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时间:2023-01-16 11:40:3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1

  教学内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

  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能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全册课时安排: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习。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

  例2、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

  例5、例6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

  “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

  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

  3.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2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6、7的认识练习课》教案教学设计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数出6、7,并用其表示物体的个数,明确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的顺序,进一步熟练掌握6、7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涂一涂、猜一猜、画一画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自主活动中更好地认识6和7,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认数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6和7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学习当中,体会数和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6和7,熟练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写一写

  1.找一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6和7这两个数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图所表示的数量和“6”是朋友?哪幅图表示的数量和“7”是朋友?

  图一

  图二

  图二表示的数量能和“7”做朋友吗?怎样才能和“7”做朋友呢?

  图三

  这幅图表示的数量能和数几做朋友?怎样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来了1只船,它应该和谁做朋友呢?

  图四

  蝴蝶的数量多,还是花朵的数量多?怎样摆放使大家方便比较?

  预设:让蝴蝶和花一一对应起来,就能一眼比出谁多谁少了。

  谁和“6”是好朋友?谁和“7”是好朋友?

  小结:6枝笔和6朵花虽然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数“6”做好朋友。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状颜色也都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7”,都可以和数“7”做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学生可以巩固复习对6、7的认识,能从不同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体中关注到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在1个1个地累加过程中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巩固十几减9、8、7、6的题目。

  2、是学生进一步明确用“破十法”计算的道理。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破十法计算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宣布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上节练习课。

  二、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

  2、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3、列式计算

  看图列一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图的意思

  4、做减法

  学生计算,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游戏

  三个人一组,列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6、填未知数

  填一填,巩固9、8、7、6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课堂独立作业

  做120页5、6、9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5

  第18课时

  练习课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十四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2.在数学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通过下面题目的练习,师生共同回顾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先指名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填写。

  2.同桌互相说一说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再指名汇报。

  二、针对练习

  1.算一算。

  10-2-5=

  3+4+2=

  9-1-3=

  2+6+2=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3+4+1和2+2+4的计算顺序。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同桌合作完成。

  3.看图列式计算。

  同桌互相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列式计算。

  四、拓展延伸

  在〇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0。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四第4、5题。

  加深对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不足之处: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学生解决起来有困难。

  教学建议:在教学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拓宽学生思路,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解决问题,提倡方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6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同学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同学口答)

  数的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

  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同学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身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乏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身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同学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08-29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6篇01-16

一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08-25

数学一年级教案《练习课》02-22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教案02-19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08-26

浅谈数学练习课12-09

练习课教案01-22

一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14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