面部分,老师分析。

  4、合作活动,师生互动(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扇形统计图)

  提出问题—→调查情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图

  问题: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交通情况。

  学生举手,一个学生点数,另一个学生记录,得出有关数据。

  ①步行 20人 40% 144 不妨设有50名学生,统计数据若如下(根据现场统计情况有不同的`数据)。

  ②骑自行车 15人 30% 108

  ③坐公交 10人 20% 72

  ④其他 5人 10% 36

  画图步骤:1、画一个圆;

  2、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学会动手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生再看例题:气象资料统计图,计算圆心角度数需用计算器。

  5、课内练习,学生板演,一个学生计算数据,一个学生画出扇形统计图。

  6、作业 1)P153 ①②③④,思考题⑤

  2)收集扇形统计图,渠道来自报纸、杂志、上网查询。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五、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具有感染力。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探究性质二】

  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探究性质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初步应用。

  2、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4、培养学生去发现规律的积极性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难点

  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已知方程x2-ax-3a=0的一个根是6,则求a及另一个根的值。

  2、由上题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们已学过的求根公式也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否有更简洁的关系?

  3、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b+b2-4ac2a,x2=-b-b2-4ac2a.观察两式右边,分母相同,分子是-b+b2-4ac与-b-b2-4ac.两根之间通过什么计算才能得到更简洁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x1 x2 x1+x2 x1x2

  x2-2x=0

  x2+3x-4=0

  x2-5x+6=0

  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x1,x2与系数a,b,c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x1 x2 x1+x2 x1x2

  2x2-7x-4=0

  3x2+2x-5=0

  5x2-17x+6=0

  小结:根与系数关系: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的关系是:x1+x2=-p,x1x2=q(注意: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根的判别式必须大于或等于零。)

  (2)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利用上面的结论。

  即:对于方程ax2+bx+c=0(a≠0)

  ∵a≠0,∴x2+bax+ca=0

  ∴x1+x2=-ba,x1x2=ca

  (可以利用求根公式给出证明)

  例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3x-1=0   (2)2x2+3x-5=0

  (3)13x2-2x=0 (4)2x2+6x=3

  (5)x2-1=0 (6)x2-2x+1=0

  例2不解方程,检验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1)x2-22x+1=0 (x1=2+1,x2=2-1)

  (2)2x2-3x-8=0 (x1=7+734,x2=5-734)

  例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和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你有几种方法?)

  例4已知方程2x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的值。

  变式一:已知方程x2-2kx-9=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k;

  变式二:已知方程2x2-5x+k=0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

  三、课堂小结

  1、根与系数的关系。

  2、根与系数关系使用的前提是:(1)是一元二次方程;(2)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四、作业布置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5x-3=0 (2)9x+2=x2 (3)6x2-3x+2=0

  (4)3x2+x+1=0

  2、已知方程x2-3x+m=0的一个根为1,求另一根及m的值。

  3、已知方程x2+bx+6=0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根及b的值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三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2、让学生深刻体会对称思想的重要性,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美丽的对称图形,并指出其是怎样的对称?(展示课件)

  二、探究规律:

  课前完成书本第6页:做一做、和第14页:做一做。(展示课件)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是图形变换的三种最基本的形式。表面上它们是三件不相干的事,可经过反复轴对称,我们发现:

  规律1:当对称轴两两互相平行的时候,经过偶数次的轴对称变换相当于实现一次伟大的平移变换,平移的方向与对称轴距离矢量和的方向一致,平移的距离恰好是对称轴距离的代数和的2倍;

  若对称轴两两相交于同一点,经过偶数次的轴对称变换相当于实现一次伟大的旋转变换,旋转中心就是对称轴的交点,旋转方向就是对称轴交角矢量和的方向一致,旋转的角度恰好是对称轴交角的代数和的2倍。(难点)

  规律2:一些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原图完全一样。这里的“完全一样”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性质,因为它意示着: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图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三、应用规律解题:(重点)(展示课件)

  例1、已知:如图,点A和点D关于直线MN对称,点B和点C也关于直线MN对称,AC与BD相交于点O,且点0在直线MN上,请你写出尽可能多的结论。(至少写出8条)

  例2、如图,在一个长为200米,宽为150米的长方形公园里,拟建三条宽都为C米的人行道,其余部分为绿化带,试问,绿化带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列式即可)

  例3、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个公共点A,点D、E分别在线段AD、 AB上。

  (2)若将正方形AEFG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连结DG,在旋转的过程中,你能否找到一条线段的长与线段DG的长始终相等。并以图2为例说明理由。

  解答:连结BE,

  因为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中,

  AD=AB; AG=AE;

  所以在旋转过程中,

  线段AD对应线段AB;

  线段AG对应线段AE;

  则线段DG对应线段BE;

  因此:BE=DG。

  练习1、如图所示,请你用三种方法,把左边的小正方形分别移到右边的三个图形中,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练习2、如图所示,已知AE∥DF,BE∥CF,AD∥BC,AD=BC且AB⊥BC,AB=3,AD=4。求多边形AEBCFD的面积。

  练习3、如图,将一个扇形(∠AOB=90°)平移到一个长方形上,恰好OCDE为正方形,若正方形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练习4、如图所示,点O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将一块半经足够长,圆心角∠EOF=90°的扇形纸板的圆心放在点O处,并将纸板绕点O旋转。求正方形ABCD的边被纸板覆盖部分的长度和被纸板覆盖部分的面积。

  四、小结:

  三种图形变换的联系和两个规律及其应用。

  五、作业:

  1、请同学们设计符合下列要求的图形

  (1) 使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 使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2、预习下一章内容,尝试用对称的思想分析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六、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前,经备课组老师建议,取消了规律1的探索,补充了下面的一道开放式探索题:在正方形的瓷砖面上画花纹,要求将砖面分成4部分,每部分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请作出你的设计。 学生设计出12种的方案,并用对称的思想加以归类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作为一堂“指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老师安排的内容是否太多,学生自主学习放到课前,该如何监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运用.

  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 什么叫不等式?说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 当x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1-5x<16是否成立?

  3,-4,-3,4,2.5,0,-1.

  3.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 x的3倍大于x的2倍与5的差; (3)y的与x的的差小于2;

  (2) y的一半与4的和是负数; (4)5与a的4倍的差不是正数.

  4. 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然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

  (1)m>n,两边都减去3; (2)m>n,两边同乘以3;

  (3)m>n,两边同乘以-3; (4)m>n,两边同乘以-3;

  (5)m>n,两边同乘以 .

  (以上各题中,从第2题开始,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如遇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例题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并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基本性质。

  二、讲授新课

  例1 在下列各题横线上填入不等号,使不等式成立.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不等式基本性质.

  (1)若a–3<9,则a_____12; (2)若-a<10,则a_____–10;

  (3)若a>–1,则a_____–4; (4)若-a>,则a_____0.

  答:(1)a<12,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2)a>-10,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

  (3)a>-4,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2. (4)a<0,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

  (在讲授本课时,应启发学和在添加不等号“>”或“<”时,要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观察它是根据不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是怎样由已知条件变形得到的.同时还应强调在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例2 已知,用a<0,“<”或“>”号填空:

  (1)a+2_____2; (2)a-1_____–1; (3)3a_____0; (4)a-1______0; (5)a2 _______0; (6)a3______0; (7)a-1______0; (8)|a|______0。

  答:(1)a+2<2,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2)a-1<-1,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3)因为3a,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2. (4)->0,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

  (5)因为a<0,两边同乘以a<0,由不等式基本性质3,得a2>0.

  (6)因为a<0,两边同乘以a2>0,由不等式基本性质2,得a3<0。

  (7)因为a<0,两边同加上-1,由不等式基本性质1,得a-1<-1.

  又已知,-1<0,所以a-1<0.

  (8)因为。a<0,所以a≠0,所以|a|>0.

  (本例题除了进一步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外,还涉及了一些旧的基础知识,如a<0表示a是负数;a>0表示a是正数;|a|是非负数.后面几个小题较灵活,条件由具体数字改为抽象的字母,这里字母代表正数还是代表负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外 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投影)(请学生回答)

  (1)因为7.5>5.7,所以-7.5<-5.7; (2)因为a+8>4,,所以a>-4; (3)因为4a>4b,所以a>b; (4)因为a<b,所以<>'

  (5)因为>-1,所以a>4; (6)因为-1>-2,所以-a-1>-a-2;

  (7)因为3>2,所以3a>2a.

  答:(1)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 (2)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3)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2. (4)不对,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应改为>; (5)因为>-1,所以a>4

  答:(1)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 (2)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3)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2。 (4)不对,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应改为。

  (5)不对,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5,应改为a<4。

  (6)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7)不对,应分情况逐一讨论。

  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2)

  当a=0时,3a<2a。

  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3)

  (当学生在回答本题的.过程当中,当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应做适当引导、启发、帮助)

  三、课堂练习(投影)

  1。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

  (1)由-2<-1,两边都加-a; (2)由-4x<0,两边都乘以-;

  (3)由7>5,两边都乘以不为零的-a。

  2?用“>”或“<”号填空:

  (1)当a-b<0时,a______b: (2)当a<0,b<0时,ab_____0;

  (3)当a<0,b<0时,ab____0; (4)当a>0,b<0时,ab____0;

  (5)若a____0,b<0,则ab>0; (6)若<0,且b<0,则a_____0。

  四、师生共同小结

  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出:①在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时,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字母,字母代表什么数是问题的关键,这决定了是用不等式基本性质2还是基本性质3,也就是不等号是否要改变方向的问题;②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时,要变两个号,一个性质符号,另一个是不等号。

  五、作业

  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x-1<0; (2)x>-x+6;

  (3)3x>7; (4)-x<-3。

  2。设a<b,用“>”或“>”号连接下列各题中的两个代数式:

  (1)a-1,b-1; (2)a+2,b+2; (3)2a,2b;

  (4); (5); (6)-b,-a。

  3。用“>”号或“<”号填空:

  (1)若a-b<0,则a_____b; (2)若b<0,则a+b_____a;

  (3)若a=0,则a+b_____b; (4)若<0,则ab_____;

  (5)b<a<2,则(a-2)(b-2)____0;(2-a)(2-b)____;(2-a)(a-b)。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不等式基本性质,尤其是基本性质3。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让学生以练为主,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口答,笔做,讨论等不同的方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将不等式正确、灵活进行变形的能力。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在“演示操作验证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猜想、与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

  1、操作:

  请每位同学在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出现哪些情况?

  2、分类:根据学生想象,出示下图(网格):

  师:老师课前也绘制了这样6幅图,想一想,按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你可以分成哪几类?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3、讨论交流,揭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结:

  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和“不相交”,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位置关系吗?

  板书:

  相交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不相交

  二、探究一:垂直

  1、平面内两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的特点。

  师:首先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这一情况。

  师:平面内直线a和直线b相交与点O,已知1=60,谁能马上求出2、3、4的度数?你是怎么想的?

  2、平面内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提问:这4个角的'度数有什么特点?固定点O,旋转后,情况还是一样吗?

  (旋转至垂直)

  师:现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了。继续旋转呢?

  除了相交成直角以外,其余的情况,都是任意相交的。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不相交

  3、练习:

  下列图形中哪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1 ○2 ○3

  4、揭示概念。(媒体出示)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5、平面图形中的垂直现象。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在图上用直角记号标出。哪些线段互相垂直?用垂直符号表示。

  ○1 ○2 ○3

  记作: 记作: 记作:

  6、动手操作。

  三、探究二:平行

  1、提问:长方形中,如果把相对的两条边无限延长,是否会在某一点相交?

  2、揭示概念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平行

  3、平面图中的平行现象

  4、练习

  (1)说说下列哪些直线互相垂直?哪些互相平行?

  将图2改为:

  提问:e和f还平行吗?

  将图2改为:

  当角1等于角2时,e和f还平行吗?

  (2)渗透“同一”平面观念

  长方体中,这两条棱相交吗?那么他们平行吗?

  板书: 任意相交

  相交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平行

  四、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

  1、举例: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提问:为什么这些地方要设计成“垂直”或者“平行”?

  五、课堂总结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0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习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xx?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1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安排1课时讲授;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学中引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种种生活中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影子在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不同时刻物体影子的变化,亲自感受变化的情况,再通过教师讲授逐步加深对投影相关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知道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含义;

  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特征;

  知道在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探索不同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影子长的比等于物体高度的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论研究自然现象,引发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探索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增进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平行投影的认识进行物体与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自己总结出一些结论。

  一、创设情景

  问题1:

  师:请看这幅图片,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陈述: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看下图)

  设疑激趣:利用古代显示时刻的物体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引出课题

  问题2:

  师:太阳光可看成平行的直线,在阳光下,我们经常看见物体的影子,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几副图片:(幻灯显示)

  (1) (2) (3)

  上面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请根据树的影子,判断拍摄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生:通过这几天观察,如果上午观察物体的影子,都是逐渐变短的一个过程,所以拍摄的先后顺序是:(3)→(2)→(1)。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但是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呢?

  生:上午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升高,这里我们把太阳光线看成平行的直线,根据以前我们学过的几何知识,通过画图,显而易见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逐渐变短的。

  师:回答的很好;根据上面的总结,我们观看下面的图片,观察有什么变化?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窗户大多是朝南的,中午某时刻室内的窗影在一年四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生:夏天的时候影子是最短的,冬天是最长的,春秋次之。

  活动:学生有丰富的关于影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结合经验想象自己的影子从早到晚是如何变化的(包括大小和方向)?并叫三个学生代表太阳、物体、影子,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得出结论:大——小——大;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东。

  教师总结: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种现象就是投影(projection)。

  太阳的光线可看做平行线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光线是投影线,地面或墙面是投影面。

  如上图,用一束平行光线竖直照射水平放置的三角尺上,投影线、三角尺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在这种平行投影中,光线是竖直照射在水平面上的。像这种平行投影又叫做正投影。

  现在大家对投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下面这个图形,思考问题:[

  如图,正方体正面(R面)在V面上的正投影 。

  1.R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R面相对的面的在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2.Q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Q面相对的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3.P面及与它相对的面的正投影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相应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投影的相关概念,也观看了许多投影的图片,那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

  (1)一个物体的正投影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2)点、线段和多边形的正投影可能分别是什么图形?

  第一问显而易见,教师可以找中下等学生回答。

  第二问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看,回答问题。(参看课件:点、线、面的投影)

  师生互动:

  例:旗杆直立在A处,它的平行投影如图所示。

  (1)请画出小明站在B处时的投影(用线段表示)。并说明你这样画的理由。

  (2)如果小明站在C处,请画出他的投影(用线段表示),并比较小明站在B、C两处投影的长短。

  (3)旗杆的高度与它投影长的比和小明的身高与他投影长的比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这道例题,教师再进行讲解。

  教师总结:一般地,两个直立于地面的物体在阳光下的投影,或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物体、他们的平行投影及过物体顶端的投影线,分别组成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练习

  1.大致说出我国北方的确一天中(早晨、中午、傍晚),人在阳光下的投影的方向和长短。

  2.下图是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投影,请画出另一棵树的投影(用线段表示)。

  3.结合地理知识,谈谈在我国哪些地区会有太阳直射现象。这时人的投影是什么样的?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平行投影

  一、导入 平行投影

  问题1: 正投影

  二、新授 例:

  问题2:

  三、练习

  投影:

  四、总结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能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能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的运算。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这就要求使用科学计算器。因此,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就成为本节的重点和难 点。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科学计算器。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 一、从问题情境入手,揭示课题。

  (出示幻灯一)

  在棋盘上放米,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22粒米,然后是23粒、24粒、25粒……一直到64格,你能计算第64格应放多少粒米?有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带着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积极回答。 通过师生的相互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学会使用计算器的必要性,并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

  探究活动一 一、 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出示幻灯二)

  B型计算器的面板示意图如下:

  教师结合示意图介绍按键的使用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使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器 的按键操作,熟悉计算器的程序设计模式。

  探究活动二 二、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出示幻灯三)

  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

  (2)51.7(-7.2)

  解:(1)

  (-3.75)+(-22.5)=-26.25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计算,使学生熟悉计算器的用法。

  探究活动二 (2)

  51.7(-7.2)=-372.24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计算,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探究活动二 例2 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

  (-0.45)5

  (-0.45)5-0.018

  相互讨论,并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计算,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探究活动二

  例3 用计算器求值

  (1)(-6)2(2)-62

  解:

  思考:

  注意观察它们的按键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区分两种按键的不同,灵活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探究活动三 三、随堂练习

  (出示幻灯四)

  用计算器求值

  1.9.23+10.2

  2 . (-2.35)(-0.46)

  3.( -3.45)3

  4.-2.082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运算。

  探究活动四 四、实际应用,能力提高。

  1.用计算器解决“创设情境”中提出的问题。

  (出示幻灯五)

  2.张老师在银行贷月息为0.456%的住房 贷款50 000元,满5年时共需付款50 000(1+600.456%)元,其中包括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张老师共需付利息多少元?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回答有关的信息,学生互评。 通过实际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总结 五、学习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体会?

  教师简要点评:

  (1)由于受计算器显示数位的限制,计算结果是一个近似数。

  (2)当计算结果很大时,计算器能将计算结果自动转化为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来显示。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 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 性的评价。 学生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反馈

  1.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略)

  2.(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

  1111,111111,1 1111 111,11 11111 111 。

  (2)根据 (1)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如果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1 111 1111 111 1 11的结果吗? 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操作,学以致用。 及时反馈,并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附:板书设计: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1.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运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运算;

  3.运用计算器探究数学规律。

  教学反思:

  1.只停留在powerpoint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能演示使用计算器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2.更新教学观念,最好以学生自学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为主,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思维及个性化发展。而通过网络或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易忽视教师的作用,过分的 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成本也大幅度提高。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3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一、知识点回顾

  1、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期考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期考80分,作业90分,课堂参与85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________。

  2、样本1、2、3、0、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之和等于___.

  3、一组数据5,-2,3,x,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4、数据1,6,3,9,8的极差是

  5、已知一个样本:1,3,5,x,2,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二、专题练习

  1、方程思想:

  例:某次考试A、B、C、D、E这5名学生的平均分为62分,若学生A除外,其余学生的平均得分为60分,那么学生A的得分是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可以用统计学知识和方程组相结合来解决。

  同类题连接:一班级组织一批学生去春游,预计共需费用120元,后来又有2人参加进来,总费用不变,于是每人可以少分摊3元,设原来参加春游的学生x人。可列方程:

  2、分类讨论法:

  例:汶川大地震牵动每个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位衢州籍在外打工人员也捐款献爱心。已知5人平均捐款560元(每人捐款数额均为百元的整数倍),捐款数额最少的也捐了200元,最多的(只有1人)捐了800元,其中一人捐600元,600元恰好是5人捐款数额的中位数,那么其余两人的捐款数额分别是___________;

  点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满足的条件。

  同类题连接:数据-1 , 3 , 0 , x的极差是5 ,则x =_____.

  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某班50人右眼视力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视力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人数2 2 2 3 3 4 5 6 7 11 5

  求该班学生右眼视力的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4、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各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5 8 8 9 10

  乙:9 6 10 5 10

  (1)分别计算每人的平均成绩;

  (2)求出每组数据的方差;

  (3)谁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

  三、知识点回顾

  1、平均数:

  练习: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2、中位数和众数

  练习:1.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2.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3.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2 3 6 14 15 5 4 1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3.极差和方差

  练习:1.一组数据X 、X …X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2.如果样本方差,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样本容量为.

  四、自主探究

  1、已知:1、2、3、4、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方差是2.

  则:101、102、103、104、105、的平均数是,方差是。

  2、4、6、8、10、的平均数是,方差是。

  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2、应用上面的规律填空:

  若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m,方差为w。

  (1)n个新数据x1+100,x2+100, …… xn+100的平均数是,方差为。

  (2)n个新数据5x1,5x2, ……5xn的平均数,方差为。

  五、学后反思:

  xxx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相似多边形本质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归纳、类比、反思、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体会反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推断得到数学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探索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过程,以及用定义去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教学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形状相同的图形,在这里我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课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学生回答后,利用课件演示抽象出多边形。

  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指出黑板边框的内外边缘所围成的矩形的形状也相同。我紧接着创设悬念:这两个矩形的形状相同吗?

  利用课件演示,把内边缘的矩形的长和宽按相同比例放大后不能与外边缘矩形重合。此时的学生肯定倍感疑惑,急切想探个究竟。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那么满足什么条件的多边形才是形状相同的多边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相似多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

  1、动手实验,初步感知定义。

  课前发给每个小组一套相似多边形的图片(其中包括两个相似三角形、一个等边三角形、两个相似四边形),组织学生按形状相同给多边形找朋友。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一组多边形探究解决下面问题。

  (1)在这两个多边形中,是否有相等的内角?设法验证你的猜想。

  (2)在这两个多边形中,相等的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验证、交流,并进行演示,着重引导学生说明验证的方法,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验证方式,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对相等内角的两边是否对应成比例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成比例线段,我会利用这一点启发学生运用测量、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一难点。

  利用多媒体演示形状相同的六边形的对应角相等,然后让学生观察计算得到,相等的内角的两边成比例。然后给出对应角、对应边的概念,引导学生明确对应角、对应边的含义。

  2、特例探究,进一步体验定义。 (课件出示问题)

  例:下列每组图形形状相同,它们的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对应边呢?

  (1)三角形ABC与正三角形DEF;

  (2)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这个问题后进行适当引申,使学生认识到: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都相似。)

  3、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教师设问: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探究过的每一组多边形,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课件出示四组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定义,教师给予规范并板书。随即给出相似多边形的表示方法和相似比的概念,接下来引导学生回忆表示全等三角形时应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在记两个多边形相似时也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说明相似比与两个多边形叙述的顺序有关。)

  4、深化理解。

  (1)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2)如果两个多边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和对应边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既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判定方法,也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

  (三)辨析研讨,知识深化。(14分钟)

  1、议一议:

  (1)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图(1)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吗?为什么?图(2)中的两个图形呢?与同桌交流。 (课件出示图形)

  (2)如果两个多边形不相似,那么它们的各角可能对应相等吗?它们的各边可能对应成比例吗?

  (3)如果两个菱形相似,那么他们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问题,我运用教材中两个典型的反例,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不相似的两个多边形的角也可能对应相等,不相似的两个多边形的边也可能对应成比例;反过来说:只具备各角分别对应相等或各边分别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进而使学生明确:判断两个多边形形相似,各角分别对应相等、各边分别对应成比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这是个易错点,教学时应注意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另外在设计时,我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菱形的情况(见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两个菱形相似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2、做一做。

  设问:学到这儿,你认为黑板边框内外边缘所成的这两个矩形相似吗?请你计算说明。课件出示问题:

  一块长3m、宽1.5m的矩形黑板,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c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学生自主探索解决)

  (设计意图: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数学知识,我把此题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拓展一:如果将黑板的上边框去掉,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边框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拓展二:在拓展一的基础上,如果矩形的长为2a,宽为a,

  边框的宽度为x。那么边框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还相似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计算,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并不是所有相互套叠的两个矩形都不相似。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直观有时是不可靠的,研究数学问题需要在提出猜想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计算,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高。(6分钟)

  慧眼识金!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2)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3)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问题解决!

  2、下图中两面国旗相似,则它们对应边的比为 。

  3、如图,两个正六边形广场砖的边长分别为a和b,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图形)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相似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练习题。这是一组基础题,意在巩固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以及相似比的计算。)

  (五)课堂小结,知识升华。(2分钟)

  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在课堂中大胆的猜想和思维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从几方面进行反思:我学会了什么,我最感兴趣的是,我发现了什么,我能解决,我获得的数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构成新的知识网络,形成技能。)

  (六)布置作业:

  1、 P113 习题第3题

  2、画一画:在方格纸中画出两个相似多边形。

  3、探究题:小林在一块长为6m,宽为4m一边靠墙的矩形的小花园周围,栽种了一种蝴蝶花装饰,这种蝴蝶花的边框宽为20cm,边框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吗?第1、2题作为必做题;第3题作为选做题,是对课堂上做一做的再次拓展和延伸:当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不再是2:1时,边框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还相似吗?

  板书设 4、相似多边形

  定义: 各角对应相等,

  各边对应成比例

  表示方法:∽

  相似比: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5

  学习方式:

  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探索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含义。

  逆用乘法分配律探求合并同类项法则。

  通过多角度的练习辨别同类项,加 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同类项的定义;

  2、在具体情境中, 让学生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化简多项式,并根据所给字母的值,求多项式的值。

  4、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难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中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含义。

  3、疑点: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自制胶片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 (出示投影)

  如图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①当学生列出代数式 8n+5n时,可引导学生是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启发学生得出:

  (8+5)n

  ②接着引导学生写出等式:

  8n+5n=(8+5)n=13n

  启发学生观察上式是怎样的一种变化;

  它类似于我们前面学过的什么运算律

  为什么8n与5n可以合并成一项(组织学生充分

  讨论,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③同类项的概念

  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同类项的实际例子。

  如:-7a2b , 2a2b ;

  8n , 5n ;

  3x2, -x2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给出的几组代数式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所含的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教师顺势提出同类项的概念

  强调同类项必须满足以上两条

  ④结合长方形面积问题,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交流

  (反例巩固) 出示问题;

  x与y,

  a2b与ab2,

  -3pa与3pa

  abc与ac,

  a2和a3 是不是同类项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紧紧结合同类项的两个条件进行判断)

  其中:a2b与ab2可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必须是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分清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引导学生题后反思,同类项与它们的系数无关,只与所含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关)。

  紧扣定义

  加以判别

  例1 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1)-xy2+3xy2 (2) 7a+3 a2+2a- a2+3

  (教师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学生板书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合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系 数怎样变化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又怎样变化了)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在合并同类项时,只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学生思考

  解答(找二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写出过程)

  总结法则

  可根据情况适当复习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关知识

  通过上面的实例,学生对怎样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已有较深刻的印象,但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将其叙述出来,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动脑思考。

  应用法则

  例2,合 并同类项

  ①3a+2b-5a-b

  ②-4ab+8-2b2-9ab-8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的思考时间

  找二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 板演后,教师组织 学生交流评价,根据出现的问题,作点拔,强调。

  强调: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的过程,在系数相加时,不要遗漏符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变。

  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评判。

  (二生到黑板上板演)

  变式

  应用 补充例题

  例3,求代数式的值

  ①2x2-5x+x2+4x-3 x2-2 其中x=

  ②-3 x2+5x-0.5 x2+x-1 其中x=2

  出示 例题后,教师不要给任何提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部分学生会直接把x= 代入式中去计算,出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可积极引导。

  问:还有没有其 他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先合并化简后,再代入求值,此时教师可提出让学生对比分析哪种方法简便。从而强调,先化简再求值会使运算变得简便。

  独立完成

  分析比较

  寻求简便方法

  随堂

  练习 1、合并同类项

  ①3y+ y=__________

  ②3b-3a2+1+a3-2b=____ _______

  ③2y+6y+2xy-5=_____________

  2、求代数式的值

  8 p2-7q+6q-7p2-7

  其中p=3 q=3

  练习交流合作

  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体会? 自己总结

  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10-26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09-29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12-30

【精】初中数学优秀教案02-24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通用04-06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荐】12-28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05-22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05-21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品)06-10

(精华)初中数学优秀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