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10-20 13:46:40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精]

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

  【活动过程】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

  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

  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活动延伸:

  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

  2、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3、记录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五、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

  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2.引导幼儿探索轮子能省力且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推车、报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滚一滚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

  教师:这是什么?盒子里有好多的积木,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

  2、幼儿自由玩,提问: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呀?

  圆形为什么会滚?(圆形没有角,是圆的`)

  3、:刚才我们都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动,因为它是圆的。

  二、搬一搬

  (一)实验一1、教师出示重物,请幼儿搬。

  教师:今天,小动物们都要搬家了,可是还留着一大堆的东西,它们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搬不动,请小朋友来帮小动物们搬家。

  2、幼儿尝试,提问:你在搬时感觉怎么样?(很重,比较累)3、教师:用手去搬书很累,很重。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二)实验二1、教师出示推车,幼儿再次尝试。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教师:这是什么?请你用推车来搬一搬.

  2、提问:用小推车搬书感觉怎么样?(轻松、省力)直接搬与用手推车搬哪个省力?为什么?

  3、教师:轮子可以帮我们省力又可以省很多的时间。

  三、说一说、看一看。

  1、教师:除了小推车有轮子,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有轮子的?

  2、欣赏图片。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也有轮子,我们一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

  四、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的各个地方去找一找哪里也有轮子。

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房子不倒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3、初步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小常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搭房子的技巧,以及房子的一些简单结构,并可让幼儿收集一些房子的`构造图。

  2、塑料杯、,塑料板,纸皮、纸筒、易拉罐、水管、水管接口、泡沫板做的实验演示台,水管、水管接口、细铁丝、小木棍。

  3、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塑料绳子、细铁丝、小型电风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因为地震很多房子都倒了,你们想帮助灾区的小朋友吗?

  你们想盖一间怎样的房子呢?。

  2、幼儿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自由地搭建不倒的房子。

  二、感知材料,提升认知。

  1、幼儿在实验测试区域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并在活动中初步

  2、了解房子不倒的各种要素,了解要让房子不倒必需要用框架进行支撑与固定。

  (1)发现新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把框架固定在实验台中会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2)提问:怎样才能把我们做好的框架固定在实验台上,不移位呢?

  三、动手操作,掌握技术。

  1、激发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实验。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各种方法构建房子的墙体,并与框架连接起来。

  提问:小朋友,有什么办法把墙体和框架连接起来呢?

  2、学习在操作中作出简单的记录。(附记录表)

  四、展示与检查,体验成功。

  师幼合作利用风扇和一起拍打泡沫实验台检验构建的不倒的房子是否成功,

  分享成功的快乐并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

  五、拓展活动。

  观看《自救小常识》的课件,初步了解地震自救的小知识。

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经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出示一个土豆

  教师:这是什么

  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此刻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

  (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二、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教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明白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

  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此刻请你们再拿两个不一样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

  要不你们就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伪装的含义。

  2、能大胆设想并综合运用多种材料伪装自己和他人。

  3、加强幼儿对解放军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1、录像带;不同颜色的衣服;油性化妆颜料;毛笔;不同颜色的染料;不同颜色的纸;国旗一面;磁带(我是一个兵)。

  2、有小山坡的绿地。

  活动过程:

  1、欣赏录像。

  教:今天,我带来一部很吸引人的录像,我们一同来欣赏吧。

  提问:

  在录像中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解放军,在作战。)

  他们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迷彩的)

  叔叔们在作战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带这样的帽子呢?

  (这样不易被人发现)

  小结:

  这种将自己隐藏起来的方法我们称为——伪装。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小动物也运用了这种方法躲过了敌人的追杀。你们知道有谁运用了这种伪装的方法吗?

  (变色龙会随周围的颜色而改变自己的颜色;蛇会将自己的身体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改变自己的颜色;美丽的蝴蝶躲在花丛中让我们也很难辨认)

  2、探索活动。

  师:一会儿,我们要到户为完成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在穿越中不被敌人发现,我们须做好哪些准备?

  (户外)

  在这,我为你们提供了这么多材料,如何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做成伪装自己的材料呢?请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让幼儿尝试给自己或他人伪装。

  (2)幼儿选择服饰、染料、油彩进行伪装化妆,教师观察、引导。

  3、穿越封锁线。

  师:现在的我们一切准备就绪,看,在那边的山头上我们的国旗正随风飘扬,在穿越敌人的封锁线的途中,千万要小心,不要被敌人发现,战士们我们在国旗下会面。

  (1)放音乐幼儿穿越封锁线,教师担当“敌人”。

  (2)教师讲伪装不好的幼儿安置在身旁。

  (3)幼儿欢呼。

  4、小结。

  师生围坐草坪上,一同随音乐,作舒展运动。

  (同时)提问:为什么在穿越封锁线中,某某小朋友被“敌人”发现了呢?

  幼儿讨论。

  5、整理现场。

科学教案7

  通过《风来了》这节活动课的教学,让幼儿学会倾听,学说儿歌学会用像说句子,在整活动中个别幼儿的语言表述很清楚,句子说得很好,他用像说出了,落叶像鸡妈妈的脚印。但有的幼儿还不能完整的表达清楚句子,其实幼儿眼中所看到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我在设计本节课提问时,问题有些单一,没有能很好的将幼儿的语言创造性挖掘出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在多了解幼儿,走进幼儿,做好与幼儿的沟通,设计题问时应该灵活多样,鼓励让幼儿,发展自己的语言,学会注意倾听,抓住幼儿的个性特点,发现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发挥每一位幼儿的个性。

  18、中班语言教研课教案《秋天的颜色》

  本课设计意图:

  在秋景迷人的季节里,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观发现秋天的变化,并感受到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正是这样的生活经验,为本次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秋天的.颜色》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诗。它从多角度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以及颜色的绚丽多彩。重复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通过仿编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尝试仿编诗中的句子。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片落叶(事先撒在操场上);苹果、桔子、葡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对!我是甘老师)瞧一瞧,甘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好看的图片。(出示枫叶PPT)图片上是什么呀?(枫叶)

  2、师:枫叶是什么颜色?(黄色)它们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呢?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3.师:哦,原来秋天树叶会飘落下来,你知道还有什么发生变化了吗?

  二、出示小草、枫叶、白菊、松树、大地的图片

  1.让我们一起再来瞧瞧吧!(依次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呀?(小草、枫叶、白菊、松树、大地)这时候秋天变成了什么颜色?(黄色)

  师:哦,秋天是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绚丽多彩)的。

  2.秋天漂亮吗?

  三、观看课件第一遍,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1.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它们到底是怎么赞美秋天的。(播放第一遍PPT)

  2.你们刚才听见诗歌里有谁?它们是怎么赞美秋天的?

  3.诗歌里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四、观看课件,欣赏第二遍,引导幼儿讨论:

  1.小草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2.枫叶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3.白菊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3.谁说秋天是绿色的?这又是为什么?(松树)它是怎么说的?(全体幼儿一起学一学)

  4.大地告诉我们秋天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四、请幼儿一起朗诵散文诗。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诵。注意轻轻地、沙沙地、微笑地、大声地、骄傲地。

  五、仿编诗歌

  1、还有许多东西也想说说秋天的颜色,出示苹果(桔子、葡萄)图片,你觉得苹果会说什么呢?

  2、鼓励幼儿进行仿编。

  3、把幼儿仿编的话编成一首新的诗歌。

  活动延伸:

  1、幼儿记录自己仿编的散文诗。

  请小朋友们回到教室里,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绚丽多彩的秋天吧。

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彩棒架起彩泥,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能读懂简单的任务卡,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培养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学具:游戏棒、彩泥人手一份,iPad人手一台

  2.教具:自制课件《神奇的三脚架》、一体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探索的兴趣

  教师:“孩子们,这是谁啊?”(哆啦A梦)

  (出示哆啦A梦)“Hi,大家好!”

  教师:“哆啦A梦有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猜,今天哆啦A梦会带来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这是什么?”(出示宝箱)

  教师:“这么大一个宝箱,里面会装着什么呀?想知道吗?听听哆啦A梦怎么说!

  (语音:想要打开宝箱,必须完成一个任务。)

  教师:“要打开宝箱必须怎么样?(……)想挑战一下吗?这是你们的任务卡。

  二、任务一:探索如何让彩棒站起来

  1.观察任务卡,明确任务:用彩泥让彩棒竖起来

  教师:“这个任务卡是什么意思?”

  幼儿:……

  教师:“一块彩泥、一根彩棒,任务是怎样让彩棒站起来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好,我们来试试看!”

  2.幼儿自由尝试用彩泥让彩棒站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讨论让彩棒站立的方法

  教师:“孩子们,你们的彩棒都站起来了吗?请你说说看,你用什么办法让彩棒站起来的?”

  幼儿:我是彩泥在下面,彩棒在上面,这样彩棒就站立起来了。

  教师:你们都是这样吗?第一个任务轻松就完成了,现在快来打开宝箱吧!

  4.完成第一个任务。

  (哆啦A梦:“你们的第一任务轻松就完成了,现在开箱密码来了,请听好。开箱密码是:235。”)

  教师:“开箱密码是多少?请一个小朋友来打开宝箱!”

  教师:咦,里面还有一个宝箱,孩子们,别着急,还有第二个任务要完成呢!

  三、任务二:探索如何把彩泥顶起来

  1.观察任务卡,明确任务:用彩棒把彩泥顶起来

  教师:这是第二张任务卡。第二个任务会是什么呢?(出示任务卡二)

  幼儿:……(幼儿猜测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它是想用彩棒把彩泥顶起来。想一想,你们用一根彩棒的时候,能把彩泥顶起来吗?(出示记录卡)

  幼儿:不能。

  教师:你可以试一试。(幼儿操作)

  教师:一根彩棒能把彩泥顶起来吗?(不能)那我把结果记录下来。一根彩棒,不能把彩泥顶起来。

  2.尝试多根彩棒顶起彩泥

  教师:那如果用2根彩棒、3根……或者更多一点(边说边记录,手继续往下指示),可以把彩泥顶起来吗?

  (1)交代操作要求

  教师:“请你去试一试,试一次,记一次,把成功和不成功的结果都记录在记录表上。最后,记录完的孩子把你的记录表上传到大屏上。给你们5分钟时间,开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记录完的孩子把你的记录表上传到大屏上。上传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你的记录结果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发现棒必须撑开才能将彩泥顶起来。)

  (3)统计操作结果

  教师:你们的记录结果都上传到大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找出不同的几张记录表,进行对比)

  教师:

  (A)这里有XXXXXX小朋友的记录结果,首先看XX的记录表,……他用了几根彩棒把粘土顶起来的?……这是他的结果。

  (B)这是XXX小朋友的记录表,请你来说说你的发现。“你用了几根彩棒把彩泥顶起来了?” “最少要用几根棒?”跟前面小朋友不同的是……

  (第三张、第四张依次介绍)

  教师:你们发现最少要用几根彩棒就能把彩泥顶起来?(3根)

  (4)幼儿再次尝试

  教师:“那你们每人选三根彩棒试试看,是不是最少用三根棒子就能把彩泥顶起来了。”(幼儿再次快速尝试。)

  3.小结

  教师:“原来最少只要用3根彩棒就能又方便又稳固的把彩泥顶起来,人们都把这种三个脚的架子叫做三脚架。”(三脚架)

  教师:“第二个任务又完成了,快来看看哆啦A梦又说什么了?”

  哆啦A梦:你们真棒!都成功完成了第二个任务,这次打开宝箱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是红色的、圆形的、有双面齿纹,你们能找到它吗?

  教师:这把钥匙是怎样的?谁来打开这个宝箱?

  四、了解生活中的三脚架

  1.游戏:翻翻乐。

  教师:“宝箱打开啦,原来哆啦A梦给我们带来一套翻翻乐的游戏卡,游戏卡下面都会藏着什么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再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翻翻乐游戏卡随机自由翻动,1分钟后翻到蓝色那页。)

  2.认识各种三脚架

  教师:你都看到了什么?还记得他们藏在哪里吗?

  天文望远镜:我们来认识一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观测到星空的奥秘!

  琴谱架:让我们练琴唱歌的时候更方便!

  三脚花架:花盆放在三个脚的架子上一样稳稳的。

  画架:我们户外写生的时候可以用。

  消防救援架:它是怎样救援的呢?看一段视频。把三脚架打开,就能把掉在很深的井里的伤员安全、轻松的救上来,作用是不是很大啊!

  东方明珠塔:这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哪里有三脚架?三脚底座既美观又稳固。

  五、活动延伸——寻找生活中的三脚架

  教师:“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三脚架,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三脚架,看,这些都是我们游戏区的材料,可是它们没有地方挂,需要我们帮忙搭一些三脚架,这里有PVC管、竹竿、绳子、毛根,待会儿我们可以小组合作,到户外去搭一搭,好吗?”

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蜡烛燃烧的现象,了解燃烧需要氧气。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提高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3、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蜡烛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蜡烛的燃烧。教学难点: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蜡烛人手一支、实验用的杯子若干。经验准备:课前观察蜡烛,了解它的`用处

  活动过程

  1、导入:幼儿经验讲述:忽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怎么办呢?幼儿回答引出主题:点蜡烛。

  2、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幼儿跟教师一起点燃小蜡烛,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然后教师小结:蜡烛燃烧时,火焰像跳舞,有烟冒出,蜡烛周围有点热。

  3、小实验:引导幼儿探索蜡烛的熄灭。

  (1)第一次小实验:如何用杯子让蜡烛熄灭。幼儿操作。多媒体演示: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宝宝来帮忙。

  (2)第二次小实验:用杯子盖住蜡烛,观察杯子变化。

  (3)第三次小实验:用不同杯子盖住蜡烛,观察并记录结果。幼儿讲述结果,教师做小结。

  4、幼儿讨论: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什么时候要用到蜡烛?

  活动延伸:泥工活动:各种各样的蜡烛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科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实物投影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 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板书:

  附表:

  名 称 蚱蜢 蚯蚓 ……

  地 点 草丛 泥土 ……

  发 现

科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

  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

  3.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

  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题。]

  二、认识幼苗

  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

  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

  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 …

  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

  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

  6.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认真!番茄幼苗最初的两片叶子是子叶,之后长出的叶子是真叶,我们生活中所见所说的都是真叶。观察一下你种的番茄幼叶长大后的形状像什么呢?

  7.生:像一片片羽(这些语言的意义何在?)

  8.师: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样的叶称为羽状叶,杨树的叶像心形,枫树的叶像手掌,每种植物的叶都有特定的形状,叶的形状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长大过程中,地上部分枝和叶生长的同时,根也在努力的生长。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

  三、根的作用

  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

  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 …

  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

  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

  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8.师: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

  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

  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

  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

  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

  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14.师:有一种食物物美价廉被称为“小人参”,你知道是谁吗?

  不错,它就是萝卜。我们常吃的萝卜、胡萝卜、甘薯都属于根。有句俗语说的好: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脆甜爽口、美味多汁。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15.生: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16.师:谁能总结一下根的主要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思考,让学生感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四、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生1:我知道了幼苗的生长过程,观察到西红柿的叶是羽状叶,不同植物的叶形态上有稳定的差异。

  生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生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里。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能维持植物的生命。

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感受声音的轻和响;

  步体验在不同的场景中发出轻和响不同的声音;

  学会自我控制,兼顾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制作的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如:午餐、点心、搬椅子、穿衣服、睡觉、问好、唱歌、上课回答问题等)的图片;

  2、玩具动物一只、轻和响的分类标志各一;

  3、噪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出轻和响(声音越讲越轻,直至听不到)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为什么?

  原来,为了能让别人听清楚,我们必须用响亮的声音说话。

  2、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

  3、听噪音录音,感受响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要用响亮的声音呢?

  (听噪音的录音)你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

  有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大声说话,就太吵了。

  4、回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区分轻和响1)、在幼儿园你都会做些什么?(随着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2)、什么时候需要轻轻的,什么时候需要响一点呢?(出示轻和响的分类标志)3)、将一日生活各环节图片按照轻和响的要求分类。

  5、实践轻和响1)、大声的向老师问好、大声的唱歌2)、小动物想睡觉了,轻轻的哄小动物睡觉;小动物睡着了,轻轻的搬椅子、轻轻的走路。

  活动反思

  该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让幼儿感受、区分和实践不同场景下的轻和响,真正体现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观念。

科学教案13

  设计意图: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任何科学知识,都可以选用儿童理解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就是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本着这一原则,并以生活常识为基础,教师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比比、说说等多种形式,在游戏中感知头发的秘密。活动中利用各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掌握所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感官,培养幼儿对人体秘密的兴趣。

  2、通过看看、说说、摸摸、画画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体头发的一些简单的特征、用处及保护。

  活动准备:

  假发套、镜子每人一个,蜡笔、纸每人一份,关于头发的课件,年老者一位。

  活动过程:

  1、通过看看、摸摸、比比了解头发的简单特点。

  ⑴看看:幼儿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什么样的?(颜色、长短……)

  摸摸:每位幼儿自摸头发,什么感觉?(弹性、柔软、光滑、硬毛糙……)

  ⑵比比:幼儿自己结伴,互相观察头发(从颜色、粗细、多少、硬软上去比较)。

  ⑶结合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小结,我们人类有各种各样的头发,有颜色不一样的,有长、短不一样的,有粗细不一样的`,有硬软不一样的……)

  2、并初步了解头发的用处及保护。

  ⑴你们最喜欢什么头发(泛讲)

  ⑵你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有什么用呢?(美化自己,保护头皮……)

  ⑶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勤洗头、勤理发,每天洗头,小朋友不要烫头发……)

  3、简单了解头发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讨论:

  ⑴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来就有这样美丽的头发?

  ⑵婴儿的头发是怎样的?(光头、头发很少)实物投影仪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让大家猜猜这是谁?并请出这两名幼儿与照片上比一比。

  ⑶人的头发会不会变呢?请出一位老者,让幼儿看头发(花白色秃发)。

  ⑷结合课件演示小结:头发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有的人不喜欢白头发,有的人觉得头上光秃秃的很难受怎么办呢?

  4、玩假发套

  ⑴出示几种不同式样的假发套,提问:这是干什么用的?按幼儿意愿打扮,帮老者带假发套。比比:重点观察年老者带了假发套以后,变得怎样了?(年轻了、漂亮了……)

  5、延伸活动:为自己设计发型。幼儿人手一纸、笔等等,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设计一种和本来不一样的发型。

  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桃花瓣作信、桃花瓣变为多种有用的物品的意境和想象。

  2、增强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的情感。

  准备:

  配套挂图。各种教具。

  过程:

  出示小白兔,引起故事题目。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

  出示背景图,演示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故事内容。

  1)小白兔住在哪儿,

  2)那是个怎样的地方?

  3)小白兔在水塘边发现了什么?它把那些粉红色的花瓣寄给了谁?

  4)小白兔的朋友收到花瓣后怎么想?他们将花瓣做什么用了?

  5)后来朋友们到哪里去春游?大家对小白兔怎么说?小白兔又对朋友们说了写什么?

  听录音故事,感受故事优美意境并自由跟学。

  讨论:

  6)你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7)假如你是小白兔,

  8)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

科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育孩子触碰觉、嗅觉、味觉的综合能力

  2、孩子体会秋季水果成熟的欣喜心情。

  教学预备:

  1、教学前观摩果园。

  2、苹果、梨子、甘蕉(即指:香蕉)、柑橘(又称橘子)、柚子、石榴等水果数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小刀子每个人一把。

  教学过程:

 一、引进:

  今日,农村老百姓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的水果,我们一块儿来瞅瞅均有哪一些水果?

  二、了解水果。

  1、分组观测和察看水果。(启发孩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来体会水果的色、香)

  2、集合沟通探讨。勉励孩子勇敢把自个儿看见、摸到、闻见的体会告知别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孩子分组探讨:例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孩子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教师协助孩子切好)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孩子开展点评。

  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启发孩子品尝自个儿做的水果拼盘,且说一说吃到的滋味怎么样。

  五、教学游戏运水果完结

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肢体表现乌龟缩进龟壳以及乌龟爬行的动作。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乌龟”图片;《小乌龟》视频;《乌龟爬》视频;游戏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乌龟”,引出活动主题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乌龟并模仿缩壳动作

  ——小乌龟的壳是什么形状?乌龟壳上有什么图案?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缩进乌龟壳的`动作。

  三: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乌龟爬的动作

  ——小乌龟在地上是如何前进的?

  ——我们来学一学小乌龟爬的动作吧。

  四:播放背景音乐,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2.幼儿愉快游戏。

  3.可根据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来调整游戏的速度。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游戏的情境中,以捉迷藏的游戏引出小乌龟,后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观察乌龟的环节,情节也是环环相扣。作为一堂科学课更是以两次观察将乌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了解个透彻。第一次观察时幼儿只注意到乌龟的外形,是一些比较外在的东西,然而经过教师引导性语言的第二次观察,有目的地将幼儿带往了解乌龟生活习性的方面。活动的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将乌龟的主要特征和习性呈现以及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实用 科学教案简短07-16

(经典)科学教案10-01

科学教案(经典)10-15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经典)科学教案08-24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8-06