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28 18:33:4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4以内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3.能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钉纽扣。

  活动重点:

  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活动难点:

  体验4以内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活动准备:

  1.多用插板、底卡9《钉纽扣》

  2.插丁:单色10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情况出示底卡《钉纽扣1》、底卡10《纽扣2》:“妈妈给娃娃做了新衣服,看一看,漂亮吗?衣服上的这些洞洞是什么呀?哦,原来是扣眼,还没钉好纽扣呢。”

  2、演示规则教师指着底卡9上左边的衣服:“看看这条裙子上一共几个扣眼呀?(3个)3个扣眼需要钉几个纽扣?(3个)我们现在就用这些插丁来当纽扣,从小筐里拿出3个纽扣。好,大家跟我一起做(教师演示,幼儿徒手操作)先伸出一只手,再用另一只手拿插丁,放到这只手上——1个、2个、3个。一共拿了几个?纽扣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可以钉纽扣了。钉完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今天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钉纽扣。你们会做了吗?大家一起说一说,先要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做完还要怎么样?

  3.介绍巩固组活动指着巩固组活动材料:“今天马戏团来的动物明星是小狗,请小朋友先把小狗请到台上,从小红旗开始给小狗排好队,然后给小狗们一一对应发骨头,说一说小狗和骨头哪个多哪个少,最后还要想办法让小狗和骨头变成一样多。注意看,小筐里的`骨头上都有什么?对,上面都贴了一个红点。做完收材料的时候,带红点的骨头要收到小筐里带红点的要收到哪里?”

  二、分组操作

  1.教师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开始操作。

  2.教师巡视幼儿操作,并进行相应提示。观察幼儿的操作策略,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

  3.提示常规

  三、交流评价

  1.交流 “今天谁玩了钉纽扣的游戏?老师这边还有两件衣服没有纽扣,谁上来帮帮忙?”

  “我们一起看看他做的对不对。要先数什么?再拿什么?钉完要说什么?”

  2.评价 “今天有小朋友在给衣服钉纽扣的时候可仔细了,能一个一个数清楚上面的扣眼,再一次拿出相同数量的插丁,钉完后还能按要求说一说,仔细检查有没有多余的扣眼或纽扣。”

  3.整理 “现在请小朋友把材料整理好,然后送到老师这里来。”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和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吸管一根;一份从长到短排好队的吸管。

  2、幼儿: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样长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1张。

  活动过程

  1、活动刚开始直接出示吸管,提问:“看,这是什么?吸管是什么样子的?”调动幼儿观察吸管的兴趣,通过看看、说说,多感官感知吸管的外形特征,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吸管的认知。

  2、再次提供吸管,引导幼儿自选第二根吸管进行两两比较,通过观察使幼儿感知吸管的多样性,如吸管是五颜六色的、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丰富对吸管的了解。重点引导幼儿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吸管有长有短,并探索比较的方法。教师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探究比长短的方法,拓展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知道比长短方法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比较3根吸管的'长短再进行排序。强化幼儿比的方法,培养幼儿按长短排序的能力。通过一名幼儿在集体面前操作,有助幼儿直观地观察、了解排序的方法,为孩子们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以启发性的问题,发散幼儿的思维,从而帮助幼儿感知另一种从长到短的排序方法,丰富幼儿的排序经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教师有意识地将从短到长和从长到短的排序卡分两边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检查排序情况。这样既有助幼儿再次直观感知这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同时又能巩固幼儿的排序经验,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杯子、碗、床图片。

  三、活动导入: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 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套娃,教师语言要有吸引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2) 让幼儿自己观察三个玩具套娃,说出这三个套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己说。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哪个套娃是小的?哪个套娃是大的?找出最大的'套娃和最小的套娃,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这是最大的套娃,这是最小的套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 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引导幼儿认识排序卡,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幼儿能正确使用。

  (2) 用排序卡给三个套娃排队。

  让幼儿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套娃的床、杯子、碗进行排队。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评价:

  针对操作与认识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没有得到表扬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据皮亚杰的智力阶段性发展理论,小班幼儿属于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是由直观性向表象性发展,因此在活动中应以操作活动为主。同时,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本次活动幼儿在操作熟悉的生活化材料过程中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或减去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图片:大象、木头、香蕉、万通板。

  2、学具:插孔串珠、对比卡、泡沫板插花、大象运木头的`图片、塑料筐8个(内装塑料穿线动物)、花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题激趣。

  1、大象运木头(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

  我是大象运输队的队长,我们队里的大象力气大,可能干呢!今天接到通知,要我们去运木头。

  (1)出示木头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3堆木头)

  (2)我们队里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大象,幼儿边看边点数,并说出总数。(4头大象)

  (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木头少,大象多,少几堆?

  (4)有一头大象没有木头运,怎样才能使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添加的方法使得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

  (5)师小结。

  2、大象运香蕉(感知4和5的数量关系)。

  大象运输队又接到通知,要到香蕉园里运香蕉。

  (1)出示5筐香蕉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这次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4头大象,幼儿边看边数,并说出总数。

  (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香蕉多,大象少,少几头?

  (4)还剩一筐香蕉没能运走,怎样才能使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

  (5)小结。

  二、以“赠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并会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

  (1)大象爱劳动,又很能干,小朋友制作了许多礼品要送给大象,大象不会数数,它想知道两组小朋友制作的礼物哪一组多哪一组少,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数数吗?

  (2)教师提供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操作时应将材料摆放两组进行比较,哪一组多哪一组少。幼儿分组操作练习(第一组:对比卡;第二组:图片;第三组:串珠;第四组:插花;第五组:穿线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操作结果。请幼儿交流两组礼品进行比较的结果,哪一组多哪一组少。

  (4)小结。

  2、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大象想让两组礼品变得一样多,你们有办法吗?

  (2)幼儿操作,想办法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3)分享操作结果。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使两组物品变得一样多。

  (4)小结。

  活动延伸:

  玩“比一比抓多少”游戏。

  师提供花片,介绍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先抓一把,摆一摆,数一数;另一个再抓一把,对应摆一摆,数一数;谁多,谁少?想办法使得两组的花片数量一样多。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有大和小的概念。

  2.让幼儿自己能分辨大小。

  3.锻炼幼儿的思维反应。

  4.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自己能分辨

  活动准备

  1用纸板做两个空心的方框。大的一个,小的一个。

  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有两个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2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老师拿出道具,介绍新朋友跟同学们认识。老师拿出大方方,和小方方。让孩子们观察,看看孩子眼中谁是大方方,谁是小方方,分组讨论。

  让幼儿讲讲自己家里有没有大方方和小方方。例如 冰箱和微波炉

  老师示范,

  大方方

  小方方

  老师讲大方方, 老师就跳进大方方里面。老师讲小方方。老师就跳进小方方里面。

  3让幼儿活动,老师讲幼儿跳,老师讲“大方方”幼儿就跳进大方方里面,老师继续讲大方方,幼儿还在大方方里面原地跳,老师讲小方方,幼儿就跳进小方方里面,老师讲大方方,幼儿又跳进大方方里。随意讲大方方,小方方,让幼儿跳。

  4分组活动,让幼儿讲,幼儿跳。

  5最后让幼儿评一评谁跳的最准确。

  教学反思

  这一次活动充分的掌握了幼儿好动的.天性,让幼儿在动中学习,在玩中度过。同是锻炼了孩子的听力和思维敏捷度。

  但是当眼 耳 脚 三者齐用时有的 就手忙脚乱了。当孩子听到大方方时跳进小方方的。

  如果再让我活动,我会让孩子在生活中在多看看,在自己的玩具中找找大方方和小方方。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你找到了几只小兔?(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教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所有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区分0-9的数字。

  2、培养幼儿分类归类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4、培养和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0个动物图画(每个动物图画都剪成如干块,每个动物图画的每一块写有0~9的数学数字,每个动物的每一块上的数字是相同的)、背景音乐、将幼儿均分成两组。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

  1、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许多小动物,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呀?想不想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什么呀?

  2、 让老师告诉你吧,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要大家努力才能看得到。

  3、 小朋友们,老师现在手里拿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不过这些小动物呢,是在一块的,他们身上的数字是相同的,只要大家找的相同的`数字拼起来,就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大家想不想玩呀?

  二、带领幼儿开始拼图。

  1、拼图结束后教幼儿说出相应的动物的数字和动物的名称。

  2、重新引导幼儿学习10个数字。

  3、请幼儿读出并学习写出0-9十个数字。

  三、自然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十个数字,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可爱的动物和数字哦。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语:我们幼儿园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到底有多长。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

  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的椅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

  (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测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请小朋友把每种工具测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3)幼儿进行测量

  (4)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伸:猜测验证。

  师:想想看,现在老师用筷子和胶棒测量钢琴,谁测的次数多?谁测的次数少?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我们一起去测量一下,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活动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能力。

  为了实现第二个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发现然后进行讲述,所以这个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 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教师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

  2. 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每个老师都知道,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活”。所以无论如何,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

  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教案目标】

  1、观察并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物体排列。

  2、懂得根据需要拿取材料,用一个拿一个。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案准备】

  1、贴有红花、黄花排列规律的长条型纸若干。

  2、红、黄、蓝笑脸花若干。

  3、红、黄、绿苹果娃娃若干。

  4、铃铛、小熊图案若干。

  5、棉签、浆糊、吸管、穿珠若干,绳人手一根。

  【教案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放音乐《蜜蜂做工》,师幼扮演小蜜蜂听音乐边唱边在花丛中飞舞,路上碰见小白兔(愁眉苦脸的)师:咦!小白兔,我们一起去跟她打个招呼。小白兔,你好!小白兔(配班老师)声音轻轻地向小朋友打个招呼。小白兔,你怎么不高兴啊?

  小白兔说:我新开了一个超市,可是里面缺了项链和手链,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师:你们愿意帮助小兔吗?你们都愿意啊,真有爱心!那我们找个空位置坐下来看看小兔需要的项链和手链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项链图案(一一、一二、间隔规律)

  1、出示长纸条:项链上有什么?有些什么颜色的五角星?这些五角星是怎样排列的?

  2、我们一起说一说项链上的五角星是怎样排列的。

  原来五角星是红色幼儿园教案、绿色一个隔着一个排队的。

  3、出示贴有没贴完的项链图案。

  你们看这条项链上是什么图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这条项链还没做完,我们一起来帮它做完。看看后面应该排什么颜色的笑脸花了?(请一幼儿示范)

  4、贴完后完整地说一说。

  三、幼儿操作

  1、师:我们先把这个本领学会了再去帮助小兔做项链,好吗?请你选一张小纸条,看看你的纸条是有什么图案排列出来的,并且说一说,接下来应该放什么图案,然后再贴上去。

  2、幼儿操作,教师帮助幼儿读读花环规律正确地拿取自己需要的.材料。

  3、评价。一起读一读花环的排列规律,错的纠正。

  你们的本领真的学会了,可以去帮小兔穿项链了,记住哦!先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颜色的吸管一个隔着一个设计项链,然后在去拿,用一个拿一个!

  四、自己设计项链、手链、

  1、拓展经验,请幼儿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或手链。

  2、与同伴相互欣赏,交流项链的排列规律。

  五、播放音乐,将项链或手链送给小白兔。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29

小班下数学教案02-26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兔08-24

《形状》小班数学教案02-23

【精】小班数学教案01-29

小班《鞋子配对》数学教案01-28

小班数学教案铺路07-28

小班数学教案《对花》10-01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