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4-09-03 16:39:45 林强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10篇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水滴里的微生物》是一堂鲜明的科学探究课。科学学习要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果断单刀直入地设计问题,直奔主题,就可能保证把握探究教学的重点环节,为重点环节的探究活动留出大块时间,自然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主要的探究实验活动——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平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究。这个探究活动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在快乐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知道了在平时常见的水中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

  这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并从课题研究目的出发,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我只告诉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又以实验记录的形式告诉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完成。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滴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如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如显微镜观察水滴样本),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微观世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征。

  难点:使用显微镜正确观察并描述水滴中的生物形态。

  教学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水样本(可提前准备含微生物的池塘水或自来水静置后的水样)、显微镜使用指南。

  多媒体课件,包括微生物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壮丽的自然景观图片与一张显微镜下的水滴图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世界,为何有如此不同的景象?引出微观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兴趣。

  2. 新知讲授(15分钟)

  介绍水滴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如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简述它们的特点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演示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3. 实验探究(20分钟)

  分组进行,每组分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和水样本。

  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水滴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类和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大胆猜测。

  4. 分享交流(10分钟)

  各组选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归纳,纠正错误认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标准微生物图片,帮助学生对比验证自己的'观察结果。

  5. 拓展延伸(5分钟)

  讨论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正反两面,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如观察雨后树叶上的水滴,寻找更多微观世界的奥秘。

  6.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课知识点,强调观察与探索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微观世界”的小论文或绘制一幅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画作。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水滴中常见的几种微生物。

  2.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实验,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的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微观生命体的敬畏之心。

  教学准备:

  同教案设计一,但需额外准备一些有趣的微生物模型或卡通图片,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1. 故事引入(5分钟)

  讲述一个关于“小小水滴探险家”的故事,它在水滴中遇到了各种奇妙的微生物朋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知识铺垫(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微生物的卡通形象,简要介绍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生活环境,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探险做好准备。

  3. 探险开始(实验环节,20分钟)

  按照教案设计一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但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比喻为一次“微观世界的探险”,引导学生以探险家的身份参与进来。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观察到的微生物编故事或取名。

  4. 探险成果分享(10分钟)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自己观察到的微生物,上台介绍自己的特点和在微观世界中的生活。

  教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观众,给予掌声和鼓励。

  5. 情感升华(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微小的生命体虽然不起眼,但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强调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创意作业(课后布置)

  要求学生以“我与微生物的一天”为主题,创作一幅画或编写一个故事,展现自己与微生物之间的奇妙互动。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了解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2.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

  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引入: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水,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水中可能有哪些生命体。

  2. 观察水样: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二、显微镜使用教学

  1. 了解显微镜构造:展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2. 使用示范:教师示范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如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镜头不要碰着玻片等)。

  三、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1. 分组观察:学生分组,利用显微镜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标本,并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活动记录上。

  2. 汇报交流:每组选代表汇报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类及特征,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

  四、总结与拓展

  1. 教师小结:总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的'微生物种类及特征,强调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

  2. 科学史故事:介绍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及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3. 知识拓展: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他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关于水滴中微生物的观察报告。

  尝试采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并观察其中的微生物种类。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了解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展示水样:展示从不同地方采集的水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水样中可能含有哪些微小生命体,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二、显微镜操作训练

  1. 讲解显微镜: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 操作练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显微镜操作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三、观察与记录

  1. 分组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各自采集的水样,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2. 记录发现:学生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类及特征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上,并尝试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

  四、汇报与交流

  1. 小组汇报:每组选代表汇报观察结果,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和图画。

  2. 评分: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评分,肯定他们的发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知识拓展与总结

  1. 科学史介绍:介绍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微生物种类与分布: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

  3.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微生物的重要性及探索生命奥秘的意义。

  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关于微生物种类与分布的`调查报告。

  尝试观察并记录家中不同地方(如厨房、卫生间等)的水样中的微生物种类。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了解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2.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

  2. 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观察

  1. 观察水样:

  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明用什么观察到的。

  2. 讨论与引导:

  讨论:这杯水里是否真的只有这些可见的东西?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东西?

  谈话:如何知道水里是否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引导学生认识到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二、了解显微镜

  1. 显微镜构造:

  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调节螺旋等。

  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镜头不要碰着玻片,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轻拿轻放。

  2. 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并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 指导观察:

  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细心、耐心、认真观察并记录发现。

  汇报交流: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观察记录,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

  2. 认识微生物:

  介绍常见的水中微生物,如不动的水藻(蓝藻、团藻、金藻等)和运动的微生物(钟形虫、草履虫等)。

  强调细菌也是常见的微生物,一般不动,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四、拓展学习

  1. 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史。

  2. 认识微生物的分布: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强调微生物分布广泛。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水样、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通过了解列文虎克的故事,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探索生命奥秘中的重要性。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霉、病毒等。

  2. 过程与方法:

  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画表现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

  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

  2. 课前准备:学生采集水样,教师准备微生物图片和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水样:

  展示学生课前采集的水样,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水中可能存在的生物。

  2. 提出问题:

  如何知道这些水里是否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二、观察水样

  1. 放大镜观察: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水样,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讨论与引导:

  讨论:除了可见的物质,水里还可能有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需要借助显微镜进一步观察。

  三、学习显微镜使用

  1. 介绍显微镜:

  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四、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 分组观察:

  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记录观察结果。

  2. 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和特征,并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观察记录。

  五、认识微生物

  1. 介绍微生物种类:

  介绍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如细菌、霉、病毒等。

  2. 多媒体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强调微生物的广泛分布。

  六、拓展阅读

  1. 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历程。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学生亲手采集水样、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增强了学生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讨论和汇报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则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伟大。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1. 能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4.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烧杯等。

  2. 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观察水样

  1. 学生观察水样: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注意水中有什么。

  2. 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并说明使用什么工具观察到的。

  3. 讨论:讨论水样中是否只有观察到的内容,是否可能还有其他微小生物。

  4. 谈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引入显微镜的`使用。

  二、了解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方法

  1. 介绍显微镜构造: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调节螺旋等。

  2. 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如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镜头不要碰着玻片,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轻拿轻放等。

  三、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 指导观察: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准备好的水样标本,要求细心、耐心、认真,并将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 学生分组观察: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 汇报交流: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微生物,并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观察记录,用语言描述。

  四、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1. 小组制作玻片:小组采集水样制作玻片进行观察。

  2. 教师小结:介绍常见的水中微生物,如水藻(蓝藻、团藻、金藻)、钟形虫、草履虫等,以及细菌的不同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五、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相关知识

  1.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了解他是如何发现微生物的。

  2. 认识微生物种类和分布: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通过列文虎克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识别并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知道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2. 能够细致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

  3. 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意义。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烧杯等。

  2. 课前准备:简单培训学生制作玻片标本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滴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滴水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观察水样

  1. 学生观察: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初步了解水样中的可见物。

  2. 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并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未知的生物存在。

  三、使用显微镜观察

  1. 了解显微镜: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强调使用注意事项。

  2. 分组观察: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并记录观察到的微生物。

  3. 汇报交流: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类和形态,并在投影仪上展示观察记录。

  四、认识微生物

  1. 教师讲解:介绍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如水藻、钟形虫、草履虫、细菌等。

  2.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微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

  五、拓展活动

  1. 制作“小池塘”:指导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小池塘”,观察其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2. 阅读与思考: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思考科学技术在微生物发现过程中的作用。

  六、总结与反思

  1.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后续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意义。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包括细菌、霉、病毒等。

  了解微生物在水中的生存环境和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观察微观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对微生物的概念较为陌生,但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酸奶制作、面包发酵等)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缺乏正确使用显微镜的知识和技巧。

  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持久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描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能用图或语言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池塘水、井水、自来水等)、玻片、载玻片、盖玻片、消毒牙签、抹布、多媒体设备等。

  2. 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学生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事项,以及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一滴水里藏着什么秘密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水滴里的生物》。

  2. 观察水样

  活动一:引导学生观察课前采集的水样。

  学生分组观察水样,并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这杯水里除了我们能看到的东西,还可能有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 认识显微镜

  活动二:讲解并示范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强调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如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镜头不要碰着玻片、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等。

  4. 观察微生物

  活动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指导学生制作水样玻片标本,并分组进行观察。

  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类和特征。

  汇报交流:学生展示观察记录,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

  5. 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活动四: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讲解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特点,如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它们广泛分布在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等。

  6. 拓展活动

  活动五: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观察,看是否能找到微生物。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微生物的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

  7. 总结与反思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观察方法。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深入了解微生物。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自来水或鱼缸水等水样中的微生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预习下一节关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内容。

【《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太空里的植物》教案设计04-27

《在声音的世界里》教案设计05-01

秋天里教案设计参考04-27

成长在的怀抱里教案设计04-25

《谁住在皮球里》教案设计04-30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设计05-01

一去二三里的教案设计09-29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设计(精选10篇)01-07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05-01

水滴的作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