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浙教版)第五册P1134135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是《角和直角》将为学生后继学习《射线和角》做基础。课本从红领巾、书本和五角星等实物上的角抽出角的图形,然后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试一试通过对角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叉开程度有关。直角是特殊的角,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直角的知识,认识直角又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所以教材安排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画直角的内容,并将它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教材处理:
经过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所以我尝试着想是否能够将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为《直角的认识》。针对第一课时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用纸创造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角,了解知识起点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会学什么?
2、(这堂课要学习角)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角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指指看角在哪里?
3、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摸一摸,碰一碰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有二条线组成┅┅)
4、学生试着画角。
5、展示所画的角并评价:你认为这些图形是角吗?(由学生分类,并说说理由)
(转动画的角)问是不是角?并说说理由(因为形状没有变)
(教师选出典型的角并画在黑板上)
是不是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尖尖的一点给它起个名字?(引入顶点概念)直直的线叫什么?(边)
谁来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顶点有什么特点?边呢?(直直的)
2、闭上眼睛,把角记在脑中。
3、判断,并说说理由。
()()()()()
三、画角
1、看原先的角,说说有什么想法?那怎样画角?
介绍画角方法(师画,先画出尖尖的一点,再在这一点上画两条直直的线)标出顶点和边。
2、生再次画角(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并写出顶点和边)
四、创造角
1、用圆片。
①这上面有角吗?你能想办法创造出一个角吗?
②合作操作,拿出圆片,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一个角,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角,指出顶点和边。
(折、剪、先画再折,直接画)
2、用长方形
①长方形有几个角?
②如果剪上刀那角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
生说,并合作操作。
3、介绍剪法:
五、活动角,感知角大小
1、拉开一边,另一边也不动,形成一个角。
2、玩一玩,同桌各拉一个角,比一比谁大?
再拉,比一比谁的小?
3、想一想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拉开变大,合拢变小)
六、总结:
1、铅笔盒上有角吗?
(有角,只不过为了安全才让它的顶点变圆了)
2、三角尺的角,红领巾的角,为什么摸上去感觉不一样?
(材料不同)
3、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我改变了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认为的角并画自己心中的角的样子。注重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来展开进行教学,最后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判断题中也注重角的边的特点是直直的以及角的两条边可以是不一样长的,在现实的三角尺上就可以找到原形,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然后的再次画角以及创造角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飞跃。通过拉活动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程度有关,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老师怎么样去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最后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角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以及不同材料制作的角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学习是有用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
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乘法:意义 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意义 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4题,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3、第7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如果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用算术法不做要求。
板书设计:
解:设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ⅹ毫升。
ⅹ—2/9ⅹ=427
7/9ⅹ=427
ⅹ=549
答: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549毫升。
960ⅹ14.8﹪=142.08(万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上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俄罗斯方块的旋转现象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能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在师生合作中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知的讲授中,通过课前准备好的学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说出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还原成原图形,在这种学生互相交流的氛围中将每种图形的运动过程说清楚,从而让学生明确图形变换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七巧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图形的运动(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你知道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每一个方块都能进行哪些运动吗?
(平移和旋转)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板书:平移旋转)
师:这两种运动你们还熟悉吗?平移和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平移时应说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旋转时应说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来进一步探索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俄罗斯方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既交代了学习目标,又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探索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七巧板吗?这有一副七巧板,不过有两个图形很淘气,离开了家。你们愿意用所学的知识把它们送回家中相应的位置吗?(课件出示)
(1)学生拿出方格纸、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自己动手移一移、转一转。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3)汇报、交流变换方法。
根据学生的叙述,课件演示变换过程: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图②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
(4)评价:你认为他描述得怎么样?
(5)思考:我们在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时,要说清什么?
教师小结:在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时要说清旋转时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平移时要说清是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6)课件演示,用完整的话说一说两个图形的变换过程。
(7)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可能会答出图①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图②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图②先绕左下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5格,最后向下平移4格)
(8)师小结:图①变换时用的是平移的方法,图②变换时用的是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法。在变换时找的旋转中心不一样,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就不同。这说明图形变换时,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要根据要求灵活地选择变换方式。
2.动手操作:(课件出示教材32页下面例题)请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画一画,说说要注意什么。
请学生拿出方格纸。
(1)引导学生先想象图形运动后的位置,再动手操作。
(2)和小组成员交流画法。
(3)汇报总结。
(4)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先找准旋转中心点o,再把短的直角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相对应的线段,接着把长的直角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相对应的线段,再连接,得到图形B。然后找到图形B的顶点,画出每个顶点向右平移5格后的对应点,再连接,就得到图形c。
(5)教师总结:旋转时,先找准旋转中心,再找准与旋转中心相连的关键线段,通过旋转找到与关键线段对应的线段,再连接。平移时,要找准方向,数清格子,找好对应点,再连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图形的变换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数学教案07-1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