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1-04 14:22:5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了解游戏的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力目标:在目测数群时,能接着往下数。

  3、知识目标:在玩色子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计数方法,积累计数的经验。

  活动重点:

  在玩色子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计数方法。

  活动难点:

  在目测数群时,能接着往下数。

  活动过程:

  1、色子热身。

  师:快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色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色子的?(麻将里、游戏图里)老师还做了一个大色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每个面上都分别有几个点子?(一、二、三……六)

  (1)看一个色子的点子做身体动作:色子上有这么多的点子,我们一起来看着色子上的点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好吗?

  (2)看二个色子的点子学动物叫声:好玩吗?还有更好玩的呢!(出示2个色子)这又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叫一叫。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观察色子,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一个色子及两个色子上的'点子数进行数数。同时运用看色子上的点子数作出相应的回应,既能巩固对数量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也能激发幼儿计数的乐趣。

  2、色子大碰撞。

  (1)自主玩色子。

  师:那有没有更快更好的数数方法呢?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两颗色子,我们一起玩一玩、点一点。(教师观察,及时发现幼儿不一样的数数方法。)师:你掷的是几,你是怎样数的?(请幼儿找出相应的点卡进行数数)。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自主玩色子,老师发现孩子们在计数过程中的差异资源。及时地捕捉到幼儿的有效资源,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提升计数的能力。

  (2)师生合作玩色子。

  师:老师的大色子与小朋友的小色子进行碰撞。目测老师的色子点数是几,接着数自己的点子。(先请一位进行示范,再集体练习)。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试了一下这种新的方法,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目测数群"。原来,数数不仅可以一个一个数,我们还有好多种更多更快的方法。

  (3)生生合作玩色子。

  师:两位幼儿的色子自由碰撞,目测对面小朋友的点子,再接着数自己的,说出总数。

  设计意图:运用合作游戏,巩固运用"目测数群"的计数方法,拓展幼儿计数的经验,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游戏"谁先拿到小红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用色子来做一个"谁先拿到小红花"游戏。

  规则:(每组一张方格图)每4个小朋友一组每人每次掷一个色子,我们用最快最好的办法数一数,一起在图纸上跳一跳,看哪组先拿到小红花。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由两人合作到四人合作玩色子,随着色子数的增多,点子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进行计数,体验合作计数的乐趣。

  4、活动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色子做了好多有趣的游戏,我们还学会了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计数的方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又快又好的方法来计数。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2

  设计意图:

  下周二我们就要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春游了,孩子们每天扳着手指计算着。这几天,围绕着春游进行了一些谈话,做一些有关春游的准备:如春游要带什么东西?春游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面包、水果、署片、火腿肠、饮料、湿纸巾、水……王程磊说:喝饮料会越喝越干,不好,要多喝白开水,我去春游的时候要带一个旅行杯。“旅行杯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关注到了兴趣点后,我及时作出了回应,结合后面“水真有用”这个主题,设计了本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积累和扩展感性经验。杯子的品种非常多,我们不仅需要观察交流各种不同杯子的特征,而且还需要了解各种杯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杯子的异同,尝试按杯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杯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杯子,对杯子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相关文字卡片(如保温杯等)

  活动过程:

  一、 分享交流:

  1、这几天,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的杯子有什么小秘密呢?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杯子。

  1、 这么多的杯子,你最喜欢哪两个?为什么喜欢呢?

  2、 如果没有杯子会怎样?

  3、 欣赏儿歌:喝水歌

  4、 老师小结:

  人们发明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杯子,出门旅行带一个旅行杯比较方便,保温杯冬天用最合适,塑料杯不容易打碎,而漂亮的卡通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杯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 尝试分类:

  1、你觉得这个杯子的'好朋友是哪个杯子?为什么?

  2、给杯子分类并记录。

  三、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泡冲喜欢的豆奶、花茶、枣子等,体验杯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满足了孩子“玩”的欲望,体现了《纲要》的“学中玩、玩中学”,孩子们在不断探索的同时,发展了综合能力,效果较好。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石榴花托的数数方法。

  2、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并愿意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对封闭型数数已有初步接触;分类盒、统计表、笔每人一份;幼儿捡的石榴花托每组一盘。“石榴快长大”操作图片:依次为石榴花托一小石榴一青石榴一成熟的石榴。

  活动过程

  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物的数数方法。

  (1)数数石榴花托有几瓣

  师:请小朋友每人在盘里取一个石榴花托,仔细数一数它有几个瓣?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在数花瓣的时候,先要认准一个开始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一瓣一瓣接着数,这样就知道数到哪里可以结束,不会漏数也不会重复数了。

  (2)相互检查,重新确定石榴花托花瓣的数量。

  小结:石榴花托瓣数是不相同的。

  2、按花托瓣的数量分类。

  (1)运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交代操作要求,如“4号房子说‘4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5号房子说‘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

  分类盒:

  (2)幼儿操作,按花托瓣数量的不同,分别将5朵石榴花托送到对应的数字分类盒里。

  (3)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的分类结果,说说4、5、6、7号房分别请到几个石榴花托。

  3、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

  (1)教师与幼儿讨论并确立记录的方法。

  出示统计表:请幼儿仔细观察在记录纸上看到了什么?猜猜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操作,用点子符号记录分类盒中不同瓣数石榴花托的数量。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记录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纸,找找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多,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少。

  4、游戏“石榴快长大”。

  (1)教师和幼儿确立游戏规则: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花瓣数量的石榴花托的个数,讲述正确后,石榴花托会慢慢长大。(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石榴花托个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如: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1朵,6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3朵……幼儿讲述正确后,用抽拉的教具演示石榴逐步长大的过程。)

  (2)同伴间彼此交流,学习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进行游戏“石榴快长大”,幼儿依次讲述,并用抽拉的方式展示石榴花托慢慢成长的过程。

  活动反思

  教育内容源于生活。我在发现幼儿对石榴花托的兴趣后,不断挖掘、发现孩子们兴趣后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散落一地的石榴花托的花瓣数量是不同的。由此,我创造性地设计了给石榴花托分类统计的教育活动,把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变成有意义的.教材。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幼儿原有的兴趣不断深入、发展,进而引发了新的活动,通过统计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如给玩具、家庭成员乃至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进行有目的的分类统计。

  注重活动过程指导。为了避免活动中幼儿放任自由、毫无目的的操作行为,我在操作前都明确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然后再由幼儿自由操作。如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有效提出操作要求;在尝试运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时,我鼓励幼儿自主发现记录纸的秘密,探索记录的方法;在展示、交流操作结果时,又通过游戏“石榴快长大”的游戏情境,提出讲述要求,并有意识地提示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较好地杜绝了形式主义的操作现象。

  这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环节需要进一步调节和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开始部分引导幼儿数石榴花托的瓣数时,由于是呈封闭状态的数数,幼儿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这一环节教师结束得太匆忙、归纳得太早,教师代替了幼儿的回答。这个环节应该让幼儿自主探索各种有效的数数方法、为接下来的石榴花托分类做知识技能的铺垫。

  2、在引导幼儿尝试记录分类结果时,虽然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观察记录表,探讨记录的方法,但教师缺乏较好的评价总结,导致一部分幼儿记录错误。

  3、活动中气氛较融洽、师幼互动也较好,但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不足,较多地注重幼儿的个体探索。活动后反思,在给石榴花托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有的进行分类操作,有的进行记录统计。有的进行对外交流、展示等,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还缺乏激励性和针对性,面对幼儿的回答,除了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外,还可说“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小朋友用完整的话说出了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有2个”等。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人的观点和意见都很重视。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回答问题,提炼探索的价值。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嫩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形状。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所证实,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复习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感知图形的特点。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感知图形的特点。

  活动难点: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组成的画和模型,红、黄、蓝水彩笔若干。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观察法、比较法、引导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瞧,这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送来的请柬,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图形王国的聚会”,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组成的图形王国城堡的模型,并提问: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身呢?窗户呢?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教师引导幼儿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总结其特点。

  师:“图形国王”给我了一个“奇妙盒子”,奇妙盒子里面东西多,我请几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摸出来的是什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1)复习认识圆形,总结其特点。

  教师出示圆形:这是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特点呢?(这是圆形。圆形的边是光光的`,没有角)在水果盘中看看那些水果是圆形的?

  (2)复习认识正方形,总结其特点。

  教师出示正方形:这是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特点呢?(这是正方形。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它的4条边一样长。)找找我们活动室里面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3)复习认识三角形,总结其特点。

  教师出示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特点呢?(这是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观察一下老师出示的图片上是由多少块三角形组成的花朵?

  教师小结: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圆形没有角。

  三、寻找图形。

  1.师:小朋友,仔细看看,今天,“图形王国”给小朋友们又准备了一份礼物。看看它是什么?(机器人)你们发现什么了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是一个机器人图片,它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

  2.增加图片难度。让幼儿不仅能够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并给圆形涂上红色,三角形涂上黄色,正方形涂上蓝色。(请幼儿上台操作)

  四、游戏:自由拼搭。

  现在,大家想不想和图形娃娃们一起做游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呀?那小椅子轻轻转向桌子,我们比比看,谁的小手最灵巧,拼出的图形最漂亮!

  五、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延伸活动: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图形组成的东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并把它画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图形,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兴趣,而《找图形》这个活动正好迎合了小朋友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幼儿能够认识图形,了解图形,感知图形的特点。我精心准备了这个活动,提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具、学具。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通过“图形国王”送来的礼物这一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引导他们根据礼物的特点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这首先为下面的“奇妙的箱子”游戏打下了一个基础,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感知图形的特点,利用图片、周边环境等让幼儿找图形。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又用“寻找图形”游戏(一个由三种图形拼接的机器人),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知道图形的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形体。在过程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做到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最后的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给每组小朋友都分配了任务,准备了可操作的活动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操作的机会,最后完成任务。我发现我班的小朋友都掌握地较好,在幼儿动手操作时,小朋友完成的都比较好。

  在每一次上课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已要改进的地方和注意的地方,于是为下一次的活动而努力。在本活动中,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和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找出各种图形。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语言不够生动,环节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在复合图形的识辨中却暴露了一些不足:我展示的是一个复合图形(机器人),由于临时改变了教学思路,再加上勾勒线条的不太明显,之后让幼儿都难以数清楚机器人是由多少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组成的,所以我将自由练习改成了集体练习,让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做一做。本次《找图形》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培养,漫漫成长,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9以内的数量,学习用数字、符号作记录。

  2、通过剥豆感知两组数量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新的数,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蚕豆荚若干(每个幼儿至少两结),每个幼儿一张记录单,黑色 水彩笔每人一支,按组分别放置在操作区。大记录单一张。

  2、透明袋每人一个,上面贴好6~9的数字。

  3、布置蔬菜批发市场(一个数学区),摆好标有6~9数字的四块牌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9以内的数量,学习用数字、符号作记录。

  活动难点:感知两组数量组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新的数。

  活动过程:

  一、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9以内的数量。

  1、第一次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

  2、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

  3、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

  4、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二、幼儿剥豆数数,并用符号和数字记录。

  1、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2、讲解操作要求:每个幼儿两结豆荚,把第一结豆荚里的豆子数用圆 圈画在记录单的上面一格,并在右边的格子里用数字表示。第二结豆荚里 的豆子数用圆圈画在记录单的下面一格,并在右边的格子里用数字表示。

  将两结豆荚的豆子总数用数字表示写在左边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将记录单贴在指定位置,交流评价,纠错。

  三、装豆子,巩固对数的感知。

  1、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 吧,请四名家长扮演批发市场的老板。

  2、幼儿根据袋子上的数字装豆送豆,“老板”作产品检验。

  活动反思:

  《纲要》中提出: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情景,运用数学能力。我们老师可以将生活为缩影创设情景,同时利用日常在生活不断渗透数学。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一个,邮包一个内装8封信,背景图房子一间,10扇门,门上各有一小动物,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人手一套1-10的实物卡,每桌一份江湖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1-10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在幼儿掌握序数的基础上,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儿兴趣,学习1-10的.序数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是森林里的邮递员,最近森林里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邮递员小熊不知道小动物们的新家地址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我们来看看这座新房子一共有几间房?每间房里有一只小动物让我们来告诉小熊:

  小兔住在第几间房?

  小羊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小狗,小马,小刺猬,小青蛙,小猫,小鸡,小老鼠

  2(1).师:哟,小熊今天包里的信还没送呢,你们愿意帮它来送吗?

  (出示信,请个别幼儿上前来送信,要求边送边说:“**的信送到第几扇门里”)

  (2).“好了,小熊口袋里的信全都送完了,让我们来看看第几扇门里的小动物没收到信?”

  (3).“好,让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们在送信路上发现石子路是通向第几扇门的?”

  3.幼儿操作

  师:小熊今天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是粗心的小熊漏发了,有些小动物没有收到,我想小朋友找一找第几间房里的小动物没有收到,然后请你从箩筐里找出来涂上胶水,给它们送去,好吗?

  4.评价

  让小熊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帮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动物的家

  5.师:好了,小朋友帮助小熊也累了,让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吧,玩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森林里哪些花和树不见了,请你找到它,把它种好好吗?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 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 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场景布置

  2. 货架(图片) 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 数字卡片

  3. 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 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 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 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 [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 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 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 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 (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 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 (件、只……)

  二、 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 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 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 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 布置商店(巩固)

  1. 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 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 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 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 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 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并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据《指南》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主要。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厚薄,感受厚薄的相对性,并能正确表述比较结果。

  2、能按厚薄给6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

  1、“汉堡包”图片一份、幼儿活动材料《数学》“不同的汉堡包”、水彩笔。

  2、1~6的数字卡片;各种直径、高度的塑料瓶盖每组一筐。

  活动过程:

  一、选出汉堡王

  1、汉堡店里生产了一批汉堡,请你们帮忙选出最厚的汉堡。

  2、出示两张汉堡包:比一比哪个汉堡厚,哪个汉堡薄。最厚的汉堡就是汉堡王,是第一名在它下面放上数字1,薄的汉堡是第二名在它下面放上数字2、

  3、再出示一个汉堡:三个汉堡比比厚薄,谁是汉堡王。重新调整数字的排列顺序。

  4、每次增加一个汉堡进行比较,直至比较出6个汉堡的厚薄。

  5、按从厚到薄的`顺序给6个汉堡排队,分别放上1-6的数字卡片进行对应。(这个环节在下面第二大环节里有了)

  二、幼儿操作:给汉堡排队

  1、出示“不同的汉堡包”图片,比一比你的6个汉堡包有什么不同?

  2、幼儿操作:请你按从厚到薄的顺序给汉堡包排排队,并贴上1-6的数字贴纸。

  3、讲评:说说你是怎么给汉堡包排队的?谁是汉堡王?

  三、做“汉堡”,巩固对厚薄的认识

  1、出示瓶盖:我们用小瓶盖也来做一做“汉堡包”,你可以怎么做?

  2、以组为单位,每人自由选择瓶盖叠“汉堡”。

  3、将叠好的“汉堡”放在一起,比一比哪个汉堡厚,哪个汉堡薄,哪些一样厚?

  4、按照从厚到薄的或者从薄到厚给“汉堡”排队。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9

  设计意图:

  智能数学的教学大多数需要洞洞板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洞洞板学具盒、洞洞板摆放的位置及取、收棋子,都需要孩子辨认左和右。中班的孩子还不能清楚辨认自身的左和右,根据《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要先让孩子认识自身的左和右,孩子们才会去按照学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因此,我设计了本节中班智能数学教育活动《左和右》。活动中,我运用手指点画导入,让幼儿右手食指上有个模糊记号,牢固掌握哪知是右手,从而认识左手。接着又编儿歌和幼儿互动做游戏,区别身体各部位的左和右,再让幼儿进行操作感兴趣的洞洞板学具,孩子们会更快感知自身为中心的左和右。最后加一些延伸游戏的方式结束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复习所学内容。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红色水分颜料、教具图片2张,洞洞板学具。

  活动重点、难点:

  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

  活动过程:

  1、手指点画导入,认识右手。

  (1)请幼儿排队进入教室,伸出靠近桌旁的这只手指蘸一下红色颜料,给绿芽点上花。

  (2)告诉幼儿蘸有红色颜料的这只手是右手,幼儿摇着右手,一个跟着一个听音乐取洞洞板学具回到位置上,面向老师坐好。

  2、认识身体的左和右。

  (1)认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请幼儿挥挥右手想一想:右手还可以干什么?

  (2)告诉幼儿另外一只手是左手,请幼儿伸出左手挥一挥。

  (3)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一起做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3、认识身体其它部位的`左和右。

  (1)提问:身体除了左手和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2)小结:左手这边是左边:有左耳朵、左眼睛、左脚等,右手这边是右边:有右耳朵,右眼睛、右脚等。

  (3)游戏“拍、拍、拍”,幼儿跟着节奏说儿歌做动作,看谁做的动作又对又快,巩固认识自身的左右。

  (儿歌):拍拍手,摸摸左耳朵;拍拍手,指指右眼睛;拍拍手,踏踏左脚丫、、、、、、感知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1)请幼儿改变坐的方向,找找自己的左边和右边的同伴各是谁?

  (2)请幼儿用右手捏住盒盖的右上角的“小耳朵”,按照打开棋子盒的步骤把棋子盒打开后放在左边(要求图案朝洞洞板方向),洞洞板放在右边。

  4、操作学具:进一步感知以自身为中心的左边和右边。

  (1)请幼儿用双手取出一摞红色棋子拿在左手中,用右手一个一个插棋子,插满洞洞板的第五列(教师边示范,让幼儿学习插),红色棋子把洞洞板分成左边和右边。(附图1)

  (2)请幼儿取出一颗绿色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边,依次取出一颗黑色、一颗黄色、一颗蓝色、一颗白色的棋子各插在洞洞板的左、右边。(附图2)

  (3)小结:自己面前的洞洞板让红色的棋子分成左边和右边,其它棋子只要插在洞洞板的左边或右边的孔中就对了。

  (4)按步骤收棋子盒和洞洞板学具。

  活动延伸:

  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户外活动或在家和孩子做游戏时,边说儿歌边让幼儿区分自己的左和右。

  附儿歌:左三拳,一、二、三,

  右三拳,一、二、三。

  跺跺左脚,一、二、三,

  跺跺右脚,一、二、三。

  向左转,向右转,开着汽车,嘀嘀嘀、、、、、、左转了,右转了、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

  2、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5以内的单双数。

  3、幼儿能区分单数或双数。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车牌、1--5的代用券、彩笔每人一支、兑奖卷、 购物袋子、场地安排

  重难点:

  幼儿区分单数和双数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小司机开车去2元超市购物

  2、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看一看,你有几元钱?在2元超市你能买几样东西?

  b、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3、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a、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多的钱吗?

  b、集体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还会剩一张代金卷呢?

  4、教师小结:

  a像1、3、5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b从1-5数列里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 都是好朋友。

  5、情景游戏:超级大积分

  a积分卡小顾客们购物后2元超市为小顾客准备了一张积分 卡, 看看 你的积分卡里的分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b积分大抽奖:小顾客们进行积分大抽奖看看出现什么数字请 你们说出来是单数还是双数。

  6、活动结束:单双号过桥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2、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

  (有许多图形宝宝)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1)教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出示盘子)

  分成几家?(两家)

  (2)教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

  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

  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

  问:有谁和他们分的一样的?

  教师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

  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

  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

  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

  (请1—2名幼儿说说。)

  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

  1、教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出示盘子)

  请你们用亮晶晶的眼镜仔细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2、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

  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

  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3、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四个人一个队,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

  (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

  反复尝试4—5遍。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

  (告诉幼儿以后再玩)。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5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2、初步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手偶小猪、音乐CD

  2、图片故事“小猪的旅馆”(楼房)、小兔、小鸡、小猫、蘑菇等图卡

  3、大、小不同的1-5的数字卡片两组

  4、自制图书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共6页,第1页封面,每页苹果数量不同,大数字表示水果数量,小数字表示页码)

  5、幼儿熟练掌握5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前4条是活动材料的准备,后一条是幼儿经验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早上好!

  幼:老师早上好!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幼:春天,花开了、草绿了、树木发芽了,河水哗哗地流……

  师:非常棒,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大森林里去找春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边听音乐,边听老师说。(播放音乐CD《森林的早晨》)

  附情景

  清晨,老师带着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的早晨,真美!”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地上的嫩草和枝头的嫩芽,我们走呀走呀,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哇!原来有一条小河从这里流过,青蛙在河边欢快地唱歌,鱼儿在水里咕噜噜、咕噜噜地吐着水泡泡,紧接着我们看见了凶猛的大狮子和大老虎伸着懒腰,哇!那是什么呀!哦,原来是红色房顶的楼房,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美丽的楼房吧!(出示楼房图卡)

  〔听音乐创设情景是教学活动开始前的预备活动,是让幼儿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慢慢进入情景,是为了让幼儿静下心来,集中精神,提高专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复习5以内的序数

  1、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a、教师接着讲故事:“这是谁家的楼房呀!这么高、这么美!让我敲敲门”(教师做神秘敲门的动作),“谁呀!”(出示手偶,并变声学习小猪),哇!原来是小猪开的旅馆,“旅馆开业了,欢迎来住店!”小猪亲切地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到了都来住店,小兔来住店,小猪说喜欢哪个房间就住哪间吧。小猫也来住店,小猪说喜欢哪个房间就住哪间吧,小兔和小猫都喜欢圆形的房间,它们俩吵了起来……

  b、提问:小兔和小猫为什么吵架呢?

  c、讨论:怎样帮助小猪为动物们合理安排房间?

  2、复习5以内的序数

  指导语:“第一个来的小动物住第1层的圆形房间”。(并依次贴上小数字卡??)

  小结:重新安排了房间,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小猪总结了经验,旅馆的房间一定要有顺序地排号。

  3、复习5以内的基数

  指导语:到了用早餐的时候了,小猪为小动物们准备了蘑菇餐,请帮助小猪为小动物们送早餐。注意:小动物住在几楼,就送几份蘑菇餐。

  如:小兔住在一楼,送一份蘑菇餐。(并依次贴上相应的大数字卡)

  三、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1、〔通过观察黑板上刚出示的一系列图片,让幼儿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一共出现了几组数字?

  大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大数字表示送了几份蘑菇餐?)

  小结:按楼层编号,给小动物们送了对应的早餐,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小猪也高兴得准备带大家去坐过山车。

  2、巩固练习。

  a、教师依次出示过山车图片,并按从左到右手顺序粘贴好,引导幼儿观察看小动物一家,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家里有几口人?如:小兔一家坐在第3节车厢,有4口人,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并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用小数字卡标出车厢节数,用大数字卡标出有几口人。

  b、提问:小数字代表什么?大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代表是第几号车厢:大数字代表小动物家有几口人?)

  3、发放自制图书,继续巩固练习

  〔通过翻看书的过程,让幼儿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幼儿翻看图书。引导幼儿说出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每一页都有不同的数字,大数字代表有几个苹果,小数字代表第几页。

  四、延伸活动:

  制作图书,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请幼儿在区域活动或回家后通过自己尝试自制图书,要求每页画上数量不的梨,并编写页码,感知基数和序数。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不受椭圆形大小、摆放位置等的干扰,寻找生活中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圆形。

  (二)材料投放:直径为15厘米的圆形、短轴为15厘米的椭圆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椭圆形卡片,初步感知椭圆形的主要特征

  (一)引导语:图形王国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椭圆形卡片)看,它像什么?引导幼儿对椭圆形的外形特征进行描述:两头都是弧线,像个蛋。

  (二)师幼共同小结,并给图形命名:没有角,由一条弯弯的'它的名字叫椭圆形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一样的圆圈,它的名字叫椭圆形。

  二、比较、感知椭圆形和圆形的不同。

  (一)引导语: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圆形卡片和一张椭圆形卡片,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的办法发现椭圆的两头比圆形长一些。

  (二)引导幼儿分别将两个图形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引导他们发现折痕的长短不一样。

  (三)小结: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痕不一样长。

  三、幼儿分组活动,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

  (一)第一组:提供操作材料《找椭圆形》,引导幼儿看看图形组合里有哪些是椭圆形,数一数并用圆点记录。

  (二)第二组:提供操作材料《图形连连看》,引导幼儿找一找图片中哪些是椭圆形、哪些是圆形,将它们和对应的图形标志连起来。

  (三)第三组:玩“椭圆形变变”,引导幼儿任选一张椭圆形的图片,放在画纸上,用水笔进行添画。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四边形等图片,引导幼儿添画。

  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里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图形和图形组合。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目测接数的方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较清楚的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过数字10,感受过10以内的数量、螃蟹头饰、卡纸制作的各种颜色的泡泡每人一个、教具:图片一张(上面有三只螃蟹在吐泡泡,每只螃蟹吐的泡泡数量分别为:8、8、10、两朵小红花、幼儿操作材料、数字卡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瞧,螃蟹正在进行吐泡泡比赛呢,看看哪些螃蟹吐的.泡泡一样多?给泡泡一样多的螃蟹身上贴上小红花。

  2、你是怎么知道这两只螃蟹吐的泡泡是一样多的?它们都吐了几个泡泡?

  3、引导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数出每只螃蟹吐饿泡泡,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二、游戏《螃蟹吹泡泡》

  1、老师扮演螃蟹吹泡泡,当说到:吹出一个绿泡泡时,扮演绿泡泡的幼儿走到前面,集体数一数有几个绿泡泡。

  2、到老师说:吹出一个黄泡泡时,扮演黄泡泡的幼儿走上前,请各别幼儿数一数有几个黄泡泡,集体验证对不对。

  3、请一幼儿扮演螃蟹吹泡泡,并数一数有几个红色的、蓝色的泡泡。

  三、幼儿操作活动现在老师要来看看谁的小脑袋最聪明了,看这张图告诉我们做什么呢?

  1、给螃蟹发红花。请幼儿判断哪些螃蟹吐的泡泡一样多,然后给它们身上的小红花涂上红色。

  2、变成一样多。想办法使两边实物的数量一样多。

  活动:

  1、幼儿的操作情况。

  2、表扬活动中能动脑筋把自己想法说清楚的幼儿。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如图)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

  (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分。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2-31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梯形02-27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教案12-31

中班数学活动:熊猫请客_中班数学教案07-07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捉迷藏01-06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篇01-04

中班数学活动《找朋友》教案02-08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坐火车01-24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数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