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数学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
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绿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二、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绿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
3个圈5个人怎么站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回教室跟你们的好朋友继续玩这个游戏好不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准备:
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一)
——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二)
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三):
——“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药盒、化装品盒;彩笔、色纸、剪刀。
配套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纸盒有几个面。
让幼儿每人选一只纸盒,在每一面标上一个圆圈,问:在纸盒上标了几个圆圈?纸盒有几个面?
拆纸盒。
请幼儿小心地找到纸盒粘贴的接缝,再小心地把纸盒拆开。让幼儿找找原先画的.圆圈在拆开的平面纸的什么地方。
做纸盒让幼儿用拆开的纸盒做模板,在色纸上画出轮廓和折印,再沿边线剪下来折叠成盒子。
提供操作卡片提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活动反思:幼儿对做纸盒这一环节很感兴趣,都很乐意动手剪,就发现小朋友在粘贴的时候不是很平整,有个别小朋友粘不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投放物品。
(二)能进行分类计数,并能初步用图表表示计数结果。
(三)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操作尝试精神
【重点难点】
(一)活动重点:能进行分类计数,并能初步用图表表示计数结果。
(二)活动难点:学会倾听,在听清楚要求之后行动。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具有分辨物体形状的能力,对20以内的数量进行数数。
(二)物质准备:红黄蓝绿各颜色的雪花,方块,管状,扁圆四个形状积木;20个文件袋;动物木牌(充当怪兽小兵)上面各画有四个形状;4个筐子;音乐(郊游音乐,所有“怪兽”对话音效);21份表格;场地上四个障碍:小河、蟑螂大军、鹅卵石、山洞(设置障碍让前进的道路更加有探险的趣味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情景导入,我们去探险。初步引入统计,为了清楚了解男女生人数,男女分两排站报数。
2、分发已经准备好的百宝袋。女生跟着老师,男生跟着女生,围绕圆圈进行,并播放音乐《郊游》。
(二)利用怪兽引起幼儿注意,统计各积木对应数量
1、第一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香蕉一样的管状玩具(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布鲁克要求将管状玩具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写下数量。
师:前方有山洞,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钻山洞吧!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2、第二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方块糖一样的积木(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美丝丝要求将方块积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把数量写在纸上。
师:呀,碰到了蚂蚁大军,小朋友们,我们快速绕过它们吧!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3、第三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雪花一样的积木(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土豆要求将雪花积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数量写出来。
师:前方出现鹅卵石,小朋友们,我们小心踩着它们通过吧!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4、第四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半块饼干一样的扁圆积木(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亚历山大要求将扁圆积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数量写在纸上。
师:小朋友们,我们快速完成这个任务吧,我请两个小朋友来帮我清点一下数量,我们写好之后继续前进吧,前面就是精灵王国了。)
师:小小水沟可难不倒我们,跨过去!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三)利用表格统计积木及其对应数量
1、精灵女王出现,为找回物品,需要画出物品形状,写出物品数量,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怎样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位置上坐好,兰兰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当我的小助手为小朋友们分发表格和水彩笔。大家在表格上画出物品的形状,写出物品的数量以便于我们的精灵女王帮我们夺回丢失的物品。
2、指导幼儿做的统计表,一列是物品,一列是与之对应的.数量。幼儿做好后放在一起展示分析,强调顺序可以不一样,但与之对应的数量要正确。现在我们开始吧!
五、活动延伸
保育员老师期末会统计班上的物品,如桌子,风扇,灯等(10以内)。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做一张表,记录这些东西的数量吧。
【活动反思】
(一)幼儿喜欢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情景,他们能积极参与。
(二)在情景中,使用儿童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融入到情景中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中要注意概念是否表达清楚。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1、幼儿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2、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笔和橡皮擦。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优质课件《10以内数的连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吗?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
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PPT。
4+3+3=10播放PPT计算过程。
三、幼儿操作(学具2张)
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习,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习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帮小鸡找妈妈—连线题
四、小结
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小的“____排____座”;幼儿礼物每人二份,老师礼物若干,小盘子、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谈话导入
今天许多客人老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开心吗?请和后面的客人老师打个招呼。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
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2、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什么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从小盘子里拿出笔和纸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给每排贴上“排”的标记。
哪些是写1排的,老师送你们一个大大的1排给你们,哪些是写2排的,老师送你们一个大大的2排给你们、、、、、、、
请小朋友把笔和纸放回盘子里,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排几座?
请所有5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4、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看!老师手里还有什么字?(座)拿出你的纸记下你是几座?请小朋友写座位号时一定要从你这一排的第一个有标记的地方开始数起。
5、认读座位票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请小朋友把笔放回盘子里,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三、小结:
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四、根据礼物上的`座位票,给同伴送礼物。
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礼物,请小朋友根据礼物上的座位票,找到相应的座位把礼物放在同伴的椅子上。
请小朋友再拿出你们的座位票看看和礼物上的座位票是不是一样,他们有没有送错。
今天,小朋友都拿到了礼物,但后面好有许多客人老师没有拿到礼物,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根据礼物上的座位票来送礼物给下面的客人老师。
五、小结:
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3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7-04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_大班数学教案07-08
有关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9-13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09-08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