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时间:2024-08-28 11:46:58 晓丽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1

  教材分析:

  生活中处处可见对称物品,如树叶、螃蟹、建筑物等。对称也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如何帮助幼儿认识“对称”并理解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为此,本次活动以“解救公主”的游戏情境贯穿,让幼儿在破译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认识对称图形的特性,并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表征对称图形,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语言交流中加深对称概念的理解,诱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

  2.运用配对、剪、拼O方式表征对称图形。

  3.感知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对称美。

  重点:

  理解对称的概念,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

  运用配对、剪、拼O方式表征对称图形。

  准备:

  PPT课件、对称与不对称的图形若干张、磁性小黑板人手一张、小磁铁若干。分组操作材料若干。

  过程:

  一、请柬(树叶)配对,初步感知轴对称图。

  师:在一个城堡里,住着以为善良的公主,她想邀请我们去她的`城堡里玩,给我们送来了叶子邀请函,有一个要求:每位小朋友只有一半的叶子邀请函,只有找到另一半邀请函,才能两两结伴入城。

  1.寻找爱心的另一半。

  2.讨论:你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它就是爱心的另一半?

  小结:像爱心这种对折以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对称图形”,这条对折线就叫“对称轴”。

  二、情境创设,在说说、操作中理解对称的特征。

  师:不好的消息:公主被女巫抓走关进暗道里了,只有我们帮她消除魔法,我们就能解救出公主,我们一起来看看每道关上都试了什么魔法。

  第一关:寻找蝴蝶另一半,知道对称图形左右两边的图案排列、顺序、颜色等一样。

  第二关:寻找脸谱另一半,进一步知道对称图左右两边的图案、颜色、形状等完成一样。

  第三关:寻找不是对称的图形,通过对折操作、反向判断,深化对称图形。

  小结:只有左右两边的形状、图案、颜色、排列等都完全一样的图形,才是对称图形。

  三、分组操作,巩固对轴对称图特征的理解。

  1.介绍分组操作材料:雪花配对、剪对称图、拼贴另一半

  2.操作要求:自由选择某一组进行操作,操作完一组后先将操作材料放到自己的盘子里,再选择另一组材料进行操作;三种材料都操作完的幼儿才能到第四组进行创造性地拼贴对称图。(每人至少完成两种对称游戏)

  3.幼儿分组轮流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检查操作结果。

  四、联系生活,感受对称的美感。

  1.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物品也呈现对称?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对的轴对称物品,如刚才看到的树叶、还有建筑物,这些对称结构让人感觉很协调、很美。

  延伸活动:

  数学区:自由拼贴对称图;

  美工区:绘制对称图形,如绣花鞋等;

  建构区:搭建对称建筑。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2

  教案说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

  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

  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一)、(二)、(三)打下基础.

  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指导老师点评

  任何数学老师都想上一堂优秀的数学课,优秀的数学老师想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优秀的,我们都想成为智慧型的数学老师。我们高兴的看到,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一、学生的发现

  数学家乔治·伯利亚:“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省,也最容易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里的发现就是在教师设定的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再创造。郭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工具(两个全等的30°的三角板)设置的拼图活动出发,从学生拼出的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好地呈现了探索问题的情景,又为后边的学习新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地承上启下作用,学生遵循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测量、折纸等活动去发现去探索,随着七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已基本形成,郭老师的情景和问题串的设置真是匠心独运。

  二、知识的`产生

  发现结论是定理的初级阶段,如何让定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迁移的印记呢?郭老师通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引导学生用普通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和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产生,三种数学语言的互化形成数学知识内化,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生生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试错中完成的,什么叫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斑。

  三、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定理(基本模式)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的识别与分离(例题1)、组合与补全(例题2),几何定理的运用就是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补全,例题的选择是为了学生形成能力、能够迁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郭老师在这两个例题的设置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的深厚功底,这里的精彩是看不见的,但思维的链条在学生头脑中已成雏形,我们从反馈练习的顺利完成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四、方法的拓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形成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形成方法的载体,知识的灵魂是方法,学生从前五个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从操作中发现,在特殊中探索),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深化、延伸,探索线段轴对称性以及对称轴上一点到两端距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把握捉了本节的精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的模仿发展到思维过程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

  数学课从本质上讲是简洁的:设置什么情景,怎样操作检验,讨论什么问题,明确什么结论,形成什么知识和方法。本节从操作中探索,探索中操作,在探索中深化,在操作中明辨,从操作开始到操作中拓展,把握住了核心,使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优秀的数学课,也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优秀的标准。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3

  一、学习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三、学习难点: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都是源于它们的轴对称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21~122页

  思考: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预习作业:

  △ABC中,AB=AC。

  (1)若∠A=50°,则∠B=______°,∠C=______°;

  (2)若∠B=45°,则∠A=______°,∠C=______°;

  (3)若∠C=60°,则∠A=______°,∠B=______°;

  (4)若∠A=∠B,则∠A=______°,∠C=______°。

  (二)学习过程: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是_______图形。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_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重合(也称“_______”),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__。

  4、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也叫做_______三角形。

  5、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_______。

  例1、①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

  ②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一边长是6cm,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是__________

  变式练习.

  (1)在△ABC中,若BC=AC,∠A=58°,则∠C=_____,∠B=________.

  (2)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钝角度数是_______.

  例2、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BAC和∠ADC的度数。

  变式练习.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则∠BAC=_______.

  拓展:

  12.如图,∠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

  求证:BD+EC=DE.

  13.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AD=DE=BE,求∠A的度数.

  回顾小结:

  (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

  (2)三线合一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 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形状、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蜻蜓翅膀若干。

  2、活动区中各种对称物品(眼镜、望远镜、剪刀、天平、夹子等)。

  3、课件:生活中的对称物品(京剧脸谱、树叶、飞机等)

  4、各种颜料、纸、木质积木、。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理解轴对称概念。

  1、幼儿操作活动—寻找对称的翅膀。

  2、操作活动结束后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帮谁找到了翅膀?你帮哪一只蝴蝶(蜜蜂、蜻蜓)找到了翅膀?你怎么知道它就是这只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呢?(4名幼儿回答)

  小结:小朋友都找对了,说得也很好。蝴蝶、蜜蜂、蜻蜓,从它们的中间对折

  后,翅膀的大小、形状一样,颜色、花纹也相同,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二、找对称,感知对称的事物。

  1、幼儿到活动区中寻找对称物品。

  2、幼儿说一说找到了哪些对称的物品并说一说为什么是对称的。

  小结:××从中间对折后,它的大小、形状一样,颜色也相同,所以它是对称的物品。

  3、在日常生活中找对称。

  (1)除了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物品外,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品是对称的?(请1—2名幼儿回答)。

  (2)(放幻灯)出示老师找到的对称物品。

  4、在身体中找对称。

  (1)互相找一找,身上什么是对称的?

  (2)游戏:“我说你答”。(教师:对称,对称真神奇,藏在我们身体里,我

  来问你来答,与左手对称的是什么?幼儿答:你来问我来答,与左手对称的是右手)幼儿游戏3—4遍。

  三、做对称,表现对称的`事物。

  1、幼儿制作对称的物品。用彩色的纸,可以撕、剪出对称的图,并粘贴在图画纸上;用准备好的积木可以拼搭出对称物;还可以用准备的颜料和纸,印染出对称图。

  2、展示幼儿的作品。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相关文章: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03-25

《对称》的大班数学教案04-27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12篇04-02

大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0篇03-25

幼儿园大班《对称》数学教案12-27

大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03-30

数学教案-对称05-02

数学教案-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