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3-26 07:04:4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仍然适用。

  2、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5× = × = 125×= ×= ×= ×80= ×20= 250×= ×=

  2、简便计算:

  32×25×125 79×21+21×21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2、出示:观察并计算,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

  ×+×○(+)× 3、通过观察、计算、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4、揭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5、你能用这些运算定律来巧算吗?×× ×+×(+)×4

  a。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b。让学生汇报:你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分层练习:

  1、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积或两个数的差:

  =8×()=0.8×()=×()=10—()=100—()=1—()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5×125 ×99+ 64× 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书P17—练一练)

  4、你认为怎样算简便?×

  四、课堂总结: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五、思考题:判断是否正确(机动)

  × + ×38 = ×(+)= ×10 = 83

  六、板书: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量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与态度: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谐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规律的探究。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教学准备:

  量杯、水、沙子、橡皮泥、不规则物体(石块、石块)、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大家最近都在求物体的体积。这些物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各类形状的盒子(长方体和正方体),水)。

  师:小胖想问问你们这些物体的体积你们会求吗?怎么求?

  1、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我们会求,先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能计算出来。

  2、a、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长、宽与容器内部的长、宽相等,再测量一下水的高度,根据这三个条件,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

  b、把容器内的水倒在量杯内,就能测出水的体积。

  师:那现在有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用量具测体积)

  二、新授

  师:我们首先来观看大屏幕。(视频)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大家再看一下……

  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因为石块本身是有体积的,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原本下面容器内的水就会被石块所“排开”了,这样就导致了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那想一下,如果现在我把这石块从容器内取出的话,容器内水面高度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容器内水面高度会下降。

  师:再将石块放入容器内呢?容器内的水面高度又会XXXX?

  师:那你能否来判断一下,容器内的水面高度的上升与下降和石块的体积,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接下来,大家再来看一段视频,你试试看能否用刚才我们所学的这个知识来计算出罐头的体积?

  实验告诉我们是如何测量罐头的体积?罐头的体积是多少?

  (原来水的体积是200ml,现在把罐头放入量杯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就升高了,现在的体积是400ml,升高部分水的体积就是200ml,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谁能简单概括一下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1、观察原来水的体积。

  2、放入石块。

  3、观察变化后的体积。

  4、求两个体积的差。

  师:a、现在老师想用你们刚才的方法测量这个石块的体积(将石块放入水中),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石块没有被浸没)

  师:石块没有被完全浸没,但是水面却升高了,那么石块的体积是否就是水面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

  (不是,水面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其实是石块浸在水里的这部分的体积,而不是整个石块的体积。)

  师:只有将石块整个都浸在水里面,水面升高那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通过两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讨论,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你们真聪明,有一只乌鸦也非常聪明,相信大家都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

  (把石块投入到杯子中,石块就把水排开了,水面就升高了。石块投的越多,水面升高的越快,当水面升高到杯口时,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师:乌鸦用这种方法喝到了水,非常聪明,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也应该多角度,多方位的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独立完成书上的第二题。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你看懂了什么,这个苹果的体积又是多少?

  (原来量杯中水的体积是600ml,把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到了800ml。

  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800-600=200ml=200cm3

  师:一起来看第三题,两只形状、大小相同的量杯盛有同样多的水,放入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后,如果水面升到一样高,那么这两块石头的体积相同吗?

  (相同,因为两个量杯的形状、大小是相同的,水面上升的又是一样高,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体积是相同的。)

  A

  一个长方体水缸,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水深3分米,把一个钢球浸没在水里,水面上升0.2分米,这个钢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计)

  B

  一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6分米,宽4分米,水深5分米,如果将一块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的石块全部放入水中,水面会上升多少分米?

  讨论题:

  有一只长方体水箱,长20分米,宽5分米,水箱里放入一个长方体钢块后,水面上升了0.6分米,已知钢块的长和宽都是4分米,求钢块的高是多少分米?(水箱的厚度不计)

  判断题

  1、把一个铁球沉没在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你能求出这个铁球的体积吗?

  (容器的厚度不计)

  A、1.5×1.2×4.5

  B、1.5×1.2×6

  C、1.5×1.2×(6—4.5)

  D、1.5×1.2×(4.5+6)

  2、有一只长方体玻璃水缸,长10分米,宽4分米,水箱里放入一个长方体铜块后,水面上升了0.5分米,已知铜块的长是3分米,高是4分米,求铜块的宽是多少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计)

  A、10×4÷(3×4)

  B、10×4×0.5÷4

  C、3×4×0.5÷(10×4)

  D、10×4×0.5÷(3×4)

  深化练习:

  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4.4升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玻璃容器的厚度不计)

  H独立练习:

  1、水倒入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内,水高3厘米,然后放入许多小石子,这时水升高到5厘米,求这些小石子的体积。(容器的厚度不计)

  2、一个底面积为16平方分米长方体鱼缸,蓄水深20cm,现将一块小假山完全放入水中,此时水面上升了2cm,求这个小假山的体积。(鱼缸的厚度不计)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圆,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于工具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2、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圆的有关特征,会应用圆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圆、掌握圆的有关特征、会用工具画圆。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大圆规、课件、1张圆纸片学生:小圆规、剪刀、4张白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感受认识

  1、课件出示一枚硬币。

  (1)提问:硬币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板书课题:圆

  (2)出示图片问:你能从里面找到圆吗?

  2、用手在空中画一个圆。

  问: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圆形

  空中画圆

  二、自主画圆

  1、师:如果要你画一个圆,你准备怎么画?

  解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

  选择一种方式动手画圆。

  2、提问:用什么工具能画一个标准的圆?

  (1)第一次用圆规画圆,感受圆规画圆的技巧

  (2)(视频演示)再次用圆规画圆,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技巧

  师:用圆规画圆有哪些步骤?

  生:……

  画圆1

  生:圆规

  画圆2、3

  生:……(剪圆)

  三、寻找特征

  1、认识圆心

  (1)指出: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板书:圆心

  (2)圆心的作用

  师在黑板上随处点一个点问:我把圆心点在这里,你觉得这个圆会画在哪里?点在那里呢?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标圆心

  生:圆心位置决定圆的位置

  2、认识直径

  (1)把圆对折1次打开描出折痕,看有什么发现?

  指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板书:直径

  (2)探寻直径的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几条线段问是不是直径

  ②直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折痕都通过圆心

  画直径并测量

  3、认识半径

  (1)在圆中画出一条半径问学生:是直径吗?

  指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板书:半径

  (2)探寻半径的特征

  (3)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

  画半径并测量

  画圆4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探索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出示:刚才我们研究了直径和半径的的各自特征,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用字母式子表示:板书:d=2r或者r=d÷2

  (3)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你准备怎么画?

  (4)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测量探索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学号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介绍学号数字9和12,引出整数的第一次分类:偶数、奇数。

  2、学生介绍数字时出现质数,教师借机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

  3、学生汇报预习结果,同时提出学习目标。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课前预习。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课前大家已经在自己的学号牌上写出1—20的所有因数。(课前完成)

  2、交流:课件出示1—12所有的因数,现在请所有同学一起来观察屏幕,看看你把1—12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你又是如何理解质数与合数的?课前大家在预习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在组内互相说一说。(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给定的标准观察、分析,突出了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合理性。通过对“1”的研究,完善对非0自然数的认识,促进学生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

  3、教师提问:我们班有29个人,谁的学号是质数?谁的学号是合数?1号同学呢?引出整数的第二次分类(板书)

  4、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动手实践,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1、51是质数还是合数?要想马上知道一个数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过渡)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我们一起制作一个质数表,拿出100以内的数表,想想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

  2、刚才,我们有些同学接受任务后,有的马上就去找,有人在思考。要是我,我可不及于去找,而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找。说说你们是怎样找的?

  (把质数留下,其他的数去掉,古代数学家就是用这种筛选的方法制作质数表的。我们都来筛吧!)

  3、怎样筛选的更快?……同学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制成了100以内的质数表。你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你能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6= 28 =

  2、判断下面这段话中的数字是质数还是合数。

  2月8日,13名河北唐山农民自费来到遭受最严重冰雪灾害的湖南郴州抗冰救灾,他们每天凌晨5点准时起床,忙到晚上12时才能休息,每天工作近20小时,16天时间他们帮助灾区重建了10座电塔。

  3、猜一猜: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最小的合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10以内最大的偶数它的最大的因数是8,10以内3的倍数同时又是偶数,10以内最大的合数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组有层次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联系了以前的知识。通过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强化探究学习的效果,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4、课堂反馈:

  (五)归纳总结,师生评价

  1、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回到课始情境,你能打开密码锁了吗?里面是什么?屏显示:“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八个大字。

  3、师:这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快乐吗?说说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与反思,及时反馈,学生内化知识。通过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推荐五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牲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4人或6人小组,一个风车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变换,其实,图形的变换还有许多种,比如:平移,旋转等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旋转变换。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牲与性质。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谁能说一说是怎样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绕○顺时针旋转到30度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30度到“1”。

  师:想一想,为什么指针从12指向1就旋转了30度?指针走1个字旋转了多少度?2个字呢?你觉得怎样的旋转是顺时针?怎样的旋转是逆时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从“1”绕○顺时针旋转60度到“3”。

  ③如果指针从“3”继续绕○顺时针旋转9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示钟表,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④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出示钟晴,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2)小结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牲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①师:这是什么图形?风车的旋转你见过吗?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风车旋转起来了)

  ②师: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旋转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

  师:从图1到图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③师: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到图2呢?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旋转90度到图2。(板书)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2)继续观察风车的旋转。

  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逆时针旋转到图3,风车旋转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呢?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位置变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点○的位置,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出示例4方格图,与学生一起明确画图要求;

  2、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4、小结画法。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图形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不变,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可以首先确定对应线段,然后连线。

  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1、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请欣赏第5页第1题,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图形的旋转。

  2、利用旋转画一条小花。

  学生自主画,然后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布置作业

  第9页第4、5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01-23

五年级数学教案09-29

五年级数学教案01-20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12-27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01-14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02-06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2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2-28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02-15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范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