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1、平移
2、平移的性质:
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
⑵需要平移的方向;
⑶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
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
⑴平移变换;
⑵旋转变换;
⑶轴对称变换;
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
⑹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填空:
①与的相同,称为分数,+ =,法则是;
②与的不同,称为分数,+ =,运算方法为;
2、与的相同,称为分式;与的不同,称为分式.
3、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似
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把分子;
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
4.,的`最简公分母是.
5、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代数式: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⑴ + ⑵ - ⑶ +
2、计算:⑴ ⑵ +
⑶ ⑷ + +
3、计算:
四、课堂测控:
3、计算:⑴ ⑵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清楚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能利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和计算。
3、使学生明确知识体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基本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
难点:能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几何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AB=3cm,AC=5cm
则BC=_____cm,△BOC的周长=_____cm
2)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AB=5cm,AC=6cm,
则你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OA=3cm,
则AB=_____cm,△BOC的周长=_______cm.
小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T呈现)
2.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矩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菱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小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PPT呈现)
二、深化提高:
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过点D作DP∥OC,过C点作CP∥DO,交DP于点P,
试判断四边形CODP的形状.
变式1: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图一)结论应变为什么?
变式2: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图二)结论又应变为什么?
3.如图,在中,是边的中点,分别是及其延长线上的点,.
(1)求证:.
(2)请连结,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四边形是菱形,判断的形状。
三、拓展提高
1.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
△BCE、△ACF,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2.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顶角∠BAC=,(<60°)D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D,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E,过点E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F,连接DE,BE,DF.
(1)求证:BE=CD;
(2)若AD⊥BC,试判断四边形BDFE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一点,
PE⊥BC,垂足为E,PF⊥CD,垂足为F。
求证:EF=AP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AB,
EF⊥BD,交CD于点F,DE=2.5cm,求CF的长。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
DH⊥AB于H,求:DH的长。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一、目标要求
1.理解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正确确定最简公分母和灵活运用法则。
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用式子表示为:±=。
2.分式通分时,要注意几点:(1)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分,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2)若分母的系数不是整数时,先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其化为整数,再求最小公倍数;(3)分母的系数若是负数时,应利用符号法则,把负号提取到分式前面;(4)若分母是多项式时,先按某一字母顺序排列,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三、解题方法指导
【例1】计算:(1)++;
(2)-x-1;
(3)--。
分析:(1)把分母的各多项式按x的降幂排列,能先分解因式的将其分解因式,找最简公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2)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相加减,应把这个整式看作一个分母是1的式子来进行通分,注意-x-1=,要注意负号问题。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例2】计算:。+++。
分析:此题若将4个分式同时通分,分子将是很复杂的,计算也是比较复杂的。各式的分母适用于平方差公式,所以采取分步通分的方法进行加减。
解:原式=++=++=+=+==。
四、激活思维训练
▲知识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例】计算:-+。
分析:此题如果直接通分,运算势必十分复杂。当各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可利用多项式的除法,将其分离为整式部分与分式部分的和,再加减会使运算简便。
解:原式=[x+2-]-[x+3+]
+[+1]
=x+2--x-3-++1
=--+=====。
五、基础知识检测
1.填空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
2.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不等式的方法,初步形成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
能力情感目标:经历不等式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与“求自变量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ax+b的值为0”是同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
(1)以下两个问题是否为同一个问题?
①解不等式:2x-4>0
②当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
(2)你如何利用函数的图象来说明②?
(3)“解不等式2x-4<0”可以与怎样的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的?怎样在图象上加以说明?
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或ax+b<0)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响应的取值范围.
二、应用新知:
1.练习:P42练习1(3)(4)
2.例2 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思考:我们应该画出什么函数的图象来解?
思路1:将不等式化为3x-6>0,然后画出函数y=3x-6的图象.
思路2:将不等式5x+4>2x+10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和直线y=2x+10,对于同一个x,直线y=5x+4上的点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下方,这时
5x+4>2x+10.
三、巩固练习
1.P42练习2(2)
2.P45习题11.3第3、4题
四、
五、布置作业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活动一、创设情境
引入:首先我们来看几道练习题(幻灯片)
(复习:平行线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幻灯片)
[学生活动]观看后答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各式各样的图案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那么,请你用两个相同的300的三角板,看能拼出哪些图案?)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拼出图案的类型。
同学们所拼的图形中,除了有我们学过的三角形,还有很多四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幻灯片出示课题)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问题(1):为什么我们把(甲)图叫平行四边形,而(乙)图不是平行四边形呢?你怎么知道这些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拿一模型,幻灯片)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讨论、思考、推理。
鼓励学生交流,并是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学生交流,归纳: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并说明: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幻灯片出示揭示课题)
问题(2):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小组演示交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这里要弄清对角、对边两个名词)
你能演示你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吗?(学生演示)
你能证明吗?(幻灯片出示证明题)
[学生活动]先分析思路尤其是辅助线,请学生上黑板证明。
自己完成性质2的证明。
活动三、运用新知
性质掌握了吗?一起来看一道题目:
尝试练习(幻灯片)例1
[学生活动]作尝试性解答。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cm,对角线比AD边长4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一、创设情境
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看图回答:
(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
(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
(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解(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1℃、2℃、5℃;
(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
(3)这一天中,3时~14时的气温在逐渐升高.0时~3时和14时~24时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类似的数量关系呢?
二、探究归纳
问题2银行对各种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xx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定的年利率:
观察上表,说说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是如何变化的.
解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也随着增长.
问题3收音机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和千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值:
观察上表回答:
(1)波长l和频率f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2)波长l越大,频率f就________.
解(1)l与f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
lf=300000,
或者说.
(2)波长l越大,频率f就 越小 .
问题4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如果用r表示圆的半径,S表示圆的面积则S与r之间满足下列关系:S=_________.
利用这个关系式,试求出半径为1cm、1.5cm、2cm、2.6cm、3.2cm时圆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_________.
解S=πr2.
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
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研究了一些数量关系,它们都刻画了某些变化规律.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些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例如问题1中,刻画气温变化规律的量是时间t和气温T,气温T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会取不同的数值.像这样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variable).
上面各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互相依赖,密切相关.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例如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之前,已经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在本章的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推论,在本节课要掌握这个定理的证明以及利用这个定理解决相关问题还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三角形全等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凸显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在探索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命题的相关知识也是本节课的任务之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目标:
①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的判定定理,进一步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②利用“HL’’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①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第二环节:引入新课;第三环节:做一做;第四环节:议一议;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课后作业。
1:复习提问
1.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
2.已知一条边和斜边,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想一想,怎么画?同学们相互交流。
3、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呢?请证明你的结论。
我们曾从折纸的过程中得到启示,作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运用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出“等边对等角”。那么我们能否通
1 / 5
过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来证明“等边对等角”.
要求学生完成,一位学生的过程如下:
已知:在△ABC中, AB=AC.
求证:∠B=∠C.
证明:过A作AD⊥BC,垂足为C,∴∠ADB=∠ADC=90°
又∵AB=AC,AD=AD,∴△ABD≌△ACD.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对上述证明方法产生了质疑。质疑点在于“在证明△ABD≌△ACD时,用了“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我们在前面学习全等的时候知道,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不一定全等的.可以画图说明.(如图所示在ABD和△ABC中,AB=AB,∠B=∠B,AC=AD,但△ABD与△ABC不全等)” .
也有学生认同上述的证明。
教师顺水推舟,询问能否证明:“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从而引入新课。
2:引入新课
(1).“HL”定理.由师生共析完成
已知: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BC=B′C′. 求证:Rt△ABC≌Rt△A′B′C′
证明:在Rt△ABC中,AC=AB一BC(勾股定理).
又∵在Rt△ A' B' C'中,A' C' =A'C'=A'B'2一B'C'2 (勾股
定理).
AB=A'B',BC=B'C',AC=A'C'.
∴Rt△ABC≌Rt△A'B'C' (SSS).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用“斜边、直角边”或“HL”表示.
2 / 5
22A'B'
从而肯定了第一位同学通过作底边的高证明两个三角形
全等,从而得到“等边对等角”的证法是正确的.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斜边及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一条直角边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对于(1)、(2)、(3)一般可顺利通过,这里教师将讲解的重心放在了问题
(4),学生感觉是真命题,一时有无法直接利用已知的定理支持,教师引导学生证明.
已知:R△ABC和Rt△A'B ' C',∠C=∠C'=90°,BC=B'C',BD、B'D'分别是AC、A'C'边上的中线且BD—B'D' (如图).
求证:Rt△ABC≌Rt△A'B'C'.
证明:在Rt△BDC和Rt△B'D'C'中,∵BD=B'D',BC=B'C',∴Rt△BDC≌Rt△B 'D 'C ' (HL定理).
CD=C'D'.
又∵AC=2CD,A 'C '=2C 'D ',∴AC=A'C'.
∴在Rt△ABC和Rt△A 'B 'C '中,∵BC=B'C ',∠C=∠C '=90°,AC=A'C ',∴Rt△ABC≌CORt△A'B'C(SAS).
通过上述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板书推理过程之后可发动学生去纠错,教师最后再总结。
3:做一做
问题 你能用三角尺平分一个已知角吗?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三角尺操作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做一做的目的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按要求将推理证明过程写出来。)
4:议一议
3 / 5
BEADCDA'D'BB'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定义判别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了解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掌握验根的方法。
2.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求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去分母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验根的方法。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下列方程中哪些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哪些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1);(2);(3);(4);
(5);(6);(7);(8)。
讲授新课:
1.由上述归纳出分式方程的概念:只含有分式或整式,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2.讨论分式方程的解法:
(1)复习解方程时,怎样去分母?
(2)讲解例1:解方程(按课文讲解)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3)讲解例2:解方程(按课文讲解)
归纳:在去分母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我们把它叫做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常把求得得根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0,若为0,则为增根,必须舍去;若不为0,则为原方程的根。
想一想:产生增根的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P1451t,2t。
课堂小结: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为什么要检验?怎样检验?
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能用去分母的方法或换元的方法求此类方程的解,并会验根.
2、使学生掌握运用去分母或换元的方法解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使学生理解转化的数学基本思想;
3、使学生能够利用最简公分母进行验根.
教学重点: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解分式方程,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进行检验.
教学过程:
在初二我们已经学过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知道了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题步骤以及验根的目的,了解了转化的思想方法的基本运用.今天,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12.7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同类型的`方程的解法,直接点出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相类同,及产生增根的原因,以激发学生归纳总结的欲望,使学生理解类比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转化”这一基本数学思想的理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类比”、“转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回忆复习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探求解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同时通过对产生增根的分析,来达到学生对“类比”的方法及“转化”的基本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一、新课引入:
1.什么叫做分式方程?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化方程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2.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为什么要检验?检验的方法是什么?
3、产生增根的原因是什么?.
二、新课讲解:
通过新课引入,可直接点出本节的内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解法,类比地提出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相同.
点出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与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类同后,让全体学生对照前面复习过的分式方程的解,来进一步加深对“类比”法的理解,以便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前面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例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1.请同学们回忆(≥0,b≥0)是如何得到的?
2.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0,b0)
使学生回忆起二次根式乘法的运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
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b的取值范围变小了?
与学生一起写清解题过程,提醒他们被开方式一定要开尽.
对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推导出除法的运算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从一开始就使他们参与到推导过程中来.
对学生进一步强化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分母不能为零.
强化学生的解题格式一定要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二自我检测
活动三挑战逆向思维
把反过来,就得到
(≥0,b0)
利用它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例2化简:
(1)
(2)(b≥0).
解:(1)(2)练习2化简:
(1)(2)活动四谈谈你的收获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找四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然后再找学生指出不足.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可以逆用,那除法公式可以逆用吗?
找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将过程写在黑板上.
请学生仿照例题自己解决这两道小题,组长检查本组的学习情况.
请学生自己谈收获,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快地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以便纠正.
此处进行简单处理是因为有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用作基础理解并不难.
让学困生在自己做题时有一个参照.
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尽可能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一、回顾交流,合作学习
【活动方略】
活动设计: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小结,并结合课本P87的小结进行反思,教师巡视,并且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复习轨道.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汇报时可借助投影仪,要求学生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问题探究1】(投影显示)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右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出BC的长.(3000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问题探究1”,然后踊跃举手,上台演示或与同伴交流.
【问题探究2】(投影显示)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右图,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与∠BD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B=5,DC=12,BC=13,请你判断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和△D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予以解决:
AB2+AD2=32+42=9+16=25=BD2,得∠A=90°,同理可得∠CDB=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关注学生的思维,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之后再评讲.
学生活动:思考后,完成“问题探究2”,小结方法.
解:在△ABC中,AB2+AD2=32+42=9+16=25=BD2,
∴△ABD为直角三角形,∠A=90°.
在△BDC中,BD2+DC2=52+122=25+144=169=132=BC2.
∴△BDC是直角三角形,∠CDB=90°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问题探究3】
甲、乙两位探险者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思路点拨:要求甲、乙两人的`距离,就要确定甲、乙两人在平面的位置关系,由于甲往东、乙往北,所以甲所走的路线与乙所走的路线互相垂直,然后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甲、乙两人的距离.(13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训练,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课堂练习,与同伴交流或举手争取上台演示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描点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2、初步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归纳的学习习惯。
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难点:通过对正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发现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学方法:
1、演示法———发展观察力,想象力;
2、启发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3、形成性学习法———培养观察、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活动
复习概念
复习定义及画函数图像的步骤,学生快速回忆已学的概念及画函数图像的步骤(抢答),积极回答问题。
例题演示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函数,y=x,y=2x的图象
解:(1)列表
(2)描点
(3)连线
x … —3 —2 —1 0 1 2 3 …
y=x y=2x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各自说出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最后达成共识。
计算出正比例函数的值,认真观察图象。
发现规律
观察思考:比较上面三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三个函数图像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共同点:
(1)都是比例系数k>0
(2)都是一条直线
(3)都过原点和点(1,k)
(4)都在一、三象限
(5)都是从左向右上升
不同点:上升的幅度不一样
归纳总结: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及(1,k)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
根据同学的发言与老师的归纳,修正自己的认识,逐渐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简单方法。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规律应用
应用两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1、5x,y=—4x的图象,利用两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能迅速找到两个点。
发现规律
观察思考:比较上面二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二个函数图像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共同点:
(1)都是比例系数k<0
(2)都是一条直线
(3)都过原点和点(1,k)
(4)都在二、四象限
(5)都是从左向右下降
不同点:下降的幅度不一样
归纳总结: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及(1,k)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的增大y反而减小;
知识的迁移:用同样的办法发现规律。
课堂检测
1、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1)y=1、5x(2)y=-3x
2、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是过()和()两点的一条直线,图象过象限,y随x的。
3、正比例函数y=(m-1)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
C、m<1
D、m≥1
4、下列函数①y=5x ② y=-3x ③y= x ④y=-x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
(能根据正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认真做题)
小结
名称 解析式 图象特征 图象分布 函数变化情况 正比例函数
y=kx(k≠0)是经过(0,0)和(1,k)的一条直线
k>0,k<0;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k<0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板书设计
复习引入 描点法 画正比例函数图象 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
规律应用 总结规律 练习小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0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16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优秀02-27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2-27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20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20
八年级下册最新湘教版数学教案02-29
2022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