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1
[教材简解]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2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1.○□○〓△□〓□〓□△○□△○△□△〓〓△
2.画一个统计图
3.○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4.( )最多,( )最少,( )与( )同样多。□比△多( )个,□比○多( )个,○比□少( )个,○比△少( )个。
活动二: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调查全班同学喜欢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各有多少名同学?
2.学习小组四个同学比较一下,哪个同学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
3.在数学书P86上的表格涂一涂。
4.说一说,你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
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喜欢( )色的人数最少。
活动三: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A.喜洋洋灰太狼
B.家有儿女
C.猫和老鼠
D.天线宝宝
2.调查你们大组成员,喜欢这四种节目的同学有哪些?
3.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方法。
4.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数最多,哪种最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及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能力目标: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预习、质疑,看书买气球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3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 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小学数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阅读书本P112鸡兔同笼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话表述一下题目的意思吗?
二、探索新知
1、阅读P113例1,根据书本提示,会用列表法求出鸡、兔各几只吗?
(完成课本表格。)
2、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脚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能列式解决吗?
(会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自己动笔,尝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只数的问题?
(有困难的可参考书本P114)
4、用假设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决P112“鸡兔同笼”问题
(1)方程解:(2)算术解:
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设都是鸡。
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阅读P114阅读资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115“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116练习二十六第1--5题。
2.拓展提高:练习二十六第6、7题。及P117“思考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XXXXXXXXXX(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小学数学教案5
一、教材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主要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等。),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说明: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对自己的学生分析。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访谈对象,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3.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
4.学习目标应该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设计意图应该阐释,活动及其组织与实施是如何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
1.活动内容:
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说明: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3.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明: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a)说明: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五、习题设计
1.题目设计
2. 题目解析
六、总结
1.教学效果
2.个人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6
(1)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形花坛。
。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学生想办法:(1)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2)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2、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C=(a+b)×2
3、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新知探究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
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1415926535……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得出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 = ∏d
C = 2∏r
(二)、解决新问题。
1、解决情境题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
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小组内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已知d = 20米求:C =?
根据C =πd
20×3.14=62.8(m)
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当堂测评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60分)
书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2、判断正误。(40分)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3)C =2πr =πd 。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四、课堂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呢?
设计意图:
这节课我从以下几处着手:
1、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课前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
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在得出公式时及时解决问
题,体现数学课的应用价值。
2、重视动手操作,深刻理解公式。对于公式的探究,我改变
以往的教师演示教学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让他们
体会知识概念的形成。教学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练习二 Px。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5.得出结果
6.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分米的认识 学习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观察物体和5个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并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本班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25%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③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④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应该是学生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的一种方式,学生互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对话,了解我们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解他人的学习状况,帮助自己学习上取得进步。
内容设定:
伙伴们评评我: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互评。通过学生的互评,加强学生间信息的沟通,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竞争与合作意识同步发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用五个小正方体学具摆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接着,创设小狗观察礼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模拟体验)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接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体会并判断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范围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体验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
《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在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安排了判断图片观察位置的练习,例如:“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说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车的平面图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中充满了美,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学的美,展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练习中安排的“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赏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图片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去课堂教学的总结评价历来是教师的专利,本节课我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主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p73--7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
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课题。 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让我们出发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1、选择合适的租车方案
(1)出示租车信息:一共有40人参加春游活动,有两种型号的车可供选择,大车租金每辆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车租金每辆120元,限坐乘客12人。请你算算怎样租车最省钱?
(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
(3)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
(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合适。
2、快餐店用餐
师:到达目的地,同学们玩得真开心,转眼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快餐店用餐,这里的食品真丰富,有凉菜、热菜、主食、饮料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食品。
(1)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选择填在课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醒学生别浪费。) (2)汇报结果,看看大家都选了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3、买纪念品回家
师:在快乐的游玩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返回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纪念品商店,让同学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家。
(1)与小组同学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淘气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先给爷爷买拐杖?
(2)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并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
(3)如果你有20元钱,你准备带什么纪念品回家?说说理由。
三、写数学日记
师:同学们,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吧?而且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请你把它记下来吧。你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在游玩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感受?请按下面的格式写一篇数学日记。
XXXXX年XXX月XXXX日星期( )天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延伸:清明节到了,如果学校要带六年级的同学们去茅家岭烈士陵园扫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填在课本第38页),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你试试吧。
板书设计:
旅游中的数学——春游
1、租车2、用餐3、买纪念品4、写数学日记 5、设计扫墓计划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练习二的:8~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熟练地写含有两级的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小黑板出示:写出下列各数十二万三百零五万四千零六万五千
2、这些数你是先写哪一级的?再写哪一级?
3、请你回忆一下数位表,你能说出数位表在写数时能给你什么帮助?
4、学生写数:十二万写作:10三百零五万写作:3050000四千零六万五千写作40065000
5、学生回忆亿以内数的写法。
6、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写出由下列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
(3)八千万和四十反馈:这些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怎样写出这些数?
2、写出下列各数:四千二百万、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十二万五千、一百七十万、四十九万一千三百
3、学生写数(3人上黑板写)学生说一说万级和个级上的.数是怎样确定的。
4、学生写数后大家评议。
三、游戏:同桌两人在零、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插入一些数字,请同桌写出这个数。看谁会写?
四、作业:
练习二:10、11
小学数学教案14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 理解凑+法的含义。
4、 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 (1)数数法
(2)9+5=14
(分小数凑大数)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数凑小数)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见9就-1
2、8+9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 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9+1+2 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课后评析: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方法、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以解分米与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的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的来测量课桌的长。
2、说一说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二、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观察尺子,1分米中有10个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生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3、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把米尺长1()
1把米尺长10()
1把米尺长100()
2、书本第4、5题填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3、练习6,7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完成。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7
小学数学教案06-1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1-22
小学的数学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