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2 09:49:0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教案(锦集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锦集15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小棒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数学活动“数小棒”。

  师: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们觉得大概有几根?(生答)

  师:到底有几根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数?

  (独立思考)--(小组操作)

  汇报:共有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

  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一个一个数),熟悉整十数的顺序(十个十个地数),知道一捆是10

  ,两捆是2个十(20),------十捆是10个十(100)。

  师:“100”是个几位数?(初步了解数位)

  2、数实物

  幻灯出示“圈一圈,数一数”的头像图。

  师:有几个小男孩?怎么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

  先想再数,数的'时候不盲目.

  教学过程

  (学生数实物,师指导,口中数的数与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汇报交流数数方法。

  3、数点子。

  生数师巡回指导。

  二拨一拨

  如:43怎么拨?

  在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

  个位上拨3,表示3个一。

  三数学游戏

  师报一个数,请数出后面的5个数。(12,17,23,56,77,85)

  如17,后面是18,19,20,21,22。

  再如56,后面是57,58,59----

  师:59后面是几呢?是怎么想的?

  四作业反馈

  1、生独立思考书上第二题,再交流怎样数的快。

  2、接力赛。

  生观察怎么接的,然后分小组口答此体。

  3、数数,从1到100或倒过来,数给同桌听。

  课后反思

  2、蓝建珠(无)

  3、邝时兰

一年级数学教案2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P3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3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一年级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和49页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五、教学关键: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六、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汪汪乐园比海底世界多多少本?

  (3)汪汪乐园、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一共多少本?

  (4)买1本汪汪乐园和1本海底世界需多少钱?

  (5)买2本汪汪乐园需多少钱?......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28+4=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方法三:28+2=30,30+2=32。

  方法四:8+4=12,20+12=32。

  方法五:28

  +4

  32

  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一点,横线要用尺子画,要画直。

  (3)、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试一试”第(1)题。

  学生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和讨论,只要学生所说的答案符合要求,就应给予肯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完成教科书第49页的“练一练”第1题。

  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位值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之处,提出留着下练习课解决?也可以将问题保存在:“问题银行”中。

  板书设计:

  买书

  28+4=32

  28+2=30288+4=12

  30+2=32+412+20=32

  32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一年级数学教案5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一、导入

  二、新授

  三、练习

  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

  1、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组)......2(只)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2、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26÷4=6(组)......2(枚)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3、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

  (每2块一组,每组有1块正方形瓷砖和1块长方形瓷砖。)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学生交流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教和学的过程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

  35÷2=17(组)......1(块)余下的1块为正方形瓷砖。

  正方形:1×17+1=18(块)

  长方形:1×17=17(块)

  4、第4题

  5、第5题:

  明确: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绿灯、黄灯;从10时到10时15分,信号灯一共亮了42次。

  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

  42÷3=14(组)

  所以红灯、绿灯和黄灯各亮了14次。

  6、第6题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组)......2(天)余下的2天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7、第7题: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

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体会数位的意义,

  比较数的大小。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3、结合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重点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

  目标2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1、第一题。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再交流评议。

  2、第二题。

  森林里有2棵大树生病了,看,森林医生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捉虫,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鸟说:“我吃了64只。”第三只啄木鸟说:“我吃了48只。”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谁还会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

  3、第三题。

  (1)

  猴子摘桃比赛。小猴子说:“我摘了38个。”大猴子说:“我摘的要比你多一些。”大猴子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子?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画√

  (2)让学生读懂要求,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选择85、87都可以。)

  4、第四题。

  (1)教师示范:老师拨一个数,学生写数。

  (2)学生互相拨数、写数。

  5、第五题。拨一拨,比一比。

  (1)抽两位学生拨数,并写下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多次训练。

  6、第六题。

  (1)出示2、5、8三张卡片,让学生自己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2)找出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二、观察与测量

  1、钟芬芳

  观察物体

  金竹镇小钟芬芳

  课标内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感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年看到的形状

  难点发展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四人小组分组、每组一只瓷茶杯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以满足不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情景导入

  1、投影出示小朋友后背照片: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猜一猜他是谁?

  2、切换成侧面:再猜一猜他可能是谁?

  3、切换成正面:看一看他是谁?

  这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小朋友,但看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猜一猜

  出示四位小朋友观察茶杯图及四张图片:他们分别画的是几号图?(四人小组讨论一分钟)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

  2、观察体验

  a、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茶杯形状画下来。

  b、想一想、猜一猜:你左边、右边、对面的小朋友观察到的茶杯是怎样的?

  c、安秩序换角度观察体验。

  d、评一评:通过换位置,你觉得你们小组小朋友画得怎样?

  e、实物投影展示作业,校对。

  f、请一位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猜测他画得是几号?为什么?

  g、出示3、4号相反图:你要站在哪一个位置才能看到?为什么?

  3、判断猜测

  三、比眼力

  1、小气车开来了,小朋友给它拍了四张照片,猜一猜他是站在哪一个位置拍的

  2、看,可爱的熊猫走过来了,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呢?

  3、大象博士也来凑热闹,看,小猴和小猫分别站在哪里观察?

  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呢?

  四、游戏:摆积木

  出示三个正方体,猜一猜,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在桌上,你能看到几个面?(猜一猜,摆一摆)

  五、小结

  小朋友,课上到这儿清大家自己评价评价,觉得这堂课你学得怎样?都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2、叶丽红(无)

  3、黄素娥(无)

  4、杨秋林

  课题估一估量一量

  遂昌县实验小学杨秋林

  三、加与减(一)

  1、毕文军

  课题:《小兔请客》第一课时

  高坪小学毕文军

  2、郑勇民

  新课标一年级(下)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采松果

  设计:郑勇民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

  (1)54=50+()68=8+()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2)30+(7-2)=70-40+5=

  要求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唐老鸭):真不错,你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努力吧!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进入第二关.)

  1.揭示课题.

  (1)板书:36+2和36+20,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算出结果.

  (2)师:以上两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现在,老师把这两道题改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改了什么?(把加号改为减号)

  (3)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2和36-20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被减数都是36,不同的是第一道题减数是2,第2道题减数是20.)

  (4)师: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给今天要学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2.教学36-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一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怎么做,最后还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是从3捆里去掉2根,还是从6根里去掉2根?为什么?

  ③学生独立摆小棒,要求一边说一边摆.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6-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

  ③师小结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把36分成30和6,先算6-2=4,再算30+4=34.)

  ④学生互相说.

  (3)练一练:(说出计算过程.)

  28-6=__66-5=__

  /\↑/\

  20□─┘□□□

  3.教学36-20=.

  (1)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

  ②让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说一说,提问:为什么不从6根里拿走2根呢?(因为要减2个十而不是2个一.)

  (2)不摆小棒,怎样想36-20=?

  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6页,填上方框里的数,并同桌讨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3)练一练:

  48-30=__77-50=__

  /\↑/\

  40□│□□

  └────┘□

  4.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先把36分成30和6;不同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要从十位数里减.)

  (唐老鸭):你们真了不起,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就剩下最后一关了,加油呀!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进入第三关.)

  1.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第1题.

  45-()=()

  问:括号里填多少?为什么?(因为去掉的是3个一),45-3等于多少?(说出计算方法.)

  ②出示图(2).(方法同上.)

  2.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火车就开得快.

  ①54-2=__②54-20=__

  /\↑/\

  50□─┘□□□

  直接说得数

  ③76-60=____④88-5=____

  ⑤47-6=____

  3.第57页“做一做”第2、3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4.判断对错.(错误的要改正.)

  小朋友们,下面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学校看一看,动物学校里有小羊、小猫、小猴、小狗.它们每个都做了一道题.小朋友们,你们也当一回小老师,看看它们都做对了吗?

  56-3=5399-80=19

  47-2=2786-50=30

  你们说它们中间谁最聪明,学得好!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做题时要细心.

  5.开锁游戏(电脑演示).

  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

  6.翻板游戏.

  20+11=

  64-3=

  76-40=

  25+2=

  38-7=

  87-40=

  45+3=

  81-50=

  17+40=

  你们看,这里有9块板,可以拼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图画,你们想拼出这幅画吗?只要你做对每块板后面的每一道题,就能把这幅图拼出来,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始吧!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这幅画拼出来了,漂亮吗?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天安门前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你看,他们多高兴呀!你们想带红领巾吗?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能带上红领巾,最后老师祝你们早日带上红领巾.

  四、课堂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发展性训练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

  六、闯过三关,进入数学王国(课件演示.)

  同学们,你们看,数学王国里多有意思呀,我们以后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你们愿意学吗?

  教学设计说明

  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首先应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学习方法都比较少,在每节课上逐渐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在全课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力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从知识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特别选择36+2和36+20,为学习36-2和36-20时的迁移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主动获取新知,在分组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提出2个问题,为什么从6根里拿出2根?为什么从3捆里拿出2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对比36-2和36-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口算方法,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点.同时强化了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贯穿在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巩固练习更是设计了多个游戏,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或图形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能按含有两个因素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2.培养同学们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经历参与分类的全过程,在分类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按含有两个因素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都分别准备四个圆和四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圆和两个三角形涂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黑板上贴出四个圆和四个三角形,杂乱地排列。

  教师:小朋友们在上学期初步学习了如何给物体分类,你能应用所学知识,把黑板上的图形分成两类吗?

  学生分小组进行分类活动。

  教师:分好了吗?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上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

  学生到讲台上汇报。如果学生说出按形状进行分类,教师要求学生把黑板上的图形按形状分一分,并注明这是按形状分的。

  教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抽按颜色分的学生汇报,边说边用黑板上的图形分一分。

  教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教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按形状分类和按颜色分类了,这节课在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还是分图形,不同的是,我们要求小朋友们把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我们把现在的分类的要求和前面的分类要求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把形状和颜色都相同的放到一起。学生比较后回答,原来只考虑一个问题,形状或颜色;现在同时要考虑两个问题,既要考虑形状,又要考虑颜色。

  教师:对了,原来的分类要求只要符合一个条件就行了,现在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你觉得哪种分类要求要难一些呢?

  学生:现在这种分类要求要难一些。

  教师:虽然要求要难一些,但是我们有前面学习的分类的基础,加上大家积极动脑筋,一定会学会这种分类方法的。下面小朋友们猜想一下,同样是这样一些图形,你觉得只符合一个条件分出来的图形多一些呢?还是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分出来的图形多一些?

  学生:条件越多,符合条件的图形越少。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分了以后就知道了。现在我们记住,不管是按形状分还是按颜色分,每种图形都有4个,大家猜想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没有4个。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是的。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把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看看黑板上大家分出的这些图形。这是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指黑板上的图形)符合我们其中的一个条件,在这样分好的基础上能不能再分一次,使它适合我们的第二个条件呢?

  这样分是可以的,因为这些图形已经符合形状相同的条件了,如果再按颜色分一次,就成了形状和颜色都相同的图形了。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已经按形状分好的基础上再按颜色分一次,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分。

  学生分图形。

  教师:看看黑板,这个小朋友分对了吗?这4组图形都是形状相同、颜色也相同的图形吗?分出的每组图形是不是比4个图形少呢?其他的同学呢?

  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看来我们前面的猜想是对的,下面小朋友们结合我们刚才分类的过程想一想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分类时要分几次?

  学生:两次。

  教师:想想我们刚才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又是按什么分的?

  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的,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教师:看看书上第46页中间几幅图,能看着这个图说一说第一次怎样分,第二次怎样分的过程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

  教师:我们把分的过程展示出来,就更加清楚了。刚才我们是先按形状分再按颜色分,还可以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吗?

  学生:可以。

  教师:同学们分一分试试。为了节省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原来按颜色分好的图形上再分一次。

  学生分后,抽学生说自己分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分的过程展示出来。

  教师:这样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和我们原来学习的分类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管是符合一个条件的分类和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都要用到原来学习的分类方法。不同的是,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要用到两次分类的方法,也就是要按照告诉的条件,每一个条件分一次。

  教师:看来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原来学习的内容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样掌握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同时符合两个分类条件的分类方法。下面请大家翻开书第46页,书下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还能怎样分",还有哪些分类方法呢?

  指导学生说出还有的分类方法是根本没有想到先怎样分,再怎样分,直接就把这些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

  教师:这也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是大家在分类中主要掌握前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了,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第47页第1题,按题的要求分一分。

  学生分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分类的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看一看第2题。要求把既能飞又有羽毛的圈起来,你准备怎样做?

  要思考两次,第一次把能飞的做一个记号,再在有羽毛的下面做一个记号,做了两次记号的就是既能飞又有羽毛的。

  教师:看看第3题和第4题,第3题有多种分法,但可以把颜色相同大小一样的羊分到一起;第4题要求在价格是1元以下的文具下面画三角形。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同时要求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同时要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吗?

  学生举例略。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应该怎样分?从中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略。

一年级数学教案9

  课题: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手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四、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五、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六、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

  (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

  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板书:比较

  【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

  二、动手实践

  体验方法

  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一

  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

  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

  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

  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

  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交流

  【二期课改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知识和方法。老师在学生已经知道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比较物体多少,从而让学生体

  验和感知比较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手、脑、口同时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巩固练习

  方法运用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动手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物体的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书上的小伙伴来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P20题2(左图)

  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

  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

  生:进行比较

  反馈

  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

  2、P20题2(右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自己比一比

  生:交流

  3、P20题3 生:独立完成比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为小伙伴解决的困难。

  【从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到看图进行比较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老师创设为小伙伴解决困难的情景来巩固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可以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巩固比较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敢于向困难进行挑战,对自己树立信心。】

  四、联系实际

  拓展提高

  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

  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请你们看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

  生:四人一组讨论

  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人分一副手套,同时还要注意左右手的搭配)

  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

  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2、联系生活实际

  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

  生:举例

  3、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

  【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生活中常常会存在许多的特殊性的问题。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解决生活实际,对于一些特殊问题要考虑全面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82-83数学乐园。

  二、教学准备:

  每组同桌一张数学游戏纸、每人5颗棋子、色子、笑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数学乐园”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后的实践活动课。教材安排了“数学謎宫、对口令、送信、起立和投掷乒乓球”等五个游戏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复习巩固前几单元已学的数学知识(包括: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顺序、10以内数的加减法、几和第几、比多少及统计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中体味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法、比多少、几和第几)完成两个数学游戏,进一步梳理和巩固这些指示,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务,培养数学意识,体会数学乐趣。

  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优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

  本课安排的五个游戏活动虽然有趣,但每个游戏之间彼此独立,不够连贯,各环节间的教学过渡也就不自然;且教具学具的准备麻烦,不便于课堂操作和教学组织。我们受本班学生课间玩“飞行棋”的启发,设计了“数学飞行棋”(详见后面的附件),试图把以上各知识点融入这棋盘中,让学生也像玩他们最喜欢的“飞行棋”一样,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的得以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创造性地改编了教学素材,巧妙地设计了教学过程:先让学生用围棋子在自己的棋盘中下“数的组成”,再掷骰子玩“数学飞行棋”,最后检查“输赢情况”和各组表现,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一气呵成。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给课前准备做得最好的小组,奖一个大笑脸)。

  一、引入:

  师介绍“数学飞行棋”的名称、“数的组成”玩法(详见后面附件)。

  二、玩数的组成:

  1、下“8的组成”,黑方先下。

  (1)学生下棋,教师巡视指导,并表扬相互谦让和下完5颗棋子安静等待的孩子。

  (2)小结。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组小朋友玩的方法有点不一样,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玩”8的组成“的。(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演示玩法:一边玩一边说数的组成)

  师:他们的办法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对啊,他们一边玩还一边说呢,那我们也向他们学习一下这种一边玩一边说的方法,玩一玩”9、10的组成“。(根据表现好的程度给小组加笑脸)

  2、学生玩”9、10的组成“。

  (给表现好的小组加笑脸)。

  三、玩”数学飞行棋“:

  1、过渡

  师:看来第一个游戏太简单了,难不倒你们,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难一点的游戏,比赛数学飞行棋。三颗棋子选择不同的路线,谁先以最快的速度全部走出来,谁就获胜,就可以从对方那里赢得一颗棋子(游戏规则详见附件)。在比赛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你们觉得同桌之间谁会赢,觉得自己会赢的小朋友举手。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谁会赢。

  2、比赛开始。

  3、巡视,请有好方法的孩子上来说一说方法。

  师:很多小朋友都跟他们一样,选择了有宝藏的路线,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了。真聪明。

  (时间到,给表现好的小组加笑脸。)

  4、师:你们赢了还是输了?

  师:怎么有这么多人输了呢,刚才有很多小朋友都猜自己赢的呀。

  师:说明比赛你有可能会赢也有可能会输。

  5、投影展示一组同桌小朋友的比赛战果,把两个小朋友的棋子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好,先盖住其中一个小朋友的棋子。)

  (1)师:这是一个小朋友比赛过后的结果,咦,他本来是5颗黑(白)棋的,现在怎么是这样呢?根据这里的情况,你们能猜一猜他是赢还是输,你有什么根据?

  那他同桌手中的棋子情况是怎样的?(猜后出示另一个小朋友的结果验证)。

  (2)师:在这里,你们可以找到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呢?

  (同桌互说后指名回答,可能出现)

  a、××的棋子比××的棋子多(多多少)或少(少多少)

  孩子的方法可能有一一对应、数一数、用减法算式得到等。

  b、××小朋友的白(黑)棋比黑(白)棋多(少)。

  c、从左(右)数,××小朋友的白(黑)棋排第几。

  d、一共有几颗棋子。

  ......

  【备选】若学生出现a、b情况时,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备选】若学生出现c情况时,师:还可以怎么说?

  (3)师:小朋友说得都很不错,现在请同桌小朋友来比一比,看看谁的棋子多,用”比“字说一句话。再看看同桌小朋友不同颜色的棋子排在什么位置。

  给说得好,听得认真的小组加笑脸。

  6、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六个小组的笑脸情况,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小组的笑脸最多(有几个),我们要像他们学习

  (2)××小组的笑脸比××小组多(少)几个或一样多。

  (3)我们这组表现不错(不怎么好)

  【备选】若学生出现(1)情况时,师:那各个小组的笑脸分别有几个?(把数字板书在各小组的下面)

  【备选】若学生出现(2)情况时,师: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各小组笑脸分别有几个,(数字板书在各小组下面)用这些数字你们会比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很多小朋友都表现不错,特别突出的是第(几)小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

  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大笑脸,即有利于课堂组织,有为后面的统计提供数据。

  玩下棋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巩固数的组成。

  通过玩”数学飞行棋“,可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渗透方法的多样化,策略的优化。

  还可以进行适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守游戏规则,诚信大方地把棋子给对方。

  渗透可能性思想。

  通过看一个小朋友的棋子情况判断输赢,然后猜他同桌的输赢情况,培养孩子的简单推理能力。

  根据游戏结果,让学生巩固”几和第几、比多少“等知识。

  渗透统计思想,进行课堂纪律常规教育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游戏过程中的策略优化)

  师:刚才潘瑶璐小朋友在比赛中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我们请她上来,说说她发现的是什么小秘密。

  潘:我的棋子已经走到胡啸川(B)那边的这个6了,我又滚到了8-6,就是走2步,那就是要走到4了,我就得走这个有地雷的4要好点,这个地雷是叫我们退(10-7)步,正好我发现旁边的`7有宝藏,进(6+3)步,那我们就可以走出去了。(参照附件)

  生:哇!真的耶!

  生:这么爽!

  师:看来选择走哪条路很关键,选择有宝藏的地方就会走得快,但说不定有些地雷里会藏着更好的宝藏呢,所以我们要像潘瑶璐一样仔细观察,开动脑筋。

  片段二(输赢情况,各组表现)

  师:小朋友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生1:我还想继续玩。

  师:好,那等一下我们再继续玩好吗?现在啊有两个小朋友的战果在老师这里,就是他们比完赛后的成绩,(把两个小朋友的棋子一一对应排列起来,然后盖住其中一个小朋友的棋子)这排是金子博小朋友的棋子,咦,他本来是5颗黑棋的,现在怎么会是这样呢?你能根据这里的情况猜一猜他是赢了还是输了?说出你的根据。

  生:我想是赢了一盘,他本来有5颗黑色的,可现在多了一颗白色的,那肯定是他赢过来的。

  师:其他小朋友同不同意他的说法?

  生:同意,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你们真棒,都猜对了。那你们能知道金子博的同桌程度小朋友的输赢情况吗?

  生:程度输了一盘,因为金子博赢了一盘,那程度就是输了一盘。

  (揭开程度的棋子进行验证,发现少了一颗)

  师:咦,程度的棋子少了一颗,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程度输了一盘。

  师:比赛是有输赢的,两个人比赛有一个人赢了,那另一个人肯定就是输了。刚才程度小朋友啊也非常大方,输了就把自己的一颗棋子给了对方,愿赌服输嘛。真棒!你能在这里找到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生1:金子博有6颗棋子,一颗白棋,5个黑棋。6可以分成1和5。

  生2:金子博的棋子多,程度的棋子少。

  生3:金子博的棋子比程度的棋子多2颗

  师:你怎么知道是多2颗呢?怎么看出来的?

  生3:我用找朋友(一一对应)的方法,因为那里还有2颗棋子找不到好朋友,所以多2颗。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3:我是数一数,金子博有6颗,程度有4颗,6比4大2。

  生4:6-4=2

  师:那反过来应该怎么说?

  生5:程度的棋子比金子博的棋子少2颗。

  师:真了不起。还发现其他什么数学知识了吗?

  生6:金子博的棋子有两种颜色,程度的棋子只有一种颜色。

  师:对,金子博赢了一颗棋子,所以他的棋子有两种颜色。还有吗?

  生7:从这边,那颗白棋排在第3。

  师:这边是哪边?

  生:左边。

  师:请你再说一说

  生7:从左边开始那颗白棋排在第3

  师:真棒!还可以怎么说?

  生8:从右边数,那颗白棋排在第4。

  师: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下面请同桌间的小朋友互相比一比谁的棋子多,用”比“字完整地说一句话。并看看同桌那里不同种颜色的棋子排哪里。在下面先说一说。

  生1:我的棋子比郑丞量的棋子多2颗。从左数黑色棋子排在第2和第4。

  师:哦,他有两颗不同颜色的棋子,设说明他赢了几盘?

  生:2盘。

  生2:我的棋子和沈弛凯的棋子一样多,从右边开始,我的白棋排在第5

  师:怎么会一样多呢?

  生3:他们两个都赢了一盘输了一盘,所以他们的棋子还是一样多的。

  师: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会是一样多呢。

  生:他们都有赢一次,输一次都要给对方一颗,也都有得到一颗,所以一样多。

  师:噢,原来是这样,我现在知道了。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表现好的小组都加了笑脸,(指向笑脸),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1:第三小组得的笑脸最多,有8个。

  师:那你知道其他小组得了多少个笑脸吗?

  生:(第一组:4个,第二组5个,第四组5个,第五组7个,第六组6个)

  师:你还想说什么?

  生2:我们这小组没有表现好,第三小组表现最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生3:第二小组的笑脸和第四小组一样多,都是5个。

  师:噢,你会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比一比,真不错。

  生4:第三小组的笑脸比第一小组多4个,第一小组的笑脸比第三小组少4个。

  师:对,说得真好!第一小组下次还要加油。现在你们能脱离小组,用这些数字来比一比吗?

  生5:7比6大16比7小1

  生6:5比7小27比5大2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节课呀大家都表现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特别是第三小组的小朋友,就像一个小朋友说得那样,我们应该向他们这一小组学习。

  师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六、教学反思:

  在对本课教学素材的改编、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后的评议反思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感悟最深的是:

  1、”数学飞行棋“真好。

  根据”数学謎宫“和飞行棋改编的”数学飞行棋“,深受同学、老师的青睐,课后同学们围着一定要我们让他带回家接着玩,部分老师也向我们要了一份,说是要包装一下当作小礼物送给小侄儿玩呢!难怪在教研组评课时,老师们都开玩笑地说:你这”数学飞行棋“可以去申请专利,以后也可以生产出来装入学生的学具盒中。没错,这张棋盘看似简单,却融入了教材上安排的各知识点。首先,骰子上不是直接出现”1、2、3、4、5、6“各数,而是相应的10以内加减法算式,学生投掷后得先算一算,才知道走几步;更吸引学生的是”数学謎宫“式的棋盘中,也像飞行棋一样多了许多”进□+□步或□-□步“的”宝藏“和”退□+□步或□-□步“的”地雷“。比之教材中零散的五个游戏,不仅体现了”数学乐园“在玩中学、乐中练的特点,而且便于教师操作,各教学环节连贯自然。而且,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玩,作为课间棋类活动之一;在教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只要修改一下棋盘上的数据,又可以再上一堂学生喜欢的有趣的”数学乐园“活动课了。

  2、学生玩得真开心。

  在开展有益课间活动的倡导下,我班学生课余时间正热衷于玩飞行棋,在此刻推出新颖的”数学飞行棋“让学生痛快地在课堂上玩,学生岂能不开心!且玩有所得,整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都是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体验着、提高着:第一环节,学生像下围棋一样你一颗我一粒地下,玩的可是数的组成;紧接着换成”数学飞行棋“的玩法,还提高了要求:投一次骰子,三颗子一起飞,且飞行路线要不同,学生为了赢得比赛,必须选择最佳线路,如一生上台介绍时所说:我告诉大家棋盘中几处与众不同的”宝藏“,你们一定没想到的!那就是有几个”退□+□步或□-□步“的”地雷“区,其实是很好的”宝藏“,因为虽然退了几步,但只要退到”宝藏“区,可以前进更多步,马上就飞出对方的”謎宫“获胜了。可见,他们在玩乐中,多次经历着口算,线路、策略最优化的过程。最后是让学生汇报”输赢情况“和检查各组上课表现,高高兴兴的让学生明白了”比多少、几和第几“;老师一句:看着黑板上你们各组奖得的”笑脸“,你想说些什么?仅从中渗透了统计思想,又”润物无声“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我想:寓教于乐,让每个孩子玩得开心,玩有所得,是编排”数学乐园“的目的所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这一新理念的最好体现和解读。

  3、老师上得真轻松。

  本课中,老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老师只要在课前或课中讲清游戏规则和方法,组织学生二人一组地玩,并参与到他们之中一起玩。当然,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放手让学生玩游戏的同时,也不是放任地让学生随便地玩一节课,而是要老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比如:刚开始玩”数学飞行棋“时,学生不知选择最佳线路,老师适时地请了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他为何走的这么快的经验,从而引导大家进行了线路、策略的优化。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数学教案]南极小客人。

  2、 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天上的鸟多还是冰上的鸟多,实际上是求47大还是32大) ,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数学思考、数感)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学生知识经验分析:

  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

  100以内数的读写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重难点关键分析

  本节课重点使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掌握以及用符号来表示是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数学论文《[数学教案]南极小客人》。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随着小科学家们来到南极参观考察,这一节课继续我们的南极之行好吗?。

  出示情境图(把文字遮盖),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提出以下问题:天上有多少只海鸥?冰上有多少只海鸥?一共有多少只海豹?左边有多少只企鹅?右边有多少只企鹅?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或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多少?左边的企鹅比右边的企鹅多多少?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这些问题正好是小科学家想知道的,我们来帮他们解决吧!

  (二)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估数、数数

  师:大家都很想知道海鸥、海豹、企鹅的'只数,现在就请大家来估计一下,它们各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估计数,并简单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师: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靠估计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认真的数一数才行。

  教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数出天上的海鸥(四十七只)、冰上的海鸥(三十二只)、海豹(二十五只)企鹅(三十九只)、数并在情境图上出示(用大写)。

  2、写数、读数

  (1)师:对于这次南极考察,这可都是重要的数据,赶紧帮小科学家记下来吧!

  找一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余写在练习本上,共同订正时,可以纠正一下写法。

  (2)请板演同学读出写的数,评价后全体同学齐读。

  在计数器上拨出以上各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和难点: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口算。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百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以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游戏中学习新知。

  1.第一次游戏。

  (1)师介绍道具:从材料袋中几张数字卡片,师准备“个、十”的卡片。

  (2)游戏规则。

  ①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②第一次抽到的同学把数放在个位,第二次抽到同学把数放在十位上。

  ③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④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3)师把学生分成男队和女队,各队派代表开始游戏。

  在每一次抽完后问摸大数的学生:“你高兴吗?”再问另一个学生:“你呢?”也可以让下面的学生谈谈。摸百位上的数时可卖卖关子:还要摸吗?谁先摸?

  (4 记录结果,填上符号。(师也板书)

  2.第二次游戏。

  (1)还想继续来吗?好,不过,这回可要改一下游戏规则。

  (2)出示游戏规则。

  ①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②第一次抽到的同学数放在十位,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个位。

  ③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④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3)学生游戏。

  学生摸一次后问:还要摸吗?为什么?

  出示魔术牌,和第一个孩子十位上的相同,继续摸……

  3.第三次游戏。

  (1)还要玩吗?再玩还要改规则,猜猜会是怎样的规则呢?

  ①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②每次抽到的数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

  ③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④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各队选派代表,师问代表:你准备怎样放?

  (3)生游戏,师有选择的提问学生。

  (4)假如现在三个数字还允许他们重新排列,会有什么结果?(学生重排,记录结果并比较大小)

  4.小结。

  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也表现出充分的集体荣誉感。好,看几次比赛的结果,该回答我一个问题了。刚才在游戏中思考问题了吗?比较的方法有了吗?同座互相说说。

  指名交流。(板书: 看十位 看个位)

  5.试一试

  老师这有几道题,填上﹥或﹤。

  82○95 40○30 86○87

  34○43 97○97 56○46

  通过分析得出: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

  (继续完成板书:看数位)

  三、巩固应用

  比一比生活中的数

  1.我们班男生有34人,女生有43人,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2.男孩家到学校有100米。女孩家到学校有70米。谁应该要上学早点出发?

  3.王明家57度,李军家75度,谁家要节约些?

  四、拓展延伸

  1.写一写,排排队。

  你们已经抽了好几次了,老师也想抽3张(8、0、5)

  假如用这3个数组成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

  (猜猜,老师会问个什么问题?)组成的第二大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自己写一写,再和同座比一比大小。

  2.在方格中填数,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种填法?

  28<□8 □1>8□

  板书设计:

  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看数位

  一位数 < 二位数 <三位数

  看十位

  看个位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黎明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大白兔说,我们去拾贝壳吧。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子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层次三:比较 53○56

  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 21○26:

  21<26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大小时,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肯定大;都是两位数时,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相同时,再比个位上的数。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温度计的温度,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北师数学教案02-25

一年级数学教案10-13

一年级数学教案09-22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1-27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02-05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一年级数学教案04-25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1-07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7-02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