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1
【背景介绍】:
根据新课程标准,为了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新课改革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认识图形》是继“认识立体图形”之后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我主要采取观察讨论法和实验操作法,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融观察、实验、操作、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为一体,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案例描述】:
片断一:动手操作,感受新知。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图形请在白纸上呢?
生:能!
师:老师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
学生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
师:小朋友们动作真快啊!现在请你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你画了个什么图形,好吗?
生互说。
(出示图形屋)
师:看,这里有什么?
生:屋子。
师:是谁的屋子呢?
生1:长方形。
生2:正方形。
生3:圆形。
生4:三角形。
师:嗯,真好!这些屋子真漂亮啊,你想不想让你画的图形住到这么漂亮的家里去呢?
生:想!
师:那就请你自己上来帮它们找到自己漂亮的家。
生分小组上来,为画好的图形在黑板上找到自己的家。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找对了家?我们来看看这间漂亮房子里是不是住的全是长方形呢?
生:是的!
师:这个呢?都是什么图形啊?
生:正方形。
师:这间屋子呢?
生:全是圆形。
师: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间漂亮房间,它们找对了吗?
生:对了。
片断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
师:看,老师手里有个信封,你们知道里面住着谁吗?
生:不知道。
师:那你想不想知道啊?
生:想。
师:请小组长拿出打开信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2、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3、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4+25=29
4、你是怎样想的?
5、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6、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7、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8、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9、板书课题
10、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3)指名学生列式:25-4=21
(4)你是怎么想的?
(5)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拓展练习:
3、想一想,填一填的第4题:
根据练习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一组算式吗?
一年级数学教案3
一、1、同学们,这是数学王国的小猴子给大家送数学宝贝来了,你们想不想看?
2、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玩游戏:谁能举出我说的名字的图形越多我就发给他一个智慧娃娃。
好!同学们都想,那这样自己拿手中的图形说这是什么图形?
4、检测一下是不是会认人,我举起图形的面,你说面的名字,(学生汇报贴在黑板上,再问一个,并写上名字)
5、摸一摸你们手中的图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告诉大家(平平的,平平的面,也叫平面,他们就叫平面图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1、用手指着“边”这是什么?边,请大家跟着老师说三遍。
2、用尺子碰碰你的手,说说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觉得疼呢?尖尖的叫角,念三遍。
3、下面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
a、长方形有()条边,()条长边,()条短边,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个角,角都是()的。
b、正方形有()条边,()个角,四条边都(),角都是()的。
c、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个,哪个组说得最多就奖给他们组一个智慧人。
4、生汇报师填空。
5、发现有不会的,对边相等,让学生对折纸片,长方形,上下对齐折,比一比上边和下边谁长?左边和右边呢?
对于正方形,让学生摆火柴棒,用四根小棒摆出1个正方形,再把这四根小棒折下来比一比它们四条边谁长,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6、玩游戏找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角是直的并板书。
7、听听数学宝贝的'自我介绍,好吗?(放录音)
8、闭眼摸图形。
9、你们帮数学王国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那考考你们是不是认真观察的孩子,请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10、这节课,数学王国的朋友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送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什么?(蜻蜓)对了,它是由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拼出来的,谁能说出来,谁说得多,我就给它奖励,注意还要说出有几个图形。
11、那你们回送一个礼物,好吗?看谁用得最多,摆得最像,最漂亮。
三、1、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教室里有没有学过的图形的物品,给爸爸妈妈说说看。
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经典教案汇总四:《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b、6+40=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摆出
再摆拿走
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题以及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月饼图、题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单元主题图
1、观察图画,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2、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相机引入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引入新课
谈话:中秋节快到了,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要吃什么?(月饼)
(1)如果有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学生口答后,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8÷4=2(个)](2)如果现在有80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同时出示月饼图。
三、探索新知
1、提问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学生回答后板书:80÷4
2、学习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计算。
(2)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
3、巩固练习:口算卡片。
四、学习例2
1、分析题意月饼图,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白要把这3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2.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6÷3。
3.探索算法提问:试试看,你能计算出36÷3的得数是多少吗?
(1)小组讨论,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讨论结果:①看图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饼,每组1盒(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组2个。两次合起来每组一共分得12个。②竖式计算。抽生板书: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饼,就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个10),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表示1个10)。30减30得0,这里不需要写出来。再分剩下的6个月饼,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去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1)。6减6得0,表示全部分完。
4.及时巩固练习竖式计算69÷3=86÷2=48÷4=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
五、提高练习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
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提问: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一年级数学教案6
一年级是孩子们正式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起始。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数学思维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引导他们。那么在教学之初,就必须要全面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目标、教学策略等,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学情分析
刚进入到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原有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学会数10以内的数和简单的一位数加法和减法,有的什么都不会。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需要慢慢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会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数一数 比一比3课时 二位置:3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图形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与描绘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及他人身体上的左右位置关系。2、认识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断和观察的能力,渗透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有用的生活数学,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照片说出物体所处的左右位置。
教学难点:说出面向学生的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媒体:软件、课题、卡片制作:左、右。
课前学生准备:
1、你写字拿笔的手是(左手/右手)。
2、你吃饭拿碗的手是(右手/左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1、你的左手和右手分别可以做哪些事情?区分左手和右手。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很大,可以做很多事情。找一找、摸一摸自己身体上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
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左手、伸出右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眼睛。
小卡片认语文字:左、右,你是怎样区分这两个字的?
2、摆摆说说、理解左边与右边。
(1)教师说学生操作:拿出橡皮、学具盒、数学书、文具盒、铅笔。
把书放在中间、把橡皮放在最左边、把铅笔放在最右边、
把学具盒放在橡皮的右边、把文具盒放在铅笔的左边……
(2)学生说说: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什么在什么的左边?什么在什么的右边?同桌讨论:尝试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的位置关系。
(3)同桌合作,自由摆放,互相说,及时交流。
3、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的认识。
(1)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指定某个学生,说出他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4、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个本领。出示课题。
二、实践活动,体验“相对”,加深理解。
1、判断实物的左右
(1)师:老师有一只手套,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它是左手的,还是右手的,为什么?
(出示实物)
生1:只要看大拇指在哪里就知道了。
生2:我用自己的手放上去试试,哪只手放得对就是了。
生3:我看它和我的哪只手大拇指朝一个方向的,就是这只手。
师:大家想的方法都很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如何判断左右。(板书课题)
(2)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看它的大拇指,可如果是穿着鞋子的脚呢?看不出脚趾,我们该怎么判断呢?看看你的左脚和右脚,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区分脚的左和右吗?
2、判断图上的左右
(1)与观察者是同方向的类型
①看书P8/两幅图,说说左和右
(2)与观察者不是同方向的类型
②看书P8/3两幅图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生:先把自己当作图中的人,再判断。
③游戏:
师:同桌面向同一个放向(向左转)
刚才的游戏中你和你的同桌动作的方向是一致的吗?
同桌面对面,做同样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的动作正好相反
师:对了,就像照镜子,面对面观察到的结果是相反的。
3、理解以不同参照物为标准,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1)游戏:请五六名小朋友到前面,拉手围成圈。
师:说说某某小朋友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师让这位小朋友自己说说他的左右两边各是谁?
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和他看到的不一样呢?
生1:面对面
师:大家说得对!因为我们看的时候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而某某小朋友是以他自己的位置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不同。
三、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1、联系实际,上下楼梯情景。
(1)靠哪边上下楼梯是正确的?为什么?进行表演体验,进行思想教育。
(2)引导感悟与体验: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
2、看照片小组谈论,完成教材相关习题。
小组合作--动手演示--观察自身--得出结论
四、总结下课、20以内口算的训练与强化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看卡片说得数
9+39+49+68+57+48+77+9
9+98+47+68+97+56+56+7
6+87+49+97+98+50+910+9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
9()6=1511()1=107()5=1215()3=12
7()8=158()0=89()9=00()10=10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3题
(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
(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
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
(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数学游戏
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作业:练习二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比较多与少及多(少)几个。
2、通过各种联系使学生学会用画图或计算的方法来进行移多补少。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法进行移多补少。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进行移多补少。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吧——聪明的阿凡提
一天,阿凡提与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你过两天就要死。”事正凑巧,两天后,那位侍卫官真的从马上摔下来死了。皇帝听了大怒,认为阿凡提说了不吉利的话侍卫官才死的,于是要把阿凡提处死。
行刑前,皇帝问阿凡提:“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想了想,斩钉截铁地告诉皇帝:“尊敬的陛下,我昨夜看了星象,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
皇帝听了,害怕了,心想:既然他的话那么灵验,我把他处死了,那两天后我岂不也要归天了?于是愚蠢的皇帝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二、名题典中典
例1、比一比,哪一行的★多?怎样移,两行的★一样多?
★ ★ ★ ★ ★ ★ ★ ★
★ ★ ★ ★
1、全班读题,并尝试自己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移动★,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做题:
a.先运用:一一对应“得出哪行多,多多少。
b1.把多出的4颗★用画图的方式用箭头代替★的移动路线,把多余的'4颗★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行。或把多出的4颗星按顺序一颗一颗地分,直到分完为止。得出第一行要分2个给第二行。
b2.用计算的方法,由4可以分成2和2 ,得出第一行要把多出的4颗★分2颗给第二行。最后得出每行都是6颗★。
4、学生总结回顾方法。
例2、从第一行拿走1个苹果放到第二行,两行的个数同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猜猜他几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把文字信息转换成数学信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吧——一美元的价值
在一个晚会上,萧伯纳正在专心地想他的心事。
坐在旁边的一个富翁不禁感到好奇,就问道:“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块美元,来打听你在想些什么。”
“真抱歉,”萧伯纳回答说,“我想的东西真的不值一块钱。”
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你究竟在想什么呢?”
萧伯纳不动声色地答道:“我正在想您啊!”
二、名题典中典
例1. 小峰今年10岁,他比爸爸小28岁,去年他比爸爸小几岁?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 1 2 3 4 5
人数 5
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想加 5×2=10 五五二十五
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
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形成应用
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师生对口令
游戏:翻一个数码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课本第80页。
知识拓展
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
5× = 2 0 5× = 2 5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课堂作业。
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一、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材分三段安排:
1.十几减9(P1~4);2.十几减8、7(P5~8)
3.十几减6、5、4、3、2(P9~12)
最后还安排了复习(P13~15)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精心创设情境。
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计算教学一般是先创设情境,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本单元的三道例题都是按照这样的理念编排的。例1是小猴卖桃小兔买桃的情景,解决剩几个桃的问题,例2是计算剩下的军号的把数,例3是小兔采蘑菇的情景,根据蘑菇的总个数和一种蘑菇的个数,求另一种蘑菇的个数。例1、例3是儿童喜欢的童话情境,例2是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这些情境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有趣的、有挑战性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注意的是,在创设的情境中提供了能帮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的直观材料,这些直观材料对计算方法的思考能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以例1为例,由于13个桃,有10个放在盒子里,3个放在盒子外,当思考如何减去9个时,学生就有可能看着图想到9个桃都从盒子里拿走,或先从盒子外拿走3个,再从盒子里拿走6个。这种基于直观材料和生活经验的思考便会引发计算方法的探究。
2.提倡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是这次课改中遇到的突出的问题,也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1)为什么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采用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学习方式后必然出现的现象。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看事物的着眼点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在不受他人影响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算法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承认算法多样化才能承认学生的自主探索。
(2)本单元教材中是怎样呈现算法多样化的?
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方式是例举学生可能产生的算法。13-9呈现了四种算法:第一种是一个一个地减去,通过操作得到结果;第二种是破十减,先从10个里减去9个,再把盒子外的1个和盒子里的3个合起来得到结果;第三种是平十减,先减去盒子外的3个,平了10,再减盒子里的6个得到结果;第四种是做减法想加法。15-8呈现三种算法,分别是平十减、破十减和做减想加。另一种方式是只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例3就是这样的,只提出“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这个问题。这里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学生的思路除了破十减、平十减、做减想加外,还有一种就是利用过去学过的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的体验,即利用两道相关减法算式的联系,由一道算式想到另一道算式。例如,例题在算出11-5=6之后,就应该据此得到11-6=5。这一段的运算绝大多数都可以采用这一种思路,P10②就是强化这种思路的练习,这条思路又很简洁,所以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但前提是对前面的减法计算必须很熟练。
(3)怎样处理教材中例举的算法?
例举的算法是教材编者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算法的预测,是帮助教师把握教材预测学情用的。课堂实况与教材预测完全相符的情况是很少的。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只研究学生想到的算法,这些算法不管是书上有的还是没有的。对于书上低水平的思考方法,例如一个一个地减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说明这班学生认识水平是比较高的,不要再降到低水平上去研究;对于书上高水平的思考方法,例如想加算减,如果学生没提到,教师可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我们知道4+5=9,就很容易想到9-4=5,9-5=4,那么做13-9时,你会想到哪道加法题呢?如果这样引导也无效,这种方法暂时不学,在组织练习时安排9+4=13,与13-9=4的沟通练习,再引导学生想加算减。
(4)算法要不要优化?
方法优化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算法也不例外。问题是什么是优良的算法?评定算法是否优良应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客观标准,一个是主观标准。所谓客观标准,就是方法本身是繁琐还是简单,是耗时还是省时,就退位减来讲,低水平的一个一个地减去的办法肯定要淘汰,其他三种算法就思考难度来讲,想加算减大一些,而计算速度在进位加熟练的情况下想加算减快一些,可以说三种算法难分优劣。所谓主观标准,就是学习者本身对算法的认识,哪些算法学生能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运用纯熟,哪种算法他认为就是优良算法。综合来看,客观上允许,主观上认同就是优良算法。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优化?优选算法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多种算法的理解、比较、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加深对自己原有算法的理解和确认,也可能放弃自己的算法而学习、吸纳别人研究出来的算法,从而对自己的认识进行修正或完善。所以算法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过程,那种认为学生原来的算法就是最好的不需提高的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
优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学生在探索之后的相互交流,包括师生的交流,另一条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实践,通过教材中的题组练习逐渐优化自己的算法。P2第2题、P3第1题,P6第3题,P7第1题,P8第8题等等都是在沟通加减法的'联系,利用加法算式的记忆和加减互逆关系的理解快速计算减法。这也说明了优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学生逐渐感悟、理解、接受的过程,不能用背诵思路的方法去解决。
(5)学生要不要掌握书上的每一种算法?
只要承认书上的算法是教材编者的预测,就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这些算法。有的学生可能每种算法都理解,都会运用,这当然是好事,但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这一水平。不过,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至少会一种算法,不然他就无法计算。要做到这一点,课堂上要关注差生,让学习小组长帮助了解组内每个成员是否都能说出一种算法。对于一种算法也不会的学生教师要个别辅导教会他一种算法。
3.逐步提高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
在学习十几减9的算法思考中,注重用实物操作,在操作中获取表象,以表象支持运算。到学习十几减8、7时,仍让学生用学具操作,在具体形象的支持下抽象成数的运算,出现分步算式,而且不再呈现一个一个地减的方法。到学习十几减6、5、4、3、2时只提出要求“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考。
4.安排形式多样,数量较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口算的程度。
20以内的退位减,是今后学习减法计算的基础,必须达到熟练口算的程度。教材为此提供了数量足够的练习。三道例题各安排一次“想想做做”,一次练习,最后还有复习,一共安排了10课时,也就是说除了3节新授课外,还有7节练习课、复习课。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即有旨在理解基本算法的练习,也有旨在沟通知识联系优化算法的练习,即有提高计算技能的练习,又有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教师要理解每一道题的安排意图,把题目用到位。这里还要着重说明两点:一是在学生理解算法后要把其注意力引导到记忆结果上去,不要老是纠缠你是怎样想的,而着重问你怎样记住计算结果。二是对于课本中安排的实际问题,其数量关系没有发展变化,仍然是上册学过的两种,加法求总数,减法求剩余。教学时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审题,会说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去列式计算。这一单元仍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语,但P15第10题应口头作答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4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3+4= 6-5= 4+3=
3+3= 7-4= 1+5=
5+2= 6-3= 7-5= 2+5= 7-2= 6-3= 6+1= 6-1= 7-3=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2.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到室外去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好吗?(学生欢呼雀跃。)
师:到室外去之前,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谁跳得多,比谁跳得少?
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70多下,没人超过我。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
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下自己比别人强。)
师: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气,那么请每位同学数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数,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吗?
(二)探索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都显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请同学们报数说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生2:我跳了50下,小华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
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
小东
小红 小亮
62
48
70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生:小东比小红多......?(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
生1:小东比小红多14下。
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生1:我用62-40=22,22-8=14。(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2:我也算出来了,是14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生2:我是在4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4点,即14下。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时又易出错。
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生4:我也是数出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48数2下成为50,62-50=12,12+2=14。
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凑十法”。(教师边表扬边板书。)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板书:
62
-48
_________
怎样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同学自动分成组进行热烈的争论。)
生6:2减去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位就变成12,十位变成5,12-8=4,50-40=10,10+4=14。
板书:
?
62
-48
________
14
师:说得不错,这种竖式通过“借十法”来算既方便又快,请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东多跳多少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多少下”。
(学生自由练习开始找这个、找那个比多比少,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三)巩固练习
卖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小白兔想请大家帮个忙,小兔妈妈出远门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几位客人来买东西(电脑演
示收的钱数及商品价格,轮换出示任一种商品),应找多少钱?
2.学生计算抢答。(把所学的知识向实际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让学生有“课虽止,趣尤浓”之感。)
〖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况。
2、通过看一看,拨一拨,连一连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况。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况。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开火车游戏”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钟面和如何看时间。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开火车"
2、游戏规则:小朋友看钟面读时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3、游戏过程:这是韶关火车站,火车站里有四列火车,(每一大组学生为一列火车)分别是开往深圳、珠海、广州、海口的火车。老师手举有固定时刻的.钟面提问:“深圳的火车几时开?”依次指定小组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做完一组练习后,教师再拿出另一组有固定时刻的钟面提问:“深圳的火车几时到?”仍指定小组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4、师生一起做“开火车”游戏。
(钟面的时刻分别为5时半、1时、9时半、5时、11时半、3时、4时半、6时半)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的游戏做得真好,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给我们带来了她一个上午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小芳的上午)
1、尝试认表。
⑴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1幅图,让学生认一认图中的钟表。
①小芳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六时刚过一点点的时候刷牙)
②你是怎样认出时间是6时刚过?
教师小结:分针刚刚走过12,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刚过。
⑵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2幅图,让学生认一认图中的钟表。
①这是什么时间?(快8时)
②为什么认为是快8时?
教师小结:时针接近几,快要走到几,分针还不到12,就是快几时。
⑶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3幅图,是9点整,学生认读没有困难。你是如何认读的?(9时整的时候时针正好指向9,分针正好指向12)
⑷第4幅图,放手让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
(快10时现在时针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针还不到12,应该是快10时。)
2、说一说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又学会了认读新的时间,现在同学们把时间和小芳在做什么连起来说一说,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过的?从小芳的身上,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3、比较、区别
老师出示两个钟面,一个是8时刚过,一个是快8时
(1)读出两个钟面的时间,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3)学生反馈总结:8时刚过的时针刚刚走过8,分针过了12;快8时,时针接近8,快要走到8,分针还不到12。
(4)教师揭示“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的特征:由于时针、分针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几时刚过的钟面是时针刚刚走过几,分针过了12;快几时的钟面是时针接近几,快要走到几,分针还不到12。
三、课间休息。
1、放音乐:《这是什么》。
2、听完美妙的音乐,你猜出来这是什么?(钟表)
3、你有什么感受?
四、巩固练习。
1、第一题,小动物读得对不对,请你把错误的读正确。
先让学生独立辨认,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反馈。
错例:
①小燕子:第3个钟面上的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应该是6时。它把时针和分针搞错了!
②小狗:它的钟面上的时针就快到12了,分针也快到12,应该是快12时。
2、连一连(课本93页第2题)。
3、动手操作。
①老师说时间,你在自己在学具上拨出时间,拨好后同桌互相检查(11时半、5时、快11时、1时刚过)
②老师拨时间,学生写出准确的时间来,集体反馈。
(6时刚过、快3时)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小芳的上午
几时刚过
快几时了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
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
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
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
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学生从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6>38 38<46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02-05
一年级北师数学教案02-25
一年级数学教案10-13
一年级数学教案09-22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1-27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一年级数学教案04-25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1-0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01-11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