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最新

时间:2024-09-05 12:43:2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最新,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变陌生为熟悉”的化归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谁能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什么你造的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谁能知道上述方程组(指学生提出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上节课我们提出了鸡兔同笼问题:(投影)一个农民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设农民有x只鸡,y只兔,则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

  对于列出的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如何求出它的'解呢?(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若设有x只鸡,则兔子就有(50-x)只,依题意,得2x+4(50-x)= 140从而可解得,x=30,50-x=20,使问题得解。

  问题:从上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过程中,你能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串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它的解法)

  (1)在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列方程时所用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该等量关系中,鸡数与兔子数的表达式分别含有几个未知数?

  (3)前述方程组中方程②所表示的等量关系与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等量关系是否相同?

  (4)能否由方程组中的方程②求解该问题呢?

  (5)怎样使方程②中含有的两个未知数变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呢?(以上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想出消元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讲解。

  由方程①可得y=50-x③,即兔子数y用鸡数x的代数式50-x表示,由于方程②中的y与方程①中的y都表示兔子的只数,故可以把方程②中的y用(50-x)来代换,即把方程③代入方程②中,得2x+4(50-x)=140,解得x=30。

  将x=30代入方程③,得y=20。

  即鸡有30只,兔有20只。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讲授新课例1解方程组

  分析:若此方程组有解,则这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就应取相同的值。因此,方程②中的y就可用方程①中的表示y的代数式来代替。解:把①代入②,得3x+2(1-x)=5,3x+2-2x=5,所以x=3。把x=3代入①,得y=-2。

  (本题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并板书,同时教师在最后应提醒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样,要判断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需检验。其方法是将所求得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里的每一个方程中,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检验可以口算,也可以在草稿纸上验算)教师讲解完例1后,结合板书,就本题解法及步骤提出以下问题:

  1.方程①代入哪一个方程?其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能代入?

  3.只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方程组解完了吗?

  4.把已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个方程来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较简便?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种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方程组得以求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例2解方程组

  分析:例1是用y=1-x直接代入②的。例2的两个方程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所以不能直接代入。为此,我们需要想办法创造条件,把一个方程变形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或含y的代数式表示x)。那么选用哪个方程变形较简便呢?通过观察,发现方程②中x的系数为1,因此,可先将方程②变形,用含有y的代数式表示x,再代入方程①求解。解:由②,得x=8-3y,③把③代入①,得(问:能否代入②中?)

  2(8-3y)+5y=-21,-y=-37,所以y=37。

  (问:本题解完了吗?把y=37代入哪个方程求x较简单?)把y=37代入③,得x= 8-3×37,所以x=-103。

  (本题可由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

  三、师生共同小结

  在与学生共同回顾了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出,因为方程组在有解的前提下,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所表示的是同一个数值,故可以用它的等量代换,即使“代入”成为可能。而代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元,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2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

  2。当x

  >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设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那里的同学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看大屏幕,从情境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的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生1:9/10÷3=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谁还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9/10÷3结果是多少呢?请在自己的练习本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师适时巡视指导,找出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的方法。

  (投影展示,画线段图的方法)

  师:我们先看第一位同学的方法,这是哪位同学的,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他用的是长方形布条,这是哪位同学的,介绍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不管是画线段图还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我们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板书方法:画线段图。

  师:我们再来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的(学生板演),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做法。

  生:9/10÷3=9÷3/10=3/10(米)

  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个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个1/10米,即3/10米

  师:谁能再重复一遍?生重复。

  师:我们可以用平均分的思想直接进行计算。(板书:平均分的方法)

  师:看这种方法9/10÷3=9/10×1/3=3/10(米),(学生板演内容)谁来介绍一下?

  生: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生似懂非懂。

  师:你们能明白吗?我们结合这条形图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师:把条形图平均分成3份,一份占多少?

  生:1/3。

  师:也就是求什么/

  生:也就是求9/10米的1/3。

  师:我们可以怎样计算?

  生:9/10×1/3

  师:看一下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1:前面是除法,后面是乘法。

  生2:3和1/3互为倒数

  师:也就是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板书:转化)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师: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师:这就是第三种方法,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板书:乘法的意义)

  师:除了这几种方法,你还有哪些办法?

  生:转化成小数来计算。

  师:说一下

  生:9/10米化成小数0.9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0.9÷3=0.3(米)。

  师板书:9/10÷3=0.9÷3=0.3(米)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大家的思路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生1: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算起来比较简便。

  生2: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第二种方法只适用于能出开的情况。

  师:说得非常好,到底他说的'对不对,等会我们来验证一下。

  3、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都已经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情况,找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9/10÷2=9/10×1/2=9/20(米)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都和这位同学一样吗?谁来说说这种方法?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2,用乘法来计算。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看算式,我们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来计算。看来大家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4、归纳概括,推广应用。

  (1)师:仔细观察、分析刚才所解决的两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看这两个算式,前面是除法,后面是?

  生:乘法

  师:看圈起来的两个数字,有什么关系?

  生1:倒数

  生2:互为倒数

  师:一定要说完整。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师板书)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全班同学一块交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对简捷。

  2、自主练习2

  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连一连。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算式与第二行算式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悟出此题的意图,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得出应该连的相应算式。

  3、自主练习5

  独立完成,投影展示交流。(两种方法,直接去除或者转化成乘法计算)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4、自主练习4

  独立完成,板演交流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分数除以整数(板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4

  教学内容分析

  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水平和认知系统。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时,他们会自觉而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经验中摸索、收集、调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根小棒、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每组四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复习旧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好的连接

  2分钟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上台展示,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3、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 8)你很会观察。

  (课件演示)师:再说3、5、8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

  3)师:回头看不能围成的情况,也有3+8>4、4+8>3、3+8>5、5+8>3(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生:3+4>5、3+5>4、4+5>3,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运用结论,加深理解

  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

  1、快速判断。

  3cm、5cm、() 4cm

  7cm、4cm、() 2cm

  6cm、3cm、() 1cm

  2cm、3cm、() 3cm

  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P82例3图

  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他可以怎样走?

  3、这几条路中,哪条最近?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在生活中还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课件演示)公园里有一条这样的路,路的两旁是草坪,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间走?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

  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反复试验,加深同学的理解,猜想验证,发现其内在规律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同学发言及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尝试找出原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自主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运用练习,巩固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

  3分钟5分钟7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5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1,2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课后作业】P5第1、2题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6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书中的P2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

  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

  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

  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

  1—4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从图

  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

  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

  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题目中并为交待C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

  7 §1.1 1

  六、作业

  课本P7 §1.1 2、3、4

【初中数学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最新数学教案02-14

初中数学教案02-21

小学最新数学教案01-20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01-22

初中数学教案[经典]02-21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07-17

角初中数学教案12-30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