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捉迷藏》(通用1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捉迷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捉迷藏》 1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我以妈妈的角色参与,以“小猫捉迷藏”的游戏形式,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的感知、学习。在环节一中,我“小猫学本领”的方式,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方位,为幼儿在下一环节中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分方位做准备。在第二环节中,我又以“猫妈妈找小猫”的游戏,让幼儿观察物品、设想自己藏在什么地方,再到亲身体验躲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方位,并引导幼儿使用相关方位词表达自己的方位。待多数幼儿掌握后,我鼓励幼儿参与“装扮新家”的游戏,给予每个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巩固对方位的区分以及对相关方位词的使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并尝试正确使用相关方位词。
2、愿意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区分简单的方位。
活动准备环境
用绳子布置出池塘;利用桌子、椅子、沙发、玩具柜、大纸箱,布置出小猫的家。
材料
猫妈妈头饰;大礼物箱(内装毛绒玩具、玩具、相框、图书等);音乐《找小猫》,照相机,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小猫学本领”导入,以自身为中心感受上下、前后、里外方位。
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边去抓鱼,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做运动吧!
幼:好!
(教师通过扮演猫妈妈的角色,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儿歌巧妙的将不同的方位词自然的融入其中,鼓励幼儿在说说、做做的过程中,自然的感受不同的方位。)
二、游戏“和妈妈捉迷藏”,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分方位,尝试使用方位词。
(1)观察、感知方位。
师:这是我们的新家,看看家里都有些什么?
幼1:有桌子、椅子。
幼2:小床、衣柜、洗衣机。
幼3:书架、大箱子……
师:家里有很多很多的家具。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表达,为接下来的方位感知和表达丰富经验。)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幼:玩过。
师:今天妈妈也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谁来说说你想藏在什么地方?
幼1:……
师:那你过去指一指吧!
幼1:我想藏在这里。(走到冰箱后面,躲起来)
师:这是什么地方?
幼齐:冰箱的后面。
幼1:我想藏冰箱的后面。
师:童童藏在冰箱后面,那我现在藏在哪里?
幼齐:妈妈藏在冰箱的前面。
(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给予积极的回应,以师幼、幼幼互动的方式进行支持,让幼儿充分感知、认识方位。同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引发全体幼儿进行学习。)
师:还有谁来告诉大家,你想藏在哪里?
幼2:桌子那里。(走过去用手指着桌子的下面)
师:想想,这是桌子的哪里?
幼2:桌子的下面。
幼3:我想藏在沙发的`后面。
幼4:我想藏在转转椅的里面。
(小班幼儿习惯于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有意识的放慢节奏,给更多幼儿表达的机会,以了解幼儿对于方位掌握的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引导,为后面的游戏部分做好准备。)
(2)游戏“捉迷藏”,进一步感知、区分方位。
师:“捉迷藏”的时候妈妈会放一段音乐,你们听到音乐赶快找个地方藏起来,音乐停止,妈妈就来找你,被找到的小猫要大声的告诉妈妈“你藏在哪里”听清楚了吗?
幼:听清楚了。
(音乐的提供营造出更为浓厚的游戏氛围,帮助幼儿更加投入其中,保持游戏的兴趣。教师及时提出游戏要求,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清楚要求和任务。)放音乐,教师蒙上眼睛,幼儿自由躲藏,助教老师对幼儿躲藏的地方进行拍照。
师:妈妈来咯,你被发现了,告诉我,你藏在哪里的?
幼1:我躲在转转椅里面。
幼2、3:我们躲在洗衣机的后面。
师: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其它小猫躲在哪里?
幼4:我躲在桌子的下面。
幼5:我躲在书架的前面。
(通过真实的游戏情景,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方位,并尝试用语言表达方位词。)
(3)分享躲藏的方位,尝试使用方位词说出躲藏的位置。
师:刚才小猫们藏得可真好,妈妈差点找不到你们。大家快坐下来休息一下,看看你们都藏在了哪些地方?
(播放刚才拍摄的照片,鼓励幼儿找找、说说,小猫们躲藏的位置。)
幼1:我躲在了柜子后面,乐乐躲在沙发上面。
幼2:我看到为为躲在椅子后面。
幼3:我躲在箱子的里面。
师:有的小猫藏在了桌子的下面,有的小猫躲在箱子的里面,有的小猫躲在柜子的后面……原来小猫们都藏在了这些地方。
(通过展示幼儿躲藏的照片,给幼儿更为直观的观察,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分享、交流中,幼儿参与的热情再次
被激发,大胆的使用方位词表达自己以及同伴的方位。)
三、游戏“装扮新家”,巩固方位,并尝试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咚咚咚,谁来了?是快递员送新年礼物来了,礼物都装在哪里呢?
幼:箱子里面。
师:看看是些什么礼物?
幼:汽车、小熊、相框、花瓶……
师:想想可以把这些东西摆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把这些礼物装扮到家里吧!
幼1:我把花瓶放到了桌子的上面。
幼2:我把拖鞋放在沙发的前面。
幼3:我把衣服放到衣柜里面。
幼4:我把小熊放在了沙发的上面。
(幼儿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方位,并表达方位词。)
(2)欣赏“新家”。
师:新家被大家装扮得真美呀!花瓶是谁放的?是放在哪里的?
幼:我放的,我放在了桌子的上面。
师: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摆放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的?
幼1:相框、吹风是放在柜子上面的。
幼2:布娃娃和海豚是放在沙发上面的。
幼3:图书是放在书架上的……
(这一环节再次让幼儿巩固方位,并表达方位词语。同时,教师巧妙的设计了提问“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帮助幼儿梳理、总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四、结束。
师:今天小猫和妈妈一起装扮了新家,好累呀,我们一起到新家里坐坐,休息休息吧!
附儿歌:
《小猫学本领》小花猫,喵喵喵,跟着妈妈做早操。小手向前打招呼,小手向后弯弯腰。小手向上转转转,小手向下拍拍腿。一起跳进池塘里,抓鱼咯!
一起跳出池塘外,回家咯!
活动总结
1、从目标的达成来看,今天的活动目标达成较好。动静交替的活动形式是符合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特点,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主动。在真实场景中,幼儿通过多次的感知、操作,能正确区分方位,并主动使用方位词来表达自己的方位,相信今天的学习体验能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
2、从活动环节来看,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每个环节的设计和提问都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如:在环节的设计上,先以自身为中心感知方位、再观察、区分方位、最后说出方位词,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更好的突破活动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3、从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提供来看,做到了情景化、游戏化、生活化。教师通过环境的营造,给幼儿提供了可观察、操作的空间。而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将数学学习融入其中,更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了数学学习了乐趣,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4、从活动的组织来看,教师能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并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给予及时的引导。如:在“捉迷藏”的环节中,幼儿对于上、下的方位感知幼儿表现出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对于里外和前后的区分部分幼儿还是比较容易混淆。教师通过鼓励幼儿个别示范的形式,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的方式,正确区分前后、里外,并有目的的对此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正确理解了方位,为后面表达方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今天活动中,我发现过程中还有些较为遗憾的地方,比如“看照片”的环节是活动的高潮,也是情绪最愉快的时候。幼儿从真实的场景中过渡到图片上,其实对于幼儿能力来讲也是一个挑战,也是激发幼儿自主表达的意愿。我却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来了解幼儿对方位的区分情况,使得幼儿缺失了更多的相互表达机会,时间也有些偏长。如果我能以参与者的身份走近幼儿,引导幼儿一起“找找你的朋友藏在了哪里”的方式,鼓励幼儿自由的交流,幼儿会有更多观察、表达的机会。
数学教案:《捉迷藏》 2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数字方位的浅显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兔子图片、数字表格、1-10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
(公交车)(电影厅门上的门牌号)......
二、找图画数字
1、找出图画中藏着的数字,两个小朋友一组,增强合作意识,找出数字后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
(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数字游戏
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两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总结寻找数字的方法。
每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猜数字游戏。
四、出示幻灯片4,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退场
数学教案:《捉迷藏》 3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版教材第4和第5页“捉迷藏”
课前思考:
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的基础,通过知识的迁移,一般都能探索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引导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借助情境图的表述,让学生初步体会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含义。
教材通过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抽象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探究过程通过小棒、计数器、数线图、画图、想加算减等多种数学表征手段,找出多种计算方法,让学习真正发生,理解退位减的知识本质,通过画图、想加算减等方法渗透早期代数思维。
通过算法的观察对比,引导发现十几减8的快速计算技巧,进而快速算出结果,提高计算技能,通过对学法的回顾,提升学习力。
学习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多元表征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早期代数思维。
3.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和表达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计数器、花和叶形状的计算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迁移
1、出示口算卡,直呼得数。
16-9=
15-9=
14-9=
13-9=
12-9=
10-9=
18-9=
11-9=
谈话:同学们算的真快,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十几减9,个位数加1)
(设计意图:复习十几减9的快速算法,引发学生对十几减8算法的猜想)
2、我会填。(板书在白板上备用)
8+()=13
8+()=15
8+()=14
8+()=17
8+()=12
8+()=16
(设计意图:填写等式中的加数,为本节课“想加算减”的算法做铺垫,渗透早期代数思维,同时也为本节课的下一个环节的练习做准备)
二、多元表征,探索新知
1、出示“捉迷藏”图。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说?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初步感知“三句话”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用大括号板书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的本质含义。)
3、操作探究算法。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么算。
(1)、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2)、学生汇报两种不同的拿小棒的方法。学生上台投影演示自己的方法。
(3)、课件动画演示,同时整理板书重要的三种算法:
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同学们拿小棒的方法。
第一种演示: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引导整理并板书方法一:10-8=2
2+3=5
第二种演示: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引导整理板书方法二:13-3=10
10-5=5
第三种演示:计数器动画演示(个位上3颗珠子不够,把十位上的一颗珠子退掉,个位添上10颗,再从个位上去掉8颗珠子)
提问:这种算法也就是上面的第几种方法?
师:因为各位3不够减8,所以要退掉十位的一颗珠子,也就是10颗,在各位加拨10颗,再去掉8颗,像这样各位不够减,要退去十位上一颗珠子的减法,数学上叫做退位减。
卡片出示:19-8=
18-8=
这两个减法是退位减吗?为什么?等于多少?
第四种演示:数线图演示两种算法。
第一种是一步一步的退回8步,也就是减8,这就是我们板书的第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是先退回3步,再退回5步,也就是先减3再减5,又是第几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还有其他算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三种算法:8+(5)=13
13-8=5
师: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快速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探究和表述十几减8的多种算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等学具、观察课件动画演示、交流分享等多元表征方法,让学习真正发生,深入理解十几减8退位减的算理。小棒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直观模型,计数器能更好地体现“位值”,凸显“借一当十”,使学生体会退位减的含义。数线可以很好地体现数序,体现多种数数方法,可以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三种模型由直观逐步走向抽象,结合使用,丰富并发展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课件边回顾演示边板书相应算法,完成从直观表征到符号表征再到数学算式表达的抽象概括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4.算法的对比提升。
师: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算出了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这样的三种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
(1)、生说喜欢第一种算法时,追问:为什么?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得出:十几减8,个位数加2.反馈:出示卡片:12-8=
17-8=
请学生根据规律快速说出得数。
(2)、生说喜欢第三种算法时,指着白板上复习过的题目进行反馈:根据这些加法算式,你能说出减法算式吗?
8+(5)=13
8+(7)=15
8+(6)=14
8+(9)=17
8+(4)=12
8+(8)=16
(设计意图:算法只对比不优化,通过算法的观察对比,深入理解算理,引导观察第一种算法发现规律:十几减8,个位数加2.从而找到快速算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通过第二种算法的回顾,理解退位减就是个位不够要十位退一的含义。在“想加算减”的方法中,及时反馈,加深加减互逆关系的理解,再次渗透早期代数思维。)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练一练”第1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1-8=
14-8=
指名口答得数问:说说你用哪种方法算的?
卡片出示一组题抢答得数:12-8=
15-8=
13-8=
16-8=
19-8=
(设计意图:前两题学生对“个位数加2”的算法进行巩固,后一组直呼得数的抢答训练提升计算技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2、插花盆游戏:全班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准备的算式,有的在“花”图案上,有的在“叶子”图案上,白板上有四个分别标有7、6、4、9花盆,每个学生算出手中图案上算式的得数,找到自己的花盆上台“插”好。
集体检查对错,师:11-7是谁的?你怎么算的?还有很谁没找到自己的花盆?举起来看看,等于多少?谁跟他的得数一样的也举起来……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计算,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计算寓教于乐。全班学生要算出自己手中的算式,游戏过程中又要算出其他同学的算式,练习面广,较好的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提升计算力。“11-7”是下节课的内容,在此出现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四、学法回顾,提升素养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是怎么找到十几减8的算法的,我们用小棒代替小朋友,又借助计数器和数线图一起来帮助我们找到算法,如果没有这些我们还可以画图或画符号来进行研究,发现算法后我们又用算式来表示计算的过程,再通过我们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快速计算的规律,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用这样的方法你能找到十几减7的方法吗?十几减6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法的回顾,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学习研究方法,感受用小棒代替实物到用符号代替实物到数学算式表达的知识抽象过程和符号意思的渗透,初步感知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学习方法,体会观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数学教案:《捉迷藏》 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PPT课件。
2.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数学教案:《捉迷藏》 5
教材简析:
运用快速记忆法、找数字、摆弄数字卡片等游戏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游戏的难度也随着幼儿的掌握情况逐渐递进,让他们在复习巩固数字的同时轻轻松松掌握6以内数的等差关系。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通过感知6以内数字的等差关系,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要求幼儿具备相应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求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探索、经历、体验的机会,积累和丰富感性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数量关系,使其成为思维练习的工具。
目标预设:
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探索从小到大排列相邻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2.体验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目标1是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等差关系。目标2是情感目标,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喜欢数学游戏。)
活动重难点:
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字,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真实的操作能力,我将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为:谈话——游戏1——游戏2——游戏3——自主操作。逐层递进,挖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呀我们要跟数字一起玩这个游戏。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也会有捉迷藏的经历,可以鼓励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数字捉迷藏的游戏中去。)
二、游戏一:瞬间记忆数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黑点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变化记忆的时间,增加游戏难度)
师:在做游戏之前呀,我们先来练一练本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你看到的黑色的点。
2.增加难度,在4秒快速反应出看到的黑点数。
3.再次增加难度,在3秒瞬间反应看到的黑点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缘由来自于综艺节目《梦立方》,人们瞬间记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记住出现在眼前一秒钟甚至更短时间的事物。组织幼儿玩这样一个瞬间记忆的游戏,帮助他们逐渐进入寻找数字的状态。锻炼了他们眼力和记忆力,以数黑点来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对数的概念进行巩固。)
三、游戏二:寻找隐藏数字
1.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在颜色相近的图片中,寻找隐藏的数字
师:数字们躲好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原来呀绿色的小圆点中有一些橘黄色的圆点,他们按照这样的路线排列起来的。
(在色盲卡中有很识别数字的卡片,于是选取了6以内的几个数字色盲卡让幼儿来游戏。这一环节,比较简单,数字在图片中虽然颜色相近,但是只要仔细看,一眼就能够看出。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数字的掌握。)
四、游戏三:拔萝卜,初步感知数目的等差关系
1.师:孩子们,你们都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对吧,想不想也来玩这个游戏啊?
师:谁愿意来做那棵大萝卜?
XX你来拔,拔呀拔,拔不动,谁愿意来帮助他?
刚刚有几个人在拔萝卜?又来了XX,现在有几个人在拔萝卜?拔呀拔,拔不动,我们再请一个,又来了一个,现在有几个?(让孩子来摆数字)
为什么2后面来了一个,是3呢?原来2和3是好朋友,靠在一起的。
4放在睡得后面呢?为什么?(以此类推)
小结:2和1是好朋友,2在后面比1多1个,3和2是好朋友,3在后面比2多1个。...,从小到大的排列的相邻数字,后面的总是比前的多1.
2.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共同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师:这个1真淘气,每次它都要来凑热闹。淘气1又要跟数字们玩游戏了,它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2,和2在一起就变成了3,和4在一起就变成了5,和5在一起就变成了6.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6以内数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于是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让幼儿平面直观的初步感受多1的等差关系。通过排序、发现排好的数字之间都相差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等差的概念。)
五、自主操作:共同验证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你去帮它找到好朋友,做完一张请你把它夹到你的小夹子上,可以邀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好吗!
(这一环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验证数目的等差关系,一方面孩子要观察空格中缺少的数字,同时还要找出相应的数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又是一个提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有趣的数字活动的兴趣以及肯定自己的态度。)
数学教案:《捉迷藏》 6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数学教案:《捉迷藏》 7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绘画的后期,他们对绘画活动感到好奇,但幼儿手部肌肉自控能力差,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所以,幼儿作画时常常产生“敬畏”心理,而且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训练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如何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呢?我依据《纲要》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通过前几次的玩色活动,如手指点画“蛋糕”和制作“气球”等,初步激发了孩子对色彩的喜爱,而且孩子对玩色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本次活动利用刷子刷的方式体验油水分离的神奇。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按顺序涂刷的.方法。
2、体验油水分离的神奇。
三、活动准备:
1、图画纸(用白色蜡笔画好动物图案的图画纸)、刷子、颜料、小毛巾、展板
2、课件、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
1、师:宝贝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捉迷藏吧!
幼:好
2、师:宝贝们要躲到一个我找不到的地方,等我数到123的时候我就要来找你。躲好之后不要发出声音,不然我会很快抓到你的哦。现在游戏开始!
幼儿进行躲藏。
(1)有的小宝贝露出了小脚(发出了声音)一下子就被我发现了。
(2)宝贝们藏得可真好,我都没有发现你们。现在,请你们都出来吧!
(二)过程:
1、师:今天,小动物也要和我们小宝贝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把它找出来吗?
2、师:我们看看怎样才能把小动物找出来。
3、视频讲解示范。
(1)观看涂刷视频。
(2)提问:宝贝们,视频里的老师是用了什么工具将小动物找出来的?
(3)师:小刷子的本领可真大呀!哪位小宝贝想来试一试,把小动物找出来。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念儿歌:小刷子,手中拿,蘸一蘸,舔一舔,来回刷,小动物,快出来。呀!出来了,看看是什么小动物。
4、小结:宝贝们,我们刷的时候要记得来回刷,这样小动物很快就出来了。
5、师:宝贝们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呢?那我有几个秘密告诉你们哦。
6、讲述涂刷、卫生要求。
(1)宝贝们,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刷,如果你蘸的是红色的颜料就不能蘸别的颜色了。
(2)我们的小手不小心弄到了颜料可以用小毛巾擦一擦。
(3)小动物找出来后可以跟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找到的是什么小动物。
7、师:宝贝们,现在去拿小刷子试一试吧。
8、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大胆涂刷。
(2)指导幼儿平涂,从一边涂到另一边,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
(3)课件展示涂刷过程。
(三)结束
1、师:宝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找到了哪些小动物。
2、提问:请小宝贝们说一说你是怎样将小动物刷出来的?(幼儿用动作表示)
3、师:今天我们宝贝们都很能干!把小动物都找出来了,小动物们可开心啦!它们邀请我们去做游戏呢,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发吧!(音乐导入)
数学教案:《捉迷藏》 8
一、设计意图:
《捉迷藏》以大象不断藏,小老鼠不断找为主线展开,绘本内容它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情节、画面均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捉迷藏”的情境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运用PPT制作的画面在视觉形象上强烈地吸引了幼儿的目光,通过课件情景与幼儿直接对话,引导幼儿感受绘本画面的生动有趣,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并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在寻找寻找的过程中层层递进,结合有趣的音效让幼儿在玩中学,体验捉迷藏游戏带来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在猜测中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目标:
(一)学习认真观察图画的细节,发现线索并进行推理判断。
(二)能自主一页一页翻阅图画书,享受发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知道家庭中各个房间的名称。
(二)物质准备:《捉迷藏》课件、幼儿人手一本小书、师用大书。
(三)场地准备:在活动室四周布置可以躲藏的物品(树、房子、布、纸箱、沙发等)。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书,阅读封面。
1.介绍图画书,进行猜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画书,里面讲的是一只大象和一只小老鼠在家里玩捉迷藏的故事,你们猜一猜,是谁在捉?谁在藏呢?
2.师:真有趣,大象那么大,要藏起来可真不容易。如果你是大象,你会藏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评析:以“捉迷藏”的情境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幼儿自主阅读小书,用“……在……?”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师: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大象和小老鼠在家里是怎样捉迷藏的?大象都藏在了哪些地方?我们一起到图画书里去找找吧。看看谁看得最认真最仔细。
师:你发现大象都藏在了哪些地方呀?仔细听哦,别人说过的你就不能再说了。
幼儿说出一个,教师打出一张幻灯片图片。
(三)运用多媒体逐幅阅读,看图猜测。
PPT展示第一页:
1.师:你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你是怎么发现的?大象为什么这么快就被你们给发现了呢?
2.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大象藏在浴室里吗?
3.师:小老鼠找到了大象,它会很开心地说什么?
PPT第二页:
1.师:你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你是怎么发现的?
2.师:谁来问问它?小老鼠会说什么?
PPT展示第三页:
1.你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你是怎么发现的?大象为什么这么快就被你们给发现了呢?
2.谁来问问它?
“大象藏在厨房里吗?”小老鼠会说---“是的”。
3.你觉得在厨房里捉迷藏可不可以?有什么危险的地方?
4.应该怎样做最好呢?
PPT展示第四页:
1.师:你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你是怎么发现的?大象是怎样到树上的.?
2.师:谁来问问它?大象藏在树上的小屋里吗?小老鼠会说什么?
(评析:多媒体情景设计,把幼儿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教师和幼儿在此情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情感和思维,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PPT展示第五页:
1.师:你发现大象藏在了哪里?它会被小老鼠发现吗?为什么?
2.师:让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大象藏在汽车里吗?小老鼠会很开心的说“是的”。
PPT展示第六页
1.师:大象藏了那么多次,每次都被小老鼠找到了。这回大象想尽了办法,终于想到一个躲藏的好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大象家的什么地方?小老鼠来到了花园里,左看看右看看还爬到了树上还是没找到大象。
2.师:你们愿意帮帮它吗?你觉得大象可能会藏到哪里?
PPT展示第7页:
1.师:结果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大象藏在花园里吗?大象会说“是的”。
2.师:大象和小老鼠是什么表情?为什么都这么高兴?
3.小结:大象没有被小老鼠发现很开心,小老鼠被喷了很多水,和大象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也觉得很开心。
4.师: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藏到水里?
小结:因为我们小朋友没有游泳的本领,也没有大象的长鼻子,所以我们捉迷藏时要藏在其它安全的地方。
(评析:以“捉迷藏”的情境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课件情景与幼儿直接对话,在寻找艾玛的过程中层层递进,结合有趣的音效让幼儿在玩中学,感受绘本画面的生动有趣,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并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体验捉迷藏游戏带来的乐趣。)
(四)师生完整阅读图书。
1.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和我一起一页一页的完整地看一遍这本大书吧。
2.师生共读。
(五)情景游戏----捉迷藏。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学大象和小老鼠,玩一玩捉迷藏?
介绍场景:找找你们可以藏在哪里呢?
讲解玩法:你们来藏,我来捉。小朋友听音乐找一个地方藏好,音乐一停,就不能再动,我就开始找。如果听到我问:“小朋友藏在房子里吗?”藏在房子里的小朋友就要站起来大声说:“是的”。被找到的小朋友可以跟着我,一起把藏在其它地方的小朋友找出来,直到都找到为止。
(六)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在我们的小书后面为什么有一个问号?这是老师想让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助大象躲到更多的地方,让捉迷藏的故事继续下去好吗?
数学教案:《捉迷藏》 9
活动目标:在情景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讲述春天的变化,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花园里变了特别的漂亮,让我们去花园里走一走,看一看。(组织幼儿进入场景)
2、幼儿讲述花园的美景
二、多媒体观看
1、听,花园里有什么声音?(呼噜声)会是谁在打呼噜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叫醒小动物
3、小动物听见你们告诉它们春天美丽的事,它们醒过来,它们要和我们来做捉迷藏的游戏了,找找它们藏在了哪里?为什么会藏在这里?
4、寻找小动物,感受方位词
三、游戏《捉迷藏》
1、小动物都藏在了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也来学学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看谁藏的最好。
2、游戏:捉迷藏3组织幼儿进入教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数学教案:《捉迷藏》 10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诗内容,体验散文诗所蕴涵的美感。学习词:静悄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重点: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难点:引导幼儿细心倾听,体验散文诗所蕴涵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太阳、颜色宝宝、黑色布条。
2、大副散文图片(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来设计)。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是怎么玩的?今天我带来一个朋友,它也很喜欢玩捉迷藏,是谁呢?(教师出示太阳图片)太阳公公也喜欢玩捉迷藏,那它喜欢和谁一起玩呢?你们听了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诗歌第一段,太阳公公和谁在玩捉迷藏呢?颜色们都怎么样躲起来的?(学习词:静悄悄)
2、嘘,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颜色们都找到了。(教师出示背景图)太阳把颜色们都找到了,你们有没有找到颜色宝宝们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的用语言表达)。
3、你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宝宝,它躲在哪里?(句式训练:XX躲在XX里。)
4、颜色们都被你们找到了,现在我给这张图片编一首好听的散文诗给你们听,好吗?
5、教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散文。
黑夜用什么蒙住太阳的眼睛?太阳看不见了,那是什么时候?(夜晚)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又怎么做了?太阳睁开眼睛了又是什么时候?(白天)
6、幼儿学念诗歌。
三、学习仿编散文诗。
1、想想这些颜色宝宝还可以躲到哪里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帮助幼儿提炼诗句,可以适当出示图片)。
2、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颜色可以和太阳捉迷藏?他们可以躲到什么地方?
3、幼儿与老师一起将创编的内容加到诗歌中,完整地朗诵一遍。
四、延伸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教师外寻找各种颜色的景物来仿编散文诗。
数学教案:《捉迷藏》 11
活动分析: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对各种昆虫比较感兴趣了,可是见到的也只是在菜园地里最常见的那几种,许多别的孩子们都没见过,通过展示相似于各种植物的昆虫,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发现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副(画面有蝴蝶、蟋蟀、瓢虫、蜻蜓、螳螂、枯叶蝶、木枝虫等昆虫)。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四页。
3、幼儿、家长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活动流程:
1、寻找昆虫。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发现了哪些昆虫。
(2)引导幼儿寻找不容易发现的昆虫,如: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被发现?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本领。
(1)请幼儿欣赏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
(2)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3)阅读幼儿第三册第四页,仔细观察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4、游戏《捉迷藏》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相处好办法不容易让别人发现自己。提醒幼儿躲藏是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将相关图片、图书等资料投放在发现区,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数学教案:《捉迷藏》 1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描述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神秘的海底世界。
2、红色、绿色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今天太阳要和几个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颜色宝宝们不知道应该躲在哪里?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二、理解相似的颜色相互隐藏的自然现象。
教师出示红、绿颜色标记,先请幼儿认识、复习颜色:红(绿色),然后红色标记在红色、黄色两种颜色中选择,请幼儿猜猜红颜色宝宝应该躲在哪里。
师:哦,原来,颜色宝宝要找和自己一样的颜色躲起来才能不容易被找到。
教师再次出示绿色,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判断绿色在黄色和绿色中应选择哪种颜色躲藏。
三、结合PPT,欣赏、学习散文诗
(一)欣赏第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帮颜色宝宝想了很多躲藏的办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到底是怎样捉迷藏的.?
1、教师结合PPT,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提问:
(1)"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2)"太阳数数时,颜色们在做什么?"
"颜色宝宝是怎么躲起来的?"(学习词:静悄悄)
"静悄悄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表演静悄悄的动作。)
(3)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去?
2、欣赏第二遍,教师结合背景图,再次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师:这首散文诗可真好听,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提问:
(1)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应该是什么时候?(晚上)
(2)散文诗里为什么说绿色躲在树叶里,黄色躲在菊花里。
(3)黑色解开手帕,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
(4)太阳为什么一下子就把它们找来了呢?
(5)集体朗诵散文诗。
教师小结。
四、迁移运用、指导幼儿访编散文诗。
(1)游戏:幼儿扮太阳,教师扮黑夜。用黑纱巾将幼儿的眼睛蒙上,并把他们带到布置好的场景中去:神秘的海底世界。
(2)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地方,将躲在里面的漂亮颜色都找出来,要求幼儿边找边和同伴交流,并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园外或郊外寻找各种各样的颜色进行仿编。
数学教案:《捉迷藏》 13
目标:
1、欣赏安徽地方戏剧黄梅戏婉转动听的旋律,初步了解黄梅戏。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在游戏中与同伴友好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共同体验边游戏边唱歌的乐趣。
4、在歌曲念白处创编歌词,并按节奏准确念出,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准备:
1、自制《捉迷藏》背景图一幅,黄梅戏《女驸马》磁带,2、自制卡片式图谱,其中小草左右各1个,眼睛2个,速写人物3个,?2个,手势1个,间奏卡片1份,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图片各一张。
3、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头饰各一个。
过程:
组织课前预备活动,向各位老师问好。
一、欣赏教师演唱黄梅戏《女驸马》,导入课题。
1、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吗?”
师向幼儿简单介绍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在很早以前还有另外两个名字,叫“黄梅调”,也叫“菜茶戏”。在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大人都会唱几句黄梅戏,那你们想不想学唱黄梅戏呢?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唱一首好听的黄梅戏。
2、出示背景图,提问:“你们猜猜,这幅图上几个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呢?”幼儿回答后,师揭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黄梅戏就跟这个游戏有关,它的名字也叫:《捉迷藏》。”
3、谁来说说这幅画里的故事?幼儿自由说。
二、观察背景图,了解歌词前一部分内容。
1、倾听老师编的故事。师提问:“星期天,小刚觉得一个人在院子里玩没意思,他想请身边的小朋友们来和他一起玩捉迷藏,他会怎样邀请他们呢?”导入对白:“伙伴们,快来呀,捉迷藏喽!”“小伙伴们很久都没玩这个游戏了,非常愿意参加,他们又会怎样回答呢?”导出“哎,来喽!”
2、师小结。黄梅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不一样,它除了歌唱之外,还有说话的部分,我们也把它叫做说白,或者叫对白。这首黄梅戏除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的说白外,还有一句说白,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一遍,看谁能第一个回答老师这个问题。
三、教师跟音乐有表情地范唱,幼儿倾听,并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回答老师问题后,请大家一起集体有节奏地说白:“小白兔,小花猫,还有叮叮当当的小花狗。”
2、师说唱的同时,出示跟歌词相关的图片。幼儿可一边观察图谱,一边听老师说唱:小伙伴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这次是小刚找,其他小伙伴藏,小刚“左找找,右找找,瞧瞧他们在哪里。你瞧那边是个啥?小白兔、小花猫、还有叮叮当当的小花狗。”
3、出示:“拍拍你,拍拍我,拉个圆圈跳个舞呀,跳个圆圈舞呀。”的节奏卡,并重点指导这一句的`学唱。指出有连音线的音就要把它们唱得更连贯些。
四、交代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角色游戏,并在游戏中完整学唱歌曲。
1、请几位幼儿扮做小动物躲起来,全体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由教师将他们找出来。
2、分角色游戏,大家齐唱,一幼儿边唱边找,其他幼儿藏。
五、引导幼儿为歌曲念白处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将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替换为别的小动物,并带幼儿按节奏念出:“还有叮叮当当的。数一数,一个也不少。”再次分配角色,组织幼儿边唱边游戏。
2、课后自由结合,在念白处表演自己新创编的表现三种小动物的形象。
【数学教案:《捉迷藏》】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捉迷藏》8篇01-18
小班数学教案:捉迷藏(精选10篇)09-0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捉迷藏02-03
捉迷藏09-05
捉迷藏(经典)11-09
捉迷藏作文02-04
捉迷藏日记05-20
捉迷藏的日记04-04
捉迷藏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