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设计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主要为习题处理,由浅入深,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主要由学生完成,老师引导。
习题3。1中,1。2。3都是基础知识题,让学生到黑板上做几道有代表意义的题,然后老师对错的给与纠正,让学生对基础知识题的正确把握。
主要针对学生比较难懂的应用题来讲解;
习题5,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奖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人,由已知条件得:
X×200+(22—X)×50=1400
本题要让学生理解这种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的思想,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人,那么二等奖的人数就是22—X。
习题6,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树苗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少6棵苗,有多少人种数?
分析:两种方法种树苗,等式就是总树苗相等,设有X人种树,
那么:10X+6=12X—6
所以找到等式就是列出方程的重要一步。
习题7,一辆汽车已经行驶了12000千米,计划每月再行驶800千米,几个月后这辆汽车将行驶20800千米?
分析:由已经行驶了12000千米,计划每月再行驶800千米,最后达到20800千米,我们设X个月后达到目标,列出等式
12000+800X=20800
总之,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相等关系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对拓广探索中的.题目老师要细心讲解,因为学生对这些题的理解有困难。
四、课堂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五、作业布置
习题3。1第7、8题。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简单方程的解,但是仅仅依靠观察来解决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很困难的 ,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么样解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
像m+n=n+m,x+2x=3x,3x+!=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
由教科书中天平的图形,由它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我们可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
由此,我们得出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 a=b,(c≠0),那么 =
通过例题来对等式的性质进行巩固。
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7=26; (2)—5x=20; (3)— x—5=4
分析:要使方程x+7=26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要去掉方程左边的7,因此两边要减7,另外两个方程如何转化为x=a的形式。
解:(1)两边减7,得
x+7—7=26—7
于是
x=19
(2)两边同时除以—5,得
=
于是
x=—4
(3)两边加5,得
—
化简,得
两边同乘—3,得
x=—27
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带如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
让学生检验上题是否正确。
(四)课堂练习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x—5=2; (2)0。3x=45; (3)2— x=3; (4)5x+4=0
教师引导学生做,做好师生互动。
四、课后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习题3。1,3,4,5题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3
教学目标:
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已有二次函数的知识经验,自主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感悟二次函数中数形结合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成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解二次函数,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分组复习旧知。
探索:从二次函数y=x2+4x+3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可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如何画图
(2)顶点、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3)所形成的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面积
(4)对称轴
从上面的问题导入今天的课题二次函数中的图象与性质。
(二)新授:
1、再探索:二次函数y=x2+4x+3图象上找一点,使形成的图形面积与已知图形面积有数量关系。例如:抛物线y=x2+4x+3的顶点为点A,且与x轴交于点B、C;在抛物线上求一点E使SBCE= SABC。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F,使BCE与BCD全等。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M,使BOM与ABC相似。
2、让同学讨论:从已知条件如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一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C(2,1)且与x轴交于点A、点B,已知SABC=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提高练习
根据我们学校人人皆知的船模特色项目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让班级中的上科院小院士来简要介绍学校船模组的.情况以及在绘制船模图纸时也常用到抛物线的知识的情况,再出题:船身的龙骨是近似抛物线型,船身的最大长度为48cm,且高度为12cm。求此船龙骨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小结(略)
(五)作业布置
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x2+(k—5)x—(k+4)的图象交x轴于点A(x1,0)、B(x2,0)且(x1+1)(x2+1)=—8。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上述二次函数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设平移后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P,求 POC的面积。
2、如图,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x—1的交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C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且CBAB,CB=AB,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卢浦大桥拱形可以近似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在大桥截面1:11000的比例图上,跨度AB=5cm,拱高OC=0。9cm,线段DE表示大桥拱内桥长,DE∥AB,如图1,在比例图上,以直线AB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以1cm作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
(1)求出图2上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函数定义域;
(2)如果DE与AB的距离OM=0。45cm,求卢浦大桥拱内实际桥长(备用数据: ,计算结果精确到1米)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
四、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 (补充)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 AC,BO= BD.
∵ AO=BO,
AC=BD.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ABC中,
∵ AB=4cm,AC=2AO=8cm,
BC= (cm).
例3 (补充) 已知:如图(1), 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B+ABC=180.
又 AE平分DAB,BG平分ABC ,
EAB+ABG= 180=90.
AFB=90.
同理可证AED=BGC=CHD=90.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六、随堂练习
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 ,在△ABC中,C=90, 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七、课后练习
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⑴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
⑵ 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⑶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二、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三、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
列方程: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可得。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四、巩固练习
教科书习题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能力目标:
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
1.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女各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设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生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像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x+y=200,
2x-3=7,3x+4y=3,
y+z=5,x=y+10,
2y+1=5,4x-y2=2。
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x=1;x=-2;x=;-x=?
y=0;y=2;y=1;y=?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x+y=0的解。
2x+3y=2。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x=0是方程组x-b=y的解,求a,b的值。
y=0.55x+2a=2y。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3x+y=8的解。
2x+3y=10。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提炼方法:列表尝试法。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概念,列表尝试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作业本。
教学设计说明: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字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9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会画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 的对称点,会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会画已知三角形的对称三角形。
2、 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作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怎样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并根据这些点作出对称图形。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完成课本第10页的操作,即图1—6,并将你完成的操作带到课堂上来。
2、思考: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把它们找出来,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
3、请你在下图的方格内,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自学、合作探究
(一)自学、相信自己(书本)
实践、操作:
1、思考:如图1-9, 3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 ,使图中的4点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如果直线 外有一点 ,那么怎样画出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
问题一:画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的方法,并说明道理。
问题二:怎样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怎样画已知三角形的对称三角形?说说你的想法和依据。
(二)思索、交流(书本例题练习难)
3、分别画出图1-10(1)、(2)、(3)中线段 关于直线 对称的线段 。
4、 分别在图图1-10(1)、(2)、(3)的直线 上取一点 ,并画 关于直线 对称的 .
(三)应用、探究(难度大综合纵横思考)
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牛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例题1
例题2
三.学习体会(空)
四.自我测试(书本练习)
1.练习1 下列数字图象都是由镜中看到的,请分别写出它们所对应的实际数字,并说明数字图象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1、如图1,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l对称,
⑴连接AA’交直线l于点O,再连接OB、OB’。
⑵把纸沿直线l对折,重合的线段有: 。
⑶因为△OAB和△OA’B’关于直线l , 所以△OAB -△OA’B’,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 ,∠ABO=∠ , ∠AO’B=∠ 。
图 1 图 2 图3
2、如图2,三角形Ⅰ的两个顶点分别在直线l1和l2,且l1⊥l2,
⑴画三角形Ⅱ与三角形Ⅰ关于l1对称;
⑵画三角形Ⅲ与三角形Ⅱ关于l2对称;
⑶画三角形Ⅳ与三角形Ⅲ关于l1对称;
⑷所画的三角形Ⅳ与三角形Ⅰ成轴对称吗?
3、如图3,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E、F两点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黑球E,才能使黑球先碰撞台边AB反弹后再击中白球F?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当x=2时,y=_
5.课堂总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作业布置
本章的课后的方程式巩固提高练习。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也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对于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学习精力、经验和感受,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
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和性质定理2。
3.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渗透集合思想。
2.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主动探究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四种四边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木框、白纸、剪刀.
学生用具:白纸、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分成四分环节:
第一环节:巧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第三环节:新课小结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巧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
进入正题,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正方形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主要环节
(1)呈现两种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正方形的过程,给正方形下定义
(2)讨论正方形的性质
(3)通过练习加强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
(4)寻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5)寻找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目的:
1.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的矩形和菱形,因此想得到一个正方形,可以在矩形的基础上强化边的条件得到,也可以在菱形的基础上强化角的条件得到。于是在课上呈现这两种变化,为后面寻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2. 由于采用了两种正方形形成的方式,因此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都可以从中挖掘和发现。
大致教学过程
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正方形的'全过程.(演示)
由于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先把平行四边形木框的一个角变为直角,再移动一条短边,截成有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这个变化过程,可用如下图表示
由此可知:正方形是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即: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木框还可以这样变化:先移动一条短边,截成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再把一个角变成直角,此时的平行四边形也变成了正方形.
这个变化过程,也可用图表示
你能根据上面的变化过程,给正方形下定义吗?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是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所以可以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由此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即是邻边相等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即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的综合,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有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即: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即:两条对角线,两组对边的中垂线.
例题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求AOB,OAB的度数.
分析:本题是正方形的性质的直接应用.正方形的性质很多,要恰当运用,本题主要用到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即正方形的轴对称性.
解:正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一定互相垂直,所以AOB=90.正方形ABCD是矩形,又是菱形,所以:BAD=90且对角线AC平分BAD,因此:OAB=45
拿出准备好的剪刀、白纸来做一做
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打开,怎样剪才能剪出一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折叠,想,剪切)
只要保证剪口线与折痕成45角即可.因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把折痕作对角线,这时只需剪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打开即是正方形.
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那么它们四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正方形、矩形、菱形及平行四边形四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它们的包含关系如图:
此图给出了正方形的判别条件,即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然后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或者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
由于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方法各异,所给出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的具体条件相应可作变化,在应用时要仔细辨别后才可以作出判断.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
教材 随堂练习1,2
第四环节 课时小结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可比较如下:(出示小黑板)
第五环节 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4.7 1,2,3.
四.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给出正方形的判定定理。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他们明确判定的方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就采取了两种方式呈现正方形的形成过程,在直观上帮助学生认识了正方形与矩形、正方形与菱形之间的关系;在讲解正方形性质的过程中又再次强化了这种认识。通过层层铺垫,让学生明确矩形+邻边相等就是正方形,菱形+一个直角就是正方形,如何判定图形是矩形或是菱形,前面已经学习过,因此关于正方形的判定是需要一个条件一个条件“叠加”完成的。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也随之增长和变化。我校进行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而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教案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先要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要求。
2教法学法的制定
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重难点的制定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教学过程的设计
4.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教师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学习的内容。
4.2分层练习,探讨生疑。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3集体回授,异步释疑。“集体回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释疑即“异步释疑”。
5练习与作业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3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对平移的基本性质有了的认识,能否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来学习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能否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成了本节课学习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2.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位置的条件.
能力训练:
1.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画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教学难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平移的基本性质,引入课题
如图,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AB,则图中的线段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帮助学生复习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AA∥BB且AA=BB, A B∥AB且AB =AB)
如果给出了线段AB,也给出了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你能作出选段AB经平移后的对应选段AB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
第二环节 观察操作、探索归纳平移的作法
⑴已知线段AB和平移距离及方向,求作AB的对应线段AB。
让学生观察、动手画图。
得出已知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作图:过A作平移方向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沿平移方向上截取线段,使其长度等于平移距离,即得点A的对称点A。点B的对应点B的做法同上。
(2)已知线段AB和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 ,求作AB的对应线段AB[来源:中.考.资.源.网]
和上面的(1)相比,这里的新问题,不知道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而只知道某点的对应点,该怎么办?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动手画图。
连接A,A,得到线段AA,则AA的长度就是平移距离,有A到A的方向就是平移方向。于是问题转化为前面已经解决的问题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画图中,若有学生有不同的画法,应鼓励学生交流、讨论。这时,可以思考:“画出选段AB的方法只有(1)中的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若学生在处理简单的线段问题时,画法比较单一,这个讨论可以放在(3)之后。
(3)将(2)中的图形略微复杂化一些。已知平面图形以及该图形上的某一点经平移后的对应点,求作平移后的平面图形。
例题1 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留给学生完成。在学生完成平移的作图后,根据前面的若干个作图问题,增加“议一议”内容。
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作出△DEF吗?
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知道原来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对于①,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平移作图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作法所依据的原理。
方法一:过点B、点C,分别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方法二:过点D分别作出与AB,AC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DF,连接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方法三:因为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所以过点B作线段BE,使得它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得到另一个对应点E(或者过点D作与AB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得到另一个对应点E)后,按原方向作△ABC的全等△DEF。
对于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全部条件为:
(1)图形原来的位置 (2)平移方向 (3)平移距离.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进而作出它平移后的图形.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
1.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解:在字母A上,找出关键的5个点(如图),分别过这5个点按箭头方向作5条长3cm的线段,将所作线段的另5个端点按原来的方式连接,即可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图形。
2.
将图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3.图中的窗棂轮廓是由一个半圆和一个矩形组成,试作出这个图案向左平移10格后的图案。
解:分别确定矩形的四个顶点和半圆的圆心,向左平移10格后的位置,画半圆(以“圆心”平移后的位置为圆心,以6格的边长为直径),连线即可。
第四环节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平移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方向.③平移距离等三个条件.
在作图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第五环节 课后作业
1.必做习题:习题3.2 2,3,4
2.选做习题
(1)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沿对角线所在直线l将该正方形向右平移到EFGH的位置,已知△ODH的面积为92,求平移的距离.
(2)如图,在△ABC中,D,E是BC上的点,且BD=CE,求证:AB+ACAD+AE.
四、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通过对上节课学习的平移的基本性质的复习,为新知的探索作好铺垫,进而引出新课课题简单的平移作图。在例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循序渐进,前一题往往是后一题的基础,后一题通过化归都可转化为前一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渗透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化归。
在练习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熟练应用平移的特征、平移作图的方法,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习题,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
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2)2x-3;(3)-7;(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2)a-b;(3)a2+b2;
(4)(a+b)(a-b);(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2)(a-1);(3)(5a+7);(4)a2+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2)(m)m个?
(三)、课堂练习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用代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2);(3)2x2+2;(4)y(y+3)?〕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练习设计
1、用代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3.2代数式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教学后记
由于列代数式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故在设计其教学过程时,注意所选例题及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的培养。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5
教学内容
24。2圆的切线(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通过切线识别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切线的识别方法
教学难点 方法的理解及实际运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情境导入
1、复习、回顾直线与圆的三 种位置关系。
2、请学生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判断的过程,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出图中的直线和圆相切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出 问题:如何界定直线与圆是否只有一个公共点?教师指出,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识别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识别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识别切 线的其它方法。(板书课题) 抢答
学生总结判别方法
(二)
实践与探索1:圆的切线的判断方法 1、由上面 的复习,我们可以把上节课所学的切线的定义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1——定义法: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当然,我们还可以由上节课所学的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与半径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直线与圆是否相切,即:当 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以此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3、实验:作⊙O的半径OA,过A作l⊥OA可以发现:
(1)直线 经过半径 的外端点 ;
(2)直线 垂直于半径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 置上来判断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3——位置关系法: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理解并识记圆的切线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切线的位置判别方法,深入理解它的两个要义。
三、课堂练习
思考:现在,任意给定一个圆,你能不能作出圆的切线?应该如何作?
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 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继续思考: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 (学生画出反例图)
(图1) (图2) 图(3)
图(1)中直线 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 图(2)中直线 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方法3实际上是从前一节所讲的“圆 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只是为了便于应用把它改写成“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种形式。 试验体会圆的位置判别方法。
理解位置判别方法的两个要素。
(四)应用与拓展 例1、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OA,OBA=45,直线AB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例2、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交圆于点D。BD是⊙ O的切线吗?为什么?
分析:欲证BD是⊙O的切线,由于BD过圆上点D,若连结OD,则BD过半径OD的外端,因此只需证明BD⊥OD,因OA=OD,BAD=B,易证BD⊥OD。
教师板演,给出解答过程及格式。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1-4 先选择方法,弄清位置判别方法与数量判别方法的本质区别。
注意圆的切线的特征与识别的区别。
(四)小结与作业 识 别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 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来判定,即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切线,
说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常常需要作辅助线,如果 已知直线过圆上某 一点,则作出过 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即可(如例2)。
各抒己见,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识别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三种方法: 例:
(1 )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 的切线;
(3)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来判定,即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切线,
说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常常需要作辅助线,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作出过 这一点的半径,证明 直线垂直于半径
(六)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24。2圆的切线(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执教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使学生发现、掌握切线长定理,并初步长定理,并初步学会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从三角形纸片中剪出最大圆的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内切圆的画法,能用内心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的内切圆的画法和内心的性质。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内心及其半径的确定。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圆的切线具有什么性质?(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你能说明以下这个问题?
如右图所示,PA是 的平分线,AB是⊙O的切线,切点E,那么AC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回顾旧知,看谁说的全。
利用旧知,分析解决该问题。
(二)
实践与探索 问题1、从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几条切线?请同学们画一画。
2、请问:这一点 与切点的 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3、切线长的定义是什么?
通过以 上几个问题的解决,使同学们得出以下的结论: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长相等。这一点与圆心的连线
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在解决以上问题时,鼓励同学们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它既可以用书上阐述的对称的观点解决,也可以用以前学习的其他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拓展与应用 例:右图,PA、PB是,切点分别是A、B,直线EF也是⊙O的切线,切点为P,交PA、PB为E、F点,已知 , ,(1)求 的周长;(2)求 的度数。
解:(1)连结PA、PB、EF是⊙O的切线
所以 , ,
所以 的周长 (2)因为PA、PB、EF是⊙O的切线
所以 , ,,
所以
所以
画图分析探究,教学中应注重基本图形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基本图形,应用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四)小结与作业 谈一下本节课的 收获 ? 各抒己见,看谁 说得最好
(五)板书设计
切线(2)
切线长相等 例:
切线长性质
点与圆心连 线平分两切线夹角
(六)教学后记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09-29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4篇)03-02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5篇02-26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5篇)03-01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14篇02-28
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判定》教案设计08-26
数学设计教案01-02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15篇02-09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20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