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10-25 12:18:5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精]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和小组内的同伴协作分类。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各种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植物图片若干。

  2.DVD:种子的传播。

  活动过程:

  1. 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的观察兴趣。 观察种子的图片,听故事,提问这些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问:你看到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有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

  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小苍耳也迫不及待地骑上了“白马”,这是怎么回事呢?

  欣赏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2. 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提问:为什么这些种子要长有羽毛、倒钩呢?(幼儿自由讲述已有经验,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是与它的传播、繁殖密切相关的。)

  那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呢?(自由讲述)

  观看DV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风传播、动物和人传播、水传播、粪便传播、弹射传播。

  3. 能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传播方式的分类。

  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呢?请你和同组的小朋友将它们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图片分类,进一步感知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集体交流分类过程:

  建议:

  1.在散步及户外活动时,可寻找种子,根据它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讨论、探索其传播方式。

  2.在区域中及时更新图片,引起幼儿更大的兴趣,日常活动中可欣赏散文《顶棉筐的小姑娘》。

  评价:

  能根据种子的外部形态判断其传播方式。

  活动结束

  附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刺的小苍耳子。小刺猬感到很奇怪: “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小刺猬问好,并请他有空来做客。 当小白兔离开时,小刺猬发现,有三个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白兔的毛上了,并快乐地唱起了歌: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跑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小刺猬乐了,他终于懂得了——苍耳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骑“白马”的苍耳

  教学反思:

  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针对课文结构特点,在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完苍耳的传播方式之后,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归纳蒲公英、凤仙花、樱桃的传播方法。我认为最大的遗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得不够充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用一个词简练总结出各种植物的传播方法。本课教学环节设计有点多,所以处理得不够细致。

大班科学教案2

  [教材剖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尝试使用工具来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将使幼儿得到莫大的愉悦,并对其终身的生活和学习有益。”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这个活动恰恰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当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找到答案,得出结论时,那种喜悦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从而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

  [学生分析]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也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身边事物开始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同时也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创新分析]

  原本一锤子下去就能砸碎的核桃,在孩子眼里却充满着无尽的探究余地,为使这个活动构成一个渐进的整体,使幼儿的经验逐渐加深,我首先请幼儿竞猜可以砸开核桃的工具,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各种工具成功与否的假设,无论他们的预想怎样,我都支持鼓励他们去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在尝试统计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经验,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

  同时,我鼓励、引导幼儿间交流、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在观点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并引发深入探究的欲望。那么,猜想、验证、统计、交流、表达的过程,会使幼儿的感受在相互传递中得到丰富与完善!

  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自由的选择工具,这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想去发现的要求,他们因此而怀有很高的热情,并及其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实验。

  [教学目标]

  1、体验思考、发现、探索与成功的乐趣。

  2、鼓励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猜想并尝试使用工具砸开核桃,发现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3、引导幼儿独立设计记录符号,尝试统计的方法,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集体品尝,激发幼儿砸开核桃的欲望。

  (1)动画出现小核桃卡通形象,幼儿品尝核桃仁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位小伙伴,快来看看它是谁?”(动画出现小核桃卡通形象)

  小核桃:“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核桃,我有一件硬壳做的外衣,肚子里有香香的果肉,你们吃了我的果肉,会变得更聪明、更健康的,今天我就请你们来品尝我的果肉,好吗?”

  幼:“好!”(请幼儿品尝核桃仁,每人一块)

  小核桃:“小朋友,你们一定没吃够吧,那好,我把伙伴们请来,让你们吃个够!但是,这次你们要自己想办法吃到香香的果肉,你们能做到吗?”

  幼:“能!”

  (2)出现小核桃的伙伴们(完整核桃),幼儿讨论怎样吃到核桃仁?(充分讨论、争议、辩论,漫画演示各种办法的结果)

  师:“快来说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幼:“用脚踩”、“用牙咬”、“用拳头砸”、“用锤子(或其他工具)砸”……(其中前三种争议比较大,后一种方法赞成的比较多,而通过小漫画的演示,更加生动的证实了幼儿的想法。)

  漫画内容:用脚踩、用牙咬、用拳头砸——“这个办法可不行!”用工具砸——“这个办法太好了!“

  2、说工具

  请幼儿说一说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砸核桃?

  师:“那你们都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用来砸核桃呢?”

  幼:“锤子”、“石头”、“钳子”……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积极调动了自己所有关于工具的原有经验,去交流、去争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使用工具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孩子们猜想出了十余种能砸开核桃的工具,包括剪刀、锤子、钳子、镊子、螺丝刀、木棒、石头、扳子、锁头、菜刀、锯等。)

  二、猜想与尝试

  1、成功的设想

  (1)动画演示预想表格的使用方法(工具下第一栏填预想哪种工具会成功,第二栏记录实践后的结果。)

  师:“这是小核桃带来的记录卡,记录卡第一行画的都是什么呀?”

  幼:“工具。”

  师:“第二行的前面有一个问号,它的意思是请小朋友猜一猜、想一想,哪些工具能砸开核桃;第三行的前面有一只手,它的意思是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把结果记在这里。”

  (预想表格中选择了八种意见比较集中的工具,分别是剪刀、锤子、钳子、镊子、螺丝刀、木棒、扳子、锁头。)

  (2)幼儿自由选择成功符号。

  师:“在记录之前,你要先选择一种符号,然后在第二行认为能成功的工具下面画上符号。”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工具能否成功进行设想,并用符号记录,小组间交流。这一环节给予了幼儿极大的创造和自由选择的空间,24名幼儿的'记录符号花样繁多,达十五种,有太阳、星星、月亮、小房子、花朵、小草、几何形体、帽子、手套、叶子、树等等。由于是预测过程,幼儿的原有经验水平不一致,因此预测结果有很大分歧,但在锤子的预测结果上基本保持一致,分歧主要集中在木头、螺丝刀、剪子、镊子等几种工具上。)

  2、实验与验证

  (1)请幼儿自由使用各种工具实验,并记录结果。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边实验边记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幼:“想!”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记录卡中的工具,一会儿你们就可以动手验证一下自己猜得对不对?但是在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为了保护地板,请小朋友在小木板上来砸。”

  幼:“老师,我砸开了!”

  师:“真棒!你是用什么砸开的?”

  幼:“锁头。”

  师:“快把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中,有三名幼儿尝试了所有工具;大部分幼儿尝试了四至五种工具;少数幼儿尝试了一至二种工具。)

  (2)幼儿间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结果。

  交流中发现,有的幼儿用钳子没有夹开核桃,可其他同伴用钳子头砸开了核桃;有的幼儿用螺丝刀头没有撬开也没有砸开核桃,而小伙伴用螺丝刀把儿砸开了;有的幼儿和同伴使用方法一样,可结果却不同;还有的幼儿发现了工具可以配合使用,例如:用锤子砸开后,再用螺丝刀撬……

  三、探索与发现

  1、统计与排除

  经过小组统计与集中统计,确定能成功的工具,排除不能成功的工具,找出有分歧的工具。

  师:“现在我给每组发一张大统计卡,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尝试结果记在上面,你使用哪种工具成功了,就在这种工具的下面画个1,每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要记录。”(各组统计)

  师:“现在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把你们的统计结果说一说。”

  幼:“我们第一组用钳子成功的有两个,用锤子成功的有五个,用钣子成功的有三个,用锁头成功的有三个……”

  统计结果是:使用锤子、扳子、锁头三种工具尝试的基本都成功了;使用钳子、螺丝刀两种工具尝试的出现了不同结果,存在分歧;使用镊子、剪刀、木棒尝试的没有人成功。

  2、交流新发现

  (1)交流工具的恰当使用方法

  师:“请大家说一说你发现哪种工具怎样使用容易成功?”

  幼:“钳子要用钳子头砸”、“螺丝刀要用把儿砸”、“锁头要用底儿砸”……

  (2)交流砸核桃的适合部位

  师:“砸核桃的哪个地方容易成功呢?”

  幼:“砸中间的缝儿!”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师:“我们要怎样砸容易砸开核桃?”

  幼:“用力砸!”

  四、激励与创造

  欣赏成型的艺术作品,激发幼儿用核桃壳创造的欲望。(在收集核桃壳的同时整理活动室)

  师:“核桃肉可以吃,核桃壳能干什么呢?小朋友快来看一看吧!”(展示核桃壳制作的作品)

  师:“这是用核桃壳制作的画框,这是用核桃壳粘贴的画,还有什么作品呀?”

  幼:“这是小乌龟!”、“这个萝卜真像!”、“这是小金鱼!”、“这是小蜻蜓!”……

  师:“我们回去后,也用核桃壳做一些漂亮的作品,好吗?”

  幼:“好!”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活动室整理干净吧!”

大班科学教案3

  大班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试验能力。根据《纲要》精神和《指南》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本班幼儿特点,特制订如下几个目标:

  1、认识目标: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感知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力目标:能尝试运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复制,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3、情感目标:萌发爱科学的情感和对未来事物的探索欲望。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铅笔、积木、白纸、剪刀36份。

  2、橡皮泥、泥工板、图案模型。

  3、镂空图案纸(自制)、白纸、水彩笔。

  4、印章、印泥、白纸、

  5、复印纸、白纸、有图案的纸、铅笔。

  6、两盒水彩笔,书,剪刀。(师用

  7、录音机,空白磁带。

  8、白雪公主图及录音。复印机复印视频,饼干生产图片、生产饮料图片、汽车制造图。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复制现象,激发探索欲望。

  1、今天高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学习一种新的本领。(出示纸)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长方形的纸片)

  2、哦,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老师也想请小朋友做一张和老师纸片一模一样的纸片,老师给你吗准备我这张长方形纸一样大的积木,还有剪刀、铅笔和纸,请你们试着做一做吧。(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3、请做好的小朋友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出来的。(一名幼儿上前示范)

  4、你们看她的纸片和我的长方形的纸片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呀?(一样的)××小朋友你是怎么做的?你们都做出了一张和老师一模一样的纸片了吗?把你们的纸片举起来给老师看一下。(幼儿举起纸片)

  5、小结:你们知道这种方法叫什么吗?老师来告诉你们,照着它的样子(出示纸片)做一件的和它一模一样东西的方法我们叫它复制,刚刚我们就是用复制的方法做出了两张一模一样的纸片。

  二、尝试新的复制方法,知道复制带来的便利。

  1、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客人,我们来看看她是谁?(放幻灯片)

  2、原来啊,白雪公主今天到我们班上来是因为她有了困难,想请我们小朋友给他帮帮忙想想办法做出一模一样的礼物。怎样才能做出一模一样的礼物呢?(复制)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用很多材料,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桌子旁边选一种你喜欢的材料,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出相同的东西。(幼儿操作……)

  3、很多小朋友都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东西了, 说一说你复制的是什么?(请不同材料的幼儿分别说说……)

  4、还有的小朋友用各种方法都复制出比较美丽的图案,请大家互相看一看。(幼儿互相看)

  5、我来问一问白雪公主,刚刚小朋友教给你的复制方法,你都学会了吗?(白……)

  6、小结:小朋友们通过动脑筋和动手操作,不仅帮助了白雪公主,还让我们小朋友都学会了一些新的复制方法。生活当中,我们除了可以复制图案和美丽的图片以外,还有一些东西也是用复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老师今天就带来一些,你们看。(教师出示两盒相同的水彩笔、两本书……)

  三、了解生活中各种复制方法,感知科学的 有用和有趣。

  1、请小朋友看看我们周围身边有没有哪种东西也是用复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幼儿找一找,说一说。)

  2、你们都找到了生活当中用复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东西,还有的东西呢,它也很有用,我们也想用复制的方法给它制作出来,比方说,我们说话的声音,我们唱的歌曲,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把它复制下来,你们猜猜可以用什么方法?(录音机)录音机就是人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出来的机器,可以帮助人们复制声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录音机,在这里面老师放了一盘空白磁带,老师来试一试(师说"复制真奇妙")你们猜一猜,老师的声音有没有被复制下来。(验证)

  3、还有一些需要把声音和图像都复制下来的情况,我们用什么来帮助我们呢?(幼儿猜测)

  4、老师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复印机)复印机就是人们发明出来,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方便的复制文字和图像的,请大家看一下,复印机是怎么工作的(幼儿看,老师介绍复制过程)

  6、接下来请看,这是工厂里的'一架机器可以复制出小朋友们爱吃的饼干,它可以复制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饼干。这里复制的是什么?(瓶装水)这里复制的是什么?(汽车,汽车制造厂)

  7、小结:大家可以看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人类更快更方便的复制出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小朋友长大后发明出更多更有用的复制技术来帮助我们人类服务。

  四、结束活动如果你们在平时发现了不同的复制方法,在再来告诉小朋友和老师,好吗?现在我们就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用复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跟我来吧。

  活动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导入新课时,将画好的蝴蝶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学生非常感兴趣,甚至有些激动,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本领,都想跃跃欲试,然而真的放手让他们动手的时候,很容易忽视选定目标这一步,只顾着要进行复制粘贴,时不时会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复制菜单是灰色的??告诉他们之后,才恍然大悟。另外在课上要求他们复制三到四只蝴蝶,他们会每次都重复复制这一步骤,其实只需要操作复制一次粘贴多次就可以了,因为蝴蝶这个图片一直保存在粘贴板中!课上学了复制粘贴这个本领后,学生很容易骄傲,老师是及时压一下,提出更难的问题:能不能让蝴蝶翻个跟斗呢?这样留个疑问之后,很容易为下一课留下伏笔,同时也留给他们一个回家的

大班科学教案4

  一、教材分析:

  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在这个教材中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围绕秋天的天气、景色、动植物的变化、人们在大自然界中的活动等,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幼儿要有丰富的有关知识经验,因此本次活动的知识点是:秋天的气候及花草树木的变化、几种农作物的丰收和小动物的活动等主要特征。为此,在课前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带幼儿到郊外去秋游,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等。让幼儿观察到、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丰富有关的知识经验。

  教学案例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谈论秋天的景色,了解秋天的天气、景色、动植物的变化。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大胆回答与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秋天多么美》歌曲,关于秋天的'PPT。幼儿事先画好的关于秋天的印象画。

  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围绕话题交谈1、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昨天,李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眼中的秋天画了出来,现在请你们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画的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在交流中,小朋友要注意了,当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另一个人要认真的听。

  2、请几名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3、以百宝箱的形式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

  你们说的真棒,李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秋天。你们想不想打开来看一看?

  4、幼儿自由选择想说的话题进行谈话。

  老师以提问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深入谈话内容。

  如幼儿说想了解秋天里动物们的秘密时,老师及时引导:秋天里,小动物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蚂蚁在干什么?

  它为什么要搬运那么多的粮食?……以此类推,让幼儿从动物、植物、人物、果实这四个方面来了解秋天。

  三、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1、教育幼儿在天气转凉的秋季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2、秋天的景色这么美好,那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导入活动。

  以幼儿的已有经验开始,使幼儿对秋天先有个大致印象。

  ●呈现“本活动的新知识”信息

  ●先让幼儿讲述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在深层次的让幼儿去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使教育有层次性。

  ●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小动物的活动谈出来。

  让幼儿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老师适当的总结,秋天是个丰收、凉爽的季节。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中的图片介绍,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变化,体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秋天里的各种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的喜悦。

大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具:大记录表1份、书“纸”的不同折法

  2.学具:小记录表(一组一张)、人手一支笔

  3.学具:每组一筐积木

  4.学具:人手3张纸(半张a4纸一张第一次操作 一张第二次操作 一张第三次操作)

  活动过程:

  一、探索纸张站立的方法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纸,它们现在是平躺在这儿,我想要它们站起来,你们觉得可以吗?(停顿数秒,不用请幼儿回答)

  2.试一试

  师:好,请你们发挥你们的才智,动手让纸稳稳的站起来。要求:老师已经把纸放在后面的桌子上,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轻轻的走过去,听到音乐响起,请你们回来坐好。(讲要求一定要慢)听清楚了吗?

  幼儿操作(保证2—3分钟的操作时间),教师观察引导(你真厉害让纸站起来,你是用什么方法呀?)(哇,你折一折让纸站起来了)(不是很稳,你还可以怎么样?)

  3.交流分享

  (放音乐)个别没回来的幼儿教师走过去轻轻提示。

  请幼儿展示纸张站立的方法(请在观察中发现稳稳站起来小朋友回答),教师出示记录表用简单的线条记录。

  师:你们让纸稳稳的站起来了吗?成功的小朋友请举手?你用什么方法让它稳稳的站起来的?(教师提升概括:真厉害。你们看他是把纸怎么样啊?哦,折了一折(折了两/几折)/卷一卷让纸稳稳的站起来。这方法真不错,我要把它记下来。)还有跟他不一样的吗?(哦,他也是折了一折,不过他是这样放,像屋顶老师也把它记下来……)

  二、第二次操作,让纸张站稳

  师:还有小朋友没有举手,没关系老师重新给你们一张纸,再去试试好不好?成功的小朋友,可以在动动脑筋相处更多的方法。听到音乐怎么样?出发吧!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放音乐)请第二次有新方法的幼儿展示纸张站立的方法,教师继续完善记录表。

  二、探索纸张承载力的大小

  师:你们真厉害,用1.2.3.4……那么多种办法把它变成了一张神奇的纸,向人一样站了起来。老师还要告诉你们,这纸在你们的帮助下不仅能神奇的站,还能承受一定的.重量。要求:我给你们准备了积木,等一下请你们一块一块叠加把这里的每个方法都去试一试,看看它能承受几块并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用投影仪示范:我们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我们在表格这一栏下画上方法(表格中画一画)然后你们开始放积木,如果是4块就写4,那5块呢?

  2.试一试

  3.比一比

  (放音乐)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比较操作结果。

  师:你们把这里的方法都试过了吗?请你们仔细看看手中的纸,你们发现了上面秘密?追问:每个方面它的积木数量一样吗?

  小结:原来每张站立起来的纸折叠方法不一样,它的承载力也是怎么样啊?(不一样)

  三、延伸活动

  师:(出示一本书)我的手上出现了什么?神奇的纸还能托住一本书呢?我看到有小朋友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点不可思议。那我们回教室休息一下再来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6

  活动准备

  环境:一个适合探索影子的活动室。

  教具:大手电筒、彩色的大乌龟、磁带《森林狂想曲》。

  学具:每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一个彩色的纸乌龟、一张记录表;

  水母、章鱼、海马等图片若干;胶水、抹布等。

  活动目标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在手电筒、胶水和白纸的帮助下示范乌龟跳舞。

  教师:"小乌龟跳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二、探究质疑--自主探究质疑,体验发现乐趣。

  (一)第一次尝试。

  1、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在白纸、胶水、手电筒的帮助下进行大胆尝试。

  2、帮助幼儿发现小乌龟"跳舞"的`秘密。

  讨论:"小朋友,你们的小乌龟'跳舞'了吗?" "小乌龟为什么会'跳舞'的呢? 为什么有的不会跳舞

  3、展示"跳舞"与"不跳舞"的乌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寻找发现其中的秘密。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手电筒的光照在小乌龟上就出现了乌龟的影子,当小乌龟的头、尾巴和腿都没有涂胶水,并且都向上翘时手电筒动了,小乌龟的影子也跟着动了,看起来就好象乌龟在'跳舞'了。"

  (二)第二次尝试。

  1、再次探索前的设疑:"小乌龟会跳哪些动作呢?"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演示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手电筒朝哪个方向动?,乌龟的影子会在哪里动。"

  2、幼儿动手尝试、探索发现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关系,并记录结果。

  3、幼儿做好记录后,与其他幼儿交流。

  4、展示幼儿的记录,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归纳

  总结:当手电筒的光朝那方向,小乌龟的影子就朝那个方向。

  5、随音乐表演,从玩法上进行调整,体验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PPT课件、表格

  配套课件

  大班科学课件《多变的天气》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播放PPT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天气、温度等)

  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趣味问答: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老师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等。)

  3.讨论:

  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再次观看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如:硬刺--刺猬,自切--壁虎

  5.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三、游戏:动物隐身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交代游戏玩法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相出最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看谁保护的最好。

  教师:打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快快想办法吧。

  幼儿在游戏中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土豆沉浮的现象,感知盐的多少与土豆沉浮的关系。

  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盐水、清水每组各一盆;土豆每人2个;装有清水的盆子每人一只、勺子每人一只;每组一盆盐;记录纸、笔。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发现土豆沉浮的现象,知道土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

  活动难点:

  感知盐的多少与土豆沉浮的关系,在实验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比操作,了解土豆沉浮,激发幼儿兴趣。

  1.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今天老师请你们去做一个小实验,后面的桌子上放着两盆水,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土豆,分别放进两盆水里,仔细观察土豆在水里会怎么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你们刚刚玩的时候,你发现你的土豆在水里怎么样了?

  5.小结: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土豆放在两盆水里有浮上来和沉下去的两种不同现象。

  5.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土豆浮起来的水有什么秘密呢?

  二、做一做土豆沉浮的实验(探究操作盐的多少与浮力的关系)

  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土豆、清水、盐,这些材料能让土豆浮起来,你们想试试吗?

  2.交待实验规则:用勺子取盐时,取满满的一勺,然后用筷子刮平,放入水中,多搅拌几下,让盐溶解到水里,把土豆放进去,仔细观察土豆能否浮起来?如果浮起来用“↑”(往上的箭头)表示,如果沉下去用“↓”(往下的箭头)表示,并记录你用了几勺盐。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展示记录结果,交流、讨论。

  5.小结:原来要让土豆浮起来,加一点点盐是不行的,要有一定量的盐。

  三、再次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1.刚刚我们没有让土豆浮上来的小朋友你可以在去试试看,让你的土豆也浮起来。其他小朋友可以去帮帮他们。

  2.这次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3.展示记录结果,交流。

  四、延伸

  1.那除了盐,还有什么溶化在水中,也会使土豆浮起来?

  2.请你们回家用你们刚才说到材料回去也做做实验,明天把结果告诉我们。

大班科学教案10

  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难点:

  1. 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过程:

  引出→看一看→听一听→小小气象员→延伸

  一、引出课题

  1. 老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

  “小朋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幼儿回答,老师点击[图片]。

  2. 老师:“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有时也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幼儿充分讨论。

  二、 一看

  1. 播放[蚂蚁上树]

  老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

  “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 点击[选择]

  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知道它是怎样来预报天气的吗?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讨论。

  “请你来说说,谁能预报气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四幅[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燕子低飞/乌龟“冒汗”)。“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动物的头部],检验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三、 听一听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气象,他们还能通过听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气象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播放[青蛙知了]

  “知了青蛙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教师用儿歌小结图片内容。点击[知了]学念儿歌。“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

  ②播放[蜜蜂]学学小蜜蜂的歌“蜜蜂晴天去采蜜,早出晚归忙得欢;阴雨天气不出门,在家酿蜜不停工。”

  ③播放[鸡]“天要下雨,鸡不进窝”

  四、 小小气象员

  ① 介绍游戏的题目

  ② 介绍晴雨牌的用法。

  ③ 教师操作课件[判断],幼儿翻牌。电脑给予判断对错。教师快速口述,幼儿翻牌。

  五、 活动延伸:

  请你回去看看、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大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瓶子中水位升高的多种方法。

  2、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及加入的物体大小有关系。

  3、乐意合作探索,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懂得遇事要动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活动准备:

  集体记录纸、小组记录单、大石子、小石子、沙子、贴有水位线1号2号的细颈饮料瓶若干、记号笔、漏斗、小勺、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交流验证,知道“填石头”能增高水位。

  1、提出问题: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小乌鸦用什么方法喝到了水?

  2、验证猜想:请一位小朋友验证“填石头”的'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小结:小乌鸦真聪明!它把石头放到水里,水位线就升高了!

  动手实验,发现并探索乌鸦能喝到水的方法。

  (一)第一次实验:分别在2号瓶放入不同材料,都能让乌鸦喝到水吗?

  1、提供2号瓶:观察和1号瓶有什么不同?

  2、引发猜想:2号瓶的水较少,用哪一种材料材料能让乌鸦喝到水呢?为什么?

  3、操作实验:知道往2号瓶里填小石子和沙子,乌鸦可以喝到水,但是填大石子乌鸦是喝不到水的。

  4、交流思考:影响水位上升的因素。

  小结:水位线受大小石子之间的缝隙大小影响,加入小石子或沙子后,水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剩下的水被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大石头跟大石头之间缝隙较大,大部分水流到缝隙里,被挤上去的水就少,乌鸦不容易喝到水。

  (二)第二次实验:怎样让乌鸦喝到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子里的水?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用什么方法能够补救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让乌鸦喝到水?

  2、操作验证,交流讨论:

  继续往2号瓶加小石子和沙子还能增高水位线,能让乌鸦喝到水。

  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大石子之间的空隙较大,小石子和沙子较小,用它们填补大石子之间的空隙,把空隙里的水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联系生活,交流经验。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吗?

  小结: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乌鸦一样碰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难题,但是我们不能随意放弃,要学习小乌鸦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去解决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会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图形的数量。

  2、不受颜色、形状、小的影响,正确指认图形。

  3、体验数学知识带来的便利。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统计表、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导入

  (出示PPT宇宙背景)

  师:今天,老师是太空维修站的站长,请小朋友来做我的站员。

  2、介绍任务

  师:我们的维修站的工作是设计和维修各个星球的宇宙飞船。你们看这艘飞船,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几何图形拼搭的飞船。)

  例:

  二、基本部分

  1、观察飞船俘,认识统计表

  师:这艘飞船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我这里有一个统计表,可以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出示并完成统计表)

  (引导幼儿发现有争议的地方,例如,两个三角形组成的一个三角形,如何统计数量)

  例:

  2、利用统计表复原飞船

  师:不好,飞船遭遇小行星群撞击,散落了。需要小朋友复原。怎么复原成和刚才一样的飞船?统计表可以我们做什么?(引导幼儿利用统计表中图形的数量进行拼搭,充分感知统计表的作用。)

  师:请你选择一个好朋友,根据统计表中图形的数量来复原飞船。

  (幼儿根据统计表组装飞船)

  3、根据飞船原图,自我纠错。

  师: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复原工作,我们再来看看飞船的原图,你们复原的飞船和原来的.飞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请你用最快的速度调整。

  (幼儿自我纠错,调整,展示作品)

  师:原来统计表的作用这么,可以助维修人员了解各个部分零件的数量,复原飞船。

  4、自由拼搭,完成统计表

  师:太空总署发来新的任务,x星球急需设计制造新的飞船,请小朋友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具体要求。

  师:太空总署发来的任务有三种:一种飞船提供了轮廓图,请小朋友根据轮廓图进行拼搭,然后统计出每种图形的数量;一种是根据统计单中提供的图形及其数量,设计飞船;最后一种是利用图形自由拼搭,最后记录图形的种类和数量。请你自由选择一种任务来完成。

  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后拼搭。)

  三、结束环节

  1、展示作品

  教师将幼儿作品拍照上传到屏幕,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例如飞船名字,组成,功能等等。

  2、小结

  师:今天太空维修站的工作先暂时结束,我的小站员表现得都很棒!你们能够用统计表设计飞船,也能够根据飞船的样子进行统计。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统计表和飞船模型来建造飞船,请小朋友做设计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为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和应用做铺垫。)

大班科学教案13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如今年是哪一年?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又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一星期有多少天?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20xx年全年日历一大张作为教具(要求数字尽量写大)。

  同时制作并复印供幼儿用的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罗马帝国有一个叫凯撒的皇帝。他规定将一年365天分成12个月,由于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单月。所以就规定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么办呢?

  当时的罗马帝国认为,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罗马帝国处死犯人是在二月),所以凯撒皇帝就决定从二月里减少一天,即二月本应是30天,减少一天就是29天,这样一年就是365天了。后来凯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奥古斯做皇帝。奥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应是小月,30天,但这个皇帝不愿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将八月改成大月,变成31天,这样又多了一天。于是奥古斯皇帝就决定再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少一天,所以二月就变成了28天(平月),这样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

  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2、假如大家不看着日历,能不能将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平月说正确呢?现在,老师教小朋友一个帮助记忆的好办法。老师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头,手背朝向全体幼儿,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关节凸出处数起,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

  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的口诀。要提醒幼儿,数到七月后要回到食指关节凸出处,重新开始数八月大、九月小……。这样七月、八月连续两月是大月。

  请小朋友模仿老师的样子来学习这种方法,一月一月地练习,学完后试试小朋友学习的效果,先由老师提问,让幼儿用左手食指指着左手背凸凹部分集体回答:一月是什么月?有多少天?二月是……,特别要提问七月、八月各是什么月?有多少天?然后再提问九月、十月……。第二遍可提问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也可试问能力稍差的幼儿,如不行,老师再教。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4、给每个幼儿发一张94年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报出时间,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报几次后二人互换。

  5、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6、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问到小结,并巩固提问(可集体或个别回答交替进行):

  ①一年有多少天?

  ②一年有几个月?

  ③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④一星期有几天?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7、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8、老师摆出或挂出各种日历,进行展览,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表上也有日历。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全活动结束。

  三、活动延伸

  1、在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幼儿园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3、要求每个幼儿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制20xx年日历一张。

大班科学教案14

  目标:

  1.知道水稻有根、茎、叶、果实,是粮食的一种,是一种植物。

  2.了解水稻的结构特点和水生植物,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在操弄中学习表达描述性的语言。

  准备: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每人一株水稻、牙签、水稻生长视频等。

  进行:

  (一)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确认名称。

  桌上放的是什么?你知道它的一些什么知识?

  (二)引导幼儿在操弄中感知水稻的一些信息,教师巡回,收集信息。

  1.带着问题观察:仔细观察水稻,它的身上有哪些秘密?

  2.集中交流:树立水稻的结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简笔画)

  (三)幼儿第二次观察——补充性过程。

  1.验证刚才小朋友的发现,进一步观察他的秘密。

  2.集中反馈信息,教师及时添画。

  (四)知道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习性。(幼儿观看视频)

  水稻生长在哪里?它的生长需要谁的帮忙?

  (五)师幼小结:水稻有根、茎、叶、果实,是粮食的一种,是一种植物。它的根生长在水田里,是一种水生植物。

  (六)延伸活动:了解大米制品

大班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实验的方法了解雪,并学会使用工具来验证。

  2、培养幼儿喜欢探索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教师引导幼儿积极猜想,尝试实验,会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和工具,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4、通过实验让幼儿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5、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7、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过程:

  最近几天,天气老下雪。幼儿对雪产生了很高兴趣,,有一些不同年龄差异的幼儿有吃雪的现象行为。教师使用语言提示幼儿:雪不干净,请不要吃雪。和给吃雪幼儿讲道理:雪看着白白的、干净的,但是不能吃,有我们看不到的细菌,所以我们小朋友请不要吃雪!但还是有一部分幼儿有吃雪的行为,措施的效果并不太理想。于是,开展了生成的科学活动,运用科学实验方法证明雪不能吃,让幼儿深刻明白不能吃的原因。

  于是,我和幼儿进行了讨论,雪到底能不能吃,小朋友很积极的发表自己想法:咪咪:“我觉得雪不能吃,好像脏。”、虎:“我妈说,脏吧!”小雨:“能吃,雪白。”、董雨期:“能吃,我吃过。”……最后小朋友分成了两组:一是能吃、二是不能吃。

  最后,小朋友决定来动手,作实验来看看那组是正确的。教师之前准备了工具杯子,小朋友开始选择一些认为干净地雪放入杯子中。一起来观察杯子中雪融化后的水,干净不干净,这样的水能喝不能地思考。在过程中,陈西说:“我的.杯子里有雪,怎么还不化了啊?”李易洋说:“看,我的在漫漫的化呢?”虎说:“你放到暖气上,一会儿就化了。”李思萌说:“我的杯子,放在我的手了,来回搓,一热就化了!”水化了后,小朋友纷纷告诉教师实验结果,雪化成水不能喝,雪看着干净,白白的,不能吃,有细菌。殷乐说:“我的化了,真脏啊!”董雨期说:“不能吃,是脏的,真脏,我在也不吃了。”……

  活动反思:

  此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人格平等,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商量。课程与幼儿的生活是同一过程,幼儿行为问题同样有实现其他各领域的教育目标的锲机。班幼儿喜欢自己动手探究事物,教师能尊重、支持和鼓励幼儿,能使幼儿胆尝试研究。

  教师前两个措施,幼儿也相当认真地听取。但还是有一部分幼儿有吃雪的行为,措施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后来进行了科学实验课程讨论活动,幼儿有了明显的变化,几乎吃雪的行为没有了。即使,有个别幼儿有吃雪行为,也会有幼儿及时跟吃雪的幼儿讲做的实验结果,这样吃雪的幼儿就会立即停止吃雪。这充分的表明,课程起到的作用。通过自己动手来证明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就会从心底明白吃雪的行为不好而改正。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春天科学教案大班05-14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1-20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1-13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1-17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优质08-25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1-22

大班的科学教案玩水04-28

大班活动的科学教案04-28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04

大班汽车科学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