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整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知识,建构简单知识网格图。
2、历经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再现知识
1、谈话引入
问: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教室里面有吗?你还在哪里见过?
生: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
3、梳理知识,主体内化
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
学生先交流,后汇报
结合知识网格图,集体完成。
二、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一)基础练习
整理完学过的知识,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法官?
1、聪明小法官
(用手势来表示对错)
你们真了不起!很能明辨是非。最近呀,廖老师想布置一www、jy135、com块迎新春的展板,你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才复习的知识和廖老师一起设计这块展板呢?(能)好,我们开始吧!
2、首先,我们给这块展板的四周镶上花边,展板的'长是28分米,宽是15分米,那么至少需要多长的花边呢?(出示课件)
求花边的长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学生独立完成。
3、你们真是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是什么年吗?是的,我们在展板上贴上一幅年画好不好?如果给它镶上一个边框,会更美哦!它是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边框需要多长呢?
小结:我们刚才镶花边,上边框都是求什么?(周长)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可以用它们的公式来求。如果给出周长,让你求边的长度,你们会吗?廖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二)拓展练习
4、为了展示你们的风采,廖老师想布置一个手工区。现在,廖老师这有一条花带总长24分米,如果要布置手工区的长为7分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分米呢?
请大家齐读题目,问题是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怎么求?
廖老师觉得班的同学真聪明,真喜欢你们。
5、手工展示台做好了,春节也快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我们一起在展板上装上灯笼吧,(出示PPT)灯笼的平面图是一个不规则图形,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谁上来指出这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小组合作讨论。
(三)综合练习
同学们,我们给展板写个主题吧?定什么好呢?(出示PPT)(欢度春节),这四个字你们想怎么布置?
6、用四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能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展板布置的差不多了,廖老师相信你们还有更妙的点子来设计这块展板,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可以课后再布置。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布置好这么美丽的展板,很不简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勤观察、多思考,做一个探索者,你会发现数学中有无穷的奥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 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 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习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教师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5)学生分组对练.
A.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 答:16时)
B.一组把24时计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 答:晚上8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刻)22时40分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教师补充说明:表示的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概括:可以将18时20分到22时40分分成两段,看上图:
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中间相差4小时.
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相差20分.
两段合起来说是4小时20分.
反馈练习: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 )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右图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 5时,23时是晚上 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 )
订正:①(√) ②(×) 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时
下午6时 晚上10时 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2时 5时30分 24时 16时 18时45分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规。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示四驱车,问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问,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怎样?
3,导入,板题:圆的认识
4,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画圆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
1,任意画圆,体会什么是圆。
(1)画一个圆
(2)展示,比较哪个圆,哪个不圆?问:怎么就画圆了?
(3)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2.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构成及圆心。
(1)让学生在白纸的四个角上分别画一个圆,边画边想:圆是由什么组成的?(圆周,圆心)
(2)展示(圆的和不圆的对比)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怎样就画圆了?
(3)画圆时固定的一点谁知道叫什么?(板书:圆心)
(4)标出你所画的圆的圆心。
(5)圆心的.重要性: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的?
3,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半径及特征。
(1)请你在画一个比刚才再大一点的圆,边画边思考:怎么就比刚才大一点了?
(2)在圆上表示出圆规两交叉开的长度。
(3)师:这条线段也有名称,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板:半径)
(4)请你任选一个圆画出它的半径,边画边想: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半径是什么样的线段?
(5)汇报追问:你怎么知道半径长度都相等的?
(6)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
(7)讨论:什么叫半径?(汇报)
(8)再画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圆,说说你认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直径及特征。
(1)课件演示:问:看这两条半径怎样了?
(2)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板:直径)
(3)画一个圆,并画出它的直径,边画边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区别?
(4)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
(5)说说什么叫直径?
(6)观察直径有什么特征?
5,画一个圆,并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观察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2,马路上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四,谈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正确列式解题。
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出解题规律。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进行解题。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0÷560÷580÷5
100÷545÷348÷4
46÷2420÷7
2、笔算
654÷3498÷8555÷6
768÷9368÷4490÷8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位数的连除应用题,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除应用题。
2、出示例题
有两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方法1、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2、4×2=8(层)
224÷8=28(本)
①教师指着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24÷2=112(本)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112÷4=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②教师指着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4×2=8(层)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224÷8=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③指名回答刚才这题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全班校对。
2、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四、全课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4——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分与和
(一)2—5的分与和
一、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 实践操作:1、教学4的分与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操作: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
2、 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2) 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 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4) 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题。
三、 总结评价。
教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
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
(二)6、7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动手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2、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3、 活动游戏:想想做做1—5题。①连一连。②说一说。③对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5、 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二、 教学过程:
1、 学具操作:10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2、 教学例题:
①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②检查涂色情况。
③小结。
3、 巩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题,接受鲜花,谁对把花送给谁?
②做游戏,火车钻山洞。
③找朋友。(同桌之间开展活动)
4、 练习一独立完成。
教后记:
1 10是在5、6的分合继续深入,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个内容。
2 但是对于10的分合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回顾与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
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20xx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例如:538÷62≈9(538≈540,62≈60)
898÷31≈30(898≈900,31≈30)
(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
预设
生1: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
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
……
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
(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
(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
(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
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小学数学教案06-1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