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30 09:25:3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糖,是幼儿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喜欢糖、爱吃糖,特别是小班幼儿,一看见糖眼前就会一亮,马上垂涎欲滴想吃糖。因此,抓住幼儿生活中的这一兴趣点,我将通过玩糖、品糖,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集中幼儿注意,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从而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你们喜欢糖吗?好,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 猜糖、夹糖游戏:

  (通过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与探索和手、眼、耳朵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交互运用,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使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在整体水平上得到提高。同时幼儿在猜糖和手指夹糖的过程中促进手和手指的小肌肉得到锻炼。)

  1、猜糖:

  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幼儿游戏数次)

  2、手指夹糖:

  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好,下面,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幼儿玩夹糖游戏3-4次,每次停让幼儿先自己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教师每次都要改变数数的速度)

  三、装糖游戏:

  (目的是通过幼儿积极的、主动的操作,让幼儿将圆点与实物(糖)正确匹配起来,提高幼儿匹配能力,并为今后学习数物匹配打下基础。)

  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教师买糖,幼儿卖糖。检查糖装得是否正确,再次点数5以内的数量。最后把一粒的那袋糖奖给他们,是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有一种成功感,愉悦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收回4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

  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有一定在观察能力,积极参与数学游戏。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日历电话遥控器钟表人民币等带有数字在实物标有数字在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律动《翁巴巴》师幼一起去给翁巴巴过生日,幼儿根据自己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二、操作探索: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理解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出示翁巴巴的.生日礼物,让幼儿观察上面的数字,并且能说出都代表什么意义。

  2、寻找生活中的数。"你们给翁巴巴准备礼物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就要通过翁巴巴的考验了:

  ①提问幼儿还发现哪些生活中的数字了

  ②完成操作材料上的内容

  三、活动结束:师幼律动《翁巴巴》为翁巴巴庆祝生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宝宝饼干屋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四、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五、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

  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愿意参与比较活动。

  尝试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初步感知物体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掌握用目测的方法直接比较长短。

  课件准备:“耳朵长和短”图片。

  纸面教具:《长和短》。

  材料准备:短、稍长、长三种长度的绳子。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耳朵长和短”,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直接比较长短。

  ——小猫蜜蜜和兔一一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她们都觉得自己的耳朵比对方的长,争论了好久也没有得出答案,所以想请小朋友们看看,到底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

  ——是蜜蜜的耳朵长?还是兔一一的耳朵长?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一目了然的长短差异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直接得出谁长谁短。

  发放纸面教具《谁长谁短》,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比较两支笔的长短。

  ——蜜蜜和兔一一终于知道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了。但是她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她们买了一些文具也想知道谁长谁短,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吧。

  ——这两支笔能直接看出哪支长哪支短吗?

  ——目测的方法比较不出长短,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支笔长哪支笔短?(将两支笔一头对齐进行比较)

  ——请你们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一比两支笔吧。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比较两把尺子的长短。

  ——这两把尺子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看出哪把长哪把短吗?

  ——请你们用一头对齐的方法帮助蜜蜜和兔一一比一比谁长谁短,注意比较的时候尺子一头要对齐。

  3、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比较两把伞的长短。

  ——这两把小花伞一样长吗?

  ——请你们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一比哪把小花伞长,哪把小花伞短吧。

  4、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小结:对于一目了然的长短差异我们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直接知道谁长谁短,在用目测的方法不能清楚地看出谁长谁短时,就可以使用一头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

  发放材料“三种长度的绳子”,鼓励幼儿比较绳子的长短并初步感知长短的相对性。

  1、幼儿第一次比较绳子长短。

  ——老师这有许多条绳子,你们一人拿一条,然后找一个小伙伴比一比你们的绳子。注意比较长短的时候要将绳子的一头对齐。

  ——你们的绳子一样长吗?

  ——谁的`绳子长?谁的绳子短?

  2、幼儿第二次比较绳子长短。

  ——现在请你们换一个小伙伴比一比,你的绳子还是长/短的吗?

  ——为什么长/短绳子变成短/长绳子了?

  ——你有什么发现?(和短绳子比,我的绳子就是长绳子。和更长的绳子比,我的绳子就变成短绳子了)

  小结:比较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和短绳子相比,较长的绳子就是长绳子;但较长的绳子和更长的绳子相比,较长的绳子就成短绳子了。

  温馨提示

  幼儿两两比较的时候会出现两人手中的绳子长度一样,这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换一位伙伴再进行比较。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鼓励幼儿想一想教室的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比较长短(如玩具、书本等),并尝试比较。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知道如何比较3以内物体的高矮,能区分最高和最矮。

  操作积木,与同伴对比最高和最矮,并能用词汇表达。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高矮不同的树和长颈鹿各3个。

  活动过程

  出示身高不同的两只长颈鹿,观察长颈鹿,初步感知高矮的不同。

  ——我们班来了动物朋友,来看看它们是谁?

  ——这两只长颈鹿谁高?谁矮?要怎么比?

  小结:比较时要把两只长颈鹿的脚对齐,再看看上面。

  比较3只长颈鹿的高矮,感知最高和最矮,教师引导幼儿用两两比较的`办法找出最高和最矮。

  ——又来了一只长颈鹿,现在是谁最高?谁最矮?3只长颈鹿比高矮。

  长颈鹿吃树叶。

  ——大树比高矮:出示3颗高矮不同的树图片,说出最高和最矮。

  ——长颈鹿找食物:按高矮顺序分别给长颈鹿和大树排队,引导幼儿根据高矮给长颈鹿分配食物,并尝试说“最高的长颈鹿吃最高的树上的树叶”等。

  发放积木,请幼儿叠高,将幼儿分成3名一组,请幼儿比一比,并说一说谁的最高,谁的最矮。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点数2—5。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块圆点牌。

  2、场地设置成2—5的四个洞,洞上贴有苹果。

  3、宝藏图(不同的颜色的数字)、宝物盒(贴有点点的牌子并且颜色不一),与幼儿人数相等。

  4、小魔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提出寻找宝藏的任务

  师:小朋友们,今天郑老师要带你们去寻找宝物,你们想得到宝物吗?需要开动我们的小脑筋哦。

  二、 根据密码钻过山洞

  1、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师:我们要出发去找宝物了!这里有几个山洞,山洞上有什么?(苹果)各有几个?等一下我们首先要钻过山洞郑老师说“找洞洞”时,小朋友们要先看清郑老师给你的密码牌有几个点点,并找到山洞上的苹果数量跟密码牌上点点数量一样多的那个山洞,赶紧钻过去,如果找错了,郑老师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继续找。如果第二次还是找错了,只能请其它小朋友帮帮你咯。

  2、幼儿游戏,教师检查幼儿有否找对洞口并及时指导。

  师:找好了吗?我们来“钻洞洞”咯!钻过洞洞的小朋友请在相应的洞口排好队,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检查大家都有没有找对山洞。

  3、及时评价过关的小朋友,请小朋友先回到位子上休息。

  三、找到自己的'宝藏图

  1、教师介绍找出宝藏图的方法及规则。

  师:我们刚才顺利地爬过了山洞,接着该去找宝藏图了,宝藏图在哪里呢?原来在那些筐筐里啊。可是那么多的筐筐,我们怎么知道哪一个筐筐里的宝藏图才是我们要找的呢?你们发现了吗,筐筐外面都贴有数字。我们可以根据密码牌上的点点数量找到相应的筐筐,拿一张藏宝图。

  2、请个别幼儿演示。

  师:小朋友请看郑老师手里的密码牌上有4个点点,那我应该去哪个筐筐里拿宝藏图?谁能帮帮我?

  3、幼儿游戏。

  师:大家都看明白自己该到哪个筐筐里拿宝藏图了吗?那就请大家赶紧去拿吧!

  4、教师检查幼儿游戏的情况并及时指导并小结。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拿到的宝藏图对不对。

  四、得到宝物

  1、教师介绍夺宝物的玩法及规则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就得到宝藏图了。可是怎样才能通过宝藏图来得到宝物呢?让郑老师来告诉你们拿到宝物的秘密吧!宝藏图上有数字,并且宝藏图的颜色各不相同,你们去找也贴有和你宝藏图上颜色相同的牌牌以及牌牌上点点数量与你宝藏图上数字相对应的那个盒子。

  2、幼儿操作

  师:我们先来看看宝藏图上有哪些数字、哪些颜色?比如红色的数字5,它应该找哪个宝物盒呢?(贴有红色的5个点点的盒子)看来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那就快快去取宝物吧!好紧张啊,你们一定要成功哦!当你们打开宝物盒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宝物了。

  3、 教师检查打开宝物盒

  师:哇!我们的宝物是有趣的小魔条啊!当你拿出小魔条,我就知道你已经成功地得到宝物了。

  五、结束活动

  师:我看见所有的小朋友都已经得到宝物了,真棒!你们能说出这魔术条上有哪几种颜色吗?现在小朋友我们把宝物先交给爸爸妈妈保管,到爸爸妈妈那里贴一颗五角星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前后和上下方位。

  2、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尝试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集合。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小篮子5个苹果、草莓以及菠萝、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与幼儿人数相等(反面贴好双面胶),遮盖的报纸、教师相应的教具,大篮子3个,贴好三个图形标记。

  活动过程:

  一、 趣味游戏

  1、今天教室里好热闹啊,许多水果宝宝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了。看看谁来了?小朋友和他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草莓、菠萝)。

  2、还有谁来了(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宝宝也来了,小朋友也和他们打个招呼。我们和他们一起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好吗?找找哪个图形宝宝不见了?(先是一个,后增加到二个不见了。)

  3、接着和水果宝宝做游戏。给水果宝宝排排队。你想怎么排?

  (1)请一名幼儿上来排,其余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排的?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感知前后方位。其余幼儿也可以学他的样子排排,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吗?

  (2)全班一起尝试竖排水果,感知上下方位。

  二、水果和图形配对操作

  1、现在我们来换个游戏了,大家给一个水果找一个图形宝宝做一对好朋友好吗?是这样的,你觉得苹果和谁长得比较像就和谁做好朋友。比如:找到了苹果和圆形长得比较像,背对背贴在一起做一对好朋友。

  2、幼儿操作,把水果和图形配对粘贴好。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3、全班一起校对:苹果和圆形是好朋友,草莓和三角形是好朋友,菠萝和正方形是好朋友。

  三、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1、今天小朋友和水果宝宝还有图形宝宝玩得开心吗?天黑了,它们的妈妈叫它们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里去好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图形宝宝的家在哪里?(展示三个贴好图形的.盒子让幼儿认识)

  2、小朋友千万不要送错地方啊,圆形宝宝要送到圆形的家里,不可以送到三角形的家里,记住了吗?

  3、请一名幼儿试试,老师和幼儿观察他是否送对。

  4、全班幼儿一起送水果。

  5、教师检验幼儿送的结果并作小结。

  6、全班和水果宝宝、图形宝宝再见,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产生是根据本月的主题“好吃的水果” 来设计的,其基础是前阶段学习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孩子对这三种图形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对活动中的三种水果也十分熟悉了。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教学形式采取三个游戏寓教于乐地贯穿在整个活动。本节活动有复习巩固,有趣味游戏、也有探索操作,充分发挥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孩子始终处在一个愉快而又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只有在游戏和操作的情境中,孩子们的学习才是最主动的、最自然的,孩子们也大都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但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探索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他们还不能探索出水果竖排的规律来,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再多点时间给孩子充分地操作和探索,这样或许效果更好些。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让幼儿体验与他人一起动手操作、一起讨论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图形卡片、动物卡片若干、水彩笔;

  2、小兔头饰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1、教师戴上小兔头饰做小兔,手捧大量卡片,边讲边跳进教室:唉,这么多卡片,乱七八糟的,怎么办?作思考状,并请幼儿一起思考。“卡片全部混在一起,拿的时候多不方便啊!”让幼儿讨论“怎么办?”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用一种办法:分类放好。

  (此环节的设想: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巧妙地引出探究的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入学习情景。)2、怎么分——“这么多卡片,放在这乱糟糟不行,怎么放呢?怎样放以后看上去才整齐,用起来也方便。

  (此环节的设想:幼儿通过导入,已对帮助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从帮小兔整理卡片入手,为幼儿进一步探索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幼儿操作活动(“大家都要帮助我,太好了!”)1、教师分发卡片,引导幼儿先观察:“好好看一看,这些卡片到底是什么样的?”

  2、在观察过卡片后,幼儿进行操作。

  摆弄卡片,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找到分的方法。教师注意观察、随时注意指导,鼓励个别胆小幼儿,大胆去尝试,去操作;“这张卡片是什么颜色的,它和哪一张长得一样啊?……(此环节的设想:幼儿先观察卡片上的不同特征,通过交流与探索能找到分卡片的方法。丰富的材料蕴涵了不同的探索结果,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讨论理解(在幼儿基本找到分的'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理解)“太好了,我看到小朋友分的这么好,有的这样分,有的那样分,真开心!”

  1、先把自己分的方法告诉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轻声与旁边小朋友交谈、讲述,教师巡回倾听。

  2、请个别幼儿讲述,大家一起听,并适当进行讨论、理解。

  ①按大小分幼:我把大的分在一起放在这,小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大小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大小分的。

  ②按颜色分幼:我把红的分在一起放在这,绿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颜色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颜色分的。

  ③按形状分幼:我把方形的分在一起放在这,圆形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形状分的。

  (此环节的设想:幼儿通过操作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帮助幼儿识别分卡片的方法、完成认识的飞跃。在此,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从幼儿的回答中总结答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具教育价值。)

  ⒊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我们在分卡片的时候,可按不同的特征把相同的分在—起,刚才我们按照卡片的大小、颜色、形状把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卡片都分好,放好了。这种把相同特征的物体分在一起,这样分的活动叫分类活动。

  (此环节的设想:是让幼儿理解分类的含义)

  四、巩固操作兔妈妈拿着又一叠作业卡片来了,“小兔,你们把这些卡片分得真整齐,让我在来考考你们吧!你们也要把它们理整齐哦。”(兔妈妈带来的是动物卡片)妈妈走了,小兔与小朋友开始分卡片。

  1、一起观察,看看卡片与刚才的卡片是不是一样的?这些卡片上有什么?我们来帮它们找个好朋友怎么样?但这些小动物喜欢和它一样的小动物做好朋友。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29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下数学教案02-26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兔08-24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04-18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01-04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1-04

小班数学教案【精】01-04

【热】小班数学教案01-04

小班数学教案【荐】01-05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糖,是幼儿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喜欢糖、爱吃糖,特别是小班幼儿,一看见糖眼前就会一亮,马上垂涎欲滴想吃糖。因此,抓住幼儿生活中的这一兴趣点,我将通过玩糖、品糖,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集中幼儿注意,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从而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你们喜欢糖吗?好,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 猜糖、夹糖游戏:

  (通过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与探索和手、眼、耳朵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交互运用,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使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在整体水平上得到提高。同时幼儿在猜糖和手指夹糖的过程中促进手和手指的小肌肉得到锻炼。)

  1、猜糖:

  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幼儿游戏数次)

  2、手指夹糖:

  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好,下面,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幼儿玩夹糖游戏3-4次,每次停让幼儿先自己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教师每次都要改变数数的速度)

  三、装糖游戏:

  (目的是通过幼儿积极的、主动的操作,让幼儿将圆点与实物(糖)正确匹配起来,提高幼儿匹配能力,并为今后学习数物匹配打下基础。)

  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教师买糖,幼儿卖糖。检查糖装得是否正确,再次点数5以内的数量。最后把一粒的那袋糖奖给他们,是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有一种成功感,愉悦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收回4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

  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有一定在观察能力,积极参与数学游戏。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日历电话遥控器钟表人民币等带有数字在实物标有数字在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律动《翁巴巴》师幼一起去给翁巴巴过生日,幼儿根据自己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二、操作探索: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理解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出示翁巴巴的.生日礼物,让幼儿观察上面的数字,并且能说出都代表什么意义。

  2、寻找生活中的数。"你们给翁巴巴准备礼物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就要通过翁巴巴的考验了:

  ①提问幼儿还发现哪些生活中的数字了

  ②完成操作材料上的内容

  三、活动结束:师幼律动《翁巴巴》为翁巴巴庆祝生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宝宝饼干屋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四、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五、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

  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愿意参与比较活动。

  尝试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初步感知物体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掌握用目测的方法直接比较长短。

  课件准备:“耳朵长和短”图片。

  纸面教具:《长和短》。

  材料准备:短、稍长、长三种长度的绳子。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耳朵长和短”,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直接比较长短。

  ——小猫蜜蜜和兔一一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她们都觉得自己的耳朵比对方的长,争论了好久也没有得出答案,所以想请小朋友们看看,到底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

  ——是蜜蜜的耳朵长?还是兔一一的耳朵长?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一目了然的长短差异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直接得出谁长谁短。

  发放纸面教具《谁长谁短》,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比较两支笔的长短。

  ——蜜蜜和兔一一终于知道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了。但是她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她们买了一些文具也想知道谁长谁短,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吧。

  ——这两支笔能直接看出哪支长哪支短吗?

  ——目测的方法比较不出长短,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支笔长哪支笔短?(将两支笔一头对齐进行比较)

  ——请你们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一比两支笔吧。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比较两把尺子的长短。

  ——这两把尺子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看出哪把长哪把短吗?

  ——请你们用一头对齐的方法帮助蜜蜜和兔一一比一比谁长谁短,注意比较的时候尺子一头要对齐。

  3、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比较两把伞的长短。

  ——这两把小花伞一样长吗?

  ——请你们用一头对齐的方法比一比哪把小花伞长,哪把小花伞短吧。

  4、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小结:对于一目了然的长短差异我们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直接知道谁长谁短,在用目测的方法不能清楚地看出谁长谁短时,就可以使用一头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

  发放材料“三种长度的绳子”,鼓励幼儿比较绳子的长短并初步感知长短的相对性。

  1、幼儿第一次比较绳子长短。

  ——老师这有许多条绳子,你们一人拿一条,然后找一个小伙伴比一比你们的绳子。注意比较长短的时候要将绳子的一头对齐。

  ——你们的绳子一样长吗?

  ——谁的`绳子长?谁的绳子短?

  2、幼儿第二次比较绳子长短。

  ——现在请你们换一个小伙伴比一比,你的绳子还是长/短的吗?

  ——为什么长/短绳子变成短/长绳子了?

  ——你有什么发现?(和短绳子比,我的绳子就是长绳子。和更长的绳子比,我的绳子就变成短绳子了)

  小结:比较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和短绳子相比,较长的绳子就是长绳子;但较长的绳子和更长的绳子相比,较长的绳子就成短绳子了。

  温馨提示

  幼儿两两比较的时候会出现两人手中的绳子长度一样,这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换一位伙伴再进行比较。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鼓励幼儿想一想教室的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比较长短(如玩具、书本等),并尝试比较。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知道如何比较3以内物体的高矮,能区分最高和最矮。

  操作积木,与同伴对比最高和最矮,并能用词汇表达。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高矮不同的树和长颈鹿各3个。

  活动过程

  出示身高不同的两只长颈鹿,观察长颈鹿,初步感知高矮的不同。

  ——我们班来了动物朋友,来看看它们是谁?

  ——这两只长颈鹿谁高?谁矮?要怎么比?

  小结:比较时要把两只长颈鹿的脚对齐,再看看上面。

  比较3只长颈鹿的高矮,感知最高和最矮,教师引导幼儿用两两比较的`办法找出最高和最矮。

  ——又来了一只长颈鹿,现在是谁最高?谁最矮?3只长颈鹿比高矮。

  长颈鹿吃树叶。

  ——大树比高矮:出示3颗高矮不同的树图片,说出最高和最矮。

  ——长颈鹿找食物:按高矮顺序分别给长颈鹿和大树排队,引导幼儿根据高矮给长颈鹿分配食物,并尝试说“最高的长颈鹿吃最高的树上的树叶”等。

  发放积木,请幼儿叠高,将幼儿分成3名一组,请幼儿比一比,并说一说谁的最高,谁的最矮。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点数2—5。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块圆点牌。

  2、场地设置成2—5的四个洞,洞上贴有苹果。

  3、宝藏图(不同的颜色的数字)、宝物盒(贴有点点的牌子并且颜色不一),与幼儿人数相等。

  4、小魔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提出寻找宝藏的任务

  师:小朋友们,今天郑老师要带你们去寻找宝物,你们想得到宝物吗?需要开动我们的小脑筋哦。

  二、 根据密码钻过山洞

  1、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师:我们要出发去找宝物了!这里有几个山洞,山洞上有什么?(苹果)各有几个?等一下我们首先要钻过山洞郑老师说“找洞洞”时,小朋友们要先看清郑老师给你的密码牌有几个点点,并找到山洞上的苹果数量跟密码牌上点点数量一样多的那个山洞,赶紧钻过去,如果找错了,郑老师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继续找。如果第二次还是找错了,只能请其它小朋友帮帮你咯。

  2、幼儿游戏,教师检查幼儿有否找对洞口并及时指导。

  师:找好了吗?我们来“钻洞洞”咯!钻过洞洞的小朋友请在相应的洞口排好队,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检查大家都有没有找对山洞。

  3、及时评价过关的小朋友,请小朋友先回到位子上休息。

  三、找到自己的'宝藏图

  1、教师介绍找出宝藏图的方法及规则。

  师:我们刚才顺利地爬过了山洞,接着该去找宝藏图了,宝藏图在哪里呢?原来在那些筐筐里啊。可是那么多的筐筐,我们怎么知道哪一个筐筐里的宝藏图才是我们要找的呢?你们发现了吗,筐筐外面都贴有数字。我们可以根据密码牌上的点点数量找到相应的筐筐,拿一张藏宝图。

  2、请个别幼儿演示。

  师:小朋友请看郑老师手里的密码牌上有4个点点,那我应该去哪个筐筐里拿宝藏图?谁能帮帮我?

  3、幼儿游戏。

  师:大家都看明白自己该到哪个筐筐里拿宝藏图了吗?那就请大家赶紧去拿吧!

  4、教师检查幼儿游戏的情况并及时指导并小结。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拿到的宝藏图对不对。

  四、得到宝物

  1、教师介绍夺宝物的玩法及规则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就得到宝藏图了。可是怎样才能通过宝藏图来得到宝物呢?让郑老师来告诉你们拿到宝物的秘密吧!宝藏图上有数字,并且宝藏图的颜色各不相同,你们去找也贴有和你宝藏图上颜色相同的牌牌以及牌牌上点点数量与你宝藏图上数字相对应的那个盒子。

  2、幼儿操作

  师:我们先来看看宝藏图上有哪些数字、哪些颜色?比如红色的数字5,它应该找哪个宝物盒呢?(贴有红色的5个点点的盒子)看来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那就快快去取宝物吧!好紧张啊,你们一定要成功哦!当你们打开宝物盒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宝物了。

  3、 教师检查打开宝物盒

  师:哇!我们的宝物是有趣的小魔条啊!当你拿出小魔条,我就知道你已经成功地得到宝物了。

  五、结束活动

  师:我看见所有的小朋友都已经得到宝物了,真棒!你们能说出这魔术条上有哪几种颜色吗?现在小朋友我们把宝物先交给爸爸妈妈保管,到爸爸妈妈那里贴一颗五角星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前后和上下方位。

  2、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尝试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集合。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小篮子5个苹果、草莓以及菠萝、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与幼儿人数相等(反面贴好双面胶),遮盖的报纸、教师相应的教具,大篮子3个,贴好三个图形标记。

  活动过程:

  一、 趣味游戏

  1、今天教室里好热闹啊,许多水果宝宝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了。看看谁来了?小朋友和他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草莓、菠萝)。

  2、还有谁来了(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宝宝也来了,小朋友也和他们打个招呼。我们和他们一起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好吗?找找哪个图形宝宝不见了?(先是一个,后增加到二个不见了。)

  3、接着和水果宝宝做游戏。给水果宝宝排排队。你想怎么排?

  (1)请一名幼儿上来排,其余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排的?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感知前后方位。其余幼儿也可以学他的样子排排,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吗?

  (2)全班一起尝试竖排水果,感知上下方位。

  二、水果和图形配对操作

  1、现在我们来换个游戏了,大家给一个水果找一个图形宝宝做一对好朋友好吗?是这样的,你觉得苹果和谁长得比较像就和谁做好朋友。比如:找到了苹果和圆形长得比较像,背对背贴在一起做一对好朋友。

  2、幼儿操作,把水果和图形配对粘贴好。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3、全班一起校对:苹果和圆形是好朋友,草莓和三角形是好朋友,菠萝和正方形是好朋友。

  三、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1、今天小朋友和水果宝宝还有图形宝宝玩得开心吗?天黑了,它们的妈妈叫它们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里去好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图形宝宝的家在哪里?(展示三个贴好图形的.盒子让幼儿认识)

  2、小朋友千万不要送错地方啊,圆形宝宝要送到圆形的家里,不可以送到三角形的家里,记住了吗?

  3、请一名幼儿试试,老师和幼儿观察他是否送对。

  4、全班幼儿一起送水果。

  5、教师检验幼儿送的结果并作小结。

  6、全班和水果宝宝、图形宝宝再见,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产生是根据本月的主题“好吃的水果” 来设计的,其基础是前阶段学习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孩子对这三种图形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对活动中的三种水果也十分熟悉了。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教学形式采取三个游戏寓教于乐地贯穿在整个活动。本节活动有复习巩固,有趣味游戏、也有探索操作,充分发挥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孩子始终处在一个愉快而又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只有在游戏和操作的情境中,孩子们的学习才是最主动的、最自然的,孩子们也大都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但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探索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他们还不能探索出水果竖排的规律来,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再多点时间给孩子充分地操作和探索,这样或许效果更好些。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让幼儿体验与他人一起动手操作、一起讨论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图形卡片、动物卡片若干、水彩笔;

  2、小兔头饰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1、教师戴上小兔头饰做小兔,手捧大量卡片,边讲边跳进教室:唉,这么多卡片,乱七八糟的,怎么办?作思考状,并请幼儿一起思考。“卡片全部混在一起,拿的时候多不方便啊!”让幼儿讨论“怎么办?”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用一种办法:分类放好。

  (此环节的设想: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巧妙地引出探究的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入学习情景。)2、怎么分——“这么多卡片,放在这乱糟糟不行,怎么放呢?怎样放以后看上去才整齐,用起来也方便。

  (此环节的设想:幼儿通过导入,已对帮助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从帮小兔整理卡片入手,为幼儿进一步探索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幼儿操作活动(“大家都要帮助我,太好了!”)1、教师分发卡片,引导幼儿先观察:“好好看一看,这些卡片到底是什么样的?”

  2、在观察过卡片后,幼儿进行操作。

  摆弄卡片,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找到分的方法。教师注意观察、随时注意指导,鼓励个别胆小幼儿,大胆去尝试,去操作;“这张卡片是什么颜色的,它和哪一张长得一样啊?……(此环节的设想:幼儿先观察卡片上的不同特征,通过交流与探索能找到分卡片的方法。丰富的材料蕴涵了不同的探索结果,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讨论理解(在幼儿基本找到分的'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理解)“太好了,我看到小朋友分的这么好,有的这样分,有的那样分,真开心!”

  1、先把自己分的方法告诉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轻声与旁边小朋友交谈、讲述,教师巡回倾听。

  2、请个别幼儿讲述,大家一起听,并适当进行讨论、理解。

  ①按大小分幼:我把大的分在一起放在这,小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大小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大小分的。

  ②按颜色分幼:我把红的分在一起放在这,绿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颜色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颜色分的。

  ③按形状分幼:我把方形的分在一起放在这,圆形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形状分的。

  (此环节的设想:幼儿通过操作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帮助幼儿识别分卡片的方法、完成认识的飞跃。在此,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从幼儿的回答中总结答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具教育价值。)

  ⒊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我们在分卡片的时候,可按不同的特征把相同的分在—起,刚才我们按照卡片的大小、颜色、形状把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卡片都分好,放好了。这种把相同特征的物体分在一起,这样分的活动叫分类活动。

  (此环节的设想:是让幼儿理解分类的含义)

  四、巩固操作兔妈妈拿着又一叠作业卡片来了,“小兔,你们把这些卡片分得真整齐,让我在来考考你们吧!你们也要把它们理整齐哦。”(兔妈妈带来的是动物卡片)妈妈走了,小兔与小朋友开始分卡片。

  1、一起观察,看看卡片与刚才的卡片是不是一样的?这些卡片上有什么?我们来帮它们找个好朋友怎么样?但这些小动物喜欢和它一样的小动物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