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l”和“许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
“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
“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
③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考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
(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讨论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鼓励多种组合的方法。)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要求及玩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需要你根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细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如果你要买,应该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3、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
(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买卖玩具。)
(3)交流付钱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因为在此活动前曾经开展过“卖玩具”的活动,因此,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买卖经验,对“卖玩具”很感兴趣。在“卖玩具”的活动中,一个一个数硬币付钱的方法也让幼儿感到不方便,他们迫切需要学会方便、快捷的付钱方法,以满足他们买卖玩具的需要。所有这些,为数学活动“买玩具”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活动中,通过看情景表演、帮小猪解决难题、学算账及要玩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尝试了多种组合的方法。他们思维也很活跃,活动环节的一步步深入将幼儿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家点评
孩子都有介入成人生活的愿望,而买卖常是发生于成人之间的活动,幼儿只是旁观者。当老师把“买卖”引入幼儿的活动,有场景、“商品”、有“钱币”、有“交易”时,幼儿的需要被激活了,于是,他们很投入地进行“钱币”与“货物”的交换,进行钱币的计算。老师们不妨再大胆些,在班级或幼儿园搞一个小“市场”,让幼儿把自己不想玩的玩具带来,带上10元钱(由不同面值组成),让幼儿进行“交易”,以体验一次真正的钱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可以断言:当数学活动与幼儿的内在需要联系起来时,他们的数学活动会非常投入。
三、反思与讨论
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需要吗?试着也从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动。资料卡——有关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关键经验。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排列数列的游戏中,深入理解序数和熟练掌握求数列中未知数的方法。(重、难点)
2、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探究数列的欲望。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对序数、正数和倒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具准备:各种盒子、10种不同动物卡片、10种不同形状图形卡片、操作卡、作业单、笔、ppt
教学过程:
一、确定活动目标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小动物们为我们来进行队列表演,(10名小动物听音乐排队出场,站一排,先从左到右报数,再从右到左报数。)请一只小动物出列,他从左往右正着数排第几?从右往左倒着数排第几?他们在数学里就叫做序数。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
师:今天我们要玩在数列里找序数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就和小动物们一起去神秘的宝石森林探险,找更多的序数。
二、探究新知
1、知道一列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顺序,求倒数顺序。
现在小动物们来到了宝石森林外,突然一只狐狸挡在他们的面前,我们听一听狐狸说了什么?
指令:知道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排第几,求它倒数排第几。
要求:认真阅读作业单上的内容,按内容要求进行边操作边记录。
个体探究
学情分析:
1、阅读作业单时总数和正数顺序会出错。
2、倒数顺序错误。
3、总数、整数的顺序正确,找到的答案也正确。
群体讨论: 讨论重点:在已知条件下,求倒数。
讨论策略:
针对学情1、2:请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针对学情3:教师给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找出正确的方法。
: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正数排第几,从左往右找到正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倒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右往左数,找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2、已知一排几何图形的总数和倒数的顺序,求正数顺序。
教师:我们看一看第二关和第一关哪里不一样?
指令:第二关的任务是:已知图形的总数和一个图形倒数排第几,求正数排第几。
要求:认真阅读作业单上的内容,按内容要求进行边操作边记录。
个体探究
学情分析: 1、阅读作业单时总数和倒数顺序会出错。
2、正数顺序错误。
3、总数、倒数的顺序正确,找到的答案也正确。
群体讨论
讨论重点:在已知条件下,求正数。
讨论策略:依次出示学情分析中的内容,并且组织幼儿讨论。
针对学情1,纠错并改正。
针对学情2,纠错并改正。
针对学情3,教师给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找出正确的方法。
: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倒数排第几,从右往左找到倒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正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左往右数,找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三、课堂
师:今天我们在队列中找到了序数,为了进入宝石森林我们闯了几关。
第一关:已知动物的总数和一个动物的正数顺序,求倒数顺序。
第二关:已知图形的总数和一个图形的倒数顺序,求正数顺序。
师:闯关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
第一关: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正数排第几,从左往右找到正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倒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右往左数,数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第二关: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倒数排第几,从右往左找到倒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正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左往右数,找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在队列中找到了序数,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和序数有关,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回来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实物、图卡等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5的分合,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2.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尝试按序排列并记录。
活动准备
1.5的分法(三种规律)
2.幼儿操作纸5的分合
3.操作材料:
(1)分圆片:圆片,分类盒铅笔;
(2)翻圆片:圆片,铅笔。
(2)分珠子:串珠板、铅笔。
(3)分花生:花生,分类盒。
活动过程
1.第一关:复习游戏“碰球”:3、4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冲关游戏,听好了,第一关:复习3、4的组成。”
“冲关成功的,我们一起“耶——”表扬他,说错的,我们给他加加油!”
2.第二关,自主探索学习5的组成。
(1)出示空白的分合式,介绍探索要求:
“我们已经学习了2、3、4的分成,今天的第二关就是:你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探索5的分成。”
①第一组:翻花片,记录5的分成。
②第二组:分珠子,并记录5的`分成。
③第三组:分花生,记录5的分成。
④第四组:分圆片,并记录5的分成。
(2)要求:小朋友分一次记录一次,记录好后请把你所用的材料放回篮子。
(3)幼儿自主探索5的分成。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教师及时并出示相应规律的分成,并一起读一读。提问:你用的什么规律?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规律的方法:递增规律、递减规律、交换规律。有规律的分法和记录方式能让我们比较容易记住5的分成。
3.第三关:实践验证,巩固并用所学到的方式再次进行5的分成。
“第二关,你们都通过了,那我们一起来挑战第三关啦!老师准备了一份种子,总共有5颗,请你们把这些种子也分成两份,可以用划线的方法来记录,但是有个要求要用你刚才没有用过的方法进行记录。闯关成功后到老师这里领取小贴花一颗。开始挑战!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认识圆柱体”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我把它放在上学期进行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侧重于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我班孩子在蒙氏工作中对圆形、球体已经有所认识。于是,我利用圆形的叠合自然地引出了“圆柱体”,然后通过与球体的对比,在游戏“滚”和“叠”中,感知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从实物→图形,从具体→抽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遵循幼儿的认知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2、在“滚”“叠”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元硬币人手6枚,球人手一只,多媒体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叠一叠,引出圆柱体
1、出示硬币,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把这么多圆形的硬币叠起来会怎么样呢?
2、交代操作要求:硬币要叠得整齐;双面胶放在圆盘里
3、交流:圆形的硬币叠起来变成了什么?
4、小结:我们把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的物体叫做圆柱体。
(二)辨一辨,区别球体与圆柱体
1、滚一滚,说说它们滚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交代要求:在桌 上滚动)
2、小结:球体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前后两个方向滚动。
球体滚得快;圆柱体滚得慢。
球体可以在用任何一个面滚动;圆柱体只能用侧面滚动。
球体碰到障碍物会换方向滚动;圆柱体碰到障碍物就停止了。
3、叠一叠,看谁叠得高,为什么?
4、小结:球体不能叠起来,而圆柱体可以叠起来。
(三)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课件:找找幼儿园里的圆柱体
2、生活中还有许多圆柱体,你也可以在家里、公园里、超市里、广场上,继续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圆柱体。
(四)延伸活动:寻找图片中的球体与圆柱体(幼儿用书)
把圆柱体涂上绿色(大班上册幼儿数学用书P22)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
2、听铃声,夹夹子。
① 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
② 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幼儿自由给小夹子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给小夹子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给小夹子排的队是有规律的。
3、鼓励幼儿有规律地排序,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小夹子排序的。
4、启发幼儿变换不同规律给夹子排队。
四、游戏“开汽车”,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坐车。请
幼儿手持汽车卡将相同数量的小夹子夹在汽车卡上,数量和车身上的数字相同。
2、汽车排队。幼儿做小司机,手持夹了夹子的汽车卡,找到与自己车身颜色相同的汽车标记,并根据车身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3、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我将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并学会记录。
2.学习4的组成,初步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三、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3的组成分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嘿嘿。你的1球碰2球·····
小结:总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二)指导认知。幼儿操作学习4的组成分解。
1.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兔妈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今天,兔妈妈拔了4个萝卜回来,要分给宝宝和贝贝吃。你们知道兔妈妈可能会怎么分?兔宝宝和兔贝贝都要有萝卜,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师: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3.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444
∧∧∧
132231
4.根据分合式梳理,互补互换关系。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
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教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三)复习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1.幼儿操作,张贴树叶。
师: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2.检查验证结果。
(四)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复习4的组成。
4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五)、活动延伸: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4还有其它的分法,谁知道?(4分成3份??)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的游戏,但是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学是否有联系,他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幼儿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和排序的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从中挖掘数学学习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经验准备: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习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五、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案例评析: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仿编3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理解加法的含义。
2、初步感知加减应用方法,为学习加减运算做准备。
3、让家长助教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活动形式。
活动准备:
设置超市的场景,有水果店、服装店、菜市场和书店(物品都是3以内的数量),邀请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你们看老师这个水果店有什么?(苹果、梨子、香蕉)
现在老师来当售货员,请一个小朋友当顾客。
2、师生进行“超市”游戏,请幼儿选定一种水果,买两次。
3、提问:刚才小朋友先买了2个苹果,再买了1个苹果,他一共买了几个苹果?(3个苹果)
二、幼儿仿编加法应用题
1、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
2、小朋友们是怎么回答?“一共有3个苹果”
3、你们怎么知道一共是3个苹果?
“因为老师告诉小朋友原来没了2个苹果,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一共就有3个苹果”。
4、师小结:
(师分别把两次买的数字用数卡表示,问题用问号表示,并出示在黑板上)
①刚才老师告诉小朋友顾客买了2个苹果(出示数字2),
②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再出示数字1),
③老师告诉你们几个数字?“两个”对,两个数字,
④然后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三、幼儿学习编题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问题,也请小朋友给大家提问题,好不好?(教师出示教具,让幼儿编题)
1、出示用两个盘子装的桔子,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2、出示小鱼,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刚才这两个小朋友编题的时候也同样告诉别人两个数字,最后也提一个问题请别人回答。
四、对幼儿提出编题要求
1、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编题,那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都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没个小朋友买完了物品,就编题目问大家,看看谁编的.最好?
2、幼儿分组,教师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编题情况,强调最后
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而是要提出一个问题。
三、请幼儿编题给家长听
1、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纸条,每个小朋友根据小纸条上的物品,编题目问爸爸、妈妈,看谁的题目编的最好。
2、请家长助教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了解“0”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准确将数字0—9与相应的量对应。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纺锤棒”;10个空盒子(盒子上分别标有数字0—9)。
2.学具准备:“纺锤棒”;小碗、豆子、绳子、珠子等若干。
3.电脑、音乐《迷雾森林》。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高人走,矮人走。教师要求幼儿一会儿踮起脚走,一会儿半蹲着走。
(二)集体活动。
1.情境创设:快吃午饭了,肚子真饿呀。我们10个数字宝宝也想吃东西了,他们想吃小棒饼干,数字是几,就吃几根饼干,我们快来给他们发饼干吧!
2.教师出示饼干——“纺锤棒”,和幼儿一起操作。
将标有“0—9”的空盒从左到右放成一排,数字卡片对应放置好。从“1”开始,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1”,念“1”,拿出1根“纺锤棒”,然后把“纺锤棒”轻轻放入标有“1”的空盒里。
3.依次取相应数量的“纺锤棒”放入写有数字2—9的空盒里。所有的纺锤棒正好取完。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教师将手放入空盒子中转动,边指边说:“没有就是0”。再用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0,说:“这是0”。教师再次将手放在标有0的空盒里转一转,边转边说:“没有就用0表示”。
5.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0”(车站站牌、挂历、电话号码等),再请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0”,如尺子、计算器等。
(三)分组活动。
1.第一组:玩“看数取豆豆”的游戏。一名幼儿举起0—9的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豆豆放入小碗中。
2.第二组:玩“穿珠子”的游戏。幼儿根据自己抽到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在绳子上穿上相应数量的珠子,抽到“0”的幼儿就不用穿。
3.第三组:操作学具“纺锤棒”,感受“0”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活动。
1.欣赏故事:谁的本领大(故事附后)。
2.玩“听音乐拍手”的游戏。幼儿看教师举起的数字卡片拍手,如举“3”时,全体幼儿拍3下手,举“0”时,全体幼儿将双手握拳。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用谜语来小结(谜语附后),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在家里可以利用空盒和小棒自制纺锤棒,并和孩子一起操作,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
2.区域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用摆小棒、买糖果等游戏,巩固对0—9数字的认识,重点让幼儿理解“0”的意义。
资料附录:
故事:谁的本领大
0、1、2、3、4、5、6、7、8、9,十个数字娃娃,排着队做游戏。
大家都说“0”表示没有,“0”没有用,都不和“0”一起玩。
这时,大象伯伯来了,他用长鼻子卷来十根香蕉,说:“哪个数字娃娃能表示?”1—9的数字娃娃没办法,只好去找“0”。
数字“1”和数字“0”在一起就是“10”。
十个数字娃娃笑了,他们终于明白了:每个数字都很重要,“0”可以和其它数字娃娃手拉手做朋友,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
谜语:
一个数,不简单,
它的样子像鸡蛋,
它说自己是没有,
没有它却不能算。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2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7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7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9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2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